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号牌丝印用自动上料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23:18: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上料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号牌丝印用自动上料装置。


背景技术:

2.丝网印刷机是用丝网印版施印的机器,属于印刷机的一种。丝网印刷机是印刷文字和图像的机器,在生产印刷品行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3.在采用丝网印刷机制作警用号牌的过程中,需要人工进行上料。但是人工上料过程中,需要人体弯腰从傍边或背后的料箱中取料,然后放入丝网印刷机进行印刷,操作繁琐,容易导致人体疲惫,影响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号牌丝印用自动上料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丝网印刷机制作警用号牌的过程中,人工上料操作繁琐,需要转体或弯腰取料的问题。
5.其技术方案是:
6.一种号牌丝印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未印刷的号牌的盛料箱,所述盛料箱呈适应于号牌形状的矩形箱体结构设置,所述盛料箱底部开设有矩形的出料口,所述出料口水平设置;
7.还包括用于将号牌从出料口推出的出料机构,所述出料机构包括矩形框架结构并与盛料箱侧壁固定连接的外罩,所述外罩中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设有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转动连接于盛料箱的侧壁上,形成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同步转动的结构,所述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中部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所述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同步转动,还包括齿条杆,所述齿条杆两侧边部设有轮齿,形成第一半齿轮带动齿条杆进程,第二半齿轮带动齿条杆回程的结构;所述齿条杆端部设有用于推出号牌的推板,所述盛料箱开设有用于放置推板的凹槽,形成齿条杆带动推板将号牌从出料口推出盛料箱的结构。
8.优选的,所述推板通过销轴与齿条杆转动连接,所述销轴上套设有角弹簧,所述角弹簧两端分别与齿条杆和推板固定连接。
9.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对出料后的号牌进行运输的传送带机构,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转轴,所述转轴传动连接有传送带,所述转轴两端转动连接有底架;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水平传送的第一传送带机构和倾斜传送的第二传送带机构。
10.优选的,所述盛料箱底部设有用于辅助出料的转动辊,所述转动辊平行于盛料箱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辊两端分别与盛料箱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的数量至少包括三个,形成号牌在出料过程中沿转动辊滑出的结构。
11.优选的,所述齿条杆中部设有用于电机输出轴穿过的贯穿槽,所述盛料箱侧壁上
设有用于对齿条杆进行限位的限位柱,所述限位柱有两个并且以主动齿轮竖直方向的中线为中心对称设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本实用新型通过出料机构的设置,电机带动主动齿轮转动,进而带动第一从动齿轮和第二从动齿轮同步转动,进一步再带动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轮同步转动,第一半齿轮和第二半齿带动齿条杆实现往复运动,通过支持复位的推板实现号牌自动出料。号牌出料后,经过第一传送带机构和第二传送带机构,将号牌运输至人体手部便于拿取的平台,解决人体取料时需要弯腰,转体等动作的问题,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15.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16.图3是本实用新型盛料箱及出料机构的正视图。
17.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盛料箱及出料机构左视图。
18.图5是图4的剖视图。
19.图6是图1中a处的放大图。
20.其中:盛料箱1、出料口2、转动辊3、出料机构4、外罩401、电机402、主动齿轮403、第一从动齿轮404、第二从动齿轮405、凹槽406、第一半齿轮407、第二半齿轮408、齿条杆409、推板410、销轴411、角弹簧412、限位柱413、第一传送带机构5、转轴501、传送带502、底架503、第二传送带机构6。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2.一种号牌丝印用自动上料装置,包括用于盛放未印刷的号牌的盛料箱1,所述盛料箱1呈适应于号牌形状的矩形箱体结构设置,所述盛料箱1底部开设有矩形的出料口2,所述出料口2水平设置,便于号牌从出料口2水平出料。
23.还包括用于将号牌从出料口2推出的出料机构4,所述出料机构4包括矩形框架结构并与盛料箱1侧壁固定连接的外罩401,起保护和支撑作用,所述外罩401中部通过螺钉固定安装有电机402,所述电机为现有技术,所述电机402的输出轴设有主动齿轮403,所述主动齿轮403通过键连接与电机402的输出轴固定。所述主动齿轮403传动连接有第一从动齿轮404和第二从动齿轮405,所述第一从动齿轮404和第二从动齿轮405中部设有转轴,所述转轴通过轴承转动连接于盛料箱1的侧壁上,所述主动齿轮403带动第一从动齿轮404和第二从动齿轮405同步转动的结构,所述转轴延设至第一从动齿轮404和第二从动齿轮405远离盛料箱1侧壁的一侧,其端部分别通过键连接固定连接有第一半齿轮407和第二半齿轮408,所述第一半齿轮407和第二半齿轮408同向设置,所述第一半齿轮407和第二半齿轮408同步转动,所述第一半齿轮407和第二半齿轮408分别与第一从动齿轮404和第二从动齿轮
405同步转动。
24.还包括矩形板状结构的齿条杆409,所述齿条杆409两侧边部设有轮齿,其上侧的轮齿支持与第一半齿轮407啮合,第一半齿轮407带动齿条杆409向前推进,实现进程,其下侧的轮齿支持与第二半齿轮408啮合,第二半齿轮408带动齿条杆409回程向后退回,实现回程;所述齿条杆409端部设有用于推出号牌的推板410,所述推板410呈矩形结构,所述盛料箱1开设有用于放置推板410的凹槽406,所述推板410穿过凹槽406与盛料箱1内最下方的号牌边缘相抵触,齿条杆409往复运动时,带动推板410将号牌从出料口2推出盛料箱1。
25.所述齿条杆409中部设有用于电机402输出轴穿过的贯穿槽,所述盛料箱1侧壁上设有用于对齿条杆409进行限位的限位柱413,所述限位柱413有两个并且以主动齿轮403竖直方向的中线为中心对称设置,所述限位柱413与齿条杆409上贯穿槽的内壁并地处并支持相对滑动。
26.所述推板410通过销轴411与齿条杆409转动连接,所述销轴411上套设有角弹簧412,所述角弹簧412两端分别与齿条杆409和推板410焊接固定,使齿条杆409和推板410呈互相垂直设置。当齿条杆409回程时,所述推板410内侧与号牌相抵触并带动号牌从出料口2出料,最下方的号牌从出料口2出料后,其上方的号牌自然落下,当齿条杆409进程时,推板410外侧与号牌相抵触并向内折叠,齿条杆409进程至极限位置时,推板410在角弹簧412的作用下复位,恢复垂直状态,当齿条杆409进行下一次回程时,所述推板410内侧与号牌相抵触并带动最下方的号牌从出料口2出料。
27.还包括用于对出料后的号牌进行运输的传送带机构,号牌出料后落在传送带机构上进行运输。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转轴501,所述转轴501传动连接有传送带502,所述转轴501两端转动连接有底架503;所述传送带机构包括水平传送的第一传送带机构5和倾斜传送的第二传送带机构6。号牌从出料口2出料后,首先落在水平传送的第一传送带机构5进行过度,然后运输至倾斜传送的第二传送带机构6,所述第二传送带机构6远离第一传送带机构5的一端设置在靠近丝网印刷机的一平台处,将号牌运输至人体手部便于拿取的平台,解决人体取料时需要弯腰,转体等动作的问题。
28.在上述或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盛料箱1底部设有用于辅助出料的转动辊3,所述转动辊3平行于盛料箱1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转动辊3两端分别与盛料箱1的侧壁转动连接,所述转动辊3的数量至少包括三个,形成号牌在出料过程中沿转动辊3滑出的结构。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
30.本实用新型通过电机402带动主动齿轮403转动,主动齿轮403带动与其啮合的第一从动齿轮404和第二从动齿轮405同步转动,第一从动齿轮404带动第一半齿轮407同步转动,第二从动齿轮405带动第二半齿轮408同步转动,第一半齿轮407和第二半齿轮408同向布置,所述齿条杆409滑动连接在限位柱413上,第一半齿轮407和第二半齿轮408能够与齿条杆409啮合连接,第一半齿轮407与齿条杆409啮合时,带动齿条杆409向前推进,第二半齿轮408与齿条杆409啮合时,带动齿条杆409向后回程,实现齿条杆409的往复运动;齿条杆409端部设有推板410,推板410通过角弹簧412固定并支持复位,当齿条杆409回程时,所述推板410内侧与号牌相抵触并带动号牌从出料口2出料,最下方的号牌从出料口2出料后,其上方的号牌自然落下,当齿条杆409进程时,推板410外侧与号牌相抵触并向内折叠,齿条杆409进程至极限位置时,推板410在角弹簧412的作用下复位,恢复垂直状态,当齿条杆409进
行下一次回程时,所述推板410内侧与号牌相抵触并带动最下方的号牌从出料口2出料,实现自动出料。
31.号牌从出料口2出料后,首先落在水平传送的第一传送带机构5进行过度,然后运输至倾斜传送的第二传送带机构6,所述第二传送带机构6远离第一传送带机构5的一端设置在靠近丝网印刷机的一平台处,将号牌运输至人体手部便于拿取的平台,解决人体取料时需要弯腰,转体等动作的问题。
32.以上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这些并非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做出许多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