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座椅承坐组件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6:15: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坐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座椅承坐组件。


背景技术:

2.座椅,是人们生活中最常用的坐具,其通常包括供用户承坐的椅座。椅座通常由坐垫和座壳装配而成。若座壳仅为一个平板对坐垫进行支撑,不仅从座椅旁侧可以看到座壳的侧壁不够美观,而且座壳也难以对坐垫形成限位,坐垫容易相对于座壳移动。
3.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现有椅座中通常在座壳的周侧环绕设置有向上凸起的凸缘,通过凸缘对坐垫进行包裹,从而对坐垫实现限位。但是该结构仍存在以下问题:用户从椅座上方可以看到座壳上的凸缘,非常不美观。且凸缘容易咯到用户或划伤用户。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通过座壳左右两侧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缘对座壳坐垫进行限位,且可通过由坐垫左右两侧面内缩形成的避让槽对第一凸缘进行遮挡使得外表更加美观的座椅承坐组件。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6.一种座椅承坐组件,包括坐垫和座壳,所述坐垫与座壳均沿自身宽度方向具有左端与右端,所述座壳于自身左右两端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缘,所述第一凸缘沿座壳的座深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凸缘之间形成可用于容纳坐垫的容纳腔,所述坐垫的底部于自身左右两侧端面均沿坐垫宽度方向内缩形成有第一避让槽,所述坐垫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时,两侧第一凸缘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避让槽内以对第一凸缘形成遮挡;且所述坐垫左右两侧端面未内缩的部分各自形成第一遮挡部,所述第一凸缘的上端面与第一凸缘所处第一避让槽上的第一遮挡部的底端面相抵,所述第一遮挡部的外端面与第一遮挡部下方第一避让槽内的第一凸缘的外壁处于同一平面上。
7.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坐垫和座壳均沿自身座深方向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坐垫的底部于后端端面沿座深方向内缩形成有第二避让槽,所述座壳的后端设有沿座壳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坐垫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二凸缘位于坐垫后端的第二避让槽内,以使得所述第二避让槽对第二凸缘形成遮挡;且所述坐垫于第二避让槽上方未内缩的部分形成第二遮挡部,所述第二凸缘的上端面与第二凸缘所处第二避让槽上的第二遮挡部的底端面相抵,所述第二遮挡部的外端面与第二遮挡部下方第二避让槽内的第二凸缘的外壁处于同一平面上。
8.通过在坐垫的底部的后端端面设有第二避让槽,座壳的后端设有沿座壳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通过第二凸缘对坐垫形成限位,避免坐垫后移动。同时通过第二凸缘位于坐垫后端的第二避让槽内对第二凸缘形成遮挡。
9.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坐垫和座壳均沿自身座深方向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坐垫的底部于前端端面沿座深方向内缩形成有第二避让槽,所述座壳的前端设有沿座壳宽度
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所述坐垫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时,所述第二凸缘位于坐垫前端的第二避让槽内,以使得所述第二避让槽对第二凸缘形成遮挡,所述第二凸缘的上端面与第二凸缘所处第二避让槽上的第二遮挡部的底端面相抵,所述第二遮挡部的外端面与第二遮挡部下方第二避让槽内的第二凸缘的外壁处于同一平面上。
10.通过在坐垫的底部的前端端面设有第二避让槽,座壳的前端设有沿座壳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通过第二凸缘对坐垫形成限位,避免坐垫后移动。同时通过第二凸缘位于坐垫后端的第二避让槽内对第二凸缘形成遮挡。
11.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坐垫和座壳均沿自身座深方向具有前端和后端,所述坐垫的前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所述座壳的前端设有沿座壳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位于所述座壳前端的第二凸缘的上端面与所述弧形面相抵。
12.由于坐垫的前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凸起与座壳前端的第二凸缘相抵,即实现坐垫的限位,又完成了对第二凸缘的遮挡。
13.在进一步的方案中,还包括承载板,所述承载板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坐垫置于所述承载板上。通过设置有承载板加强了坐垫下方的支撑结构强度。
14.在进一步的方案中,所述座壳于容纳腔内设置有至少两个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分设于所述座壳的左右两端,所述坐垫的底端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架数量对应的插槽,所述支撑架插于所述插槽内。
15.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出发点、理念及有益效果是:
16.由于座壳的于自身左右两端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缘,第一凸缘沿座壳的宽度方向延伸。坐垫的底部于自身左右两侧端面均沿坐垫宽度方向内缩形成有第一避让槽,坐垫置于容纳腔内时,两侧第一凸缘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避让槽内以对第一凸缘形成遮挡。用户从椅座上方就不会看到座壳上的第一凸缘,更加美观,第一凸缘也不会咯到用户屁股或划伤用户的手臂。
17.且该承坐组件仅通过坐垫自身形状结构对第一凸缘进行隐藏遮挡,不需要其他部件,结构简单,成本也相对较低。
18.同时,第一凸缘的上端面与第一凸缘所处第一避让槽上的第一遮挡部的底端面相抵,第一凸缘对上方的第一遮挡部形成支撑,且第一凸缘与第一遮挡部之间不存在缝隙。且第一遮挡部的外端面与第一遮挡部下方第一避让槽内的第一凸缘的外壁处于同一平面上,外表更加平整,更加美观。
附图说明
19.图1为带有座椅承坐组件的座椅;
20.图2为带有座椅承坐组件的座椅的部分爆炸图;
21.图3为带有座椅承坐组件的座椅的剖视图;
22.图4为图3中a部分的放大图;
23.图5为坐垫的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座壳的结构示意图。
25.各附图标记为:1-坐垫,2-座壳,3-第一凸缘,4-第一避让槽,5-第一遮挡部,6-第二凸缘,7-第二避让槽,8-第二遮挡部,9-容纳腔,10-承载板,11-支撑架,12-插槽。13-弧形
面。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但是,本实用新型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28.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如下:
29.实施例1: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座椅承坐组件,包括坐垫1和座壳2,坐垫1与座壳2均沿自身座深方向具有前端和后端,且坐垫1和座壳2均沿自身宽度方向具有左端与右端。在本方案中,如图6所示,座壳2于自身左右两端均设有向上凸起的第一凸缘3,该第一凸缘3沿座壳2的座深方向延伸,两个第一凸缘3之间形成可用于容纳坐垫1的容纳腔9。同时如图5所示,坐垫1的底部于自身左右两侧端面均沿坐垫1宽度方向内缩形成有第一避让槽4。请参阅图1-4,当坐垫1置于容纳腔9内进行组装时,两侧第一凸缘3分别位于两个第一避让槽4内从而以对第一凸缘3形成遮挡。
30.且较优的,本方案中坐垫1左右两侧端面未内缩的部分各自形成第一遮挡部5。上述第一凸缘3的上端面与第一凸缘3所处第一避让槽4上的第一遮挡部5的底端面相抵,且第一遮挡部5的外端面与第一遮挡部5下方第一避让槽4内的第一凸缘3的外壁处于同一平面上。
31.在本方案中,如图6所示,座壳2的前段与后端还均设有沿座壳2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6,前后第二凸缘6配合两侧第一凸缘3围成回字型结构。且如图5所示,坐垫1的底部于后端端面沿座深方向内缩形成有第二避让槽7,第二避让槽7沿坐垫1宽度方向延伸。当坐垫1置于上述容纳腔9内时,座壳2后端的第二凸缘6位于坐垫1后端的第二避让槽7内,在第二凸缘6对坐垫1进行后端限位的同时对第二凸缘6形成遮挡。且与上述第一避让槽4相同的,坐垫1于第二避让槽7上方未内缩的部分形成第二遮挡部8,座壳2后端的第二凸缘6的上端面与该第二凸缘6所处第二避让槽7上的第二遮挡部8的底端面相抵,第二遮挡部8的外端面与第二遮挡部8下方第二避让槽7内的第二凸缘6的外壁处于同一平面上。
32.同时,本方案中坐垫1的前端并未设置有第二避让槽7,如图1和图2所示,坐垫1的前端端面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而座壳2的前端设有沿座壳2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6,位于座壳2前端的第二凸缘6的上端面与上述坐垫1前端向外凸起的弧形面相抵。通过,位于座壳2前端的第二凸缘6对坐垫1的前端进行限位,且由于坐垫1前端为向外凸起的弧形面,位于座壳2前端的第二凸缘6的上端面与上述坐垫1前端向外凸起的弧形面相抵,位于座壳2前端的第二凸缘6被坐垫1前端向外凸起的弧形面所遮挡,用户在座椅的上方是看不见位于座壳2前端的第二凸缘6的,非常美观。
33.另外,如图2和图3所示,本方案中还包括承载板10,该承载板10置于上述容纳腔9内,而坐垫1则置于该承载板10上,承载板10可采用木板。通过设置有承载板10加强了坐垫1下方的支撑结构强度。且座壳2于容纳腔9内设置有两个支撑架11,支撑架11可拆卸安装于
承载板10上的。当然的,若未设置有承载座,直接安装于座壳2上也是可行的。且上述两个支撑架11分设于座壳2的左右两端,两个坐垫1的底端设置有与两个支撑架11数量对应的插槽,两个支撑架11插于对应插槽内。通过支撑架11不仅对坐垫1起到了限位作用,避免坐垫1左右移动。且容易理解的,坐垫1基本都是海绵垫,用户坐在海绵垫上,海绵垫容易直接塌陷变形。而通过设置有支撑架11插于坐垫1内,就可以避免坐垫1直接塌陷变形。
34.需要说明的是,虽然本方案中支撑架11的数量为两个,但是在保证坐垫1不会直接塌陷变形的情况下,也可以是三个、四个、五个等。
35.实施例2: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1的主要区别在于,坐垫1的底部于前端端面也沿座深方向内缩形成有第二避让槽7,座壳2的前端设有沿座壳2宽度方向延伸的第二凸缘6。当坐垫1置于所述容纳腔9内时,位于座壳2前端的第二凸缘6位于坐垫1前端的第二避让槽7内,以使得所述第二避让槽7对第二凸缘6形成遮挡。且同样的,位于座壳2前端的第二凸缘6的上端面与该第二凸缘6所处第二避让槽7上的第二遮挡部8的底端面相抵,第二遮挡部8的外端面与第二遮挡部8下方第二避让槽7内的第二凸缘6的外壁处于同一平面上,使得外形更加美观。
36.以上示意性的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