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冷链物流运输商品安全质量综合性智能分析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22 15:27: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冷链运输质量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冷冻商品冷链运输管理计算,具体是一种冷链运输商品安全质量综合性智能分析管理系统。


背景技术:

2.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人们对食品的新鲜度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肉制品,由于其具有易腐烂的特点,需要在低温下成冷冻状态才能保持新鲜度,在此趋势下,产生了以肉制品、水产品等商品为运输对象的冻品冷链运输,为了保障冻品在冷链运输中的品质安全,就需要对冻品在冷链运输中的存储质量进行管控。
3.然而现有技术中对冻品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的存储质量管控方式只是针对运输过程中的存储环境管控,具体为在冷链运输过程中监测冻品在运输车包装箱内的存储环境参数是否满足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的适宜存储环境参数,这种质量管控方式存在以下弊端:
4.1.管控指标过于单一:冻品在冷链运输中存储质量的表征指标不仅仅体现在存储环境上,还体现在冻品的存储状态上,对于肉制品、水产品等冻品来说,其商品质量的保持都要求其要有一个适宜的存储状态,例如冷冻程度,冷冻过度会影响商品的营养价值,冷冻不足会滋生细菌,进而加速商品腐烂,冻品的存储状态很大程度上直观反映了冻品的外观质量,因此即使冻品在冷链运输中存储环境适宜,并不能代表冻品在冷链运输中存储质量良好,由此可见单一只对存储环境进行管控是达不到冻品在冷链运输中的质量管控需求的;
5.2.存储环境监测准确度不高:目前对冻品在运输车包装箱内存储环境参数的监测方式只是单纯在包装箱内设置存储环境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包装箱内的存储环境参数,但由于包装箱内冻品是堆积放置的,单个存储环境采集终端的设置只能采集存储环境采集终端所处放置区域的存储环境参数,过于笼统,并不能真实反映包装箱内的存储环境参数,这就导致冻品在冷链运输中存储环境的监测准确度不高。


技术实现要素:

6.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发明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冷链运输商品安全质量综合性智能分析管理系统,该系统由冷冻商品存储环境质量管理子系统和冷冻商品存储状态质量管理子系统组成;
8.所述冷冻商品存储环境质量管理子系统包括冻品存储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冻品存储环境参数分析模块和冻品存储环境异常处理终端;
9.所述冻品存储环境参数采集模块用于将待进行冷链运输的冷冻商品记为冻品,进而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对冻品所处存储箱内的存储环境参数进行采集;
10.所述冻品存储环境参数分析模块用于将冻品所处存储箱内的存储环境参数与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的适宜存储环境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
11.所述冻品运输环境异常处理终端用于基于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是否存在存储环境异常,若存在,则对异常存储环境参数进行预警处理;
12.所述冷冻商品存储状态质量管理子系统需要用到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其中该子系统包括冻品存储状态质检区域设置模块、冻品存储状态质量检测模块、冻品存储状态异常处理终端和管理数据库;
13.所述冻品存储状态质检区域设置模块用于在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上设置质检区域,并在质检区域上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放置在质检区域的冻品;
14.所述冻品存储状态质量检测模块用于当冻品运输到目的地后将冻品依次放置在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的入口端,并经入口端传送至质检区域后停止传送,进而在质检区域分别进行包装袋密封质量检测、结晶状态质量检测和冷冻程度质量检测,分析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和冷冻程度质量系数;
15.所述冻品存储状态异常处理终端用于将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和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分别与签收合格状态下的标准质量系数进行对比,若存在某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和冷冻程度质量系数中任意质量系数小于其对应签收合格状态下的标准质量系数,则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存在存储状态异常,此时将该冻品进行异常标记,并评估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进而基于此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是否满足签收合格要求。
16.更具体地,所述存储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
17.更具体地,所述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对冻品所处存储箱内的存储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对应的具体采集方法如下:
18.将存储箱的高度按照设定的划分方式进行均匀划分,并用挡板隔开,得到若干存储层,以此将冻品均匀存放在各存储层内,并对各存储层进行编号;
19.在各存储层对应的挡板上设置存储环境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各存储层的存储环境参数。
20.更具体地,所述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包括各存储层对应各存储环境参数的适宜度,其具体计算方法为将各存储层对应的存储环境参数和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的适宜存储环境参数导入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各存储层对应各存储环境参数的适宜度,其中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计算公式为
21.更具体地,所述基于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是否存在存储环境异常对应的具体判断方法为将各存储层对应各存储环境参数的适宜度与该存储环境参数对应的标准适宜度阈值进行对比,若某存储层对应某存储环境参数的适宜度小于该存储环境参数对应的标准适宜度阈值,则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存在存储环境异常,此时将该存储环境参数记为异常存储环境参数,将该存储层记为异常存储层,并记录异常存储层的编号。
22.更具体地,所述对异常存储环境参数进行预警处理对应的具体处理方式为在驾驶室内设置报警器和车载显示屏,当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存在存储环境异常时,启动报
警器报警,并将异常存储层的编号及其对应的异常存储环境参数显示在车载显示屏上。
23.更具体地,所述质检区域设置有重量传感器、定位器、机械手、扫描仪和摄像装置。
24.更具体地,所述分析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和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对应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25.步骤1.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分析:当各冻品传送至质检区域时,对其进行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包括:
26.步骤11:启动质检区域的扫描仪对各冻品的包装袋进行外观扫描,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外观扫描图像;
27.步骤12:将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外观扫描图像与密封完整包装袋的外观扫描图像进行对比,识别是否存在外观缺陷指征,若某冻品包装袋存在外观缺陷指征,则从该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外观扫描图像中提取外观缺陷面积;
28.步骤13:根据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外观扫描图像获取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表面积;
29.步骤14:将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表面积和外观缺陷面积代入设定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其中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计算公式为
30.步骤2.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分析:在各冻品进行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分析之后对其进行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包括:
31.步骤21:启动检测区域的摄像装置对各冻品的包装袋进行三维图像采集;
32.步骤22:从各冻品的包装袋三维图像上聚焦结晶所在位置,并提取各处结晶位置对应的结晶厚度,进而由此获取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
33.步骤23:将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与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在适宜冷冻状态下的标准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
34.步骤3.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分析:在各冻品进行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分析之后对其进行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包括:
35.步骤31:启动质检区域的重量传感器对各冻品的重量进行检测;
36.步骤32:基于各冻品的重量从管理数据库中调取机械手抓握各冻品对应的标准抓握力;
37.步骤33:定位机械手当前所在位置,并通过定位器获取各冻品所在位置,此时启动机械手从当前所在位置运动到各冻品所在位置,并调控机械手的抓握力使其满足各冻品对应的标准抓握力,以此对各冻品执行抓握动作;
38.步骤34:在机械手对各冻品执行抓握动作后,将机械手在原有的标准抓握力基础上按照设定的单位抓握力进行施压,并采集施压后的机械手抓握状态图像,进而将其与标准抓握力下的机械手抓握状态图像进行重合对比,识别机械手是否存在位移变动,若存在,则在施压后的抓握力基础上继续按照单位抓握力进行施压,再次采集施压后的机械手抓握状态图像,并将其与上一次施压后的机械手抓握状态图像进行重合对比,直至识别出机械手不存在位移变动,此时记录当前施压后的抓握力,将其作为各冻品对应实际冷冻状态下
的抓握力,记为f;
39.步骤35:将各冻品对应实际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与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适宜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代入冷冻程度质量系数计算公式,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其中冷冻程度质量系数计算公式为f表示为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适宜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
40.更具体地,所述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包括包装袋平均结晶厚度和包装袋结晶厚度差异度。
41.更具体地,所述评估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对应的评估步骤包括:
42.第一步:统计异常标记冻品的数量,记为m,并对各异常标记冻品分别编号为1,2,...,i,...,n,同时统计该次冷链运输对应的冻品总数量,记为m;
43.第二步:获取各异常标记冻品对应的异常存储状态参数,并从管理数据库中提取各异常标记冻品的异常存储状态参数对应的权重占比值,记为λi;
44.第三步:根据异常标记冻品的数量、该次冷链运输对应的冻品总数量和各异常标记冻品的异常存储状态参数对应的权重占比值统计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常指数表示为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
4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发明通过在冻品冷链运输中分别对其存储环境和存储状态进行质量管理,实现了冻品冷链运输质量的综合性管控,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单纯只对冻品的存储环境进行管控造成的管控缺陷,大大保障了冻品在冷链运输中的品质安全,有利于提升冻品冷链运输质量的管控水平。
46.2.本发明通过将冻品所处的冷链运输包装箱进行存储层划分,以此将冻品均匀存放在各存储层内,进而在各存储层对应的挡板上设置存储环境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各存储层的存储环境参数,实现了冻品所处冷链运输包装箱中存储环境的分层具体监测,该监测方式能够真实反映出冻品所处冷链运输包装箱中冻品放置区域的存储环境,克服了目前监测方式存在的过于笼统化的弊端,从而有效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同时分层监测方式一旦发现某存储层的存储环境存在异常,也为异常存储环境的调控提供了具体调控对象,避免统一调控带来的调控精准度差的缺陷。
47.3.本发明对冻品的存储状态质量管控是在冻品运输到目的地后进行的,避免了在冷链运输过程进行管控造成的操作不便,且其存储状态质量检测方式是通过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来实现的,体现了存储质量检测的智能化特点,相比较通过人工肉眼检测,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大大减少人工肉眼检测带来的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精准度。
48.4.本发明在通过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对各冻品的存储状态进行质量检测过程中融合了包装袋密封质量检测、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检测和冷冻程度质量检测,体现了存储状态质量的多维度检测,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各冻品的存储状态质量。
附图说明
49.利用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实施例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任何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以下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50.图1为本发明的系统连接结构示意图。
51.图2为本发明的冷冻商品存储环境质量管理子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52.图3为本发明的冷冻商品存储状态质量管理子系统模块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54.参阅图1,一种冷链物流运输商品安全质量综合性智能分析管理系统由冷冻商品存储环境质量管理子系统和冷冻商品存储状态质量管理子系统组成。
55.参照图2所示,冷冻商品存储环境质量管理子系统包括冻品存储环境参数采集模块、冻品存储环境参数分析模块和冻品存储环境异常处理终端。
56.冻品存储环境参数采集模块用于将待进行冷链运输的冷冻商品记为冻品,进而在冷链运输过程中对冻品所处存储箱内的存储环境参数进行采集,其具体采集方法如下:
57.将存储箱的高度按照设定的划分方式进行均匀划分,并用挡板隔开,得到若干存储层,以此将冻品均匀存放在各存储层内,并对各存储层进行编号;
58.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提到的设定划分方式是基于单个冻品的高度进行划分。
59.在各存储层对应的挡板上设置存储环境采集终端,其中存储环境采集终端包括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和气体流速仪,用于采集各存储层的存储环境参数,其中存储环境参数包括温度、湿度和空气流速。
60.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通过将冻品所处的冷链运输包装箱进行存储层划分,以此将冻品均匀存放在各存储层内,进而在各存储层对应的挡板上设置存储环境采集终端,用于采集各存储层的存储环境参数,实现了冻品所处冷链运输包装箱中存储环境的分层具体监测,该监测方式能够真实反映出冻品所处冷链运输包装箱中冻品放置区域的存储环境,克服了目前监测方式存在的过于笼统化的弊端,从而有效提高了监测结果的准确度,同时分层监测方式一旦发现某存储层的存储环境存在异常,也为异常存储环境的调控提供了具体调控对象,避免统一调控带来的调控精准度差的缺陷。
61.冻品存储环境参数分析模块用于将冻品所处存储箱内的存储环境参数与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的适宜存储环境参数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这里所述的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包括各存储层对应各存储环境参数的适宜度,其具体计算方法为将各存储层对应的存储环境参数和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的适宜存储环境参数导入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到各存储层对应各存储环境参数的适宜度,其中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计算公式为
62.在上述具体实施例中,各存储层对应的存储环境参数与适宜存储环境参数越接近,其对应的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越大。
63.冻品运输环境异常处理终端用于基于存储环境参数适宜度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是否存在存储环境异常,其具体判断方法为将各存储层对应各存储环境参数的适宜度与该存储环境参数对应的标准适宜度阈值进行对比,若某存储层对应某存储环境参数的适宜度小于该存储环境参数对应的标准适宜度阈值,则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存在存储环境异常,此时将该存储环境参数记为异常存储环境参数,将该存储层记为异常存储层,并记录异常存储层的编号,同时对异常存储环境参数进行预警处理,具体处理方式为在驾驶室内设置报警器和车载显示屏,当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存在存储环境异常时,启动报警器报警,便于驾驶员及时发现存储环境异常情况,并将异常存储层的编号及其对应的异常存储环境参数显示在车载显示屏上,为驾驶员对异常存储环境参数的调控提供具体调控对象,体现了异常存储环境管控的针对性,进而提高了异常存储环境的调控效果。
64.参照图3所示,冷冻商品存储状态质量管理子系统需要用到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该机构包括入口端和质检区域,其中该子系统包括冻品存储状态质检区域设置模块、冻品存储状态质量检测模块、冻品存储状态异常处理终端和管理数据库。
65.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对冻品的存储状态质量管控是在冻品运输到目的地后进行的,避免了在冷链运输过程进行管控造成的操作不便,且其存储状态质量检测方式是通过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来实现的,体现了存储质量检测的智能化特点,相比较通过人工肉眼检测,一方面能够有效提高检测效率,另一方面能够大大减少人工肉眼检测带来的检测误差,提高检测结果精准度。
66.冻品存储状态质检区域设置模块用于在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上设置质检区域,并在质检区域上设置压力传感器,用于感应放置在质检区域的冻品,且质检区域上还设置有重量传感器、定位器、机械手、扫描仪和摄像装置,其中重量传感器用于对冻品的重量进行检测,定位器用于对冻品所在质检区域的位置进行定位,机械手用于对冻品执行抓握动作,扫描仪用于对冻品的包装袋进行外观扫描,摄像装置用于对冻品的包装袋进行三维图像采集。
67.冻品存储状态质量检测模块用于当冻品运输到目的地后将冻品依次放置在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的入口端,并经入口端传送至质检区域后停止传送,进而在质检区域分别进行包装袋密封质量检测、结晶状态质量检测和冷冻程度质量检测,分析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和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其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68.步骤1.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分析:当各冻品传送至质检区域时,对其进行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包括:
69.步骤11:启动质检区域的扫描仪对各冻品的包装袋进行外观扫描,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外观扫描图像;
70.步骤12:将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外观扫描图像与密封完整包装袋的外观扫描图像进行对比,识别是否存在外观缺陷指征,其中外观缺陷指征包括裂缝、微孔、划痕等,若某冻品包装袋存在外观缺陷指征,则从该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外观扫描图像中提取外观缺陷面积;
71.步骤13:根据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外观扫描图像获取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表面积,具体获取方法为从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外观扫描图像中获取包装袋的外观尺寸,由此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表面积;
72.步骤14:将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表面积和外观缺陷面积代入设定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计算公式,计算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其中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计算公式为其中外观缺陷面积越大,包装袋完好区域面积越小,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越小,表明包装袋密封质量越差,对于不存在包装袋外观缺陷指征的冻品,其对应的外观缺陷面积为0,在这种情况下该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越大,为1;
73.步骤2.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分析:在各冻品进行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分析之后对其进行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包括:
74.步骤21:启动检测区域的摄像装置对各冻品的包装袋进行三维图像采集;
75.步骤22:从各冻品的包装袋三维图像上聚焦结晶所在位置,并提取各处结晶位置对应的结晶厚度,进而由此获取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其中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包括包装袋平均结晶厚度和包装袋结晶厚度差异度;
76.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中平均结晶厚度的获取方法为将各冻品包装袋上各处结晶位置对应的结晶厚度进行均值计算,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平均结晶厚度,结晶厚度差异度的获取方法为将各冻品包装袋上各处结晶位置对应的结晶厚度进行相互对比,从中筛选出最大结晶厚度和最小结晶厚度,以此基于各冻品包装袋上最大结晶厚度和最小结晶厚度计算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结晶厚度差异度,其计算公式为其中某冻品包装袋上最大结晶厚度与最小结晶厚度之间差距越大,该冻品对应的包装袋结晶厚度差异度越大;
77.步骤23:将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与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在适宜冷冻状态下的标准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进行对比分析,其中标准包装袋结晶状态参数包括标准包装袋平均结晶厚度和标准包装袋结晶厚度差异度,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其计算过程为将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平均结晶厚度和包装袋结晶厚度差异度分别记为t和a,将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在适宜冷冻状态下的标准包装袋平均结晶厚度和标准包装袋结晶厚度差异度分别记为t0和a0,由此上述参数代入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计算公式,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其中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计算公式为
78.σ表示为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μ
t
、μa分别表示为包装袋平均结晶厚度、包装袋结晶厚度差异度对应的影响因子;
79.步骤3.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分析:在各冻品进行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分析之后对其进行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分析,具体分析方法包括:
80.步骤31:启动质检区域的重量传感器对各冻品的重量进行检测;
81.步骤32:基于各冻品的重量从管理数据库中调取机械手抓握各冻品对应的标准抓握力;
82.步骤33:定位机械手当前所在位置,并通过定位器获取各冻品所在位置,此时启动机械手从当前所在位置运动到各冻品所在位置,并调控机械手的抓握力使其满足各冻品对应的标准抓握力,以此对各冻品执行抓握动作;
83.步骤34:在机械手对各冻品执行抓握动作后,将机械手在原有的标准抓握力基础上按照设定的单位抓握力进行施压,并采集施压后的机械手抓握状态图像,进而将其与标准抓握力下的机械手抓握状态图像进行重合对比,识别机械手是否存在位移变动,若存在,则在施压后的抓握力基础上继续按照单位抓握力进行施压,再次采集施压后的机械手抓握状态图像,并将其与上一次施压后的机械手抓握状态图像进行重合对比,直至识别出机械手不存在位移变动,此时记录当前施压后的抓握力,将其作为各冻品对应实际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记为f;
84.在上述实施例中当施压后的机械手抓握状态与标准抓握力下的机械手抓握状态相比,机械手存在位移变动,表明机械手此时抓握的冻品还能继续形变,当机械手不存在位移变动时,表明机械手此时抓握的冻品不能继续形变了,其获取的各冻品对应实际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展示了各冻品在实际冷冻状态下的硬度,即可直观反映各冻品在实际冷冻状态下的冷冻程度;
85.步骤35:将各冻品对应实际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与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适宜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代入冷冻程度质量系数计算公式,得到各冻品对应的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其中冷冻程度质量系数计算公式为f表示为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适宜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e表示为自然常数,其中某冻品在实际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与冻品所属商品种类对应适宜冷冻状态下的抓握力越接近,表明该冻品的实际冷冻状态与适宜冷冻状态越接近,即冷冻程度质量越好。
86.管理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种重量对应的标准抓握力,并存储各存储状态参数对应的权重占比值。
87.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在通过存储状态质量检测传送机构对各冻品的存储状态进行质量检测过程中融合了包装袋密封质量检测、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检测和冷冻程度质量检测,体现了存储状态质量的多维度检测,能够真实全面反映各冻品的存储状态质量。
88.冻品存储状态异常处理终端用于将各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和冷冻程度质量系数分别与签收合格状态下的标准质量系数进行对比,若存在某冻品对应的包装袋密封质量系数、包装袋结晶状态质量系数和冷冻程度质量系数中任意质量系数小于其对应签收合格状态下的标准质量系数,则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存在存储状态异常,此时将该冻品进行异常标记,并评估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具体评估步骤包括:
89.第一步:统计异常标记冻品的数量,记为m,并对各异常标记冻品分别编号为1,
2,...,i,...,n,同时统计该次冷链运输对应的冻品总数量,记为m;
90.第二步:获取各异常标记冻品对应的异常存储状态参数,并从管理数据库中提取各异常标记冻品的异常存储状态参数对应的权重占比值,记为λi;
91.第三步:根据异常标记冻品的数量、该次冷链运输对应的冻品总数量和各异常标记冻品的异常存储状态参数对应的权重占比值统计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常指数表示为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
92.在上述公式中异常标记冻品的数量越多,异常存储状态参数对应的权重占比值越大,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越大,表明存储状态异常程度越高。
93.进而基于此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是否满足签收合格要求,在一些具体实施方式中,可将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与设定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允许值进行对比,若该次冷链运输冻品对应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大于设定的存储状态异常指数允许值,则判断该次冷链运输的冻品不满足签收合格要求。
94.综合上述,本发明通过在冻品冷链运输中分别对其存储环境和存储状态进行质量管理,实现了冻品冷链运输质量的综合性管控,有效弥补了现有技术中单纯只对冻品的存储环境进行管控造成的管控缺陷,大大保障了冻品在冷链运输中的品质安全,有利于提升冻品冷链运输质量的管控水平。
95.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发明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