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高灵敏度咪头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1:51:2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声电转化零件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超高灵敏度咪头。


背景技术:

2.咪头通常是一种声电转化部件用于将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的能量转换器件。分类有动圈式、电容式、驻极体等。
3.常见的咪头为圆柱状,且一端会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上会连接有两条接线头,通过外部的电线和接线头相连接来进行咪头的声电转换。
4.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该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接线头包括刚性竖直设置的类型、可以弯折的类型及直接通过锌焊固定电线的类型,第一种类型不能适应容纳空间较小的情况,后两种类型则容易出现折断的现象,特别对于特定设备使用且成本较高的超高灵敏度咪头,如何使得该咪头的适用性更广泛及延长使用寿命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使得咪头的接线头不易折断且可以具有更广泛的适用性,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高灵敏度咪头。
6.本技术提供一种超高灵敏度咪头,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高灵敏度咪头,包括咪头本体,所述咪头本体一端设置有两条接线条,所述接线条远离咪头本体的表面的两端分别转动设置有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所述接线条、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均使用导电材质制成,两条接线条分别和咪头本体的正极和负极相连接,所述咪头本体一端设置有覆盖两条接线条的安装罩,所述安装罩包括和咪头本体端面平行的安装板,所述第一接线部包括第一转动轴,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供第一转动轴穿出的第一滑孔;所述第二接线部包括用于和电线端头可拆卸连接的夹持件,所述夹持件位于第二接线部远离所述接线条的一端,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供所述夹持件穿出的第二滑孔;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和所述第一滑孔连通的放置槽,第一转动轴远离接线条的一端转动连接有用于接线的夹持杆,未使用时,所述夹持件完全收纳至第二滑孔内,所述夹持杆完全收纳至放置槽内,所述第一接线部滑动设置在第一滑孔内,所述第二接线部滑动设置在第二滑孔内,且当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朝远离接线条方向滑动至最远距离时仍保持和接线条电连接,所述安装罩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移动的驱动机构,且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不同时朝一个方向移动。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接线部包括和咪头本体电连接的夹持杆,用于供夹持类或者套设类接线头连接,第二接线部包括夹持件用于和电线相连或者和电线类接线头可拆卸相连,当未使用时,夹持件完全位于第二滑孔内,夹持杆完全位于放置槽内,使得咪头占用空间减少,不易出现和其他零件或者自身出现电接触现象减少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的情况;使用时,由于夹持杆和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且第一接线部转动设置在接线条上、第二
接线部转动在接线条上,使得咪头可以适应性的连接到不同的方向,夹持杆可以调整角度和高度,使得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夹持杆可以朝不同方向翻折减少咪头整体的高度从而减少空间的占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动轴移动从而可以将夹持杆取出或者收起用于接线,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二转动轴移动从而可以将夹持件取出或者收起用于接线,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不同时移动,每次只能使用一种接线方式减少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的情况发生。
8.可选的,所述接线条表面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安装环为导电材质制成,所述第二接线部包括和夹持件固定连接的第二转动轴,所述第一转动轴和所述第二转动轴靠近接线条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滑动并转动在安装环内壁的凸块。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的凸块可以在安装环内转动和移动,当凸块和安装环内壁抵接时可以保持电连接。
10.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外壁上固定连接有抵接沿,所述第一转动轴和第二转动轴外部套设有弹簧,所述弹簧两端分别抵接在抵接沿和安装板上,当所述弹簧压缩至最短距离时,所述凸块未脱离所述安装环内壁。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转动过程中,弹簧收缩,在接线完成后可以释放弹簧的弹力,使得夹持件或夹持杆可以和安装板将接线头抵紧或者夹紧,从而使得接线头不易脱离。
12.可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连接在所述安装罩内壁之间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位于两条接线条之间且和接线条相平行,所述抵接沿部分覆盖在所述操作杆上方,所述操作杆包括用于和第一转动轴的抵接沿抵接的第一椭圆部,及用于和第二转动轴的抵接沿抵接的第二椭圆部,所述第一椭圆部和所述第二椭圆部的同轴且两者截面的长直径相垂直。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操作杆,第一椭圆部在转动过程中可以间接推动第一转动轴进行移动和复位,同样第二椭圆部在转动过程中可以间接推动第二转动轴进行移动和复位,由于第一椭圆部和第二椭圆部同轴且两者截面的长直径相垂直,使得在转动操作杆时,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不同时朝远离接线段的方向移动,从而只能使用一种类型的接线方式。
14.可选的,所述操作杆包括滑动连接的转动部和操作部,所述第一椭圆部设置在操作部上,所述第二椭圆部设置在转动部上,所述转动部一端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操作部设置有滑动在第一滑槽且不能在第一滑槽内转动的滑条,且第一滑槽设置有限制所述滑条脱离第一滑槽的第一限位结构。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未使用时,第二椭圆部短直径方向和抵接沿垂直,使得夹持件可以完全收入至第一滑槽内,第一椭圆部未和抵接沿抵接,使得在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夹持杆可以完全收起至放置槽内,设置第一限位结构限制转动部和操作部的分离。
16.可选的,所述滑条上开设有第一长槽,所述第一限位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滑槽内壁用于滑动在第一长槽内并用于和第一长槽内壁抵接的限位凸起。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凸起滑动在第一长槽内,滑条在第一滑槽内滑动时不易转动,当第一长槽内壁和限位凸起抵接时,滑条不易再按原来的移动方向继续移动。
18.可选的,所述安装罩内壁上开设有供操作部穿出并转动的转动孔,所述操作部远
离转动部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连接有从转动孔穿出的拉杆,所述拉杆不能在第二滑槽内转动,且第二滑槽设置有限制所述滑条脱离第二滑槽的第二限位结构。
1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部和拉杆设置为伸缩结构,使得操作杆穿出转动孔的部分长度较短,咪头额外占用空间较少不易和其他零部件干涉,且在拉杆拉出后便于使用者进行转动操作。
20.可选的,所述拉杆上开设有第二长槽,所述第二限位结构包括固定在操作部远离转动部一侧的端环,所述端环上固定有滑动在第二长槽内并用于和第二长槽内壁抵接的限位块。
2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限位块滑动在第二长槽内,使得在转动拉杆时,可以同时驱动第一椭圆部和第二椭圆部进行转动,限位块也可以起到限制拉杆和第二长槽分离的作用。
22.可选的,安装罩和所述咪头本体安装后成圆柱状,且所述咪头本体靠近接线条的一端设置有安装环槽,所述安装罩固定套接在安装环槽外。
2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咪头安装罩通过套设在安装环槽上进行安装,在咪头直径方向上减少空间的占用,且便于咪头外壳接地。
24.可选的,所述夹持件包括两个轴线平行的插线孔,所述第一滑孔为朝远离接线条方向成扩口状。
2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线可以从两个插线孔内弯折后通过从而进行连接,当转动操作杆使得弹簧释放弹力后,连接在插接孔内的电线可以抵进在第一滑孔内,保持更好的连接稳固性。
26.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效果:1.夹持杆用于供夹持类或者套设类接线头连接,夹持件用于和电线相连或者和电线类接线头,当未使用时,夹持件完全位于第二滑孔内,夹持杆完全位于放置槽内,使得咪头不易出现和其他零件或者自身出现电接触现象减少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的情况;使用时,由于夹持杆和第一转动轴转动连接且第一接线部转动设置在接线条上、第二接线部转动在接线条上,使得接线头可以适应性的连接到咪头本体的不用的方向,夹持杆可以调整角度和高度,使得在空间较小的情况下,夹持杆可以朝不同方向翻折减少咪头整体的高度从而减少空间的占用;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转动轴移动和第二转动轴移动用于接线,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不同时移动,每次只能使用一种接线方式减少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的情况发生;2.在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转动过程中,弹簧收缩,在接线完成后可以释放弹簧的弹力,使得夹持件或夹持杆可以和安装板将接线头抵紧或者夹紧,从而使得接线头不易脱离;3.第一滑孔为扩口状,电线可以从两个插线孔内弯折后通过从而进行连接,当转动操作杆使得弹簧释放弹力后,连接在插接孔内的电线可以抵紧在第一滑孔内壁,保持更好的连接稳固性。
附图说明
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咪头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咪头结构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显示第一接线部和第二接线部的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操作杆的整体爆炸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显示操作杆结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28.附图标记说明:1、安装罩;11、安装板;111、第一滑孔;112、转动块;1121、插接孔;113、转动孔;114、放置槽;115、第二滑孔;2、咪头本体;21、接线条;211、安装环;22、第一接线部;221、第一转动轴;222、夹持杆;223、抵接沿;224、弹簧;225、凸块;23、第二接线部;231、夹持件;232、插线孔;233、第二转动轴;24、安装环槽;3、操作杆;31、转动部;311、第二椭圆部;312、第一滑槽;313、限位凸起;314、限位沿;32、操作部;321、第一椭圆部;322、第二滑槽;323、端环;3231、限位块;324、滑条;3241、第一长槽;325、拉杆;3251、第二长槽;3252、提拉部。
具体实施方式
29.以下结合附图1-6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0.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超高灵敏度咪头。参照图1和图2,一种超高灵敏度咪头包括咪头本体2及固定在咪头本体2外部的安装罩1,咪头本体2一端周侧开设有安装环槽24,安装罩1套在安装环槽24外并通过胶水、卡接等方式进行固定,安装罩1和咪头本体2形成一个圆柱状,安装罩1使用绝缘材料制成,例如使用塑料。通过安装罩1和安装环槽24连接可以减少咪头整体的占用空间和高度,且便于咪头本体2的外壳接地。
31.参照图2和图3,咪头本体2朝向安装罩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两条平行的接线条21,两条接线条21分别对应咪头的正负极,起到导电的作用。接线条2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接线部22和第二接线部23,第一接线部22和第二接线部23为不同的两种接线方式,两者可以择一使用。第一接线部22包括夹持杆222,用于供套设类或者夹持类接线头相连;第二接线部23包括夹持件231,夹持件231上开设有两个轴线平行的插接孔1121,用于供电线接线头插接。
32.参照图3和图4,接线条21两端固定连接有安装环211,第一接线部22包括和夹持杆222通过轴转动方式转动连接的第一转动轴221,第二接线部23包括和夹持件231固定相连的第二转动轴233,第二转动轴233和第二转动轴233一端固定连接有插接在安装环211内部的凸块225,凸块225可以在安装环211内部移动以及转动,使得夹持件231和夹持杆222的方位可以调整且距离接线条21的距离可以进行调整。并且,第一接线部22和第二接线部23整体为具有导电能力的金属制成,例如使用铜,当凸块225滑动但未脱离安装环211时,第一接线部22和第二接线部23可以起到导电的作用。
33.参照图1和图4,安装罩1包括和咪头本体2端面平行的安装板11,安装板11上开设有供第一转动轴221移动的第一滑孔111,及供第二转动轴233移动的第二滑孔115,第一滑孔111内壁上开设有供夹持杆222转动放置的放置槽114。当咪头未使用时,夹持杆222完全位于第二滑孔115内,夹持杆222完全位于放置槽114内,且夹持杆222远离第一转动轴221的
一端贴近放置槽114内壁,在未移动第一转动轴221时夹持杆222不易转动离开放置槽114。咪头在未使用时,可以减少占用的空间,便于移动和收集且起到保护第一接线部22和第二接线部23的作用,咪头也不易出现和其他零件或者自身出现电接触现象,减少出现短路或者断路的情况发生。
34.参照图2和图4,安装罩1内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接线部22和第二接线部23移动的驱动机构,且驱动机构在使用时只能根据需求分别推动两个第一接线部22移动及两个第二接线部23移动,减少出现多接、误接的现象,也能进一步减少短路、断路情况的发生。
35.参照图2和图3,第一转动轴221和第二转动轴233外壁上固定连接有同轴的抵接沿223,相邻第一转动轴221的抵接沿223相靠近,相邻第二转动轴233的抵接沿223也相靠近,第一转动轴221和第二转动轴233外部套设有弹簧224,两端分别抵接或者固定连接在安装板11和抵接沿223上。当弹簧224处于自然状态时,夹持件231完全位于第二滑孔115内,夹持杆222完全位于放置槽114内。夹持杆222和第一转动轴221之间存在较大的转动摩擦力,使得在接线头和夹持杆222连接之后,夹持杆222可以弯折至抵接在安装板11上,从而减少夹持杆222占用的空间,夹持杆222和绝缘的安装罩1抵接而不易和咪头本体2外壳接触,减少出现断路的情况发生。
36.参照图3和图4,第一滑孔111为朝远离咪头本体2方向成扩口状,当驱动机构未推动第二接线部23时,第二转动轴233上的弹簧224处于略微压缩的状态,使得穿过两个插接孔1121的电线接头可以抵接在第二滑孔115内壁,使得电线接头和夹持件231连接更牢固。同理,当驱动机构未推动第一接线部22时,第一转动轴221上的弹簧224处于压缩的状态,加上夹持杆222和第一转动轴221之间存在较大的转动摩擦力,使得连接在夹持杆222上的电线接头更好可以抵紧在安装板11上,使得电线接头和夹持杆222的连接更牢固。
37.参照图5和图6,驱动机构具体为转动连接在安装罩1内部的操作杆3,操作杆3位于两条接线条21之间,轴线方向和接线条21长度方向平行,操作杆3包括转动连接在安装罩1内壁上的转动部31,及供使用者操作的操作部32。安装罩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转动块112,转动块112上开设有供转动部31插接并转动的插接孔1121,且转动部31外壁上设置有限制脱离插接孔1121的限位沿314,使得操作杆3可以进行转动。安装罩1内壁上开设有供操作部32穿出的转动孔113,便于使用者在外部操作从而转动操作杆3。
38.参照图5和图6,操作部32上固定连接有同轴的第一椭圆部321,转动部31上固定连接有同轴的第二椭圆部311,第一椭圆部321和第二椭圆部311同轴但截面的长直径相垂直。第一椭圆部321用于推动两个第一接线部22一起移动,第二椭圆部311用于推动两个第二接线部23一起移动,且第一接线部22和第二接线部23移动的时间相错开。在本技术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椭圆部321可以用于推动两个第二接线部23一起移动,第二椭圆部311用于推动两个第一接线部22一起移动。
39.参照图5和图6,操作部32和转动部31相对滑动连接,转动部31朝向操作部32的一侧开设有第一滑槽312,操作部32包括滑动在第一滑槽312内的滑条324,滑条324为和第一滑槽312适配的方形条,且滑条324上开设有第一长槽3241,第一滑槽312靠近开口的一端通过打点或者卡接的方式设置有滑动至第一长槽3241内的限位凸起313,当限位凸起313和第一长槽3241内壁抵接时,滑条324不易再滑动。在咪头未使用时,可以滑动操作部32的方式,使得第二椭圆部311的短直径和第二接线部23的抵接沿223抵接,而第一椭圆部321未和第
一接线部22的抵接沿223相抵接,使得夹持件231可以位于第一滑孔111内、夹持杆222可以位于放置槽114内。
40.参照图5和图6,操作部32远离转动部31的一端开设有第二滑槽322,第二滑槽322内适配滑动有为方杆状的拉杆325,拉杆325上开设有第二长槽3251,操作部32位于第二滑槽322开口位置固定连接有端环323,拉杆325从端环323中部穿过且端环323上固定连接有滑动在第二长槽3251内的限位块3231,当限位块3231和第二长槽3251内壁抵接时用于限制拉杆325的移动距离。拉杆325远离第二滑槽322的一端固定或者转动有提拉部3252,便于操作者滑动及转动操作杆3。转动孔113为阶梯孔,且拉杆325一端可以沉入转动孔113较大直径的孔内,在未进行调节时,操作杆3主体位于安装罩1内,不易增大咪头占用空间,在需要使用时可以将拉杆325拉出进行操作。
41.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超高灵敏度咪头的实施原理为:未使用时,第二椭圆部311的短直径和第二接线部23的抵接沿223抵接,而第一椭圆部321未和第一接线部22的抵接沿223相抵接,使得夹持件231位于第一滑孔111内、夹持杆222位于放置槽114内,减少咪头空间的占用并保护夹持件231和夹持杆222、减少电路问题发生的可能;当需要使用第一接线部22或者第二接线部23时,拉出拉杆325,由于第一椭圆部321会抵接在第一接线部22的抵接沿223一侧,使得操作部32和转动部31的滑动距离较短,拉杆325可以拖出至最大的路程;转动拉杆325,使得第二接线部23上升至最大值,第一椭圆部321从截面长直径转动至短直径垂直于抵接沿223,拉动拉杆325可以继续拉动操作部32,使得第一椭圆部321位于抵接沿223下方,此时转动拉杆325可以使得第一接线部22和第二接线部23交替移动,使用者可以根据需求将接线头和夹持件231或者夹持杆222连接,并可以适当的调整夹持件231的方位、夹持杆222的朝向,最后通过调整操作杆3,在弹簧224的作用力下进一步增加接线头的稳固性。
42.需要说明的是,若用于和咪头本体2连接的两条接线头只能为不同的类型时,两条接线头也可以分别和不同接线条21上的第一接线部22和第二接线部23进行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同理进行操作操作杆3即可。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