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机械制造设计用微型打磨装置

2022-06-25 09:3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机械制造设计用微型打磨装置。


背景技术:

2.机械制造加工零件表面或内孔通常要求具有一定的光洁度,或者表面有灰尘、凸块等,以及磨削、切割或油漆层去除等来提高其装配的精度,通常要使用打磨装置进行打磨。
3.公开号为cn213702885u的一种机械制造设计用微型打磨装置,包括工作槽,工作槽的内部设有丝杆传动机构,丝杆传动机构连接有移动座,移动座的上端设有夹持组件,移动座的下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清屑刷,清屑刷的背部设有与丝杆相配合的孔部,工作槽的底面两侧均开设有排屑口,工作槽的上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伸缩调节杆,伸缩调节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固定横梁,固定横梁的下端设有打磨组件;通过将工件设置在工作槽内进行打磨,可有效防止废屑飞溅,从而对工作人员起到保护作用,降低了工件生产过程中的安全风险。虽然上述专利能够防止废屑飞溅,但该专利在对机械零件进行夹紧时,是采用人工操作去完成,如此的操作方式影响打磨效率,并且人工操作容易产生误差,同时存在安全隐患。
4.针对以上问题,现对此方面的打磨装置做出进一步的改进,需要设计一种能够自动完成对机械零件的夹紧工作,进而保证打磨工作有序进行的机械制造设计用微型打磨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克服现有的打磨装置依靠人工操作来完成对机械零件的夹紧工作,容易产生误差的缺点,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完成对机械零件的夹紧工作,进而保证打磨工作有序进行的机械制造设计用微型打磨装置。
6.本发明的技术实施方案是:一种机械制造设计用微型打磨装置,包括有底座、支撑座、连接座、工作台、电动滑轨、滑块、升降架、限位块、马达、打磨块、调节机构和夹紧机构,底座顶部设有支撑座,支撑座内设有连接座,支撑座内中间设有工作台,支撑座内后部左右两侧均设有电动滑轨,两个电动滑轨上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块,两块滑块之间连接有升降架,升降架上滑动式设有限位块,限位块上安装有马达,马达输出轴上设有打磨块,打磨块能够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打磨块位于升降架的底部,升降架上设有调节机构,连接座顶部设有夹紧机构,夹紧机构能够自动将机械零件夹紧。
7.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调节机构包括有第一支撑架、电机、螺杆和第一固定架,升降架的后壁设有第一支撑架,第一支撑架上设有电机,电机输出轴上设有螺杆,螺杆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与限位块相连。
8.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夹紧机构包括有第一连接架、限位杆、回力弹簧、滑动架、第二支撑架、支撑杆和拉绳,连接座顶部后侧设有第一连接架,第一连接架内部设有限位杆,
限位杆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用于对机械零件进行限位的滑动架,滑动架位于连接座顶部,两个滑动架相互靠近将贴着工作台顶部移动,两个滑动架前部均开有半圆凹槽,能够用于夹紧偏圆润类的机械零件,两个滑动架均与第一连接架内部滑动式相连,两个滑动架后部与第一连接架之间均连接有回力弹簧,两根回力弹簧均套在限位杆上,两块滑块外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架,连接座前部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杆,两根支撑杆上均绕有拉绳,两根拉绳的一端均与连接座相连,两根拉绳的另一端均绕过同侧的滑动架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架相连。
9.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能够对打磨完毕的机械零件进行降温的降温机构,降温机构包括有壳体、喷头、连接管、第二固定架、挡架、伸缩弹簧、推动架和拉伸弹簧,两块滑块的前侧均设有壳体,两个壳体底部均设有喷头,两个壳体顶部均前后对称设有连接管,四根连接管均与同侧的壳体相通,四根连接管上部外侧均开有下料槽,两个壳体顶部中间均设有第二固定架,两个第二固定架上均滑动式设有挡架,两个挡架均与同侧的两根连接管滑动配合,两个挡架前后两侧与同侧的第二固定架之间均连接有伸缩弹簧,两个壳体内均滑动式设有推动架,两个推动架的前后两侧与同侧的壳体之间均连接有拉伸弹簧,两个壳体均与升降架的底部相连。
10.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能够自动添加冷却液的加料机构,加料机构包括有安装架、箱体、挡块、滑动板、第二连接架、压板和压缩弹簧,第一连接架后壁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架,两个安装架顶部之间连接有箱体,两个挡架均与箱体底部接触配合,箱体顶部后侧设有挡块,箱体顶部滑动式设有滑动板,滑动板位于挡块底部,并且能够贴着挡块底部进行滑动,箱体内底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设有第二连接架,四个第二连接架上均滑动式设有压板,每块压板顶部左右两侧与同侧的第二连接架之间均连接有压缩弹簧,每根连接管均贯穿箱体,并且与同侧的压板接触配合,两个第二固定架均与箱体底部接触配合。
11.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能够使冷却液自动喷出的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包括有第三支撑架、连接块、转动轴、扭力弹簧和活动板,两个电动滑轨上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设有第三支撑架,两根第三支撑架前侧均设有连接块,两块连接块上均转动式设有转动轴,两根转动轴前侧均设有活动板,两块活动板均与同侧的连接块接触配合,两根转动轴后侧与同侧的连接块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两块活动板均与同侧的推动架接触配合。
12.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能够对多余的冷却液进行收集回收的收集机构,收集机构包括有连接框、安装块、转轴、转动板、支撑框、网格和通道管,支撑座顶部设有连接框,连接框前壁左右两侧均设有安装块,两块安装块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转轴上设有转动板,转动板与连接框接触配合,支撑座内中间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框,两个支撑框内均设有网格,支撑座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通道管,两根通道管均贯穿底座。
13.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转动板前壁上侧设有把手。
14.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机械制造设计用微型打磨装置,具备以下优点:1、打磨块与滑块逐渐向下移动,拉绳便放松使滑动架在回力弹簧的作用下向内侧移动将机械零件夹紧,打磨块便与机械零件接触进行打磨工作,如此无需人工手动操作完成对机械零件的夹紧,可避免人工操作产生误差;
15.2、通过电机作为动力源可使螺杆转动带动第一固定架移动,进而带动打磨块移动,可调节打磨块的位置,便于一轮对两个机械零件进行打磨,并且电动滑轨可对打磨块进
行推送,无需人工操作完成,有效的提高了打磨效率;
16.3、在本发明未展开工作时,壳体内部便装满冷却液,在机械零件打磨完毕后,直接操作使冷却液喷出对机械零件进行降温,并且在降温完毕复位后,壳体将再次装满冷却液,如此无需人工完成冷却液的下料工作,整体自动化完成;
17.4、在机械零件打磨完毕后,在活动板的作用下能够使推动架向内侧移动挤压冷却液,使得冷却液自动喷出至机械零件上,使得打磨工作有序的进行,不会因人工操作而出现暂停的情况;
18.5通道管传输机械零件上多余的冷却液,可对冷却液进行回收,更加节约环保。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发明的第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发明的第二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发明的第一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发明的第二种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本发明的调节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4.图6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7为本发明的夹紧机构局部剖视图。
26.图8为本发明的喷洒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27.图9为本发明的喷洒机构第一种部分剖视图。
28.图10为本发明的喷洒机构第二种部分剖视图。
29.图11为本发明的加料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0.图12为本发明的加料机构第一种部分剖视图。
31.图13为本发明的加料机构第二种部分剖视图。
32.图14为本发明的推动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3.图15为本发明的推动机构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34.图16为本发明的收集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35.图17为本发明的收集机构局部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36.其中:1:底座,2:支撑座,3:连接座,4:工作台,5:电动滑轨,6:滑块,7:升降架,8:限位块,9:马达,10:打磨块,11:调节机构,111:第一支撑架,112:电机,113:螺杆,114:第一固定架,12:夹紧机构,121:第一连接架,122:限位杆,123:回力弹簧,124:滑动架,125:第二支撑架,126:支撑杆,127:拉绳,13:降温机构,131:壳体,132:喷头,133:连接管,134:第二固定架,135:挡架,136:伸缩弹簧,137:推动架,138:拉伸弹簧,14:加料机构,141:安装架,142:箱体,143:挡块,144:滑动板,145:第二连接架,146:压板,147:压缩弹簧,15:推动机构,151:第三支撑架,152:连接块,153:转动轴,154:扭力弹簧,155:活动板,16:收集机构,161:连接框,162:安装块,163:转轴,164:转动板,165:支撑框,166:网格,167:通道管。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说明,需要注意的是:本文中所说的上、下、左、右等指示方位的字词仅是针对所示结构在对应附图中位置而言。本文中为零部
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技术所说如: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38.实施例1
39.一种机械制造设计用微型打磨装置,在图1-4中示出,包括有底座1、支撑座2、连接座3、工作台4、电动滑轨5、滑块6、升降架7、限位块8、马达9、打磨块10、调节机构11和夹紧机构12,底座1顶部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内设有连接座3,支撑座2内中间焊接有用于放置机械零件的工作台4,支撑座2内后部左右两侧均安装有电动滑轨5,两个电动滑轨5上侧均滑动式设有滑块6,两块滑块6之间连接有升降架7,升降架7上滑动式设有限位块8,限位块8上安装有用于驱动的马达9,马达9输出轴上设有能够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的打磨块10,打磨块10位于升降架7的底部,升降架7上设有能够调节打磨块10位置的调节机构11,连接座3顶部设有能够对机械零件进行夹紧的夹紧机构12。
40.在图2和图5中示出,调节机构11包括有第一支撑架111、电机112、螺杆113和第一固定架114,升降架7的后壁设有第一支撑架111,第一支撑架111上设有电机112,电机112输出轴上设有螺杆113,螺杆113上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一固定架114,第一固定架114与限位块8相连。
41.在图1、图2、图6和图7中示出,夹紧机构12包括有第一连接架121、限位杆122、回力弹簧123、滑动架124、第二支撑架125、支撑杆126和拉绳127,连接座3顶部后侧设有第一连接架121,第一连接架121内部焊接有限位杆122,限位杆122左右两侧均滑动式设有能够将机械零件夹紧的滑动架124,滑动架124位于连接座3顶部,两个滑动架124相互靠近将贴着工作台4顶部移动,两个滑动架124前部均开有半圆凹槽,能够用于夹紧偏圆润类的机械零件,两个滑动架124均与第一连接架121内部滑动式相连,两个滑动架124后部与第一连接架121之间均连接有用于复位的回力弹簧123,两根回力弹簧123均套在限位杆122上,两块滑块6外侧均设有第二支撑架125,连接座3前部左右两侧均焊接有支撑杆126,两根支撑杆126上均绕有拉绳127,两根拉绳127的一端均与连接座3相连,两根拉绳127的另一端均绕过同侧的滑动架124与同侧的第二支撑架125相连。
42.当工作人员需要使用本装置对一些机械零件进行打磨时,工作人员可先将两个机械零件放置在工作台4上,可使较圆润的机械零件与滑动架124上的凹槽对齐,方块状的机械零件位于园状机械零件的前方即可,接着工作人员便可启动电动滑轨5工作,使得电动滑轨5带动滑块6向下移动,进而带动升降架7、限位块8与马达9向下移动,升降架7进而带动调节机构11整体向下移动,并且滑块6向下移动也将带动第二支撑架125向下移动,初始时回力弹簧123处于拉伸状态,第二支撑架125向下移动将使拉绳127放松,使得滑动架124在回力弹簧123的复位作用下沿着限位杆122向内侧移动复位,滑动架124进而拉动拉绳127,使得拉绳127处于紧绷状态,滑动架124将会随着第二支撑架125下降的速度而向内侧移动,在打磨块10即将与机械零件接触时,滑动架124也将移动至与工作台4接触,进而贴着工作台4的表面向内侧移动将机械零件夹紧,滑动架124上的凹槽将夹紧较圆润的机械零件,滑动架124进而也将另外一个机械零件夹紧,在打磨块10与机械零件接触后,工作人员便可将电动滑轨5关闭,接着启动马达9工作,使得马达9输出轴转动带动打磨块10转动,打磨块10便可对后侧的机械零件表面进行打磨,在后侧的机械零件打磨完毕后,工作人员可先将马达9关闭,接着启动电机112工作,使得电机112输出轴转动带动螺杆113转动,螺杆113进而带动第
一固定架114向前侧移动,使得第一固定架114带动限位块8与马达9向前侧移动,使得马达9带动打磨块10向前侧移动,限位块8将沿着升降架7向前侧移动,在打磨块10向前侧移动至与前部的机械零件对齐后,工作人员便可关闭电机112,然后重新启动马达9工作,使得马达9带动打磨块10转动对前部的机械零件进行打磨,在两个机械零件都打磨完毕后,工作人员可将马达9关闭,接着控制电动滑轨5反向运转,使得电动滑轨5带动滑块6、升降架7、限位块8与马达9向上移动复位,打磨块10便不再与机械零件接触,升降架7向上移动同时带动调节机构11整体向上移动,滑块6向上移动也将带动第二支撑架125向上移动,使得第二支撑架125拉动拉绳127,拉绳127便处于紧绷状态,拉绳127逐渐呈直线状态,使得拉绳127推动两个滑动架124沿着限位杆122向外侧移动,回力弹簧123随之拉伸,滑动架124向外侧移动便不再夹紧打磨完毕的机械零件,在本装置复位到初始状态后,工作人员可便可将电动滑轨5关闭,可将工作台4上的机械零件取出,可放置其余的机械零件在工作台4上,便可重复上述使电动滑轨5工作,带动打磨块10向下移动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这一状态的打磨块10将会与前部的机械零件对齐,在对前部的机械零件表面打磨完毕后,工作人员可控制电机112反向运转,使得电机112输出轴反向转动带动螺杆113反向转动,进而带动第一固定架114向后侧移动,使得第一固定架114带动限位块8与马达9向后侧移动,进而带动打磨块10向后侧移动至与后部的机械零件接触,便可将电机112关闭,操作使打磨块10对后部的机械零件进行打磨,在机械零件都打磨完毕后,重复上述操作使本装置回到初始状态即可,如此操作可简单快速的对两块机械零件进行打磨,可通过电机112来调节打磨块10的位置,更加安全,减少人工操作的误差,并且在夹紧机构12的作用下,在打磨块10向下移动至快与机械零件接触时,滑动架124将自动向内侧移动将机械零件夹紧,无需人工操作完成。
43.实施例2
44.在实施例1的基础之上,在图1、图8、图9和图10中示出,还包括有降温机构13,降温机构13包括有壳体131、喷头132、连接管133、第二固定架134、挡架135、伸缩弹簧136、推动架137和拉伸弹簧138,两块滑块6的前侧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用于存储冷却液的壳体131,两个壳体131底部均设有能够将冷却液喷出的喷头132,两个壳体131顶部均前后对称设有用于传输冷却液的连接管133,四根连接管133均与同侧的壳体131相通,四根连接管133上部外侧均开有下料槽,两个壳体131顶部中间均焊接有第二固定架134,两个第二固定架134上均滑动式设有能够挡住下料槽的挡架135,两个挡架135均与同侧的两根连接管133滑动配合,两个挡架135前后两侧与同侧的第二固定架134之间均连接有用于缓冲与复位的伸缩弹簧136,两个壳体131内均滑动式设有能够使冷却液喷出的推动架137,两个推动架137的前后两侧与同侧的壳体131之间均连接有拉伸弹簧138,两个壳体131均与升降架7的底部相连。
45.在图1、图2、图11图12和图13中示出,还包括有加料机构14,加料机构14包括有安装架141、箱体142、挡块143、滑动板144、第二连接架145、压板146和压缩弹簧147,第一连接架121后壁左右两侧均焊接有安装架141,两个安装架141顶部之间连接有用于存储冷却液的箱体142,两个挡架135均与箱体142底部接触配合,箱体142顶部后侧焊接有挡块143,箱体142顶部滑动式设有能够起到防护作用的滑动板144,滑动板144位于挡块143底部,并且能够贴着挡块143底部进行滑动,箱体142内底部左右两侧均前后对称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用于限位的第二连接架145,四个第二连接架145上均滑动式设有用于挡住冷却液的
压板146,每块压板146顶部左右两侧与同侧的第二连接架145之间均连接有压缩弹簧147,每根连接管133均贯穿箱体142,并且与同侧的压板146接触配合,两个第二固定架134均与箱体142底部接触配合。
46.当工作人员需要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时,工作人员可向后拉动滑动板144打开,在滑动板144的前侧被挡块143挡住时,便代表滑动板144打开到极限,挡块143能够对滑动板144起到限位的作用,在滑动板144打开后,工作人员便可将冷却液加入箱体142内部,箱体142内部的冷却液会流至经下料槽流至连接管133内部,进而流入壳体131内部,在壳体131与箱体142都装满冷却液后,工作人员便可向前侧拉动滑动板144复位关闭,在滑动板144的作用下能够防止灰尘进入箱体142内部,在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时,滑块6将带动限位块8、马达9与打磨块10向下移动,使得打磨块10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工作,滑块6与升降架7向下移动也将带动降温机构13整体向下移动,初始时伸缩弹簧136处于拉伸状态,在降温机构13逐渐向下移动时,挡架135会因伸缩弹簧136的作用下继续贴着箱体142底部,而伸缩弹簧136逐渐复位,在连接管133逐渐脱离箱体142内部时,连接管133上的下料槽将被挡架135挡住,而伸缩弹簧136会回到自然状态,挡架135挡住下料槽可防止壳体131内部的冷却液流出,挡架135便会随着壳体131向下移动,初始时压缩弹簧147处于压缩状态,而压板146被连接管133抵住,在连接管133向下移动逐渐不再挡住压板146时,压板146将会在压缩弹簧147的复位作用下向下移动复位,在连接管133彻底脱离箱体142内部后,压板146也将完全复位,进而挡住冷却液,防止冷却液流出,如此本装置便可展开对机械零件的打磨工作,在机械零件打磨完毕后,工作人员可向内侧推动推动架137,伸缩弹簧136随之压缩,两个推动架137向内侧移动将挤压壳体131内部的冷却液,冷却液便经喷头132喷出至机械零件上,进而可对机械零件起到降温的作用,在冷却液喷出后,工作人员松开推动架137,使得推动架137在伸缩弹簧136的复位作用下向外侧移动复位,在机械零件冷却完毕后,工作人员操作使滑块6向上移动复位,进而带动升降架7、限位块8马达9与打磨块10向上移动复位,降温机构13整体也将随着向上移动复位,在连接管133向上移动至与压板146接触时,将挤压压板146,使得压缩弹簧147被压缩,连接管133便进入箱体142内部,在连接管133上的下料槽与箱体142内部相通时,箱体142内部的冷却液经下料槽流入连接管133内部,进而流至壳体131内部,在连接管133穿入箱体142内部时,挡架135也将与箱体142接触,挡架135被箱体142挡住,而降温机构13继续向上移动,使得伸缩弹簧136逐渐拉伸,在第二固定架134向上移动至与箱体142底部接触后,本装置也就回到初始状态,这时的壳体131内部将装满冷却液,便于下一轮的机械零件打磨工作使用,如此操作在降温机构13与加料机构14的配合,在一份机械零件打磨完毕后,将会自动为壳体131内部添加冷却液,在进行工作时,将自动关闭,无需人工多次添加冷却液,可自动化进行。
47.在图1、图2、图14和图15中示出,还包括有推动机构15,推动机构15包括有第三支撑架151、连接块152、转动轴153、扭力弹簧154和活动板155,两个电动滑轨5上部相互远离的一侧均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连接有第三支撑架151,两根第三支撑架151前侧均焊接有连接块152,两块连接块152上均转动式设有转动轴153,两根转动轴153前侧均设有能够使冷却液自动喷出的活动板155,两块活动板155均与同侧的连接块152接触配合,两根转动轴153后侧与同侧的连接块152之间均连接有扭力弹簧154,两块活动板155均与同侧的推动架137接触配合。
48.在工作人员需要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时,壳体131内部已装有冷却液,在电动滑轨5工作,使得降温机构13整体向下移动,进而使打磨块10向下移动对机械零件进行打磨,在降温机构13中的推动架137向下移动至与活动板155接触时,将推动活动板155向下转动,使得活动板155带动转动轴153转动,扭力弹簧154发生形变,当推动架137脱离活动板155后,转动轴153便会在扭力弹簧154的复位作用下反向转动复位,当打磨块10将机械零件打磨完毕后,电动滑轨5反向运转使得打磨块10向上移动复位,降温机构13整体也将随着向上移动复位,推动架137将再次与活动板155接触,将推动活动板155,因活动板155被连接块152限位住,将无法向上转动,而推动架137继续向上移动,使得推动架137在向上移动的同时因活动板155的挡住而向内侧移动,拉伸弹簧138随之压缩,推动架137向内侧移动便挤压冷却液,使得冷却液喷出对打磨完毕的机械零件进行冷却,当推动架137越过活动板155后,推动架137便会在拉伸弹簧138的复位作用下向内侧移动复位,如此操作在活动板155的作用下能够使冷却液自动喷出,无需人工推动推动架137,减少人工操作的麻烦。
49.在图1、图2、图16和图17中示出,还包括有收集机构16,收集机构16包括有连接框161、安装块162、转轴163、转动板164、支撑框165、网格166和通道管167,支撑座2顶部设有连接框161,连接框161前壁左右两侧均通过螺丝连接的方式连接有安装块162,两块安装块162之间转动式设有转轴163,转轴163上设有能够防止冷却液溅出的转动板164,转动板164前壁上侧设有把手,工作人员在转动转动板164时更加方便快速,转动板164与连接框161接触配合,支撑座2内中间左右两侧均设有支撑框165,两个支撑框165内均设有用于过滤冷却液的网格166,支撑座2内部左右两侧均设有便于流通冷却液的通道管167,两根通道管167均贯穿底座1。
50.在机械零件进行冷却时,喷头132喷出在机械零件表面上多余的冷却液将经网格166的过滤流至支撑框165内,进而经通道管167排出,工作人员可在通道管167上连接外接管,可收集冷却液进行回收处理,在网格166的作用下能够过滤机械零件在打磨中产生的碎屑,更加干净,并且在转动板164的作用下能够阻挡冷却液,在冷却液喷至机械零件上时,转动板164能够防止冷却液溅出,在工作人员需要放置机械零件在工作台4上时,工作人员可将先转动转动板164带动转轴163转动打开,使得转动板164不再与连接框161接触,工作人员便可将机械零件放置在工作台4上,在机械零件放置完毕后,反向转动转动板164进而带动转轴163反向转动,使得转动板164与连接框161接触关上,如此在通道管167的作用下便于工作人员对多余的冷却液进行收集,更加节约环保。
51.虽然已经参照示例性实施例描述了本发明,但是应理解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以下权利要求的范围应给予最宽泛的解释,以便涵盖所有的变型以及等同的结构和功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