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的制作方法

2022-06-16 06:11: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路领域,具体的说涉及到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


背景技术:

2.锂聚合物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超薄化、轻量化以及高安全性等多种优点,但是用在车载定位终端做备用电池时,因车载使用环境复杂,特别是使用温度范围要求宽(存储温度范围-40℃~ 85℃,工作温度范围-30℃~ 70℃),锂聚合物电池容易出现鼓包现象。锂聚合物电池鼓包的原因与锂聚合物电池质量、使用方法、环境等诸多因素有关。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该电路可以通过检测环境温度、锂聚合物电池电压以及车钥匙的信号来确定是否为锂聚合物电池充电。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载mcu、充电电路、acc检测电路、温度检测电路以及电压检测电路;
5.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车载mcu包括acc-ad、vbat-adc、chg-ctr以及 temperature引脚;所述充电电路与车载mcu的chg-ctr引脚连接,acc检测电路与车载mcu的acc-ad引脚连接,温度检测电路与车载mcu的temperature引脚连接,电压检测电路与车载mcu的vbat-adc引脚连接。
6.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充电电路包括充电芯片u1、三极管q1、充电电源以及锂聚合物电池输入端,充电芯片u1的prog针脚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gnd针脚接地,vin针脚与充电电源连接,bat针脚与锂聚合物电池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1 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与车载mcu的chg-ctr引脚连接。
7.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充电电路还包括电阻r1、电容c1以及电容c2;所述电阻r1设置在充电芯片u1的prog针脚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电容c1设置在充电电源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电容c2设置在锂聚合物电池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
8.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acc检测电路包括汽车钥匙信号端、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容c3;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在车载mcu的acc-ad 引脚和汽车钥匙信号端之间;所述电阻r4一端连接在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一端连接在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与车载mcu的acc-ad引脚连接。
9.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温度检测电路包括电源输出端、热敏电阻rt1、电阻r5 以及电容c4;所述电阻r5和热敏电阻rt1串联在电源输出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车载mcu的temperature引脚连接在电阻r5和热敏电阻rt1之间,所述电容c4连接在车载mcu的temperature引脚和接地端之间。
10.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电压检测电路包括电阻r6、电阻r7以及电容c5;所述电阻r6和电阻r7串联在锂聚合物电池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车载mcu的 vbat-adc引脚连接在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所述电容c5连接在车载mcu的 vbat-adc引脚和接地端之间。
11.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车载mcu的型号为gd32f303ret6。
12.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充电芯片u1的型号为xt2052。
13.在上述的结构中,所述三极管q1的型号为pdtc124et。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减少锂聚合物电池鼓包现象,提高锂聚合物电池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的车载mcu引脚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的充电电路原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的acc检测电路原理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的温度检测电路原理图。
19.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的电压检测电路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21.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专利中涉及到的所有联接/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联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联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2.参照图1至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延长车载终端电池使用寿命的电路,具体的,该电路包括车载mcu10、充电电路20、acc检测电路30、温度检测电路40以及电压检测电路50。
23.所述车载mcu10型号为gd32f303ret6,包括acc-ad、vbat-adc、chg-ctr以及 temperature引脚;其中充电电路20与车载mcu10的chg-ctr引脚连接,acc检测电路30与车载mcu10的acc-ad引脚连接,温度检测电路40与车载mcu10的 temperature引脚连接,电压检测电路50与车载mcu10的vbat-adc引脚连接。
24.所述充电电路20包括充电芯片u1、三极管q1、充电电源、电阻r1、电容c1、电容c2以及锂聚合物电池输入端;充电芯片u1的型号为xt2052,包括第一nc、prog、 gnd、vin、bat、done、chrg以及第二nc针脚;三极管q1的型号为pdtc124et;充电芯片u1的prog针脚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gnd针脚接地,vin针脚与充电电源连接,bat针脚与锂聚合物电池输入端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基极与车载mcu10的chg-ctr引脚连接。所述电阻r1设置在
充电芯片u1的prog针脚和三极管q1的集电极之间;所述电容c1设置在充电电源和接地端之间;所述电容 c2设置在锂聚合物电池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当车载mcu10的chg-ctr引脚为高电平时,充电芯片u1工作,此时开启充电电路20,可以对锂聚合物电池进行充电;当车载mcu10的chg-ctr引脚为低电平时,充电芯片u1不工作,此时无法对锂聚合物电池进行充电。
25.所述acc检测电路30包括汽车钥匙信号端、二极管d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以及电容c3;所述电阻r2和电阻r3串联在车载mcu10的acc-ad引脚和汽车钥匙信号端之间,所述电阻r4一端连接在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电容c3一端连接在电阻r2和电阻r3之间,另一端接地;所述二极管d1与车载mcu10的acc-ad引脚连接。当汽车钥匙信号端切换到on档时,acc-ad引脚为高电平,车载mcu10开启充电电路20,此时可以对锂聚合物电池进行充电;当汽车钥匙信号端切换到off档时,acc-ad引脚为低电平,车载mcu10关闭充电电路20,此时无法对锂聚合物电池充电。
26.所述温度检测电路40包括电源输出端、热敏电阻rt1、电阻r5以及电容
27.c4;所述电阻r5和热敏电阻rt1串联在电源输出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车载 mcu10的temperature引脚连接在电阻r5和热敏电阻rt1之间,所述电容c4连接在车载mcu10的temperature引脚和接地端之间。rt1热敏电阻的阻值与环境温度对应,车载mcu10通过temperature引脚采集电压然后计算出环境温度,当环境温度不在0℃与﹢45℃之间时,车载mcu10会关闭充电电路20,此时无法对锂聚合物电池充电。
28.所述电压检测电路50包括电阻r6、电阻r7以及电容c5;所述电阻r6和电阻 r7串联在锂聚合物电池输入端和接地端之间;所述车载mcu10的vbat-adc引脚连接在电阻r6和电阻r7之间;所述电容c5连接在车载mcu10的vbat-adc引脚和接地端之间。车载mcu10可以通过vbat-adc引脚检测锂聚合物电池的电压,当锂聚合物电池的最高电压为4.2v时,车载mcu10关闭充电电路20;当锂聚合物电池的最高电压低于3.5v时,车载mcu10开启充电电路。
29.通过检测检测锂聚合物电池的温度和电压以及车钥匙的信号来确定是否为锂聚合物电池充电,可以减少锂聚合物电池鼓包现象,提高锂聚合物电池的使用寿命。
30.以上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做出种种的等同变形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形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