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4:00: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食用菌栽培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


背景技术:

2.食用菌是指子实体硕大、可供食用的大型真菌,通称为蘑菇,中国已知的食用菌有350多种。八十年代初期以来,食用菌栽培做为一项投资小、周期短、见效快的致富好项目在中国得以迅猛发展,食用菌产品曾一度供不应求,卖价不菲。食用菌产业是一项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于一体的短平快农村经济发展项目,食用菌又是一类有机、营养、保健的绿色食品。发展食用菌产业符合人们消费增长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农民快速致富的有效途径。
3.在食用菌的栽培过程中,为了充分的节约土地资源,提高空间使用率,绝大多数的食用菌栽培采用立体栽培的方式进行。但是,现有技术中的食用菌立体栽培装置,为了取放同一个立体栽培架上的菌包,作业人员甚至还得来回移动,取放菌包工作效率较低。此外,现有的食用菌栽培装置,在对菌包进行喷淋补水时,需借助复杂的喷淋补水机构进行喷淋作业,布置繁琐且占用空间。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便于作业人员对栽培架上的菌包进行就地取放,不用频繁来回移动;简化喷淋补水机构,便于布置且不占用空间。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
6.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底座、立杆、轴承以及菌包承载盘;所述立杆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沿着所述立杆的轴线方向在立杆的外侧套接有若干个轴承;对应每个轴承的外圈均卡合固定有菌包承载盘。
7.进一步的,所述立杆呈中空状,且其顶端和底端均为封闭状态;所述立杆上连接有进水总管,且对应每层菌包承载盘分别在立杆上固定连接有一根平行于菌包承载盘的喷淋管;所述喷淋管的自由端呈封闭状态且在喷淋管的底部布置有若干喷淋水孔。
8.进一步的,所述菌包承载盘上开设有漏水槽。
9.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与立杆通过螺纹连接。
10.进一步的,所述菌包承载盘设置有4-6层。
11.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从上往下呈对齐布置。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中的食用菌栽培装置,相比较现有的立体式栽培装置,整个菌包承载盘通过轴承与立杆呈活动连接,如此设计,使得作业人员在取放菌包时,只需要站在一个地方即可以实现对菌包承载盘上的菌包全方位取放,从而不用频繁来回移动,极大地提高了取放菌包以及采收的效率。
14.(2)本实用新型通过特殊结构设计的立杆配合进水总管和喷淋管,即可以实现直接喷淋,避免了额外设置其他喷淋装置,简化了食用菌栽培装置整体架构。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底座,2-立杆,3-轴承,4-菌包承载盘,5-漏水槽,6-进水总管,7-喷淋管。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18.如图1所示,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底座1、立杆2、轴承3以及菌包承载盘4;所述立杆2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沿着所述立杆2的轴线方向在立杆2的外侧套接有若干个轴承3;对应每个轴承3的外圈均卡合固定有菌包承载盘4。
19.进一步的,所述立杆2呈中空状,且其顶端和底端均为封闭状态;所述立杆2上连接有进水总管6,且对应每层菌包承载盘4分别在立杆2上固定连接有一根平行于菌包承载盘的喷淋管7;所述喷淋管7的自由端呈封闭状态且在喷淋管7的底部布置有若干喷淋水孔。进水总管6用于与加压水源进行连接,通过上述设计,即可利用立杆2、喷淋管7实现对置于菌包承载盘4上的菌包喷淋补水。
20.进一步的,所述菌包承载盘4上开设有漏水槽5。漏水槽5的设计,可以将喷淋浇水时多余的水分及时从菌包承载盘4上排出,避免其积液。
21.进一步的,为了便于安装和更换,所述喷淋管7与立杆2通过螺纹连接。
22.进一步的,所述菌包承载盘4设置有4-6层。
23.进一步的,所述喷淋管7从上往下呈对齐布置。
24.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25.使用时,将本实用新型中的食用菌栽培装置按照列排布的方式进行排布,列与列之间构成作业人员的通道;使用时,在菌包承载盘4上置有接种的菌包然后进行栽培;其中,在放置菌包时,作业人员站在通道,通过转动菌包承载盘4从而实现不同方位菌包的放置,同样的,在采菇时,也只需要站立在通道中,即可实现全方位的采收,而不用频繁的移动。
26.以上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对这些实施方式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仍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1)、立杆(2)、轴承(3)以及菌包承载盘(4);所述立杆(2)的底端固定在底座(1)上;沿着所述立杆(2)的轴线方向在立杆(2)的外侧套接有若干个轴承(3);对应每个轴承(3)的外圈均卡合固定有菌包承载盘(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杆(2)呈中空状,且其顶端和底端均为封闭状态;所述立杆(2)上连接有进水总管(6),且对应每层菌包承载盘(4)分别在立杆(2)上固定连接有一根平行于菌包承载盘的喷淋管(7);所述喷淋管(7)的自由端呈封闭状态且在喷淋管(7)的底部布置有若干喷淋水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包承载盘(4)上开设有漏水槽(5)。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7)与立杆(2)通过螺纹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菌包承载盘(4)设置有4-6层。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淋管(7)从上往下呈对齐布置。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食用菌栽培装置,包括底座、立杆、轴承以及菌包承载盘;所述立杆的底端固定在底座上;沿着所述立杆的轴线方向在立杆的外侧套接有若干个轴承;对应每个轴承的外圈均卡合固定有菌包承载盘。本实用新型便于作业人员对栽培架上的菌包进行就地取放,不用频繁来回移动;简化喷淋补水机构,便于布置且不占用空间。不占用空间。不占用空间。


技术研发人员:黄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鲜盛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1
技术公布日:2022/6/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