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抗冲击复合管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5:16:5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管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抗冲击复合管。


背景技术:

2.近年来纤维增强复合管道的应用越来越普遍,其价格较传统管道更低,耐候性好,在排水和给水领域得到普遍的应用。虽然其刚性好,但是其施工时要求较高,对尖锐物的耐冲击力一般,尤其是作为预埋管道进行铺装回填时,尖锐的石块、金属等硬物瞬间对管道的冲击,容易使管道产生裂纹、破损,存在极大的泄漏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现有技术方案中纤维增强复合管道不耐冲击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
4.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抗冲击复合管,包括内管、设置在内管外表面的纤维增强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管两端的接头,所述内管为不锈钢焊管,所述纤维增强层外表面设置有抗冲击层,所述抗冲击层内还镶嵌有沿圆柱螺旋线延伸且与所述抗冲击层同轴的钢丝圈;所述接头焊接在内管上,所述接头凸出所述内管的端面且暴露出所述接头的内壁,所述接头还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内管和纤维增强层之间的延伸部。
5.优选地,所述钢丝圈的螺距为10~30 mm。
6.优选地,所述接头的端面外沿设置有倒角。
7.优选地,所述纤维增强层为纤维增强塑料管或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8.优选地,所述抗冲击层为橡胶套管。
9.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抗冲击层可起到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镶嵌在抗冲击层内的钢丝圈可更有效地防止石块、金属的尖锐部分的冲击,防止其直接刺击在纤维增强层的表面;接头凸出内管的端面,以增加焊接面积,延伸部使接头与内管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和牢固。
附图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的剖面图。
11.图2为图1的a部放大图。
12.附图标记:1-内管,2-纤维增强层,3-接头,31-延伸部,32-倒角,4-抗冲击层,5-钢丝圈。
具体实施方式
13.以下结合附图及附图标记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做更详细的说明,使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在研读本说明书后能据以实施。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1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抗冲击复合管,包括内管1、设置在内管1外表面的纤维增强层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管1两端的接头3,所述内管1为不锈钢焊管,所述纤维增强层2外表面设置有抗冲击层4,所述抗冲击层4内还镶嵌有沿圆柱螺旋线延伸且与所述抗冲击层4同轴的钢丝圈5;所述接头3焊接在内管1上,所述接头3凸出所述内管1的端面且暴露出所述接头的内壁,所述接头3还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内管1和纤维增强层2之间的延伸部31。
15.内管和纤维增强层构成复合管道,抗冲击层覆盖在纤维增强层的外表面,用于增强复合管道的抗冲击能力。具体地,抗冲击层可采用橡胶套管,利用橡胶的弹性吸收冲击能量,减少震动;钢丝圈为圆柱螺旋线状,抗冲击层将其镶嵌在内部,增强钢丝圈的稳定性,使钢丝圈能够将石块、金属的尖锐部分卡住,更有效地阻止尖锐部分直接刺击在管道表面。
16.接头用于和其他金属管道以焊接的方式连接。内管为不锈钢焊管,接头可采用金属制作,可直接焊接在内管的外表面,工艺简单。为增大焊接面积,提高焊接强度,接头凸出内管的端面,使内管与接头的内壁焊接在一起。延伸部被纤维增强层包裹在内,纤维增强层对延伸部形成挤压作用,使延伸部和金属内管结合得更加紧密、牢固。
17.优选地,所述钢丝圈5的螺距为10~30 mm。
18.优选地,所述接头3的端面外沿设置有倒角32,倒角形成坡口,使焊接热量能深入接头内壁,保证焊接质量。
19.优选地,所述纤维增强层2为纤维增强塑料管或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
20.优选地,所述抗冲击层4为橡胶套管,也可以采用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管道等抗冲击型塑料管。
21.以上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或多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技术特征:
1.一种抗冲击复合管,包括内管(1)、设置在内管(1)外表面的纤维增强层(2)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管(1)两端的接头(3),所述内管(1)为不锈钢焊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层(2)外表面设置有抗冲击层(4),所述抗冲击层(4)内还镶嵌有沿圆柱螺旋线延伸且与所述抗冲击层(4)同轴的钢丝圈(5);所述接头(3)焊接在内管(1)上,所述接头(3)凸出所述内管(1)的端面且暴露出所述接头的内壁,所述接头(3)还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内管(1)和纤维增强层(2)之间的延伸部(3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钢丝圈(5)的螺距为10~30 m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头(3)的端面外沿设置有倒角(3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纤维增强层(2)为纤维增强塑料管或纤维增强塑料夹砂管。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冲击复合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冲击层(4)为橡胶套管。

技术总结
一种抗冲击复合管,涉及管道技术领域,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包括内管、设置在内管外表面的纤维增强层以及设置在所述内管两端的接头,所述内管为不锈钢焊管,所述纤维增强层外表面设置有抗冲击层,所述抗冲击层内还镶嵌有沿圆柱螺旋线延伸且与所述抗冲击层同轴的钢丝圈;所述接头焊接在内管上,所述接头凸出所述内管的端面且暴露出所述接头的内壁,所述接头还设置有延伸至所述内管和纤维增强层之间的延伸部。本实用新型抗冲击层可起到吸收冲击能量的作用,镶嵌在抗冲击层内的钢丝圈可更有效地防止石块、金属的尖锐部分的冲击,防止其直接刺击在纤维增强层的表面;接头凸出内管的端面,以增加焊接面积,延伸部使接头与内管之间的连接更为紧密和牢固。更为紧密和牢固。更为紧密和牢固。


技术研发人员:梁有余 杜清 王静 刘小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共同管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29
技术公布日:2022/6/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