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测绘工程中地籍地形的测量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25 16:00: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测绘工程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涉及测绘工程中地籍地形的测量装置。


背景技术:

2.测绘工程,是对地球的地理信息进行勘测一种统称,对于建筑施工中经常可见人员进行地理信息的勘测。在进行对地形进行勘测时,常用到多种测量设备,例如:全站仪、三脚架和卷尺等,其中目前的全站仪为了使用稳定,多将全站仪与三角架组合使用。
3.但是目前的全站仪并不附带遮挡器具,因在建筑施工的环境中,该环境内空气的灰尘过多,导致全站仪在使用后,全站仪依旧裸露在灰尘较多的环境内,并无法阻挡灰尘,造成灰尘会附着在全站仪的镜头表面,影响全站仪后续使用的清晰度其次,三脚架更是也不附带对全站仪阻挡的器具,且三脚架在打开的同时还需人为的逐一打开,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测绘工程中地籍地形的测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测绘工程中地籍地形的测量装置,包括.测绘工程中地籍地形的测量装置,包括全站仪本体和安装在全站仪本体底部的三脚架,所述三脚架包括固定盘和若干组支腿,所述支腿与固定盘为铰接固定,所述支腿之间设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表面套接有滑套,所述滑套的外侧铰接有若干组连接臂,所述连接臂的另一端与支腿铰接,所述滑套的表面对称安装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顶部贯穿固定盘,连接杆的顶部设有呈开口向上的帽体,所述帽体位于全站仪本体的外侧,所述帽体的表面设有环圈,所述连接杆与环圈连接。
6.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三脚架包括固定盘,所述固定盘的底面安装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内壁铰接有轴杆,所述支腿安装在轴杆的表面。
7.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臂位于连接杆的上方,且连接臂和连接杆之间留有空隙,所述连接臂和连接杆不处于同一水平线。
8.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每组所述支腿为两根杆体,两根杆体之间安装有连接块,所述连接臂的表面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轴和固定柱,所述固定轴与滑套铰接,所述固定柱的侧面安装有轴柱,轴柱与连接块铰接。
9.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盘的表面开设有通孔,所述连接杆贯穿在通孔的内部。
10.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圈的表面开设有空腔,所述连接杆贯穿空腔的内部,所述连接杆的顶部为螺纹空心状,所述空腔的内部连接有螺栓,所述螺栓与连接杆的顶部空心处螺纹连接。
11.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环圈的表面呈弧形状。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3.该测绘工程中地籍地形的测量装置中,通过将本装置中,通过滑套的向上滑动,使得多个支腿在连接臂的铰接下,直接被撑开,较为简便,且在滑套的向上滑动时,帽体逐渐被顶出全站仪本体的外侧,全站仪本体可正常使用,在全站仪本体使用完毕后,滑套下滑复位,支腿直接收缩,帽体又会阻挡在全站仪本体的外侧,灰尘阻挡在帽体的外侧,全站仪本体被保护,避免全站仪本体后续使用时的清晰度降低。
附图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三脚架结构拆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图2的a处结构示意图;
17.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连接杆和帽体结构拆分图。
18.图中各个标号意义为:
19.1、全站仪本体;2、三脚架;21、固定盘;22、固定板;23、轴杆;24、支腿;25、连接块;3、固定杆;31、滑套;32、连接臂;321、固定轴;322、固定柱;33、连接杆;4、帽体;41、环圈;42、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2.请参阅图1-图4所示,本实施例提供测绘工程中地籍地形的测量装置,包括全站仪本体1和安装在全站仪本体1底部的三脚架2,三脚架2包括固定盘21和若干组支腿24,支腿24与固定盘21为铰接固定,本实施例中,支腿24与固定盘21的铰接,组成三脚架2,且全站仪本体1位于固定盘21的表面上,形成全站仪本体1和三脚架2的组成地形勘测设备,为了形成支腿24便捷的打开,无需手动将支腿24逐一打开,支腿24之间设有固定杆3,固定杆3的表面套接有滑套31,滑套31为空心的筒状结构,滑动在固定杆3的外侧,滑套31的外侧铰接有若干组连接臂32,连接臂32的另一端与支腿24铰接,为了在滑套31沿着固定杆3进行滑动的同时,全站仪本体1可裸露在外接,利于全站仪本体1进行地形的勘测,且随着滑套31的下滑时,全站仪本体1同步被密封,来阻挡外接的灰尘附着,不影响全站仪本体1的后续使用,滑套31的表面对称安装有连接杆33,连接杆33的顶部贯穿固定盘21,连接杆33的顶部设有呈开口向上的帽体4,开口向上的帽体4可易于将全站仪本体1完全阻挡在内侧,帽体4位于全站仪本体1的外侧,帽体4的表面设有环圈41,连接杆33与环圈41连接。
23.本实施例中,当全站仪本体1在使用时,可将滑套31沿着固定杆3的表面向上推动,因连接臂32的两端分别与滑套31和支腿24铰接,使得连接臂32在上移的同时逐渐形成水平,当连接臂32处于水平时,支腿24被水平的连接臂32撑开,此时三脚架2被完全打开,达到支撑,以形成便捷的打开三脚架2,其中,在滑套31的滑动时,与滑套31连接的连接杆33会同步上滑,使得连接杆33将上方的环圈41同步顶起,因环圈41与帽体4的连接,且帽体4在初始套接在全站仪本体1的外侧,此时帽体4被移出全站仪本体1的外侧,即全站仪本体1被打开,可进行直接使用;当全站仪本体1在使用完毕时,通过滑套31沿着固定杆3的表面下滑,连接臂32逐渐形成向下倾斜,使得支腿24直接缩回,较为便捷,同时连接杆33会同步向下,进而环圈41和帽体4又会被阻挡在全站仪本体1的外侧,避免灰尘进入全站仪本体1上的镜头,影响全站仪本体1的后续使用;其中,所采用的全站仪本体1的型号为:尼康dtm-352c。
24.考虑到整个装置的完善度,三脚架2包括固定盘21,固定盘21的底面安装有固定板22,固定板22的内壁铰接有轴杆23,支腿24安装在轴杆23的表面,其中,轴杆23和支腿24为一体结构,以至于轴杆23可沿着固定板22的表面转动,进而支腿24会出现倾斜打开。
25.进一步的,连接臂32位于连接杆33的上方,且连接臂32和连接杆33之间留有空隙,连接臂32和连接杆33不处于同一水平线,在连接臂32向下复位折叠时,因连接杆33并不与连接臂32处于同一水平线,使得连接臂32可正常向下折叠,且不会出现锁死的情况,且为了利于连接杆33进行支撑帽体4,连接杆33为“l”形,连接杆33的横向处与连接臂32之间有较大的空隙,使得连接臂32在进行复位折叠更加时不会出现锁死的情况再则。
26.再进一步的,每组支腿24为两根杆体,两根杆体之间安装有连接块25,连接臂32的表面两端分别安装有固定轴321和固定柱322,固定轴321与滑套31铰接,固定柱322的侧面安装有轴柱,轴柱与连接块25铰接,以至于连接臂32可稳定沿着滑套31的表面进行倾斜折叠,且支腿24会同步随着连接块25的撑开而撑开。
27.考虑到连接杆33在上下移动的过程中不够稳定,固定盘21的表面开设有通孔,连接杆33贯穿在通孔的内部,使得连接杆33可稳定在三脚架2的通孔内滑动,且在通孔的限位下,连接杆33在支撑环圈41向上或向下复位时更加稳定,不会出现偏移,其中,连接杆33至少设置为两个,以使得在支撑环圈41时具有足够的稳定。
28.考虑到帽体4在多次使用后表面附着大量的灰尘不易于清洗,环圈41的表面开设有空腔,连接杆33贯穿空腔的内部,连接杆33的顶部为螺纹空心状,空腔的内部连接有螺栓42,螺栓42与连接杆33的顶部空心处螺纹连接,摒弃了连接杆33与环圈41的直接连接,通过螺栓42与连接杆33的螺纹连接,可使得环圈41不与连接杆33呈一体,可在环圈41和帽体4的多次使用后,帽体4和环圈41的表面附着大量的灰尘,帽体4可直接移出,进行便捷的清洗,可再次通过螺栓42进行安装使用。
29.进一步的,环圈41的表面呈弧形状,当灰尘接触环圈41的表面时,灰尘沿着环圈41的弧形面可直接向下滚出,降低了大量的灰尘附着在环圈41的表面,对后续清洗帽体4和环圈41时提供了效率性的辅助。
30.本实施例的测绘工程中地籍地形的测量装置在具体使用时,全站仪本体1使用时,滑套31沿着固定杆3的表面向上推动,连接臂32在上移的同时逐渐形成水平,支腿24被水平的连接臂32撑开,三脚架2被完全打开,达到支撑,在滑套31的滑动时,连接杆33将上方的环圈41同步顶起,帽体4被移出全站仪本体1的外侧,全站仪本体1被打开,可进行直接使用;当
全站仪本体1在使用完毕时,通过滑套31沿着固定杆3的表面下滑,连接臂32逐渐形成向下倾斜,使得支腿24直接缩回,环圈41和帽体4又会被阻挡在全站仪本体1的外侧,且当帽体4的表面附着大量的灰尘时,移出螺栓42,帽体4移出清洗可再次安装使用。
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