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导管组装体的制作方法

2022-06-22 20:21: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具有防止内针的误刺的安全部件的导管组装体。


背景技术:

2.在将输液、输血等的导入部形成于处置对象(患者)时,使用如在日本特表2013-529111号公报中公开的导管组装体。该导管组装体具有在导管(外针)插通有内针的多重管。在该导管组装体的使用中,用户将多重管穿刺于患者的体内,之后使导管进入血管内,进而从导管拔去内针将导管留置。
3.另外,日本特表2013-529111号公报中公开的导管组装体具有安全部件,该安全部件追随导管的进退而移动并覆盖内针的针尖,从而启动内针的防止误刺功能。
4.然而,在日本特表2013-529111号公报中公开的导管组装体,在操作时,在安全部件从用户把持的把手脱出的位置,启动防止误刺功能。在这样的结构中,在用户的接触等外力施加于安全部件的情况下,安全部件的卡合比较容易拆开而使针尖露出。另外,安全部件本身的机构也变得复杂。此外,若接触到附着有血液的针体部,则有可能感染。
5.在此,也考虑导管组装体成为安全部件不从把手脱出而继续防止误刺功能(在限制了进退的状态下继续卡止)的结构。然而,在将安全部件构成为能够移动且继续收容于把手的情况下,导管组装体的各部件彼此的卡合构造复杂化。由此,导管、导管座、内针、内针座、安全部件以及把手的组装作业变复杂而作业效率降低,另外经由强行卡合等工序,部件有可能损伤。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是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所做出的,目的在于提供即使是安全部件继续收容于把手的结构,也能够将各部件的组装简化、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的导管组装体。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一方式是一种导管组装体,其中,具备:内外针组装体,其通过组装导管、保持所述导管的导管座、插通于所述导管的内针、保持所述内针的内针座以及安全部件而构成,所述安全部件能够与所述导管座一起移动,并且比穿刺于处置对象的所述内针的针尖进入而启动该内针的防止误刺功能;以及把手,其收容所述内外针组装体,所述把手是从所述内针穿刺前到所述防止误刺功能启动为止收容所述安全部件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并且具有在与该把手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能够分割的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所述第二部件能够从所述第一部件的分离状态伴随所述内外针组装体沿着所述第一部件的组装方向的配置而固定所述内针座,并且在所述内外针组装体配置后,伴随所述第一部件的组装,使所述安全部件不能脱离。
8.上述导管组装体,即使是安全部件继续收容于把手的结构,也能够大幅度提高作业效率。
附图说明
9.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的立体图。
10.图2是导管组装体的分解立体图。
11.图3a是表示使用导管组装体时的顺序的第一动作图。图3b是表示使用导管组装体时的顺序的第二动作图。
12.图4a是表示使用导管组装体时的顺序的第三动作图。图4b是表示使用导管组装体时的顺序的第四动作图。
13.图5是导管组装体的侧面剖视图。
14.图6a是从下侧观察支承内针的内针座的立体图。图6b是支承内针的内针座的主视图。
15.图7a是从下侧观察安全部件的立体图。图7b是表示罩体覆盖内针的状态的立体图。
16.图8是从下侧观察在导管座以及罩体组装有导管操作部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17.图9是从下侧观察上把手得到的立体图。
18.图10是表示下把手的立体图。
19.图11是说明内针座和下把手的固定的说明图。
20.图12是图5的xii-xii线剖视图。
21.图13a是表示下把手以及下支承部件组装前的状态的立体图。图13b是表示下把手以及下支承部件的组装状态的立体图。
22.图14是表示通过把手限制罩体的移动的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的部分侧面剖视图。
23.图15是表示组装导管组装体时的顺序的流程图。
24.图16是表示导管组装体的组装顺序的第一说明图。
25.图17是表示导管组装体的组装顺序的第二说明图。
26.图18是表示导管组装体的组装顺序的第三说明图。
27.图19a是示意地表示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的分解状态的立体图。图19b是图19a的导管组装体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针对本发明列举出优选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详细地说明。
29.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在对处置对象(生物体)进行输液、输血或者采血等时使用,将导管12插入以及留置于处置对象的体内,使体内与体外导通。导管组装体10能够将长度比外周静脉导管长的导管12(例如中心静脉导管、picc、中线导管等)插入。另外,导管组装体10也可以是能够将外周静脉导管插入的结构。另外,导管组装体10不限于将静脉用导管插入,也可以将外周动脉导管等动脉用导管插入。
30.如图1以及图2所示,导管组装体10具备在使用前(穿刺前)的状态下组装有导管12、内针14、导管座20、内针座30、安全部件40以及导管操作部件60的内外针组装体16。此外,导管组装体10具备用于收容内外针组装体16并且用户把持的把手18(壳体)。
31.穿刺前状态的内外针组装体16形成有内针14在导管12以及导管座20内贯通、内针14的针尖15比导管12的前端突出的多重管11。在比导管座20靠基端侧,供插通有内针14的
安全部件40配置,此外在安全部件40的基端侧,配置有保持了内针14的内针座30。导管操作部件60配置于导管12、导管座20、安全部件40的上方,能够使这些部件进退。在把手18内收容有包括多重管11的基端侧部分的内外针组装体16,内针座30相对于该把手18固定。
32.为了容易理解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先说明使用导管组装体10时的动作。医生、护士等用户在使用时,把持图3a所示的穿刺前状态的导管组装体10的把手18,将导管12以及内针14穿刺于患者(处置对象)的血管(静脉或者动脉)内。在维持了该穿刺状态的状态下,用户通过使导管操作部件60相对于把手18(包括内针座30)相对地进入,使导管12以及导管座20进入。由此,导管12进入血管的内部。另外,在导管操作部件60的进入初始时,伴随导管12以及导管座20的移动,安全部件40也一体地移动。
33.如图3b所示,通过上述进入操作,导管12以及导管座20从把手18的前端脱出,接着,安全部件40从把手18的前端突出。另外,在导管操作部件60(导管12、导管座20)的进入操作时,用户也可以进行使把手18相对于导管操作部件60相对地后退的操作。若使导管操作部件60进一步进入,则安全部件40的基端部向把手18的移动极限(进入位置)移动。此时,安全部件40的前端从把手18露出,比内针14的前端进入地覆盖内针14,从而启动防止误刺功能。
34.安全部件40在进入位置成为不从把手18脱出而向前端方向以及基端方向的移动停止的卡止状态。由此,若使导管12、导管座20以及导管操作部件60进一步进入,则安全部件40从这些部件脱离。
35.而且,如图4a所示,导管组装体10通过导管操作部件60与安全部件40分离,从而能够解除导管操作部件60与导管座20的卡合。因此,导管12以及导管座20从导管操作部件60的下方脱离。
36.如图4b所示,导管12以及导管座20成为从导管操作部件60脱落的形态而留置于处置对象。在留置前,导管座20的阀部件22被取下而连接其他医疗设备的连接器(未图示)。另一方面,内针14、内针座30、安全部件40以及把手18以一体化的状态被用户适当地废弃。以下,对实施上述动作的导管组装体10的各结构,进行具体地说明。
37.如图1、图2以及图5所示,导管组装体10的导管12构成为具有适度的挠性的管体。在导管12的内部设置有在箭头a方向(轴向)贯通的内腔12a。内腔12a设定为能够收容内针14并且能够供药液、血液等流通的直径。导管12的长度能够根据用途、各种条件等适当地设计,例如设定为14~500mm左右,优选设定为30~400mm的范围内,更优选设定为76~200mm的范围内。
38.导管12的构成材料优选是软质树脂材料,可例举出聚四氟乙烯(ptfe)、乙烯
·
四氟乙烯共聚物(etfe)、全氟烷氧基烷烃氟树脂(pfa)等氟系树脂、聚乙烯、聚丙烯等烯烃系树脂或者它们的混合物、聚氨酯、聚酯、聚酰胺、聚醚尼龙树脂、烯烃系树脂和乙烯
·
醋酸乙烯共聚物的混合物等。
39.在导管12的外周面涂覆有降低导管12相对于处置对象的插入阻力(刺通阻力)的涂层材料13。例如,优选涂层材料13从导管12的周向整体并且从导管12的前端朝向基端侧(箭头a2侧)涂覆于导管12的全长的2/3以上。另外,涂层材料13也涂覆于从导管12的前端露出的内针14的针尖15。另外,涂层材料13也可以涂覆于构成导管12的内腔12a的内周面,另外也可以涂覆于内针14的外周面。
40.构成涂层材料13的材料只要能够提高导管12的润滑性,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应用能够降低摩擦阻力的硅酮、马来酸酐系聚合物、丙烯酸系聚合物、磺基甜菜碱系聚合物等材料。另外,导管组装体10也能应用提高亲水性、防水性、抗菌性或者抗血栓性的材料作为涂层材料13。
41.导管12的基端部通过铆接、熔接、粘接等适当的固定单元固定于导管座20内的前端部。导管座20在导管12被插入处置对象的血管内的状态下在处置对象的皮肤上露出,通过胶带等粘贴而与导管12一起被留置。
42.导管座20形成为朝向箭头a1侧(前端方向)前端变细的筒状。在导管座20的基端侧外周面连续设置有向径向外侧突出的凸缘部21。凸缘部21呈其他医疗设备能够螺纹接合的螺旋状。另外,在导管座20的内部设置有与导管12的内腔12a连通而能够供药液、血液流通的内部空间20a。内部空间20a的基端与导管座20的基端开口20a1连通。
43.导管座20的构成材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应用聚丙烯、聚碳酸酯、聚酰胺、聚砜、聚芳酯、甲基丙烯酸酯
·
丁烯
·
苯乙烯共聚物等热塑性树脂。
44.在导管座20从基端开口20a1朝向内部空间20a的里侧(箭头a1侧)插入有阀部件22。阀部件22具有被插入导管座20的插入部23、和从导管座20露出的露出部24。插入部23的整体由弹性材料构成,并形成为朝向箭头a1侧前端变细的锥状。插入部23的外周面能够与导管座20的内周面面接触。
45.露出部24形成为圆盘状,具有:与插入部23的基端相连且与该插入部23一体成型的弹性部24a、和以环状覆盖弹性部24a的外侧的硬质部24b。露出部24的径向外侧在导管座20与阀部件22的组装状态下,和凸缘部21突出相同程度。在插入部23以及露出部24的轴心设置有能够弹力地开闭的阀孔25。针对阀部件22,在穿刺前状态下,内针14以及安全部件40的前端被插入阀孔25,阀孔25的内表面与安全部件40的外表面紧贴。由此,阀部件22使导管座20与安全部件40成为嵌合状态,另外,在内针14穿刺时防止血液漏出。
46.另一方面,导管组装体10的内针14构成为具有能够穿刺生物体的皮肤的刚性的中空状的管体。在内针14的前端形成有锐利的针尖15。在内针14的内部沿着箭头a方向贯通形成有中空部14a,该中空部14a连通于在针尖15设置的前端开口14a1、和在内针14的基端设置的基端开口14a2。另外,在从针尖15向箭头a2侧稍微离开的位置,设置有将内针14的外部与中空部14a连通的横孔14a3。
47.作为内针14的构成材料,可例举出不锈钢、铝或铝合金、钛或钛合金那样的金属材料、或者硬质树脂、陶瓷等。内针14通过熔接、粘接、嵌入成型等适当的固定单元而牢固地固定于内针座30。
48.如图2、图5、图6a以及图6b所示,内针座30具有固定于把手18的把手固定部31、和从把手固定部31向上方(箭头c1侧)突出并直接保持内针14的保持框部32。把手固定部31形成为以被插入把手18的收容空间18a的宽度并且以沿着把手18的底壁91的方式宽度方向中央部向下侧凹陷的剖面圆弧状。在把手固定部31的下表面设置有朝向下方突出较短且在与把手18之间构成安装机构33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固定用凸部34。
49.在多个固定用凸部34包括:位于把手固定部31的箭头a方向前端侧且在宽度方向排列的一对前端固定用凸部34a、和位于把手固定部31的箭头a方向中间的中间固定用凸部34b。一对前端固定用凸部34a形成为大致立方体形状的块,另一方面,中间固定用凸部34b
形成为在箭头a方向较长的大致长方体形状的块。
50.另外,保持框部32在前端侧具有在箭头a方向延伸规定长度来固定内针14的筒状部35。筒状部35在轴心具有供内针14插入的孔部35a。保持框部32经由从把手固定部31的上表面突出而沿箭头a方向延伸的多个框板36,对筒状部35进行支承。各框板36通过使筒状部35浮起而形成后述钝针座51能够滑动的空间。另外,保持框部32中的比筒状部35靠基端侧构成规定钝针座51的滑动范围的空间。
51.如图2、图5、图7a以及图7b所示,安全部件40构成为:通过插入以及嵌合于导管座20(阀部件22),从而追随移动过程的导管座20。该安全部件40具备:伴随进入而覆盖内针14的外侧的罩体41、穿刺后从内针14的针尖15突出的钝针50、以及保持钝针50的钝针座51。
52.罩体41具有:位于箭头a1侧的前端罩部42、与前端罩部42的上部连结且朝向箭头a2侧延伸规定长度的基端延伸部43、以及从基端延伸部43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出部44。另外,在基端延伸部43的箭头a1侧(前端罩部42的连结部位)设置有钝针座51卡合的卡合用突部45。
53.前端罩部42构成为贯通形成有能够收容内针14的保护空间42a的圆筒状。前端罩部42的前端侧形成为细筒状,基端侧形成为比前端侧粗的粗筒状。前端罩部42的前端侧的外周面在穿刺前状态下被插入以及紧贴于阀部件22,从而与包括阀部件22的导管座20摩擦嵌合。另外,在穿刺前状态下,前端罩部42的基端与内针座30的保持框部32的前端对置。而且,罩体41被设计成在通过把手18限制了罩体41的移动的进入位置处,针尖15位于比前端罩部42的最前端靠基端侧。
54.基端延伸部43具有:在与前端罩部42的连结部位向上方突出的连结部43a、和从连结部43a向基端侧延伸并且形成为宽度比连结部43a略宽的板部43b。连结部43a通过悬挂前端罩部42来规定其高度(箭头c方向)位置。另外,板部43b具有使安全部件40成为在上下方向、宽度方向不变形的刚性的厚度。该板部43b在穿刺前状态下沿着内针座30(保持框部32)的上部延伸到把手18内的基端。
55.一对突出部44形成为比基端延伸部43薄的板状,在基端延伸部43的从箭头a方向中间部到基端为止之间延伸。各突出部44朝向宽度方向(箭头b方向)外侧比内针座30(把手固定部31)突出,并延伸至把手18的侧壁77的附近位置为止(也参照图12)。各突出部44构成在安全部件40的移动中与把手18协作而沿箭头a方向进行引导的引导机构46。
56.另外,在一对突出部44中的一方(箭头b1侧)的突出部44设置有向箭头c2侧突出且沿箭头a方向延伸的被引导突部47。被引导突部47构成引导机构46的一部分,配置于比把手18(下把手90)的箭头b1侧的下部侧壁92靠内侧,由此防止安全部件40的宽度方向的偏移。
57.此外,箭头b1侧的突出部44在比被引导突部47靠箭头b1侧(宽度方向外侧)并且在该突出部44的箭头a2侧,具有被卡止凸部48。被卡止凸部48构成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49中的一方,通过在安全部件40进入的进入位置处与把手18的卡止部109卡止,从而限制罩体41的进入以及后退。对于该被卡止凸部48详见后述。
58.安全部件40的钝针50是构成为内针14不能对导管12、生物体进行穿刺的棒部件(圆棒),能够移动地收容于内针14的中空部14a。钝针50的前端形成为比内针14的针尖15钝的形状(例如研磨的平坦面),在穿刺前状态下,配置于内针14的中空部14a中的横孔14a3的基端附近位置。
59.即,钝针50在穿刺前状态下,与导管12以及内针14一起构成多重管11。而且,伴随安全部件40的进入,钝针50的前端从针尖15露出。钝针50的粗细可以是比内针14的中空部14a的直径稍小的小径,例如,外径可以设定为0.19mm~1.19mm左右的范围。构成钝针50的材料只要能够得到足够的硬质性,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例举出不锈钢、ni-ti系合金那样的超弹性合金、形状记忆合金、钴系合金、金、铂那样的贵金属、钨系合金等金属材料、或者规定硬度以上的树脂材料。
60.另外,钝针座51构成为:通过固定以及保持钝针50并与罩体41卡合,从而能够相对于内针14、内针座30以及把手18相对移动。钝针50追随该钝针座51的进退而进退。钝针座51具有:保持钝针50的钝针保持部52、和从钝针保持部52的基端向前端方向延伸的臂部53。
61.钝针保持部52构成为在上下方向具有规定高度的块状,在其上部固定钝针50的基端侧。钝针保持部52在穿刺前状态下,配置于保持框部32的比筒状部35靠基端侧的空间。因此,若钝针座51相对于内针座30进入,钝针保持部52的前端面与筒状部35的基端面接触,则阻止之后的钝针座51的进入。
62.臂部53构成为:从钝针保持部52向箭头a1侧延伸规定长度,延伸部分整体能够在宽度方向上弹性变形。在臂部53的前端设置有在穿刺前状态下与罩体41的卡合用突部45卡合的卡合部54。卡合部54构成为包括:位于前端部的倾斜部55、和比倾斜部55进一步向箭头a1侧较短地突出并在与倾斜部55之间夹入卡合用突部45的钩部56。
63.倾斜部55朝向箭头a1侧且朝向箭头b1侧(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罩体41的卡合用突部45形成为在平面剖视下沿着倾斜部55的倾斜的三角形,并被倾斜部55的倾斜引导。钩部56包括:板片56a,其从倾斜部55的连结部位向箭头a1侧突出;以及凸部56b,其从板片56a的前端向箭头b1侧较短地突出且在与倾斜部55之间包围(卡挂)卡合用突部45。钩部56的板片56a在钝针座51的移动被限制的阶段(钝针保持部52抵接于筒状部35的阶段),若罩体41进入,则向宽度方向外侧弹性变形,解除凸部56b与卡合用突部45的卡挂。
64.另外,安全部件40只要能够防止内针14的针尖15的误刺,则不限定于上述结构。例如,安全部件40也可以不具备钝针50、钝针座51,而仅由罩体41构成。
65.如图2、图5以及图8所示,导管操作部件60是基于用户的操作使导管12、导管座20以及安全部件40进退的部件。导管操作部件60具有:操作板部61,其沿把手18的长度方向(箭头a方向)延伸;座收容部62,其与操作板部61的基端相连并收容导管座20;以及操作部筒部63,其与座收容部62的基端相连并收容安全部件40。
66.操作板部61是用户的手指触碰来进行进退操作的部位。在操作板部6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个薄片64。多个薄片64中的最前端的薄片64a,通过比其他薄片64突出而容易通过用户的手指将导管操作部件60按出。另外,操作板部61通过形成为薄壁,从而具有能够向从多重管11离开的方向弯曲的挠性。操作板部61的一对侧缘61a,在穿刺前状态下配置于后述的把手18的一对导轨壁96、98上。构成操作板部61(导管操作部件60)的材料不特别限定,例如可以适当地选择在导管座20中列举出的材料。
67.在操作板部61的前端设置有朝向箭头a1侧且向箭头c1侧卷曲的凹状块65。在该凹状块65的下表面且在宽度方向中央,设置有在穿刺状态下供导管12配置的槽65a。槽65a的宽度形成为比导管12的外径略宽。另外,在操作板部61的下表面设置有能够与导管12接触的多个肋66。
68.另一方面,导管操作部件60的座收容部62在内侧具有收容包括阀部件22的导管座20的收容室62a,并且形成为将该收容室62a的下方开放的箱状。座收容部62形成为比把手18的侧壁77窄的窄幅,在导管操作部件60的移动中,移动通过侧壁77引导。在座收容部62的前端面设置有比导管座20的直径窄且仅使导管12(多重管11)延伸突出的间隙62b。
69.操作部筒部63形成为从座收容部62的基端面朝向基端方向突出规定长度的圆筒状。在该操作部筒部63的内侧设置有与座收容部62的收容室62a连通的插通空间63a。插通空间63a在操作部筒部63内沿轴向贯通形成,供安全部件40(罩体41)的前端罩部42插通。另外,在操作部筒部63的外周面设置有沿周向突出形成来加强操作部筒部63的圆弧状肋67。
70.插通空间63a的内径设定为:比安全部件40(罩体41的前端罩部42)的外径d稍大,并且比导管座20、阀部件22的外径小。因此,操作部筒部63构成为相对于被插通的前端罩部42的外径d具有余量空间63a1(参照图12)。由此,安全部件40相对于导管操作部件60绕轴旋转自如。
71.而且,操作部筒部63具有遍布该操作部筒部63的轴向全长形成的狭缝63b。即,狭缝63b在前端侧与收容室62a连通,并以直线状延伸到操作部筒部63的最基端。该狭缝63b从操作部筒部63的侧方使内针14能够在插通空间63a通过,另一方面使前端罩部42不能从插通空间63a向操作部筒部63的侧方通过。
72.具体而言,如图8以及图12所示,狭缝63b的宽度w设定为比剖面圆形的内针14的外径φ大的尺寸。另一方面,狭缝63b的宽度w设定为比剖面圆形的前端罩部42的外径d小的尺寸。因此,内针14的外径φ、安全部件40(前端罩部42的基端侧)的外径d、狭缝63b的宽度w的尺寸成为φ<w<d的关系。另外,狭缝63b的宽度w也可以形成为比内针14的外径φ略小,成为在使内针14在狭缝63b通过时使操作部筒部63弹性变形的结构。
73.另外,如图5所示,为了抑制导管操作部件60相对于安全部件40的弯曲,操作部筒部63构成为以某种程度具有沿着轴向的长度。详细而言,操作部筒部63的轴向长度l优选设定为收容导管座20的座收容部62的轴向长度的1/3以上。由此,在导管操作部件60的操作时,能够良好地维持导管操作部件60和安全部件40的直线性。
74.返回图1,导管组装体10的把手18形成为用户容易把持的适当的粗细,沿着箭头a方向延伸规定长度。在把手18内形成有使导管12、导管座20、安全部件40以及导管操作部件60能够进退的收容空间18a。收容空间18a与把手18的前端开放部18b连通,能够将导管12、导管座20、安全部件40以及导管操作部件60送出。把手18通过将在箭头c方向(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能够分割的上把手70(第一部件)与下把手90(第二部件)相互组装而构成。
75.如图1、图2以及图9所示,上把手70具有顶壁71、一对上部侧壁72以及上部后壁73,形成为向下方开放的凹形状(碗状)。顶壁71具有从箭头a方向中间部遍布基端而使上部非露出的包覆部71a。包覆部71a在剖视观察下形成为圆弧状。在包覆部71a的下表面(内侧)设置有比一对上部侧壁72向下方较短地突出且沿箭头a方向延伸的一对突条部74。一对突条部74在罩体41的上方与罩体41(一对突出部44)的上表面接近,构成引导罩体41的进退的引导机构46的一部分(也参照图12)。
76.另一方面,顶壁71通过在比中间部靠前端侧且在箭头b方向中央形成有操作部露出切口75,从而具有一对(或者两个)延伸突出部76。一对上部侧壁72以及一对突条部74从包覆部71a的基端遍布一对延伸突出部76的大致前端(至后述上突片部78的基端为止)延
伸,对一对延伸突出部76进行加强。
77.另外,一对上部侧壁72通过从顶壁71的侧边向下方突出而与下把手90的下部侧壁92一起构成把手18的侧壁77。箭头b1侧的上部侧壁72在各穿刺前状态下在内侧收容罩体41的被卡止凸部48,使被卡止凸部48非露出。另外,在各上部侧壁72的前端侧形成有引导用户的把持的多个上部凹部72a。
78.上把手70的操作部露出切口75由一对突条部74之间构成,与收容空间18a连通。操作部露出切口75使导管操作部件60的薄片64能够进退地露出。操作部露出切口75在前端开放,能够供导管操作部件60(薄片64)进入以及从把手18脱离。
79.一对延伸突出部76在操作部露出切口75的两侧,以从包覆部71a朝向箭头a1侧逐渐变低的方式延伸。在一对延伸突出部76的各前端部形成有大致呈平坦状并且比一对上部侧壁72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上突片部78。在一对上突片部78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作为上把手70和下把手90的固定机构79的一部分的前端固定用钩80。一对前端固定用钩80向下方较短地突出,在突出端(下端)具备向宽度方向内侧突出的爪。
80.另外,在箭头b1侧的上突片部78(以下称为第一上突片部78a)的下表面形成有块突部81,该块突部81以与上部侧壁72相同的程度向下方突出。块突部81对后述的下把手90的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49(空间部110)的宽度方向外侧进行局部覆盖,使移动到进入位置的安全部件40的被卡止凸部48大体非露出。此外,在第一上突片部78a的比块突部81靠箭头a1侧的侧面处设置有定位切口82。另一方面,在箭头b2侧的上突片部78(以下称为第二上突片部78b)的下表面设置有用于轴支承后述的下支承部件120的上轴承孔83。另外,在第二上突片部78b的箭头b2侧的侧面也设置有定位切口82。
81.上把手70的上部后壁73朝向箭头c2侧比一对上部侧壁72短地突出,在其前端面连结有一对突条部74。在该上部后壁73的下表面设置有构成固定机构79的一部分的基端固定用钩84,且在基端固定用钩84的附近位置(在箭头a2侧且在箭头b1侧)突出形成有固定用突起85。基端固定用钩84向下方较短地突出,在突出端(下端)具备向箭头a1侧突出的爪。
82.如图2、图5以及图10所示,下把手90具有底壁91、一对下部侧壁92以及下部后壁93,形成为在上方开放的凹形状(碗状)。底壁91的箭头a1侧的规定范围形成为宽度方向中央向下侧凹陷的圆弧状,成为引导导管座20的进退的引导面91a。另外,底壁91的箭头a2侧的规定范围虽然为与引导面91a相同的形状,但比该引导面91a形成得低,成为供内针座30装配的被装配部91b。
83.如图11所示,在被装配部91b设置有能够嵌合内针座30的固定用凸部34的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装配孔94。具体而言,多个装配孔94包括:一对前端装配孔94a,它们在被装配部91b的前端侧沿宽度方向排列有2个;以及中间装配孔94b,其设置于从一对前端装配孔94a向基端方向分离规定间隔的位置。一对前端装配孔94a形成为在箭头b方向略长的长方形,中间装配孔94b形成为在箭头a方向较长的长孔。
84.即,在内针座30和下把手90的装配中,将内针座30朝向下把手90的底壁91移动(单纯地向箭头c2侧放入)。由此,将一对前端固定用凸部34a插入一对前端装配孔94a,并且将中间固定用凸部34b插入中间装配孔94b,从而各固定用凸部34与各装配孔94分别牢固地嵌合。
85.如图2、图10以及图12所示,下把手90的一对下部侧壁92从底壁91的侧边向上方
(箭头c1侧)突出,并且遍布箭头a方向的大致整体延伸。在各下部侧壁92的前端侧形成有与上部凹部72a相连并引导用户的把持的多个下部凹部92a。
86.箭头b2侧的下部侧壁92的下部构成为厚壁95,另一方面,箭头b2侧的下部侧壁92在厚壁95的上部并且在内侧(箭头b1侧)具有与厚壁95相连的导轨壁96。即,在下部侧壁92的上部并且在箭头b2侧形成有台阶,在该台阶部分,以在组装状态下与导轨壁96的侧面紧贴的方式配置有上把手70的上部侧壁72。
87.箭头b1侧的下部侧壁92的下部构成为厚壁95,另一方面,厚壁95的上部构成为两阶台阶。具体而言,在厚壁95的上端,箭头b1侧形成为最低,在其内侧(从宽度方向中央部向箭头b2侧)具有突出较短的突壁97,此外在突壁97的上端且在箭头b2侧,具有突出较短的导轨壁98。导轨壁98在箭头b1侧的高度与导轨壁96在箭头b2侧的高度相同。在由厚壁95和突壁97构成的台阶部分,在组装状态下配置有上把手70的上部侧壁72。
88.由突壁97和导轨壁98构成的台阶部分在组装状态下供罩体41的被卡止凸部48配置。即,在上把手70的上部侧壁72与导轨壁98之间,形成有被卡止凸部48能够滑动的被卡止凸部用引导空间99a(安全引导空间99的一部分)。
89.引导安全部件40的引导机构46由上把手70的一对上部侧壁72和一对突条部74、下把手90的一对导轨壁96、98构成。即,在上把手70和下把手90的组装状态下,在一对突条部74与导轨壁96、98的上下之间形成有引导安全部件40的突出部44的安全引导空间99。安全部件40在引导机构46的构建状态下,使下把手90的箭头b1侧的导轨壁98配置于被引导突部47与被卡止凸部48之间的间隙。另外如上述的那样,在一对导轨壁96、98上配置有导管操作部件60的操作板部61的侧缘61a,从而导管操作部件60的进退也能引导(在图12中,用双点划线示出操作板部61)。换言之,在本实施方式中,安全引导空间99共享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
90.安全引导空间99在上把手70相对于下把手90分离的状态下上方开放,在上把手70固定于下把手90的状态下被关闭。另一方面,导管操作部件60的一对侧缘61a形成为比安全部件40的一对突出部44的宽度窄的宽度,并配置在一对导轨壁96、98上。因此,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通过后述的下支承部件120而设定为比安全引导空间99的宽度窄,在把手18的前端(前端开放部18b)开放,能够送出导管操作部件60。
91.如图13a以及图13b所示,在下把手90的前端设置有从一对下部侧壁92向宽度方向外侧突出的一对突体101。一对突体101沿着箭头c方向具有足够的厚度,其上表面位于比导轨壁96、98的上端略高的位置。一对突体101构成进行上把手70与下把手90的固定的固定机构79、以及配置下支承部件120的配置机构102。
92.箭头b1侧的突体101(以下称为第一突体103)从下部侧壁92的上部向箭头b1侧突出。在第一突体103沿厚度方向贯通形成有作为固定机构79的一部分的第一固定孔103a。通过在组装时在第一固定孔103a插入有第一上突片部78a的前端固定用钩80,从而爪卡挂于突体101的下端面。另外,在第一突体103的箭头b1侧设置有向上方突出较短的定位突起104,该定位突起104被插入第一上突片部78a的定位切口82。
93.箭头b2侧的突体101在下部侧壁92的上下向箭头b2侧突出(以下,将箭头c1侧称为第二突体上块105,将箭头c2侧称为第二突体下块106),之间具有下支承部件120能够旋转移动的移动用空间107。在第二突体上块105的前端侧设置有将下支承部件120支承为能够
旋转的轴承切口105a。轴承切口105a形成为在俯视观察下向箭头b1侧开放的u字状,与内侧的收容空间18a连通。轴承切口105a的上端部形成为比下侧部分大径的台阶状,后述的下支承部件120的一对小突起123配置于该台阶部分。另外,在第二突体上块105的基端侧沿厚度方向贯通形成有作为固定机构79的一部分的第二固定孔105b,此外在箭头b2侧设置有被插入第二上突片部78b的定位切口82的定位突起104。
94.为了构成下支承部件120的配置机构102,第二突体下块106设置在与第二突体上块105的前端侧对置的范围。在第二突体下块106的上表面设置有对下支承部件120进行轴支承的下轴承孔108。
95.下支承部件120是借助把手18的配置机构102而安装为旋转自如,在穿刺前状态下对在导管操作部件60的下侧延伸的导管12(多重管11)进行下方支承的部件。另外,下支承部件120通过在导管操作部件60的移动中座收容部62的壁接触而旋转,能够将导管操作部件60从收容空间18a送出。
96.该下支承部件120具有沿箭头c方向延伸的轴部121、和在与轴部121的轴心正交的方向突出的支承主体部122。在轴部121的上部设置有与导轨壁96的上端相连的引导平面121a以及具有引导平面121a的一对小突起123。在穿刺前状态下,导管操作部件60的侧缘61a与引导平面121a接近,限制下支承部件120的旋转。
97.支承主体部122在俯视观察时,轴部121的连结部分附近宽度窄,随着从连结部分附近离开而宽度变宽。支承主体部122的上表面从轴部121朝向突出方向(与底壁91平行地)构成为平坦状,另外,在突出端向下方倾斜。在突出端的基端侧突出形成有沿着上表面的倾斜突部122a。
98.这样构成的下支承部件120以使支承主体部122朝向箭头b1侧的姿势,从下把手90的上方沿着轴承切口105a被插入。此时,通过支承主体部122的连结部分附近在轴承切口105a的收容空间18a侧的开放部分通过,下支承部件120被顺畅地插入轴承切口105a以及下轴承孔108。在装配有上把手70和下把手90时,支承于下把手90的轴部121的上端配置于上把手70的上轴承孔83。
99.而且,在穿刺前状态下,导管操作部件60的侧缘61a存在于引导平面121a,支承主体部122的旋转被限制而能够支承导管12进行待机。由此,支承主体部122对导管12进行下方支承,抑制导管12的挠曲。在导管操作部件60从把手18脱出时,下支承部件120因侧缘61a从引导平面121a脱出而能够旋转,允许导管操作部件60以及安全部件40的送出。
100.另外,如图14所示,在下把手90的箭头b1侧的下部侧壁92设置有限制安全部件40(罩体41)移动的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49的另一方亦即卡止部109。卡止部109具有从上侧将下部侧壁92切口而成的空间部110、和与被卡止凸部48的进入方向对置的进入限制部111、以及限制被卡止凸部48后退的后退限制部112。空间部110与安全引导空间99的前端连通。
101.进入限制部111从空间部110的上侧(箭头c1侧)朝向箭头a2侧突出,与在宽度方向外侧形成的第一突体103相连。而且,进入限制部111的箭头a2侧的突出端形成于限制被卡止凸部48的进入的进入限制面111a。进入限制面111a沿着箭头c方向构成为平坦状。
102.后退限制部112具有:在空间部110内向箭头a2侧延伸的弹性臂部113、和从弹性臂部113的突出端向箭头c1侧且向箭头a1侧倾斜地折返的返回部114。弹性臂部113能够在箭头c方向进行弹性变形,在进入中的被卡止凸部48接触到返回部114时进行弹性变形,若被
卡止凸部48向箭头a1侧移动,则弹性恢复。
103.返回部114突出到与导轨壁98的上端相同高度的位置。返回部114在返回的内侧(进入限制面111a的对置侧)具有朝向箭头c1侧向箭头a1侧倾斜的后退限制面114a。卡止部109将进入限制面111a与后退限制面114a之间作为被卡止凸部48的进入位置。
104.另外,返回部114的外侧的上端部成为通过朝向箭头c1侧向箭头a1侧倾斜而使被卡止凸部48的越过变容易的引导面114b。此外,返回部114设置有从后退限制面114a的箭头b2侧向箭头a1侧突出的薄壁114c。薄壁114c的宽度方向位置位于与箭头b1侧的导轨壁98相同的位置,薄壁114c通过其内侧面引导罩体41的被引导突部47,并且防止被卡止凸部48向箭头b2侧的偏移。
105.在此,安全部件40的被卡止凸部48从突出部44向箭头b1侧较短地突出,并且形成为具有前端面48a、上表面48b、下表面48c以及基端面48d的立体形状。前端面48a相对于箭头c方向平行地形成,上表面48b相对于箭头a方向平行地形成。另一方面,下表面48c从前端面48a的下端朝向箭头a2侧向箭头c2侧倾斜,成为在被卡止凸部48越过返回部114时被返回部114的引导面114b引导的面。基端面48d从上表面48b朝向箭头c2侧向箭头a2侧倾斜,在被卡止凸部48移动到进入位置时,与后退限制面114a成为相同的倾斜方向地对置。由此,在后退的力施加于安全部件40时,被卡止凸部48的基端面48d与后退限制面114a积极地相互卡挂,限制安全部件40的后退。
106.返回至图10,下把手90的下部后壁93具有比导轨壁96、98向箭头c1侧突出且向箭头a2侧突出的基端凸缘115。在基端凸缘115沿着厚度方向贯通形成有第三固定孔115a。第三固定孔115a在箭头b方向较长地形成,能够将基端固定用钩84以及固定用突起85集中插入。
107.本实施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基本上如以上方式构成,以下对该导管组装体10的组装进行说明。
108.导管组装体10沿着图15所示的顺序组装各部件。概括地说,在先组装了内外针组装体16之后,将该内外针组装体16配置于下把手90,进而将上把手70装配于内外针组装体16以及下把手90。
109.在内外针组装体16的组装中,首先,进行将安全部件40装入内针14的工序(步骤s1)。在该情况下,如图16所示,准备预先将内针14与内针座30固定的部件、预先将钝针50与钝针座51固定的部件以及罩体41。然后,将钝针50的前端从内针座30的基端插入,使钝针50沿着内针14的中空部14a进入。钝针座51的臂部53在内针座30的保持框部32内的空间通过并向保持框部32的前端侧被引导,另外钝针座51的钝针保持部52配置在保持框部32内的与筒状部35的基端对置的位置。
110.然后,将内针14的前端从罩体41的前端罩部42(保护空间42a)的基端插入。由于前端罩部42的基端侧为粗筒状,保护空间42a也变宽,因此能够使内针14的针尖15容易地进入。若使罩体41沿着内针14向基端方向移动,罩体41的卡合用突部45到达经过内针座30内的钝针座51的臂部53的前端,则使卡合用突部45与卡合部54卡合而一体化为安全部件40。即,在该阶段,内针14从安全部件40的前端露出而成为安全保护组装体130。
111.接下来,进行将预先固定有导管12和导管座20(包括阀部件22)的部件(留置体)装入上述的由内针14以及安全部件40构成的安全保护组装体130的工序(步骤s2)。如图17所
示,在阀部件22插入导管座20的状态下,将内针14的前端从基端侧相对于阀部件22的阀孔25插入。此时,由于罩体41的前端罩部42还未被插入,因此阀部件22的阀孔25容易开放。因此,阀部件22一边抑制内针14的扎入、一边在内针14的外周面上平滑地移动。
112.然后,通过继续进行导管座20向轴向(基端方向)的移动,从而将导管座20暂时装配于前端罩部42的外周面。在该状态下,导管座20和前端罩部42经由阀部件22而嵌合。而且,在比导管座20靠前端处形成有内针14的针尖15从导管12的前端突出的多重管11。
113.在上述多重管11的形成状态下,如图15所示,进行将导管12以及内针14浸入涂层材料13(进行浸涂)的工序(步骤s3)。在该浸渍中,将涂层材料13贮存于未图示的贮存槽,将在基端具有安全保护组装体130的状态的多重管11的前端朝向下方,从贮存液的上方向下方进入。然后,导管座20在未浸入的位置待机一定时间,之后将多重管11向上方拉起。由此,在导管12的表面以及针尖15涂覆涂层材料13。另外,由于浸渍时是未装配导管操作部件60的状态,因此不会在导管操作部件60涂覆涂层材料13。
114.在形成涂层材料13后,进行装入导管操作部件60的工序(步骤s4)。在该工序中,使为了浸渍而嵌合的导管座20与安全部件40分离。即,如图17所示,使导管座20相对于安全部件40(安全保护组装体130)沿轴向(向前端方向)相对移动。由此,在比导管座20的阀部件22靠基端且比前端罩部42靠前端处,内针14露出。
115.在内针14在该阀部件22的基端与安全部件40的前端之间露出的状态下,从侧方装配导管操作部件60。在此,在导管操作部件60的操作部筒部63形成的狭缝63b的宽度w比内针14的外径φ大,因此能够经由狭缝63b使内针14顺畅地进入操作部筒部63的插通空间63a。另外,导管操作部件60的座收容部62的下方开放,能够保持插通有内针14的状态使导管座20(包括阀部件22)简单地进入收容室62a。
116.然后,在导管座20(包括阀部件22)收容至导管操作部件60的状态下,使导管座20以及导管操作部件60向基端方向移动。由此,安全部件40的前端再插入阀部件22的阀孔25。然后,在导管操作部件60的操作部筒部63的基端到达安全部件40的前端罩部42与基端延伸部43的连结部43a的前端的阶段,成为安全部件40与阀部件22强力嵌合的状态。由此,构建了导管12、导管座20、内针14、内针座30、安全部件40、导管操作部件60组装而成的内外针组装体16。
117.之后,在组装中,进行将先组装的内外针组装体16配置于下把手90的工序(步骤s5)。此时,下把手90成为通过上述的组装方法(参照图13a以及图13b)而装配有下支承部件120的状态。如图18所示,在组装中,将内外针组装体16从该下把手90的上方的开放部分朝向下侧(箭头c2侧)插入,使内针座30的多个固定用凸部34分别插入以及嵌合于下把手90的多个装配孔94(也参照图11)。由此,内外针组装体16与下把手90卡合。
118.在此,在上把手70与下把手90之间形成的安全引导空间99(空间部110)、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在上把手70从下把手90分离的状态下开放。因此,通过内外针组装体16相对于下把手90朝向箭头c2侧的插入,由此能够容易地配置安全部件40以及导管操作部件60。
119.最后,在组装中,进行相对于卡合了内外针组装体16的下把手90装配上把手70的工序(步骤s6)。即,使上把手70从下把手90的上方朝向下侧(箭头c2侧)接近,将上把手70的第一上突片部78a以及第二上突片部78b的前端固定用钩80插入下把手90的第一二固定孔103a以及第二固定孔105b,并卡挂于第一突体103以及第二突体上块105。另外,将上把手70
的基端固定用钩84以及固定用突起85插入下把手90的第三固定孔115a,将基端固定用钩84卡挂于基端凸缘115。这样,上把手70以及下把手90通过在前端处在中间夹有导管操作部件60的两个部位与基端的一个部位相互固定而成为牢固地一体化为把手18的状态。
120.导管组装体10通过上把手70和下把手90的固定从而组装结束,成为穿刺前状态。在该状态下,供安全部件40的一对突出部44(被卡止凸部48)配置的安全引导空间99(空间部110)在上把手70以及下把手90的箭头a方向被关闭而使一对突出部44不能脱离。另外,对于内外针组装体16而言,由于内针座30固定于把手18,因此内针14无法移动,另一方面,导管12、导管座20、安全部件40、导管操作部件60能够相对于内针14相对地进退。
121.另外,本发明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能够根据发明的主旨进行各种改变。例如,将内针座30与下把手90固定的安装机构33不限定于上述方式,可以采用各种结构(粘接构造、利用钩的固定构造等)。另外,将上把手70与下把手90固定的固定机构79也不限定于上述结构,而是能够采用各种结构(粘接构造、嵌合构造等)。
122.〔变形例〕
123.图19a以及图19b所示的变形例的导管组装体10a与上述导管组装体10的不同点在于:将引导以及限制安全部件40a移动的构造设置在与供导管操作部件60a的操作部分配置的部位不同的方向。另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对具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结构或者相同功能的要素,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详细说明。
124.具体而言,导管组装体10a的把手18a构成为能够分割为上把手140和下把手150,但上把手140具备顶壁71,并且在箭头a2侧具备后块体141,而不具备侧壁。
125.下把手150构成为具备底壁91以及一对侧壁77,另一方面,在箭头a2侧不具备后壁。另外,下把手150在底壁91具备对安全部件40a的被卡止凸部48a进行引导的引导长孔151(安全引导空间99)。引导长孔151在下把手150单体中,前端被关闭,但基端开放。该引导长孔151的基端开放部伴随在下把手150装配上把手140而被后块体141关闭。
126.在上把手140与下把手150的组装状态下,在上把手140的顶壁71与下把手150的各侧壁77之间分别形成有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在一对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分别配置有导管操作部件60a的一对翼部68(操作部分)。导管操作部件60a卡合于导管座20或者安全部件40a,通过用户基于一对翼部68的操作而能够使导管12、导管座20以及安全部件40a进退。
127.导管组装体10a的内外针组装体16a通过组装导管12、导管座20、内针14、内针座30、安全部件40a、导管操作部件60a而构成。内针座30将内针14的基端固定,并且固定于构成安装机构33的下把手150的基端侧的装配部(未图示)。安全部件40a在供内针14插通的筒部的基端部具备上述被卡止凸部48a。被卡止凸部48a构成为:朝向箭头c2侧突出规定长度,其突出端比引导长孔151的宽度宽。因此,能够防止被卡止凸部48a(安全部件40a)在组装状态下从引导长孔151脱开。
128.引导长孔151沿着下把手150的长度方向(箭头a方向)延伸,其前端的关闭部152到达下把手150的前端附近。在比引导长孔151的关闭部152稍靠基端侧处,设置有在被卡止凸部48a进入的进入位置限制被卡止凸部48a(安全部件40a)移动的卡止部153(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49的一部分)。
129.卡止部153构成为包括:引导长孔151前端的关闭部152、和在宽度方向内侧将引导长孔151变窄的凸状部154(返回片部)。凸状部154在被卡止凸部48a的箭头a1侧的进入时进
行弹性变形,使被卡止凸部48a向进入位置移动,另一方面,限制移动到进入位置的被卡止凸部48a向箭头a2侧后退。由此,安全部件40a与导管座20一起从把手18a露出,在进入位置处覆盖了内针14的针尖15的状态下,移动被限制,从而能够良好地防止内针14的误刺。
130.以上的导管组装体10a将导管操作部件60a的一对翼部68配置于上把手140与下把手150的边界(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而能够移动。因此,简化导管操作部件60a从把手18a的送出。另外,安全部件40a的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49与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未共有,从而能够将把手18a的前端部的结构简化,更牢固地限制安全部件40a在进入位置的进退。
131.以下记载根据上述实施方式能够掌握的技术思想以及效果。
132.本发明的一个方式的导管组装体10、10a,具备:内外针组装体16、16a,其通过组装导管12、保持导管12的导管座20、插通于导管12的内针14、保持内针14的内针座30以及安全部件40、40a而构成,安全部件40、40a能够与导管座20一起移动,并且比穿刺于处置对象的内针14的针尖15进入而启动该内针14的防止误刺功能;以及把手18、18a,其收容内外针组装体16、16a,把手18、18a是从内针14的穿刺前到防止误刺功能启动为止收容安全部件40、40a的至少一部分的结构,并且具有在与该把手18、18a的长度方向正交的方向上能够分割的第一部件(上把手70、140)和第二部件(下把手90、150),第二部件能够从第一部件的分离状态伴随内外针组装体16、16a沿着第一部件的组装方向的配置而固定内针座30,并且在内外针组装体16、16a配置后,伴随第一部件的组装,使安全部件40、40a不能脱离。
133.上述导管组装体10、10a是从穿刺前到穿刺后安全部件40、40a的一部分收容于把手18、18a(换言之,安全部件40、40a不从把手18、18a脱出)的结构,从而能够更可靠地防止内针14的误刺。另外,在导管组装体10、10a中,由于沿着第一部件(上把手70、140)的组装方向将内外针组装体16、16a配置于第二部件(下把手90、150),因此组装距离短,组装简单,制造时间大幅度缩短。另外,与沿着内针14的延伸方向的插入相比,能够降低内针14损伤的可能性。而且,安全部件40、40a能够伴随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组装容易地实现不能脱离。
134.另外,安全部件40以及把手18具有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49,该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49规定安全部件40与导管座20一起进入时的进入位置,并且在进入位置处限制安全部件40的移动。由此,导管组装体10能够通过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49防止安全部件40从把手18脱离,来进一步可靠地防止内针14的误刺。
135.另外,安全移动限制机构部49包括:设置于第二部件(下把手90、150)的卡止部109、和设置于安全部件40且卡止于卡止部109的被卡止凸部48。这样,通过设置于第二部件的卡止部109卡止安全部件40的被卡止凸部48,由此导管组装体10能够简单地进行安全部件40的移动的限制。
136.另外,卡止部109具有:进入限制部111,其在进入位置处与被卡止凸部48对置,限制被卡止凸部48的进入;以及后退限制部112,其伴随安全部件40的进入与被卡止凸部48接触而进行弹性变形,在被卡止凸部48越过后进行弹性恢复,来限制被卡止凸部48的后退。由此,卡止部109能够良好地限制安全部件40的进入和后退双方的移动。
137.另外,安全部件40具有向与进入的方向不同的方向突出的突出部44,在第一部件(上把手70)与第二部件(下把手90)的边界设置有引导突出部44的安全引导空间99,安全引导空间99在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的分离的状态下开放,由此能够将突出部44插入,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组装状态下被关闭,使突出部44不能脱离。由此,对于导管组装体10
而言,能够使安全部件40向把手18的安全引导空间99的组装简化,并且能够在把手18的组装状态下可靠地避免安全部件40的脱落。
138.另外,内外针组装体16、16a包括用于用户操作导管12以及导管座20的移动的导管操作部件60、60a,在第一部件(上把手70、140)与第二部件(下把手90、150)的边界设置有引导导管操作部件60、60a的一部分的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在第一部件相对于第二部件分离的状态下开放,由此能够将导管操作部件60、60a的一部分插入。由此,对于导管组装体10、10a而言,能够将导管操作部件60、60a向把手18、18a的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的组装简化。
139.另外,第一部件(上把手70)具有从长度方向的一端朝向另一端方向使导管操作部件60露出的操作部露出切口75,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下把手90)具备将彼此固定的固定机构79,其中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且在操作部露出切口75的宽度方向外侧具备一对固定机构79,并且在长度方向的另一端部具备固定机构79。由此,把手18成为在第一部件和第二部件的前端和基端牢固地固定的状态,能够抑制内外针组装体16在把手18内的晃动等。
140.另外,导管操作部件60a具备从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突出的翼部68,操作部件引导空间100能够在第一部件(上把手140)与第二部件(下把手150)的组装状态下,在长度方向的一端部取出翼部68。由此,把手18a能够将用户的操作力稳定地传递至导管操作部件60a,而使导管12以及导管座20移动,另外,能够使导管操作部件60a从长度方向的一端部顺畅地送出。
141.另外,把手18具备在导管12以及内针14的穿刺时支承导管12的下部的下支承部件120,在第二部件(下把手90)设置有将下支承部件120的轴部121轴支承为能够旋转的配置机构102,配置机构102在轴部121的轴向上在第一部件(上把手70)相对于第二部件分离的状态下在第一部件的组装方向开放,由此能够将下支承部件120插入,在第一部件与第二部件的组装状态下,使轴部121不能脱离。由此,导管组装体10能够在组装状态下良好地使下支承部件120不能脱离。
142.另外,下支承部件120具有从轴部121向导管12延伸的部位突出并能够与导管12接触的支承主体部122,第二部件具有在将下支承部件120配置于配置机构102时,能够供支承主体部122通过的轴承切口105a。由此,导管组装体10能够简单地组装具有支承主体部122的下支承部件12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