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消化内科检验器皿的回收设备

2022-06-16 02:33: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消化内科检验器皿的回收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现在生活条件的变好,只要现在身体上出现不舒服都会去医院就医,当自己的腹部有异样的时就可去医院的消化内科作相应的化验,从而会使医院产生大量的化验有关的器皿,要是不能得到妥善的处理将会造成一定的污染和资源的浪费,因此需要使用到相应的回收设备对检验器皿进行处理。
3.但是,目前的回收设备仍然存在一些问题,现有的回收设备在对检验器皿进行收集处理时,由于检验器皿为一次性用具,且数量过多,并且会附带大量的细菌病毒,造成人员在收集处理时,较为不便,同时容易造成大面积人员感染,为此我们提出一种用于消化内科检验器皿回收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出一种用于消化内科检验器皿回收设备,包括设备主体,所述设备主体内部开设有冲洗腔,所述冲洗腔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筛网,所述筛网的下方设有储水腔;其中,在所述设备主体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一端贯穿设备主体内壁并延伸至冲洗腔内侧并连接有推板;其中,所述冲洗腔内部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高压喷头,所述高压喷头顶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
5.在所述冲洗腔内侧一端表面开设有通槽,所述通槽内侧一端表面开设有处理腔,所述处理腔内侧中部设置有搅拌桶;
6.所述搅拌桶底端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一侧设置有凸杆;所述支撑板底端表面开设有滑槽,所述滑槽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气缸;
7.所述搅拌桶内侧设置有第一转杆,所述第一转杆顶端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底端表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且所述连接块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一侧设置有注水管,所述注水管底端贯穿设备主体内壁并延伸至处理腔内侧,且注水管底端处于搅拌桶上方;
8.所述搅拌桶内侧周边表面开设有侧槽,所述侧槽内侧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外侧设置有环形导热片,所述第一转杆两侧均设置有搅拌杆;
9.其中,所述处理腔内侧底端设置有粉碎筒,所述粉碎筒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所述转动辊表面固定套设有切割刀片,所述设备主体底端表面中部设置有排放口。
10.作为优选,所述转动辊一端贯穿粉碎筒内壁并延伸至粉碎筒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
11.作为优选,还包括处理机构,所述处理机构包括排水管,所述排水管处于设备主体
一侧底端,所述排水管一端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收集箱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所述第二转杆处于收集箱内部,所述第二转杆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搅拌叶,且所述收集箱顶端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水管,所述第二输水管底端贯穿收集箱内壁并延伸至收集箱内侧。
12.作为优选,所述设备主体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腿,所述固定腿的数量共设置有四个。
13.作为优选,所述冲洗腔内侧顶端表面开设有投物口,所述投物口顶端外侧活动连接有盖板。
14.作为优选,所述粉碎筒内侧一端表面开设有导流孔。
15.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管顶端与储水腔相连通,且所述排水管底端与收集箱相连通。
16.作为优选,所述收集箱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所述支撑块与收集箱为固定连接。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8.(1)、通过设计了设备主体、冲洗腔、处理腔、储水腔、筛网、第一输水管、高压喷头、第一气缸、推板、通槽、第二气缸、连接块、安装槽、第一电机、第一转杆、搅拌杆、侧槽、加热丝、环形导热片、搅拌桶、支撑板、凸杆、第一转轴、滑槽、第二转轴、第三气缸、粉碎筒、转动辊、切割刀片、排放口、注水管,使得消化内科检验器皿在使用后,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收集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检验器皿充分进行清洗,并消毒杀菌,然后将大小不一的检验器皿粉碎至合适的规格,便于后续人员进行统一处理,环保卫生,实用性强。
19.(2)、通过设计了排水管、收集箱、第二输水管、第二转杆、搅拌叶、第二电机,使得检验器皿被清洗后的污水可以得到充分的消毒杀菌,使得后续人员将污水进行排放时,不会污染环境,同时保证了细菌病毒可以被有效的控制,不会造成扩散。
附图说明
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在所有附图中,各元件或部分并不一定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
21.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2.图2为本发明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3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4为本发明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附图标记:
26.1、设备主体;2、冲洗腔;3、处理腔;4、储水腔;5、筛网;6、第一输水管;7、高压喷头;8、第一气缸;9、推板;10、通槽;11、第二气缸;12、连接块;13、安装槽;14、第一电机;15、第一转杆;16、搅拌杆;17、侧槽;18、加热丝;19、环形导热片;20、搅拌桶;21、支撑板;22、凸杆;23、第一转轴;24、滑槽;25、第二转轴;26、第三气缸;27、粉碎筒;28、转动辊;29、切割刀片;30、排放口;31、排水管;32、收集箱;33、第二输水管;34、第二转杆;35、搅拌叶;36、第二电机;37、支撑块;38、固定腿;39、注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施例进行详细的描述。以下实施例仅用于更加清楚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因此只作为示例,而不能以此来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8.实施例:如图1、图2、图3、图4所示,一种用于消化内科检验器皿回收设备,包括设备主体1,设备主体1内部开设有冲洗腔2,冲洗腔2内侧底端固定连接有筛网5,筛网5的下方设有储水腔4。设备主体1一侧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一气缸8,第一气缸8一端贯穿设备主体1内壁并延伸至冲洗腔2内侧设置有推板9。冲洗腔2内部顶端两侧均设置有高压喷头7,高压喷头7顶端设置有第一输水管6。
29.冲洗腔2内侧一端表面开设有通槽10,通槽10内侧一端表面开设有处理腔3,处理腔3内侧中部设置有搅拌桶20,搅拌桶20底端设置有支撑板21,支撑板21一端设置有第一转轴23,第一转轴23一侧设置有凸杆22。支撑板21底端表面开设有滑槽24,滑槽24内侧滑动连接有第二转轴25,第二转轴25底端转动连接有第三气缸26。
30.搅拌桶20内侧设置有第一转杆15,第一转杆15两侧均设置有搅拌杆16,第一转杆15顶端设置有连接块12,连接块12底端表面开设有安装槽13,安装槽13内侧设置有第一电机14,且连接块12顶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气缸11,第二气缸11一侧设置有注水管39,注水管39底端贯穿设备主体1内壁并延伸至处理腔3内侧,且注水管39底端处于搅拌桶20上方。
31.搅拌桶20内侧周边表面开设有侧槽17,侧槽17内侧设置有加热丝18,加热丝18外侧设置有环形导热片19。
32.处理腔3内侧底端设置有粉碎筒27,粉碎筒27内侧转动连接有转动辊28,转动辊28表面固定套设有切割刀片29,转动辊28一端贯穿粉碎筒27内壁并延伸至粉碎筒27外侧设置有驱动电机。设备主体1底端表面中部设置有排放口30。
33.在本技术中,当需要对检验器皿进行处理时,首先将检验器皿投放进冲洗腔2内部,然后通过第一输水管6、高压喷头7的作用,使得水对检验器皿进行冲洗,之后的污水会通过筛网5的作用掉落到储水腔4内部,之后将第一气缸8启动,第一气缸8使得推板9移动,推板9将筛网5表面放置的检验器皿推入到搅拌桶20内部,然后通过注水管39将搅拌桶20内部注入清水。同时,打开加热丝18,加热丝18产生的热量通过环形导热片19传递到搅拌桶20内部,使得搅拌桶20内部的水被加热,然后将第一电机14开启,第一电机14带动第一转杆15转动,第一转杆15带动搅拌杆16转动,搅拌杆16对搅拌桶20内部的检验器皿进行搅拌,此时,搅拌桶20内部的热水对检验器皿进行消毒。
34.当检验器皿消毒完成后,将第一电机14关闭,然后将第二气缸11打开,第二气缸11通过连接块12的作用,带动第一转杆15与搅拌杆16脱离搅拌桶20内部范围,再将第三气缸26打开,第三气缸26通过滑槽24、第二转轴25的作用下,使得支撑板21围绕第一转轴23进行转动,支撑板21带动搅拌桶20同时转动,搅拌桶20达到指定位置后,将其中的检验器皿倒入粉碎筒27内部。同时,工作人员将与转动辊28连接的驱动电机打开,使得转动辊28转动,转动辊28带动切割刀片29同时转动,切割刀片29在转动时,对检验器皿进行切割,使得检验器皿被粉碎到合适的大小,之后再从排放口30排出被工作人员进行收集处理,完成操作。
35.申请人发现,现有的回收设备再对检验器皿进行收集处理时,由于检验器皿为一次性用具,且数量过多,并且会附带大量的细菌病毒,造成人员在收集处理时,较为不便,同
时容易造成大面积人员感染。本技术通过设计了设备主体1、冲洗腔2、处理腔3、储水腔4、筛网5、第一输水管6、高压喷头7、第一气缸8、推板9、通槽10、第二气缸11、连接块12、安装槽13、第一电机14、第一转杆15、搅拌杆16、侧槽17、加热丝18、环形导热片19、搅拌桶20、支撑板21、凸杆22、第一转轴23、滑槽24、第二转轴25、第三气缸26、粉碎筒27、转动辊28、切割刀片29、排放口30、注水管39,使得消化内科检验器皿在使用后,可以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在收集处理的过程中,可以将检验器皿充分进行清洗,并消毒杀菌,然后将大小不一的检验器皿粉碎至合适的规格,便于后续人员进行统一处理,环保卫生,实用性强。
36.具体地,如图1所示,还包括处理机构,处理机构包括排水管31,排水管31处于设备主体1一侧底端,排水管31一端设置有收集箱32,收集箱32底端中部设置有第二电机36,第二电机36输出端固定连接有第二转杆34,第二转杆34处于收集箱32内部,第二转杆34两侧表面均设置有搅拌叶35,且收集箱32顶端一侧设置有第二输水管33,第二输水管33底端贯穿收集箱32内壁并延伸至收集箱32内侧。
37.在本技术中,当冲洗腔2内部的检验器皿被冲洗过后,产生的污水可以通过储水腔4,并经过排水管31的作用下,被收集到收集箱32内部,之后人员可以通过第二输水管33,对收集箱32内部加入消毒剂,再将第二电机36打开,使得第二电机36带动第二转杆34、搅拌叶35转动,搅拌叶35在转动时,将消毒剂与污水充分进行搅拌。
38.这样,本技术通过设计了排水管31、收集箱32、第二输水管33、第二转杆34、搅拌叶35、第二电机36,使得检验器皿被清洗后的污水可以得到充分的消毒杀菌,使得后续人员将污水进行排放时,不会污染环境,同时保证了细菌病毒可以被有效的控制,不会造成扩散。
39.具体地,如图1所示,设备主体1底端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腿38,固定腿38的数量共设置有四个。这样,使得设备主体1可以被有效的支撑起来并放置在指定位置。
40.具体地,如图1所示,冲洗腔2内侧顶端表面开设有投物口,投物口顶端外侧活动连接有盖板。这样,便于人员将检验器皿投入到冲洗腔2内部进行冲洗。
41.具体地,如图1所示,粉碎筒27内侧一端表面开设有导流孔。这样,使得搅拌桶20内部的装载的水再被倒入粉碎筒27后,可以被有效的排出。
42.具体地,如图1所示,排水管31顶端与储水腔4相连通,且排水管31底端与收集箱32相连通。这样,使得储水腔4内部的污水可以通过排水管31的作用,被导入到收集箱32内部进行处理。
43.具体地,如图1所示,收集箱32底端两侧均设置有支撑块37,支撑块37与收集箱32为固定连接。这样,使得收集箱32可以被支撑起来,第二电机36不会与地面接触到,使得第二电机36可以正常进行运行。
4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和说明书的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