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8 01:41: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作为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已知在支承于车身底板的座椅垫上形成有上侧开放的带扣收纳凹部,并设有借助织带与车身底板连接的带扣的技术(例如专利文献1)。
3.带扣穿插于环状的橡胶带并穿插于狭缝状的带扣穿插部,且收纳于带扣收纳凹部。
4.现有技术文献
5.专利文献
6.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67344号


技术实现要素:

7.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8.在这样的现有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中,由于进行带扣操作,因而存在保持织带的橡胶带伸缩而沿着织带发生位置偏移的情况,在该状态下,在座椅调节(例如,下沉)后,当使座椅返回原始状态时,存在带扣遁入座椅靠背与座椅垫之间的情况。
9.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带扣的位置保持于初始位置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
1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11.本发明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包括:座椅,其设置于底板,具有座椅靠背及座椅垫;带扣,其配置于座椅靠背的下缘部,供座椅安全带的舌部连结;织带,其基端侧固定于底板,前端侧穿过座椅靠背与座椅垫之间而与带扣连结;固定带部件,其设置于座椅靠背的下端侧;以及辅助带部件,其设置于固定带部件,供连结有带扣的织带穿插。
12.发明效果
13.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将带扣的位置保持于初始位置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
附图说明
14.图1是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是配置于车室内的座椅的主视图。
15.图2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是从图1中箭头iii方向观察的辅助带部件及固定带部件的俯视图。
16.图3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是用于说明辅助带部件与连结带扣的织带的关系的侧视图。
17.图4是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是用于说明将带扣从座椅靠背与座椅垫之间向车辆前方拉出的情形的立体图。
18.图5是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是与图2相当的位置的辅助带部件及固定带部件的俯视图。
19.附图标记说明
20.1底板(地板)
21.2座椅
22.3座椅靠背
23.3a下缘部
24.4座椅垫
25.5座椅安全带装置
26.7舌部
27.8带扣
28.9织带
29.9a基端侧
30.9b前端侧
31.10固定带部件
32.11辅助带部件
具体实施方式
33.以下,参照适当附图说明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说明。对相同的构成要素标注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重复的说明。在说明方向时,只要没有特别说明,基本上基于丛驾驶者观察的前后、左右或上下来说明。另外,“车宽度方向”与“左右方向”含义相同。
34.首先,说明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的构成。
35.如图1所示,在车辆的车室内,在底板1的上表面侧设有座椅2。座椅2具有座椅靠背3和座椅垫4,构成为能够使座椅靠背3的前表面与座椅垫4的上表面对置以进行折叠收纳。另外,座椅2具有约束就座状态的乘员的座椅安全带装置5。需要说明的是,在图1中,为便于说明,将座椅垫4以假想线(双点划线)绘制。
36.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安全带装置5具有配置于座椅靠背3的下缘部3a的带扣8。舌部7以能够装拆的方式与带扣8连结。
37.座椅安全带装置5具有将带扣8与底板1连结的织带9。
38.织带9由与座椅安全带6大致相同的能够弯曲的布制材料构成。织带9的基端侧9a借助锚定部件固定于底板1。另外,织带9的前端侧9b穿过座椅靠背3与座椅垫4之间并被向座椅2的座面上方拉出,与带扣8连结。
39.本实施方式的座椅安全带装置5需要将带扣8保持在容易与舌部7连结的位置和方向(舌部插入开口向上、以下也称为初始位置)。因此,座椅安全带装置5设有将带扣8保持于座椅靠背3的下缘部3a(参照图4)的固定带部件10及辅助带部件11。
40.如图1所示,固定带部件10沿着座椅靠背3的座面3c从下缘部3a朝向上方倾斜延伸至座椅靠背3的供旋转轴横向穿插的凹部3b周缘。另外,固定带部件10构成为包括具有伸缩性的橡胶带。
41.并且,固定带部件10的一端部通过缝制而固定于下缘部3a,另一端部通过缝制而
固定于凹部3b周缘。由此,固定带部件10将带扣8保持在座椅靠背3的下端附近(参照图4)。
42.如图2所示,在固定带部件10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设有辅助带部件11。辅助带部件11以带扣8及织带9从中央穿插的方式,由恒定宽度的带状部件形成为环状。并且,辅助带部件11的一部分利用缝制部11a缝制固定于固定带部件10的座椅靠背座面侧10a。
43.本实施方式的辅助带部件11的环状部的大小设定为在带扣8及织带9穿插后的状态(参照图4)下带扣8不会脱落的程度。
44.另外,辅助带部件11的宽度方向尺寸设定为小于或等于固定带部件10的宽度方向尺寸。因此,辅助带部件11由固定带部件10覆盖而难以被从外部看见。此外,辅助带部件11例如由伸缩性小于固定带部件10的布制材料构成。
45.并且,构成为连结有带扣8的织带9穿插于辅助带部件11的环状部内,带扣8被保持于初始位置(参照图1)。
46.如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使织带9在长度方向上多次折返,重叠为两层或三层的部分利用缝制部9e被缝制。因此,能够使织带9发挥期望的强度。
47.并且,缝制部9e的缝制端部9c位于织带9的中间部,并使层差状的端面朝向带扣8的方向。
48.另外,辅助带部件11配置在带扣8与缝制端部9c之间。因此,辅助带部件11的侧缘11c与缝制端部9c的端面对置设置。
49.例如,辅助带部件11欲要从织带9的前端侧9b朝向基端侧9a滑动移动。在该情况下,侧缘11c与缝制端部9c的层差的端面抵接,能够使辅助带部件11的滑动移动停止。
50.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所示,包括:座椅2,其设置于底板1,具有座椅靠背3及座椅垫4;带扣8,其配置于座椅靠背3的下缘部3a,供座椅安全带6的舌部7连结;织带9,其基端侧9a固定于底板1,前端侧9b穿过座椅靠背3与座椅垫4之间而与带扣8连结;以及固定带部件10,其沿着座椅靠背3的座面设置。
51.另外,如图2所示,固定带部件10具备具有环状部的辅助带部件11,其中,该环状部供前端侧9b与带扣8连结的织带9穿插。插入于环状部中的带扣8由辅助带部件11保持在初始位置。
52.根据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能够将带扣8的位置保持为初始位置(参照图1)。
53.详细来说,带扣8与穿插于辅助带部件11的织带9的前端侧9b连结。辅助带部件11设置于沿着座椅靠背3的座面的固定带部件10。
54.因此,即使使座椅2折叠动作,带扣8也不会追随织带9而发生位置偏移。由此,带扣8不会从座椅靠背3与座椅垫4之间脱落到底板1上。
55.并且,当使座椅2返回就座状态时,带扣8返回座椅靠背3的下缘部3a的初始位置。
56.即使像这样通过折叠动作而使座椅2移动,带扣8也不会脱落。因此,能够在将座椅2展开时减少带扣8咬入座椅脚部与底板1之间、座椅铰链部与其他带扣8之间的可能。
57.另外,若带扣8从固定带部件脱落,则会遁入座椅2而很难知道其所在。并且,脱落的带扣8若未拉到座椅2的座面上则无法与舌部7连结。
58.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中,在使座椅2返回就座状态时,带扣8位于初始位置而不会咬入。因此,带扣8的视觉辨认性良好,能够立即将带扣8拉出而与舌部7
连结,使用方便性良好。
5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中,如图2所示,辅助带部件11为环状。
60.因此,能够将带扣8保持于固定带部件10的长度方向上的目标位置。
61.此外,与由橡胶制材料构成的固定带部件10比较,辅助带部件11由伸缩性小的布制材料构成。因此,环状部径向尺寸不会扩开。因此,带扣8更加不易从辅助带部件11的环状部脱落。
62.并且,如图4所示,当将带扣8向车辆前方f或斜上方拉起时,固定带部件10伸长。此时,辅助带部件11的环状部不扩开而维持保持状态。由此,辅助带部件11的穿插有织带9的位置不易沿着织带9向基端侧9a移动。
63.在停止将带扣8拉向车辆前方f后,带扣8由于固定带部件10的弹性反力而恢复至初始位置。此时,带扣8被保持在辅助带部件11的环状部内。因此,不会像以往那样,脱落的带扣8被夹入座椅靠背3与座椅垫4之间。
64.此外,如图3所示,织带9的缝制端部9c朝向带扣8并位于织带9的中间部。并且,辅助带部件11的侧缘11c从织带9的前端侧9b朝向基端侧9a而与缝制端部9c抵接。
65.因此,即使辅助带部件11欲要从织带9的前端侧9b朝向基端侧9a滑动移动,也使得侧缘11c抵接于缝制端部9c的层差而停止。因此,辅助带部件11无法滑动移动,能够将带扣8的保持位置稳定地配置于期望的位置。
66.另外,如图1所示,固定带部件10从座椅靠背3的下缘部3a倾斜地设置。
67.详细来说,固定带部件10的一端部缝制于下缘部3a,另一端部缝制于凹部3b周缘,以随着趋向座椅靠背3的侧缘而位于上方的方式以规定的角度倾斜地固定。
68.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设定为以大约25度上升,但不限于此。例如也可以使固定带部件10以大约5度~85度、优选大约20度~70度等以任意角度倾斜。
69.如图1所示,固定带部件10的一端部缝制于下缘部3a,另一端部缝制于凹部3b周缘的角部。由此,固定带部件10能够获得期望的安装刚性。
70.另外,固定带部件10从下缘部3a朝向上方倾斜,直至凹部3b周缘为止,能够将由辅助带部件11保持带扣8的区域以与下缘部3a分离的方式设置于上方。
71.因此,能够增加带扣8的配置位置的选择自由度,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方便性。
72.图5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的图。带状的辅助带部件21的一对端部分别通过缝制部21a、21a缝制固定于固定带部件10的座椅靠背座面侧10a的长度方向中间位置。
73.辅助带部件21通过带状的辅助带部件21及固定带部件10的一部分侧面来形成环状部。并且,与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同样地,环状部设定为能够供连结有带扣8的织带9穿插的大小。
74.图5所示的变形例的辅助带部件21为带状,且两端部分别借助缝制部21a、21a缝制连接于固定带部件10。变形例的环状部由带状的辅助带部件21和固定带部件10的座椅靠背座面侧10a中的分别利用缝制部21a、21a缝制的部分之间的部分构成。
75.因此,变形例的辅助带部件21能够容易地将环状部的大小设定为能够供织带9与固定带部件10一并穿插,且能够将带扣8保持于期望的初始位置。其他构成及作用效果与实
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相同或等同,因此省略说明。
76.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安全带装置能够使用固定带部件10和辅助带部件11将带扣8保持于便于使用的位置。而且,即使使座椅2折叠等变形,带扣8也返回就座状态,从而带扣8恢复为初始位置。因此,不会发生脱落、咬入等。由此,发挥将带扣8的位置保持于初始位置以提高使用方便性这样的实用上有益的作用效果。
77.本发明并非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实施多种变形。上述实施方式是为了清楚易懂地说明本发明而作出的例示,未必限定为具备所说明的全部构成。另外,能够将某一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置换为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另外,也能够在某一实施方式的构成中添加其他实施方式的构成。另外,能够针对各实施方式的构成的一部分进行删除或其他构成的追加、置换。针对上述实施方式可能实施的变形例如如下。
78.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带部件10的一端部缝制于下缘部3a、另一端部缝制于凹部3b周缘而倾斜地固定,但不限于此。
79.例如,也可以以另一端部缝制于座椅靠背3的左右任一侧缘部而倾斜的状态固定。即,固定带部件10的配置、角度及固定方法并非特别限定于实施方式,只要从座椅靠背3的下缘部3a倾斜设置即可。
80.另外,例如,也可以应用于对从后部座席的顶棚延伸突出以供就坐于中央的乘员使用的座椅安全带的前端部进行固定的所谓连接带扣。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