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耐火网络线缆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4:41:4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线电缆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耐火网络线缆。


背景技术:

2.网络线缆是网络连接线,是从一个网络设备连接到另外一个网络设备传递信息的介质,是网络的基本构件。随着网络线缆的引用越来越广泛,各行各业对网络线缆的使用越来越多,在一些特殊的行业中,例如建筑、工况及机械领域中,网络线缆的使用环境比较恶劣。
3.在发生火灾的情况时,火势蔓延至电缆上,火势沿电缆的长度方向局部受火灼烧电缆,因电缆在多层层结构的包覆下受热收缩后逐层包裹的更加紧实,导致灼烧时的火力点均集中到一处,热传导的传导效果不佳,热量在短时间内沿电缆的径向方向传递至电缆内部后,易造成短路现象,使线路失效的同时还会引发后续险情,因此上述问题亟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提高电缆的耐火性,降低险情的发生概率,本技术提供一种耐火网络线缆。
5.本技术提供的一种耐火网络线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耐火网络线缆,包括定位线芯和若干根电缆线芯,所述定位线芯的周侧包覆有若干条与所述电缆线芯对应抵接的弹性隔热条,相邻所述弹性隔热条之间设置有铠装件,所述铠装件与相邻所述弹性隔热条围设呈散热空腔;
7.若干根所述电缆线芯的外侧包覆有电缆层结构。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平牵引定位线芯,并将若干条弹性隔热条逐一的包覆在定位线芯的周侧上,相邻的每根弹性隔热条上的铠装件与另一弹性隔热条相互抵接以形成闭环结构,一方面可降低相邻电缆线芯之间的相互干扰,另一方面相邻弹性隔热条与铠装件自然围合形成的散热空腔,可当电缆遇火灼烧时,灼烧所产生的热量蔓延自电缆内部后,由散热空腔向电缆的长度方向逐步的扩散开来,直至火点的热量分散开来,以延长电缆的耐火性,对电缆的内部线芯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短路等险情的发生概率。
9.可选的,所述弹性隔热条包括一对对称固设的绝缘胶条,所述绝缘胶条内开设有挤压腔。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绝缘胶条的整体形变能力较高,当受外力挤压时可通过挤压腔产生一定的形变状态,同时也可具有较强的电缆内部支撑效果。
11.可选的,所述绝缘胶条的表面开设有弧形槽,所述弧形槽的内弧面贴合于所述定位线芯或所述电缆线芯上。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槽恰好与定位线芯或电缆线芯的周侧紧密相贴,增大绝缘胶条与电缆线芯的接触面积,对多根电缆线芯的整体位置可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可降低错位干扰等情况发生。
13.可选的,所述铠装件包括弧形隔热板,所述弧形隔热板的一端固定连接在所述绝
缘胶条远离所述定位线芯的一端,另一端贴合于相邻的另一所述绝缘胶条上。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隔热板一方面可隔绝热量,另一方面可利用散热空腔中残留的空气,携带弧形隔热板表面的热量沿电缆的长度方向进行传递。
15.可选的,所述电缆层结构与所述弧形隔热板在相邻两根所述电缆线芯之间填充云母粉以形成防火填料层。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云母粉与有机硅树脂或有机硅硼树脂形成复配物填充至电缆内,遇到高温时是转化为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良好的陶瓷性物质,即使在火灾中烧毁之后,仍然可保持原有的绝缘状态。
17.可选的,所述电缆层结构包括包覆在所述电缆线芯外侧的内衬层,所述内衬层外部包裹有屏蔽层,所述屏蔽层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且编制密度大于百分之九十。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内衬层可降低内部铠装件形变对电缆外部形态造成的影响,在敷设运行中也可抵御外界腐蚀介质的侵入,以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屏蔽层为半导体屏蔽层,可降低因导体表面不光滑以及线芯绞合产生的气隙而造成导体和绝缘发生局部放电的情况发生。
19.可选的,所述屏蔽层的外部包裹有外护层,所述外护层由玻璃纤维和/或云母带交联而成。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外护层包覆在最外层,主要对电缆起到机械加强和防腐蚀作用,以维持优良的电气性能。
21.可选的,所述外护层的表面涂抹有膨胀防火涂料层。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膨胀防火涂料层为过氯乙烯防火涂料涂层,遇火膨胀、发泡同时产生惰性气体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同时有隔热功效,延缓温度向电缆内部蔓延,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23.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4.通过在定位线芯与电缆线芯之间加设绝缘胶条,且绝缘胶条与弧形隔热板之间围设呈的散热空腔,可当电缆的某一处遇火灼烧时,将灼烧所产生的热量自电缆长度方向蔓延分散开来,以延长电缆的耐火性;
25.通过在绝缘胶条的表面上开弧形槽,使绝缘胶条与电缆线芯的表面紧密贴合,对对多根电缆线芯的整体位置可起到较好的定位作用,可降低错位干扰等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27.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定位线芯;11、单股铜芯;12、绝缘套;2、电缆线芯;21、导体;22、耐高温绝缘层;3、弹性隔热条;31、绝缘胶条;32、挤压腔;33、弧形槽;4、弧形隔热板;5、散热空腔;6、电缆层结构;61、内衬层;62、屏蔽层;63、外护层;64、膨胀防火涂料层;7、防火填料层。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耐火网络线缆。参照图1,耐火网络线缆包括定位线芯1和电缆线芯2,定位线芯1包括单股铜芯11以及绕包于单股铜芯11外部的绝缘套12,定位线芯1主要起到定位的用途,以便后续电缆内部结构与层结构层层包覆或缠绕绕设稳定在定位线芯1上。
31.参照图1,电缆线芯2设置有六根,电缆线芯2包括若干根相互绞合而成的导体21,导体21由无氧铜线绞合后压实制成,具备纯净度高和氧气含量低等特点,表面圆整且无毛边、裂痕、脱皮等情况发生,导体21的外部包覆有耐高温绝缘层22,耐高温绝缘层22由乙丙橡胶制成,乙丙橡胶可长期允许的工作温度为九十度,短路热稳定性可允许温度为二百五十度,耐温性能较佳。
32.参照图1和图2,定位线芯1的周侧包覆有六条与电缆线芯2一一对应的弹性隔热条3,弹性隔热条3包括两块绝缘橡胶条,绝缘胶条31呈等腰梯形设置,两块绝缘胶条31对称固设且两侧形成向内凹陷的三角形,两块绝缘胶条31的两相对应面上均开设弧形槽33,且弧形槽33的内弧面贴合于定位线芯1或电缆线芯2上,弧形槽33恰好与定位线芯1或电缆线芯2的周侧紧密相贴,增大绝缘胶条31与电缆线芯2的接触面积,可降低错位干扰等情况发生;绝缘胶条31内开设有挤压腔32,当电缆外部受大力挤压时,可通过挤压腔32产生一定的形变,同时在恢复挤压压力后推动电缆线芯2恢复至原位,有效对电缆内部结构实现支撑。
33.参照图1和图2,相邻两条弹性隔热条3之间均设置有铠装件,铠装件为弧形隔热板4,铠装件与相邻的弹性隔热条3围设呈散热空腔5,当电缆遇火灼烧时,灼烧所产生的热量蔓延自电缆内部后,由散热空腔5向电缆的长度方向逐步的扩散开来,直至火点的热量分散开来,以延长电缆的耐火性,对电缆的内部线芯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短路等险情的发生概率。
34.参照图1和图2,六根电缆线芯2的外侧包覆有一层电缆层结构6,且电缆层结构6与弧形隔热板4在相邻的两根电缆线芯2之间填充有防火填料层7,防火填料层7为云母粉,云母粉与有机硅树脂或有机硅硼树脂形成复配物填充至电缆内,遇到高温时是转化为机械强度和绝缘性能良好的陶瓷性物质,即使在火灾中烧毁之后,仍然可保持原有的绝缘状态。
35.参照图1,电缆层结构6包括逐层包覆在六根电缆线芯2外部的内衬层61,屏蔽层62和外护层63,内衬层61可降低内部铠装件形变对电缆外部形态造成的影响,在敷设运行中也可抵御外界腐蚀介质的侵入,以延长电缆的使用寿命;屏蔽层62采用镀锡铜丝编织而成,且编制密度大于百分之九十,可降低因导体21表面不光滑以及线芯绞合产生的气隙而造成导体21和绝缘发生局部放电的情况发生;屏蔽层62的外部包裹有外护层63,外护层63由玻璃纤维和/或云母带交联而成,外护层63包覆在最外层,主要对电缆起到机械加强和防腐蚀作用,以维持优良的电气性能;外护层63的表面涂抹有膨胀防火涂料层64,膨胀防火涂料层64为过氯乙烯防火涂料涂层,遇火膨胀、发泡同时产生惰性气体防止火势的进一步蔓延,同时有隔热功效,延缓温度向电缆内部蔓延,以起到防火的作用。
36.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耐火网络线缆的实施原理为:在定位线芯1与电缆线芯2之间加设绝缘胶条31,并与弧形隔热板4形成散热空腔5,在电缆遇火灼烧电缆的某一处时,灼烧所产生的热量能够沿电缆的长度方向扩散开来,直至火点的热量分散开来,以延长电缆的耐火性,对电缆的内部线芯均起到较好的保护作用,降低了短路等险情的发生概率。
37.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
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