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23:30: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材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


背景技术:

2.中药材是指人们传统公认的且来源于特定产区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名优正品药材,其本质是药材质量好、疗效好,在长期使用中得到了医者与患者的普遍认可。中药材指在汉族传统医术指导下应用的原生药材,用于治疗疾病。随着中医的不断推广,中药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3.传统上中药材的种植已经和农作物种植一样使用上了农用大型机械,大大提高了种植效率。但是,为了更好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有些种类的中药材种植在地势较为不够平坦的丘陵、山坡上,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进行种植。对于有些中药材,一般是通过人工点种的方式,在所开的长沟里,每隔一段距离放多粒中药材种子,通过放多粒中药材种子可避免有些种子未能发芽而导致种植密度过稀。但是丘陵。山坡无法使用大型的播种机,一般是人工挎着装有种子的篮子,不停的弯腰放种子,比较辛苦,并且种子之间所间隔的距离只是凭目测,难以使中药材株距保持统一,不利于后期的管理以及株距内通风。
4.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适用于地势不平坦的丘陵、山坡地带,可自动使本装置进行前进,降低农民的工作量,并可在前进的过程中,使种子间隔性地下料,从而使中药材的株距能够保持统一,有利于后期的管理以及中药材株距之间的通风的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包括:底框架;支架,所述支架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框架的顶部;料斗,所述料斗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上;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于所述底框架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底框架上;播种下料机构,所述播种下料机构设于所述底框架和所述动力机构上。
7.优选的,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有两个轴承座、转轴、防滑轮和两个辅助轮,两个所述轴承座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框架的底部,所述转轴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轴承座上,所述防滑轮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上,两个所述辅助轮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框架的底部。
8.优选的,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减速电机、两个皮带轮和皮带,所述减速电机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框架的顶部,两个所述皮带轮固定套设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和所述转轴上,所述皮带缠绕在两个所述皮带轮上。
9.优选的,所述播种下料机构包括有转盘、铰接杆、拉杆、挡板和支撑块,所述转盘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转盘的一侧靠近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中轴,所述铰接杆转动套设在所述中轴上,所述拉杆铰接在所述铰接杆的一端,所述挡板固定安装
在所述拉杆的一端,所述挡板位于料斗的底口,并与所述料斗的底口接触,所述支撑块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框架的顶部,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拉杆贯穿所述滑孔并与所述滑孔滑动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底框架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把手,两个所述把手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杆。
11.优选的,所述底框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其中一个所述把手上固定安装有按钮开关,所述按钮开关与所述蓄电池以及所述减速电机电性连接。
12.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
14.通过底框架、支架、料斗、把手、蓄电池、按钮开关和行走机构和动力机构相配合,可使动力机构驱动行走机构中的防滑轮转动,从而使本装置进行前进,无需人工推动,只需握住两个把手掌握方向即可,降低了农民的工作量;并且在动力机构中的减速电机的驱动下,通过播种下料机构使料斗的底口间断性地打开与闭合,从而使料斗内的种子间隔性地下料,从而可使中药材的株距能够保持统一,有利于后期的管理以及中药材株距之间的通风。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
17.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机构与动力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底框架;2、支架;3、料斗;4、轴承座;5、转轴;6、防滑轮;7、减速电机;8、皮带轮;9、皮带;10、转盘;11、铰接杆;12、拉杆;13、挡板;14、支撑块;15、辅助轮;16、蓄电池;17、把手;18、按钮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22.请结合参阅图1-5,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的a部分放大示意图;图3为图1所示的b部分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行走机构与动力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底框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包括:底框架1;支架2,所述支架2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框架1的顶部;料斗3,所述料斗3固定安装在所述支架2上;行走机构,所述行走机构设于所述底框架1上;动力机构,所述动力机构设于所述底框架1上;播种下料机构,所述播种下料机构设于所述底框架1和所述动力机构上。
23.所述行走机构包括有两个轴承座4、转轴5、防滑轮6和两个辅助轮15,两个所述轴承座4均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框架1的底部,所述转轴5转动安装在两个所述轴承座4上,所述
防滑轮6固定套设在所述转轴5上,两个所述辅助轮15对称转动安装在所述底框架1的底部,通过行走机构可使本装置行走在种植地上。
24.所述动力机构包括有减速电机7、两个皮带轮8和皮带9,所述减速电机7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框架1的顶部,两个所述皮带轮8固定套设在所述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和所述转轴5上,所述皮带9缠绕在两个所述皮带轮8上,通过动力机构驱动防滑轮6转动,从而使本装置自动行走,无需人工推动,只需握住两个把手17掌握方向即可,降低了农民的工作量。
25.所述播种下料机构包括有转盘10、铰接杆11、拉杆12、挡板13和支撑块14,所述转盘10固定安装在所述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的一端,所述转盘10的一侧靠近边缘处固定安装有中轴,所述铰接杆11转动套设在所述中轴上,所述拉杆12铰接在所述铰接杆11的一端,所述挡板13固定安装在所述拉杆12的一端,所述挡板13位于料斗3的底口,并与所述料斗3的底口接触,所述支撑块14固定安装在所述底框架1的顶部,所述支撑块14上开设有滑孔,所述拉杆12贯穿所述滑孔并与所述滑孔滑动连接,通过减速电机7驱动播种下料机构中的挡板13间断性对料斗3的底口进行打开与闭合,使料斗3内的种子间隔性地下料,从而可使中药材的株距能够保持统一,有利于后期的管理以及中药材株距之间的通风。
26.所述底框架1顶部固定安装有两个把手17,两个所述把手17之间固定连接有多个加强杆,通过两个把手17方便掌控本装置的前进方向。
27.所述底框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蓄电池16,其中一个所述把手17上固定安装有按钮开关18,所述按钮开关18与所述蓄电池16以及所述减速电机7电性连接,通过蓄电池16为减速电机7供电,通过按钮开关18方便对减速电机7进行控制。
28.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的工作原理如下:使用时,在种植地所开沟壑的起始端,将种子倾倒在料斗3内,并双手握住把手17,并按下按钮开关18,使减速电机7启动,通过两个皮带轮8和皮带9带动转轴5转动,转轴5带动防滑轮6转动,使防滑轮6行驶在种植地沟壑内,从而带动本装置进行前进,无需人工推动,只需握住两个把手17掌握方向即可,降低了农民的工作量;
29.减速电机7的输出轴转动的同时带动转盘10转动,转盘10带动铰接杆11运动,铰接杆11带动拉杆12在支撑块14上往复滑动,拉杆12带动挡板13往复运动,从而使料斗3的底口间隔性的打开与关闭,使关闭与打开交替,从而使料斗3内的种子间隔性地下料,从而可使中药材的株距能够保持统一,有利于后期的管理以及中药材株距之间的通风。
30.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3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中药材种植用播种器,通过底框架1、支架2、料斗3、把手17、蓄电池16、按钮开关18和行走机构和动力机构相配合,可使动力机构驱动行走机构中的防滑轮6转动,从而使本装置进行前进,无需人工推动,只需握住两个把手17掌握方向即可,降低了农民的工作量;并且在动力机构中的减速电机7的驱动下,通过播种下料机构使料斗3的底口间断性地打开与闭合,从而使料斗3内的种子间隔性地下料,从而可使中药材的株距能够保持统一,有利于后期的管理以及中药材株距之间的通风。
3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设备结构和附图主要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进行描述,在该设计原理的技术上,装置的动力机构、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等的设置并没有完全描述清楚,而在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上述实用新型的原理的前提下,可清楚获知其动力机构、
供电系统及控制系统的具体;
33.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34.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35.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