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06-17 23:34: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生活灰水环保治理相关的领域,具体来讲涉及的是一种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结构。


背景技术:

2.伴随着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农村的生态环境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历史传统、自然地理条件等因素形成了我国村落零散分布的形态,大量农村生活污水未经收集处理、随意排放,严重污染了农村生态环境,威胁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制约农村发展。目前颁布出台了专门针对农村生活污水的地方标准,要求因地制宜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推进农村污水治理,按照突出重点、分步推进原则,优先安排试点示范。


技术实现要素:

3.因此,为了解决上述不足,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结构。
4.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构造一种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结构,其特征在于;该结构的组成包括厌氧池和人工湿地;在厌氧池内安装竖向隔板,将厌氧池分隔为3个仓室,隔板下半部位设2处连通孔(直径110mm),实现灰水在厌氧池内的逐级留滞和促进有机物的充分分解,同时顶部设置3个物料孔,便于观察内部情况和投放厌氧菌种;在人工湿地下方的玻璃钢缸体中间安装隔板,隔板上、下部各设置1至2处开孔,设110mmupvc引导灰水水流方向;upvc连通弯头与玻璃钢缸体之间用配套橡胶弯头固定件嵌缝止水,并起固定弯头的作用。
5.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人工湿地后方的成品玻璃钢蓄水池,人工湿地通过upvc连通弯头与成品玻璃钢蓄水池形成连通。
6.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成品池的进水口端设置检查井,连接生活灰水进、出管道;检查井上设置有井盖,检查井可使用成品安装,也可采用砖砌,井内出水口设置滤网,用于滤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检查、提取污泥。
7.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结构,其特征在于;人工湿地池内由下向上分别填筑粒径8mm~12mm的粗颗粒碎石、粒径3mm~5mm的细颗粒碎石、粗砂层、种植土,采用分层回填找平的方式进行。
8.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在此提供一种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结构;适用于郊区和农村等地的散户型庭院式小型(0.5m3/d~2m3/d)生活灰水治理;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特点:(1)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系在定制玻璃钢缸体中设置厌氧池、人工湿地、过滤池等,通过厌氧水解、微生物、植物、过滤系列的负荷作用有效去除生活灰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2)与
传统的“建设污水管网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方案比较,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具有分散修建,占地少,施工后能立即投入使用,质量安全可靠,工程费用及运营维护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3)工法具有机械、人工耗费少,施工流程简单明了,工艺参数易调整,施工快速方便,安全风险低,质量易控制等优点。
附图说明
9.图1两联成品池生活灰水治理设施结构及运行原理示意图;
10.图2三联成品池生活灰水治理设施结构及运行原理示意图。
11.其中:厌氧池1,竖向隔板2,物料孔3,人工湿地4,粗颗粒碎石5,粒径3mm~5mm的细颗粒碎石6,粗砂层7、种植土8,upvc连通弯头9,检查井10,井盖11,滤网12,成品玻璃钢蓄水池13。
具体实施方式
12.下面将结合附图1-图2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3.本实用新型通过改进在此提供一种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结构;适用于郊区和农村等地的散户型庭院式小型(0.5m3/d~2m3/d)生活灰水治理。
14.如图所示;该结构的组成包括厌氧池1和人工湿地4;在厌氧池1内安装竖向隔板2,将厌氧池分隔为3个仓室,隔板下半部位设2处连通孔(直径110mm),实现灰水在厌氧池内的逐级留滞和促进有机物的充分分解,同时顶部设置3个物料孔3,便于观察内部情况和投放厌氧菌种。实施时;在人工湿地4下方的玻璃钢缸体中间安装隔板,隔板上、下部各设置1至2处开孔,设110mmupvc引导灰水水流方向;upvc连通弯头9与玻璃钢缸体之间用配套橡胶弯头固定件嵌缝止水,并起固定弯头的作用。
15.如图2所示,实施时,还包括位于人工湿地4后方的成品玻璃钢蓄水池13,人工湿地4通过upvc连通弯头9与成品玻璃钢蓄水池13形成连通。
16.实施时,在成品池的进水口端设置检查井10,连接生活灰水进、出管道;检查井10上设置有井盖11,检查井可使用成品安装,也可采用砖砌,井内出水口设置滤网12,用于滤除大颗粒悬浮物和检查、提取污泥。
17.实施时,人工湿地池4内由下向上分别填筑粒径8mm~12mm的粗颗粒碎石5、粒径3mm~5mm的细颗粒碎石6、粗砂层7、种植土8,采用分层回填找平的方式进行。
18.本实用新型的特点如下:(1)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系在定制玻璃钢缸体中设置厌氧池、人工湿地、过滤池等,通过厌氧水解、微生物、植物、过滤系列的负荷作用有效去除生活灰水中的有机物和悬浮物,实现污水的达标排放,符合绿色生态环保的理念。
19.(2)与传统的“建设污水管网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方案比较,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具有分散修建,占地少,施工后能立即投入使用,质量安全可靠,工程费用及运营维护费用低,处理效果好等优点。
20.(3)工法具有机械、人工耗费少,施工流程简单明了,工艺参数易调整,施工快速方
便,安全风险低,质量易控制等优点。
21.工艺原理为: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采用“厌氧 人工湿地”运行机理,如图1-图2,设置有进水管网、出水管沟、格栅检查井、成品池及upvc连通管道,其中成品池包括厌氧池、人工湿地、蓄水池等灰水处理装置。
22.将生活灰水同黑水分流后,经管网进入成品格栅检查井,滤除大颗粒悬浮物后进入厌氧池,以生物接触分解为主体,厌氧菌以填料挂膜为载体,利用灰水中的有机物为食料,将难以用生物降解的大分子有机物转化为易降解的小分子物质,使大部分有机物和氨、氮、磷在此得到降解和净化,处置后的灰水进入人工湿地后,经砂石层过滤,通过人工湿地植物、微生物的负荷作用,实现有机物和悬浮物的进一步去除。最终使出水达到四川省《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水污染物排放标准》三级标准,可直接排放(两联成品玻璃缸结构)或蓄水利用(三联成品玻璃缸结构)。工法施工安全快速,质量易于控制,所采用的生活灰水治理工艺符合绿色节能和生态环保的理念。
23.效益分析为;
24.(一)经济效益:同以往的“污水管网 污水处理厂集中式处理”工艺相比较,采用“厌氧 人工湿地”灰水处理工艺的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投入人工、设备、材料少,节约成本(见表1)。
25.不同方案对比表表1
[0026][0027]
由表1,以本项目为例进行方案成本比较,四川省眉山市青神县全境7个乡镇需进行农村生活污水(灰水)处理,采用传统的“建设污水管网 污水处理厂集中处理”方案时总造价预计6亿元左右,而采用本工法的“厌氧 人工湿地”处理工艺时总造价约1.87亿元,节约成本4.13亿元,成本节约率68.8%,经济效益显著。
[0028]
(二)社会效益: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技术先进且便于施工,可以实现快速安装并投入使用,质量安全可靠,设备操作简单,施工及运行维护耗费少。同时在施工中因地制宜,最大程度贴合各个农户实际情况,征地占用少,处理效果稳定,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推广应用价值。
[0029]
工程实例:
[0030]
实例一:青神县长江经济带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专项项目一标段为针对分散性质的郊区及农村生活灰水进行点、户的治理,去除污染物达到能自然散排,灌溉农田,减少污染环境及土壤的目的,处理系统有5~10m3/d修建砖混结构池和0.5~2m3/d成品玻璃钢池;其中0.5~2m3/d 占本项目大部分施工份额为本标段的控制性工程,合同额约2100万元。
[0031]
实例二:青神县人居环境改造项目—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针对农村生活污水进行点、户的治理,去除污染物达标排放,灌溉农田,减少环境污染,设计施工了0.5m3∕d~50m3∕d农村综合灰水处理工程,其中处理量0.5m3/d~2m3/d玻璃钢成品池共计5300套,合同额为1.87亿元。
[0032]
四川路航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在上述项目施工中,针对占本项目大部分施工份额的小型0.5m3/d~2m3/d污水处理量的情况,系统地提出了散户型庭院式生活灰水环保治理设施施工工法。通过从工程实施全过程的各项环节进行梳理,做到了施工流程简单,机械、人工耗费少,灰水处理效果稳定、可靠,工艺控制参数易于调整,运行维护和管理方便;投资节省且运行费用低,符合当地因地制宜的经济情况,该技术先进,提高了社会经济效益,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0033]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