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行驶底盘及汽车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10:07: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驶工具技术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行驶底盘及汽车。


背景技术:

2.目前,许多的行驶工具,在行驶需要掉头转向相对困难,尤其是对于不熟练的新手来说更是如此,另外,在一些环境比较差的地面行驶很困难,特别容易磕碰底盘支架,在好的地面时,行驶速度较快时,平稳性较差,安全系数低。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驶底盘,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行驶工具适应性差以及安全性差的问题。
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5.包括:架体,
6.转动组件,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所述转动组件的转轴方向为第一方向,所述转动组件包括,
7.转动架,转动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8.轮体,转动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所述轮体的转轴方向为第二方向。
9.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所述转动组件还包括,
10.连接臂,铰接设置在所述转动架上,所述轮体转动设置在所述连接臂上,所述连接臂的转轴方向为第三方向。
11.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12.所述转动架上开设有弧形滑道,
13.还包括,
14.弧形驱动支撑臂,贯穿且滑动设置在所述弧形滑道内,所述弧形驱动支撑臂的一端与所述连接臂的侧壁连接,
15.所述弧形驱动支撑臂滑动时,所述连接臂在所述转动架上摆动。
16.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17.所述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不平行。
18.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19.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均垂直。
20.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21.所述轮体的轮面由第一轮面和第二轮面组成,所述第一轮面为柱形面,所述第二轮面为弧形面,所述第一轮面和所述第二轮面平滑连接,
22.所述第一轮面相对于所述第二轮面更靠近所述转动组件。
23.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24.所述转动组件至少设置有三个,且至少有三个所述转动组件的排列不共线,所述
转动组件上均设置有所述轮体。
25.作为进一步的技术方案,
26.所述转动组件设置有四个,且四个所述转动组件呈矩形排列。
27.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所述的行驶底盘,还包括,
28.壳体,设置在所述架体上。
2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及有益效果为:
30.本实用新型中,如图2所示,架体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架,在转动架上铰接设置有连接臂,轮体转动设置在连接臂上,通过转动转动架可以实现改变轮体的朝向,如图10所示,当将所有的轮体转动到同心圆的切线方向时,通过转动轮体,即可实现带动架体转动360
°
,就可以变向或者掉头,十分方便。
31.另外如图9所示,通过转动连接臂,可以改变轮体相对于底面的倾斜角度,相应的架体到地面之间的距离会变大,相当于提高了底盘高度,可以适应水深路面,相反的在平整的路面高速行驶时,可以通过转动轮体的角度使得适当降低架体的高度,从而更加稳定和安全。
附图说明
32.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3.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34.图2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35.图3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结构示意图;
36.图4为本实用新型图3中a-a截面结构示意图;
37.图5为本实用新型爆炸结构示意图;
38.图6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39.图7为本实用新型俯视爆炸结构示意图;
40.图8为本实用新型图7中b-b截面结构示意图;
41.图9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一;
42.图10为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二;
43.图中:1-架体,2-转动组件,21-转动架,22-连接臂,3-轮体,31-第一轮面,32-第二轮面,41-弧形滑道,42-弧形驱动支撑臂。
具体实施方式
4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涉及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5.如图1-10所示,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行驶底盘,包括:
46.架体1,
47.转动组件2,转动设置在架体1上,定义转动组件2的转轴方向为第一方向,转动组件2包括,
48.转动架21,转动设置在架体1上,
49.连接臂22,铰接设置在转动架21上,定义连接臂22的转轴方向为第三方向
50.轮体3,转动设置在连接臂22上,定义轮体3的转轴方向为第二方向。
51.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架体1上转动设置有转动架21,在转动架21上铰接设置有连接臂22,轮体3转动设置在连接臂22上,通过转动转动架21可以实现改变轮体3的朝向,如图10所示,当将所有的轮体3转动到同心圆的切线方向时,通过转动轮体3,即可实现带动架体1转动360
°
,就可以变向或者掉头,十分方便。
52.另外如图9所示,通过转动连接臂22,可以改变轮体3相对于底面的倾斜角度,相应的架体1到地面之间的距离会变大,相当于提高了底盘高度,可以适应水深路面,相反的在平整的路面高速行驶时,可以通过转动轮体3的角度使得适当降低架体1的高度,从而更加稳定和安全。
53.进一步,转动架21上开设有弧形滑道41,
54.还包括,
55.弧形驱动支撑臂42,贯穿且滑动设置在弧形滑道41内,弧形驱动支撑臂42的一端与连接臂22的侧壁连接,
56.弧形驱动支撑臂42滑动时,连接臂22在转动架21上摆动。
57.本实施例中,弧形驱动支撑臂42滑动设置在转动架21上的弧形滑道41内,弧形驱动支撑臂42的一端与连接臂22的侧壁连接,弧形滑道41的圆心位于连接臂22与转动架21铰接轴上,所以滑动弧形驱动支撑臂42时,同时可以带动连接臂22转动。
58.进一步,在弧形驱动支撑臂42上沿其周向设置有齿条,在转动架21上设置有减速机,减速机通过齿轮与齿条啮合,通过减速机转动可以带动弧形驱动支撑臂42滑动。
59.进一步,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平行。
60.本实施例中,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在转动转动架21时,可以更高效的实现连接臂22在水平面内移动,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不平行,保证了轮体3可以正常与地面接触行驶。
61.进一步,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
62.本实施例中,第三方向与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均垂直,在转动支撑臂42时,可以更高效的实现轮体3的倾斜提高底盘高度或者降低高度。
63.进一步,轮体3的轮面由第一轮面31和第二轮面32组成,第一轮面31为柱形面,第二轮面32为弧形面,第一轮面31和第二轮面32平滑连接,
64.第一轮面31相对于第二轮面32更靠近转动组件2。
65.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正常行驶时,第一轮面31与地面接触,当轮体3倾斜时,第二轮面32与地面接触,适应了倾斜时的状态,提高了使用寿命,第二轮面32为部分球面,并且为柔性,在与地面接触时会适当形变增大接触面积,提高承压能力。
66.进一步,转动组件2至少设置有三个,且至少有三个转动组件2的排列不共线,转动组件2上均设置有轮体3。
67.本实施例中,三个转动组件2的排列不共线,可以满足在地面行驶的需求。
68.进一步,转动组件2设置有四个,且四个转动组件2呈矩形排列。
69.本实施例中,转动组件2设置有四个,四个转动组件2呈矩形排列,相应更加稳定。
70.进一步,四个转动组件2呈正方形排列。
71.本实施例中,四个转动组件2呈正方形排列,当底盘在南北朝向行驶状态时,转动转动组件2,使得底盘的行驶朝向东西方向,这样不管是变向后还是没有变向后,行驶的宽度是一样的,可以更好满足保持宽度一致行驶的需求。
72.进一步,轮体3为球体,球体的一侧设置有转轴。
73.本实施例中,轮体3采用球体的形状设计,满足了轮体3倾斜时与地面的接触面积,提高了承压力。
74.进一步,轮体3的表面由球面部分和平面部分组成,平面部分设置有转轴。
75.进一步,轮体3为三分之二球体。
76.本实用新型还提出一种汽车,包括:行驶底盘,还包括,
77.壳体,设置在架体1上。
78.本实施例中,在架体1上设置有壳体,形成汽车,该汽车可以实现不同路况的行驶,也可以原地转向掉头,涉水可以提高底盘,平稳高速行驶可以降低底盘,提升了对于不同路况的适应能力。
79.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