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4:59: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通讯设备零件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2.随着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社会信息化技术不断完善,移动通讯和固定端的界限和内容交叉越开越深且多,进入21世纪,,移动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通讯、物流、交通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手机的功能得到巨大拓展,移动通讯从2g也发展到 5g,电动马达作为手机中的重要零件也出现了多次的技术革新。
3.电动马达初期作为手机中提醒使用者来电、闹钟的工具,使用电机轴带动偏心块旋转来实现,但其具有启动慢,振动方向不固定不可控的缺陷,线性马达的出现使得手机的触觉出现了颠覆性的革新,直线马达结合特定的振动算法将移动手机与人体交互的方面从视觉和听觉拓展到了触觉,使得可以开发处众多基于触觉的应用,使得手机拨动时钟时有了真实的“刻度”感觉等体验的巨大提升,众多基于触觉的应用软件应运而生,线性马达采用线圈产生磁场带动物体横向移动实现振动,随着线性马达的不断拓展,比如有些应用需要时刻保持震感,线性马达的使用频率不断上升,使得线圈的发热成为重要的热源,积聚在手机内容易使电池耗电量增加,使用体验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能够对手机线性马达进行及时散热。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包括截面呈长方形的线性马达壳体,线性马达壳体内设有横向移动体,横向移动体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连接柱贯穿线圈,线圈与线性马达壳体固定连接,线性马达壳体两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线性马达壳体两端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模组,线性马达壳体一侧设有散热板,散热板与线圈一侧接触,散热板伸出线性马达壳体,伸出端设有弧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气体流散热模组,气体流散热模组设有固定端和移动端,移动端的端部与连接柱通过连杆固定连接,固定端和移动端为中空结构,气体流散热模组的移动端左右移动带动散热板空气流动并从固定端末端流出,带走热量。
7.上述的气体流散热模组的固定端为出气管体,出气管体与散热板上弧形凹槽固定连接,移动端为联动管体,出气管体一端设有出气嘴,另一端设有嵌管,嵌管伸入联动管体内,嵌管端部设有单向阀体模组,单向阀模组实现联动管体左右移动使外部气体从出气嘴排出。
8.上述的单向阀体模组结构为:嵌管端部设有一圈阀板、阀板上设有朝联动管体内通气的进气单相阀,嵌管内设有朝出气管体内通气的出气单向阀。
9.上述的联动管体在出气管体一侧端部设有限位板,另一端端部与连杆固定连接。
10.上述的散热板的伸出端端面设有多个并排排列的弧形凹槽,每个弧形凹槽内设有一个气体流散热模组。
11.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的线圈沿着连接柱轴向分布有两组,两组线圈内电流螺旋方向相反。
1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通过利用线性马达中横向移动体的往复运动,将线圈的散热板附近的热量由往复运行形成的气流带动,由新的冷空气补充原热空气的空间,充分利用线性马达的原有运动特性,结构简单易实现。
附图说明
13.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4.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15.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16.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左视图;
17.图4为图1中局部放大透视示意图。
18.图中:线性马达壳体1、横向移动体2、固定座3、连接柱4、线圈5、回位弹簧模组6、散热板7、连杆8、气体流散热模组9、出气管体91、联动管体92、嵌管93、进气单相阀94、出气单向阀95、阀板96、限位板97、出气嘴10。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图4中所示,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包括截面呈长方形的线性马达壳体1,线性马达壳体1内设有横向移动体2,横向移动体2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4,连接柱4贯穿线圈5,线圈5与线性马达壳体1固定连接,线性马达壳体1两端设有固定座3,固定座3与线性马达壳体1两端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模组6,线性马达壳体1一侧设有散热板7,散热板7与线圈5一侧接触,散热板7伸出线性马达壳体1,伸出端设有弧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气体流散热模组9,气体流散热模组9设有固定端和移动端,移动端的端部与连接柱4通过连杆8固定连接,固定端和移动端为中空结构,气体流散热模组9的移动端左右移动带动散热板7空气流动并从固定端末端流出,带走热量。
20.当手机控制线圈5脉冲式通电产生磁场,磁场和回位弹簧模组6的综合作用带动横向移动体2左右移动形成振动,通过控制横向移动体2左右移动的距离和频率达到各种需要的触觉反馈效果,横向移动体2左右移动带动移动端将散热板7附近空气从气体流散热模组9固定端末端流出形成气体流,将周围的热量带走,减速热量散失到周围环境,防止局部温升过高。
21.上述的气体流散热模组9的固定端为出气管体91,出气管体91与散热板7上弧形凹槽固定连接,移动端为联动管体92,出气管体91一端设有出气嘴10,另一端设有嵌管93,嵌管93伸入联动管体92内,嵌管93端部设有单向阀体模组,单向阀模组实现联动管体92左右移动使外部气体从出气嘴10排出。
22.上述的单向阀体模组结构为:嵌管93端部设有一圈阀板96、阀板96上设有朝联动管体92内通气的进气单相阀94,嵌管93内设有朝出气管体91内通气的出气单向阀95。
23.联动管体92向右方移动时,联动管体92内部空间增大压力减小,外部气压推开进
气单相阀94,散热板7上弧形凹槽周围气体进入联动管体92内部,出气单向阀95处外部气压大于内部气压,处于关闭状态,当联动管体92向左方移动时,联动管体92内部空间减小压力增大,使得进气单相阀94关闭,出气单向阀95打开,联动管体92内部气体从气嘴10排出,线性马达振动时,带动联动管体92左右移动形成从散热板7一侧朝另一侧的气流,将散热板7处的热空气带走,使冷空气填充热空气处的空间从而帮助散热。
24.上述的联动管体92在出气管体91一侧端部设有限位板97,另一端端部与连杆8固定连接。
25.由限位板97对联动管体92的移动位置进行限制,联动管体92由连杆8带动左右移动。
26.上述的散热板7的伸出端端面设有多个并排排列的弧形凹槽,每个弧形凹槽内设有一个气体流散热模组9。
27.多个并排排列的弧形凹槽可以增加散热板7的散热面积,多组气体流散热模组9可以增加散热板7处散热气体流量,增加散热效果。
28.优选的方案中,上述的线圈5沿着连接柱4轴向分布有两组,两组线圈5内电流螺旋方向相反。
29.两组线圈5相反的电流产生不同方向的轴向磁场,用于方便控制横向移动体2朝不同的方向移动,结合算法能够模拟处更多的触觉反馈模式。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是:包括截面呈长方形的线性马达壳体(1),线性马达壳体(1)内设有横向移动体(2),横向移动体(2)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4),连接柱(4)贯穿线圈(5),线圈(5)与线性马达壳体(1)固定连接,线性马达壳体(1)两端设有固定座(3),固定座(3)与线性马达壳体(1)两端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模组(6),线性马达壳体(1)一侧设有散热板(7),散热板(7)与线圈(5)一侧接触,散热板(7)伸出线性马达壳体(1),伸出端设有弧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气体流散热模组(9),气体流散热模组(9)设有固定端和移动端,移动端的端部与连接柱(4)通过连杆(8)固定连接,固定端和移动端为中空结构,气体流散热模组(9)的移动端左右移动带动散热板(7)空气流动并从固定端末端流出,带走热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气体流散热模组(9)的固定端为出气管体(91),出气管体(91)与散热板(7)上弧形凹槽固定连接,移动端为联动管体(92),出气管体(91)一端设有出气嘴(10),另一端设有嵌管(93),嵌管(93)伸入联动管体(92)内,嵌管(93)端部设有单向阀体模组,单向阀模组实现联动管体(92)左右移动使外部气体从出气嘴(10)排出。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单向阀体模组结构为:嵌管(93)端部设有一圈阀板(96)、阀板(96)上设有朝联动管体(92)内通气的进气单相阀(94),嵌管(93)内设有朝出气管体(91)内通气的出气单向阀(9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联动管体(92)在出气管体(91)一侧端部设有限位板(97),另一端端部与连杆(8)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散热板(7)的伸出端端面设有多个并排排列的弧形凹槽,每个弧形凹槽内设有一个气体流散热模组(9)。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线圈(5)沿着连接柱(4)轴向分布有两组,两组线圈(5)内电流螺旋方向相反。

技术总结
一种手机电动马达散热结构,包括截面呈长方形的线性马达壳体,线性马达壳体内设有横向移动体,横向移动体中间部位设有连接柱,连接柱贯穿线圈,线圈与线性马达壳体固定连接,线性马达壳体两端设有固定座,固定座与线性马达壳体两端之间设有回位弹簧模组,线性马达壳体一侧设有散热板,散热板与线圈一侧接触,散热板伸出线性马达壳体,伸出端设有弧形凹槽,凹槽内设有气体流散热模组,通过利用线性马达中横向移动体的往复运动,将线圈的散热板附近的热量由往复运行形成的气流带动,由新的冷空气补充原热空气的空间,充分利用线性马达的原有运动特性,结构简单易实现。结构简单易实现。结构简单易实现。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庭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松诺电子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4
技术公布日:2022/6/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