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1: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母液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蒸发母液是在蒸发过程中为确保盐的纯度而排出的近饱和盐溶液,蒸发母液中通常含有大量的无机盐和有机物。蒸发母液的处理方法主要有蒸干法、物化和生化结合法、混凝沉淀法、焚烧法和资源化利用法。
3.其中,母液蒸干法主要有两种处理模式,一种是设置蒸发塘,把母液送至蒸发塘中进行自然蒸发,该模式需要较大的占地面积,投资大,对自然蒸发条件要求高,并且容易产生二次污染。另一种模式是设置蒸锅进行强制蒸干,但是该方法运行成本高,无法保证安全运行,也容易造成环境污染。物化和生化结合法中,母液所含的高盐和高cod对容易对微生物的生存产生抑制作用,造成该工艺处理效果不高,不能实现达标排放。焚烧法中,母液排出后直接送入废液焚烧炉进行焚烧,该方法一次性解决了母液中有机物的问题,但是投资成本高,预热难以回收。同样地,混凝沉淀法和资源化利用也存在工程投资较大,无法大规模推广使用的弊端。
4.cn107416937a公开了一种去除蒸发母液中有机物的处理系统,该系统利用萃取罐、蒸发母液回收罐、萃取剂回收罐、混合液回收罐和有机溶剂回收罐,同时实现蒸发母液和萃取剂的回收再利用,回收后的蒸发母液返回至蒸发系统继续蒸发浓缩。但是该系统适用于蒸发母液组成单一的情况,对于复杂的母液体系处理效果不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5.cn109912095a公开了一种蒸发结晶母液的处理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蒸发结晶器、换热器、除盐过滤器、有机物吸附装置和有机物分离塔,该处理系统工艺复杂,投资成本大,难以工业化推广。
6.因此,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能够高效、低成本地处理蒸发母液是目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7.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所述蒸发母液处理装置可以高效处理蒸发母液,促进蒸发母液中的污染物快速、充分絮凝,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8.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所述蒸发母液处理装置包括:搅拌部件、釜盖和釜体;所述釜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圆筒体和球形凹腔;所述釜盖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加药口和第二加药口;所述第一加药口的直径小于第二加药口的直径。
10.本实用新型通过在釜盖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加药口和第二加药口,可以根据所用药剂的不同特性,实现分开加料和分批加料,防止局部加药过量,造成药剂在釜内分散不好,进而蒸发母液中的污染物难以充分絮凝。本实用新型中控制第一加药口的直径小于第
二加药口的直径,有利于分别控制药剂的流量,使蒸发母液与药剂混合得更加充分,同时防止局部加药过量造成药剂浪费或者沉淀物局部堆积造成管路堵塞。
1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第一加药口和第二加药口的直径根据药剂的加入量进行选择。
12.优选地,所述第一加药口为液体加药口。
13.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体加药口用于添加液体絮凝剂,所述液体絮凝剂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液体絮凝剂,例如可以是聚合氯化铝溶液或聚合硫酸铁溶液。
14.所述第二加药口为固体加药口。
1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体加药口用于添加固体絮凝剂,同时用于碱液的投加。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固体絮凝剂为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
1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蒸发母液为蒸发浓缩工艺产生的浓缩液,例如可以是垃圾渗滤液蒸发浓缩后产生的蒸发母液。
17.优选地,所述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为1:(1.5-2.5),例如可以是 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或1:2.5,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18.本实用新型优选控制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在特定范围,可以促进釜内蒸发母液与药剂的充分混合,使蒸发母液中的污染物充分絮凝,有利于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19.优选地,所述第一加药口的左侧设置有人孔。
20.本实用新型中,设置人孔可以用于人员进出装置,以便进行安装、检修和安全检查等操作。
21.所述第一加药口的右侧设置有液位孔。
2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液位孔中插入液位计可以测定釜内母液的液位高度,所述液位计的探头与圆筒体顶部的距离≥500mm,待釜内母液达到特定高度后,停止进料,进行间歇式反应,可以防止过度进料,避免造成装置超负荷运行。
23.优选地,所述液位孔与第二加药口之间设置有测温孔。
24.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测温孔用于测定釜内的反应母液的温度。
25.优选地,所述测温孔的下方设置有ph孔。
2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ph孔用于测定釜内反应母液的ph。
27.优选地,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电机和与所述搅拌电机相连接的搅拌桨。
28.所述搅拌桨与釜体底部的距离为釜体深度的1/3-1/4,例如可以是1/3或1/4,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29.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搅拌电机采用变频调节。
30.优选地,所述搅拌桨的叶片≥2个,例如可以是2个或3个,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31.本实用新型优选控制搅拌桨叶片的数量在特定范围,可以促进药剂与蒸发母液充分混合,增强絮凝效果。
32.本实用新型中对所述叶片的材质没有特殊限定,例如可以是不锈钢2205。
33.优选地,所述搅拌桨的直径与圆筒体的直径之比为1:(1.5-2.5),例如可以是 1:
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或1:2.5,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34.本实用新型优选控制搅拌桨的直径与圆筒体的直径之比在特定范围,可以充分混合药剂和蒸发母液,促进蒸发母液快速絮凝,有利于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35.优选地,所述圆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
36.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进料口用于向装置中输送蒸发母液。
37.优选地,所述进料口的中心位置与圆筒体顶部的距离为400-500mm,例如可以是400mm、410mm、420mm、430mm、440mm、450mm、460mm、470mm、 480mm、490mm或500mm,但不限于所列举的数值,数值范围内其它未列举的数值同样适用。
38.本实用新型优选控制进料口的中心位置与圆筒体顶部的距离在特定范围,可以合理控制装置的进料量,防止处理量过大造成母液难以充分絮凝。
39.优选地,所述球形凹腔的下部设置有排泥口。
40.本实用新型中,蒸发母液在装置内充分反应后,形成料浆。本实用新型所述排泥口用于排放所述料浆,得到的料浆之后送入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得到污泥。
41.本实用新型对所述脱水装置没有特殊限定,可以是本领域内任何用于脱水的装置,例如可以是板框压滤机或离心机。
4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母液处理装置用于母液处理的操作过程如下:
43.(1)将蒸发母液经进料口送入蒸发母液处理装置,通过液位孔测定釜内液位,控制釜内液位高度为釜体深度的2/3-3/4,通过测温孔测定釜内温度,控制反应温度为10-80℃;
44.(2)通过第一加药口向釜内投加液体絮凝剂,充分搅拌,然后静置 10-15min,将废水中大分子溶解性污染物通过絮凝作用去除,形成沉淀;
45.(3)通过第二加药口向釜内投加固液絮凝剂,充分搅拌,然后静置 10-15min,将母液中残余的小分子溶解性污染物通过固体絮凝剂去除,凝聚的小颗粒通过桥联作用结合成大的絮凝体,形成沉淀;
46.(4)通过第二加药口加入碱液,充分搅拌,然后静置10-15min,通过ph 孔测定反应溶液的ph,控制ph为6-9;
47.(5)反应结束后,将釜内的料浆由排泥口排出,排出的料浆送入脱水装置进行脱水,得到污泥。
48.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49.(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蒸发母液处理装置通过设置第一加药口和第一加药口,并且设置第一加药口的直径小于第二加药口的直径,可以实现对蒸发母液分开加料和分批加料,防止局部加药过量,蒸发母液中的污染物难以充分絮凝或沉淀物局部堆积造成管路堵塞。
50.(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所述蒸发母液装置可以促进药剂和蒸发母液混合,促进蒸发母液中的污染物絮凝,将料浆进行脱水处理后,所得污泥的含水率≤60%。
附图说明
51.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所述蒸发母液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2.图中:1-人孔;2-第一加药口;3-液位孔;4-第二加药口;5-测温孔;6-ph 孔;7-搅
拌电机;8-搅拌桨;9-进料口;10-排泥口。
具体实施方式
53.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54.下面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但下述的实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简易例子,并不代表或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权利保护范围,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55.需要理解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5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通过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57.本领域技术人员理应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必然包括用于实现工艺完整的必要管线、常规阀门和通用泵设备,但以上内容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主要发明点,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基于工艺流程和设备结构选型进可以自行增设布局,本实用新型对此不做特殊要求和具体限定。
58.实施例1
5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所述蒸发母液处理装置包括:搅拌部件、釜盖和釜体;所述釜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圆筒体和球形凹腔;所述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为1:2;
60.所述釜盖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加药口2和第二加药口4;所述第一加药口为液体加药口;所述第二加药口为固体加药口;所述第一加药口2的直径为dn50;所述第二加药口4的直径为dn150;所述第一加药口2的左侧设置有人孔1;所述第一加药口2的右侧设置有液位孔3;所述液位孔3与第二加药口4之间设置有测温孔5;所述测温孔5的下方设置有ph孔6;
61.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电机7和与所述搅拌电机7相连接的搅拌桨8;所述搅拌桨8的叶片为2个;所述搅拌桨8的直径与圆筒体的直径之比为1:2;
62.所述圆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9;所述进料口9的中心位置与圆筒体顶部的距离为450mm;
63.所述球形凹腔的下部设置有排泥口10;所述排泥口10的直径为dn200。
64.实施例2
6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所述蒸发母液处理装置包括:搅拌部件、釜
盖和釜体;所述釜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圆筒体和球形凹腔;所述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为1:1.5;
66.所述釜盖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加药口和第二加药口;所述第一加药口为液体加药口;所述第二加药口为固体加药口;所述第一加药口的直径为dn25;所述第二加药口的直径为dn200;所述第一加药口的左侧设置有人孔;所述第一加药口的右侧设置有液位孔;所述液位孔与第二加药口之间设置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的下方设置有ph孔;
67.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电机和与所述搅拌电机相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叶片为3个;所述搅拌桨的直径与圆筒体的直径之比为1:2.5;
68.所述圆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中心位置与圆筒体顶部的距离为400mm;
69.所述球形凹腔的下部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的直径为dn200。
70.实施例3
7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所述蒸发母液处理装置包括:搅拌部件、釜盖和釜体;所述釜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圆筒体和球形凹腔;所述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为1:2.5;
72.所述釜盖的两侧对称设置第一加药口和第二加药口;所述第一加药口为液体加药口;所述第二加药口为固体加药口;所述第一加药口的直径为dn100;所述第二加药口的直径为dn150;所述第一加药口的左侧设置有人孔;所述第一加药口的右侧设置有液位孔;所述液位孔与第二加药口之间设置有测温孔;所述测温孔的下方设置有ph孔;
73.所述搅拌部件包括搅拌电机和与所述搅拌电机相连接的搅拌桨;所述搅拌桨的叶片为4个;所述搅拌桨的直径与圆筒体的直径之比为1:1.5;
74.所述圆筒体的上部一侧设置有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中心位置与圆筒体顶部的距离为500mm;
75.所述球形凹腔的下部设置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的直径为dn250。
76.实施例4
77.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的区别仅在于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为1:1。
78.实施例5
79.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的区别仅在于搅拌桨的直径与圆筒体的直径之比为1:3。
80.对比例1
81.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的区别仅在于去掉第一加药口。
82.对比例2
83.本对比例提供一种蒸发母液处理装置,与实施例1相比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加药口的直径和第二加药口的直径均为dn25。
84.实施例1-5和对比例1-2提供的蒸发母液处理装置母液处理的操作过程如下:
85.(1)将蒸发母液经进料口送入蒸发母液处理装置,通过液位孔测定釜内液位,控制釜内液位高度为釜体深度的2/3,通过测温孔测定釜内温度,控制反应温度为50℃;
86.所述蒸发母液为垃圾渗滤液,其中重铬酸盐指数(cod
cr
)为1000-2000mg/l,所述垃圾渗滤液中的主要污染物包括脂肪酸类化合物、腐殖质类化合物和重金属离子等;
87.(2)通过第一加药口向釜内投加液体絮凝剂,所述液体絮凝剂投加量15kg/t 垃圾渗滤液,充分搅拌,然后静置10min,将废水中大分子溶解性污染物通过絮凝作用去除,形成沉淀;所述液体絮凝剂为聚合硫酸铁溶液,质量百分含量为 11%;
88.(3)通过第二加药口向釜内投加固液絮凝剂,所述固体絮凝剂投加量20kg/t 垃圾渗滤液,充分搅拌,然后静置10min,将母液中残余的小分子溶解性污染物通过固体絮凝剂去除,凝聚的小颗粒通过桥联作用结合成大的絮凝体,形成沉淀,所述固体絮凝剂为采用cn101298347b实施例1中制备方法得到的共价键型无机有机复合絮凝剂;
89.(4)通过第二加药口加入碱液,充分搅拌,然后静置10min,通过ph孔测定反应溶液的ph,控制ph为8,所述碱液为氢氧化钠溶液,质量浓度为32%;
90.(5)反应结束后,将釜内的料浆由排泥口排出,排出的料浆送入板框压滤机进行脱水,得到污泥。
91.对实施例1-4和对比例1-2所得污泥的含水率采用cj/t 221-2005中规定的重量法进行测定,结果如表1所示。
92.表1
[0093][0094][0095]
从表1可以看出以下几点:
[0096]
(1)从实施例1-5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母液处理装置可以使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55%以下。
[0097]
(2)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4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为1:2,相较于实施例4中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为 1:1而言,实施例1中污泥的含水率为30%,实施例4中污泥的含水率为55%,由此表明,本实用新型优选控制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在特定范围 (1:(1.5-2.5)),可以促进污染物絮凝,降低污泥
的含水率。
[0098]
(3)综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5的数据可以看出,实施例1中搅拌桨的直径与圆筒体的直径之比为1:2,相较于实施例5中搅拌桨的直径与圆筒体的直径之比为1:3而言,实施例1中污泥的含水率为30%,实施例5中污泥的含水率为 48%,由此表明,本实用新型优选控制圆筒体的直径与釜体的深度之比在特定范围(1:(1.5-2.5)),可以促进污染物絮凝,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0099]
(4)综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1-2可以看出,对比例1与实施例1相比的区别仅在于去掉第一加药口;对比例2与实施例1相比的区别仅在于第一加药口的直径和第二加药口的直径均为dn25;实施例1中污泥的含水率为30%,对比例1中污泥的含水率为60%,对比例2中污泥的含水率为35%,由此表明,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第一加药口和第二加药口,并且控制第一加药口的直径小于第二加药口的直径,可以促进污染物絮凝,降低污泥的含水率。
[0100]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蒸发母液装置可以促进药剂和蒸发母液混合,促进蒸发母液中的污染物絮凝,将料浆进行脱水处理后,所得污泥的含水率≤55%。
[0101]
申请人声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任何属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