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1:19:5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辅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


背景技术:

2.实验证明,瘫痪病人在床上卧或半卧的时间越长,痉挛越重,在他逐渐开始坐或站时就越害怕直立位运动,并且长时间在床上制动,可能产生一些严重的并发症,尤其是老人,如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坠积性肺炎等等。
3.因此,目前需要一种能够保持瘫痪病人站立体位的装置,并且能够在保持站立位的同时进行一些必要的姿势恢复锻炼。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通过固定装置和能够翻转的床垫设置,使得瘫痪病人能够随着床垫的翻转实现直立体位,帮助瘫痪病人进行康复训练。
5.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的床垫,所述床垫可翻转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垫用于放置患者脚部的端部为尾部,床垫用于放置患者头部的端部为顶部,所述床垫的尾部设有用于患者放置脚部的脚垫,所述脚垫垂直所述床垫设置;所述床垫上设有用于将患者固定在床垫上的固定装置。
6.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7.一、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瘫痪病人躺在平放的床垫上,并用固定装置对患者的四肢进行固定,翻转床垫就能将患者从平躺体位转换为直立体位,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罹患静脉血栓形成、压疮、坠积性肺炎等的风险。
8.二、床垫的尾部设有直立体位时用于放置脚部,为患者提供支撑的脚垫,脚垫为患者提供一个支撑垫,使得患者在固定装置的帮助下能够进行直立锻炼,提高复健的效果。
9.优选的,所述床垫的顶部设有用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旋转设置有用于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上设有锻炼装置,所述锻炼装置包括壳体和活动绳,所述壳体的外侧设有两个安装孔,所述活动绳依次穿过两个安装孔,所述活动绳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外侧。
10.需要使用锻炼使,旋转转动杆,将锻炼装置旋转到患者的身前,便于患者抓握,进行上肢恢复训练;如果不需要使用时,旋转转动杆,将锻炼装置旋转到床垫后方,也就是患者的身后,不会阻碍患者进行其他运动。
11.优选的,所述活动绳的两端均设有便于患者手部抓握的握把。
12.优选的,还包括用于将患者手部固定在活动绳上的固定带,所述固定带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锻炼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上;固定带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锻炼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
上,另一端为便于缠绕固定在患者手部或腕部的双面可粘贴的魔术贴设置。
13.当瘫痪患者的手部无力或者无法进行抓握时,可以通过固定带将患者的上肢固定,通过手臂或其他部位的力量带动进行上肢训练,保证锻炼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固定装置包括用于穿戴在患者躯干上的主体和若干固定绳,所述固定绳用于将主体或患者四肢固定在床垫上。
15.优选的,所述床架包括底杆和顶杆,所述床垫的底部与所述顶杆旋转连接,所述底杆上设有用于为床垫翻转提供动力的气泵,所述气泵的固定端可转动固定在所述床架上,所述气泵的输出端可旋转固定在所述床垫底部。
16.优选的,所述床垫靠近尾部的位置开设有长条形设置的通孔,所述通孔沿着所述床垫的长度方向设置。
17.固定带能够通过通孔分别对两只腿脚进行固定,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固定。
18.优选的,所述床架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移动床架的滚轮。滚轮的设置能够方便锻炼床的移动,减轻陪护人员或者医护人员的护理压力。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实施例中床垫位于水平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实施例中床垫处于直立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实施例中床垫上设有锻炼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5为实施例中床垫背部的结构示意图。
24.附图标记:1、床架;11、底杆;12、顶杆;13、滚轮;2、床垫;21、通孔;3、脚垫;4、固定装置;41、主体;42、固定绳;51、支撑杆;52、转动杆;61、壳体;611、安装孔;62、活动绳;63、握把;64、固定带;7、气泵;71、固定端;72、输出端。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26.如图1至5所示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包括床架1和设置在床架1上的床垫2,床架1包括底杆11和顶杆12。床垫2可翻转设置在床架1上,床垫2用于放置患者脚部的端部为尾部,床垫2用于放置患者头部的端部为顶部,床垫2的尾部设有用于患者放置脚部的脚垫3,脚垫3垂直床垫2设置。
27.如图1所示,床垫2上设有用于将患者固定在床垫2上的固定装置4,固定装置4包括用于穿戴在患者躯干上的主体41和若干固定绳42,固定绳42用于将主体41或患者四肢固定在床垫2上。床垫2靠近尾部的位置开设有长条形设置的通孔21,通孔21沿着床垫2的长度方向设置。固定带64能够通过通孔21分别对两只腿脚进行固定,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固定。
28.如图3和图4所示, 床垫2的顶部设有用支撑杆51,支撑杆51上旋转设置有用于转动杆52,转动杆52上设有锻炼装置,锻炼装置包括壳体61和活动绳62,壳体61的外侧设有两个安装孔611,活动绳62依次穿过两个安装孔611,活动绳62的两端分别位于壳体61外侧。
29.为了方便患者抓握,活动绳62的两端设有便于动患者抓握的握把63。患者双手分别抓握握把63,一只手下拉,带另一只手上拉,能够节省患者在进行上肢训练时的体力,减
轻训练负担。
30.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瘫痪病人的双手抓握能力可能不足,存在无法正常抓握住的现象。因此,还设有用于将患者手部固定在活动绳62上的固定带64,固定带64可拆卸设置在锻炼装置或固定装置4上;固定带64的一端固定在锻炼装置或固定装置4上,另一端为便于缠绕固定在患者手部或腕部的双面可粘贴的魔术贴设置。
31.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床垫2的底部与顶杆12旋转连接,床垫2以顶杆12为旋转支点,从平行放置体位变换为直立体位。
32.为了方便床垫2的翻转,减轻护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床架1的底杆11上设置有用于为床垫2翻转提供动力的气泵7。从图5中可以看出,气泵7的固定端71可转动固定在床架1上,气泵7的输出端72可旋转固定在床垫2底部。
33.另外,床架1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移动床架1的滚轮13。滚轮13的设置能够方便锻炼床的移动,减轻陪护人员或者医护人员的护理压力。
34.以上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包括床架(1)和设置在床架(1)上的床垫(2),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2)可翻转设置在所述床架(1)上,所述床垫(2)用于放置患者脚部的端部为尾部,床垫(2)用于放置患者头部的端部为顶部,所述床垫(2)的尾部设有用于患者放置脚部的脚垫(3),所述脚垫(3)垂直所述床垫(2)设置;所述床垫(2)上设有用于将患者固定在床垫(2)上的固定装置(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2)的顶部设有用支撑杆(51),所述支撑杆(51)上旋转设置有用于转动杆(52),所述转动杆(52)上设有锻炼装置,所述锻炼装置包括壳体(61)和活动绳(62),所述壳体(61)的外侧设有两个安装孔(611),所述活动绳(62)依次穿过两个安装孔(611),所述活动绳(62)的两端分别位于所述壳体(61)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绳(62)的两端均设有便于患者手部抓握的握把(6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将患者手部固定在活动绳(62)上的固定带(64),所述固定带(64)可拆卸设置在所述锻炼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4)上;固定带(64)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锻炼装置或所述固定装置(4)上,另一端为便于缠绕固定在患者手部或腕部的双面可粘贴的魔术贴设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装置(4)包括用于穿戴在患者躯干上的主体(41)和若干固定绳(42),所述固定绳(42)用于将主体(41)或患者四肢固定在床垫(2)上。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包括底杆(11)和顶杆(12),所述床垫(2)的底部与所述顶杆(12)旋转连接,所述底杆(11)上设有用于为床垫(2)翻转提供动力的气泵(7),所述气泵(7)的固定端(71)可转动固定在所述床架(1)上,所述气泵(7)的输出端(72)可旋转固定在所述床垫(2)底部。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垫(2)靠近尾部的位置开设有长条形设置的通孔(21),所述通孔(21)沿着所述床垫(2)的长度方向设置。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架(1)的底部设有若干用于移动床架(1)的滚轮(13)。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瘫痪病人直立辅助锻炼床,包括床架和设置在床架上的床垫,所述床垫可翻转设置在所述床架上,所述床垫用于放置患者脚部的端部为尾部,床垫用于放置患者头部的端部为顶部,所述床垫的尾部设有用于患者放置脚部的脚垫,所述脚垫垂直所述床垫设置;所述床垫上设有用于将患者固定在床垫上的固定装置。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装置和能够翻转的床垫设置,使得瘫痪病人能够随着床垫的翻转实现直立体位,帮助瘫痪病人进行恢复训练。帮助瘫痪病人进行恢复训练。帮助瘫痪病人进行恢复训练。


技术研发人员:李益民 宁丽 金建芬 王莉 俞梦盈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21.12.08
技术公布日:2022/6/1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