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定向导湿的被芯填充物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11:36: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家用纺织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定向导湿的被芯填充物。


背景技术:

2.被子作为生活必须品,提供了人体处于不同于外界环境的被窝气候,影响人在睡眠时被窝的温度、湿度等气候环境。人体在睡眠状态下会有用来调节自身体温的少量出汗,当皮肤表面散热蒸发的水汽不易透过被窝陆续排出时,就会在皮肤与被窝之间形成高湿区域,使人感到闷湿黏腻感,因此要求被子具有良好的吸湿透湿性。吸湿性是高分子固体传导气相水分子的性质,主要取决于纤维形态结构如纤维内微孔、缝隙和纤维之间的毛细空隙的影响。透湿是水的气相传递,一般地,被子两侧存在一定相对湿度差的条件下,水汽从相对湿度较高的一边传递到相对湿度较低的另一边,对于高湿热的外界环境,被子在被窝气候所起的作用是除了当人体皮肤湿度明显上升时,多余湿气及时传递到外界,还要阻止环境中的高湿气传递进入被窝,导致被窝环境湿度的急剧增加,因此要求被子的吸湿透湿性具有定向性。
3.被子由絮片和被面构成,絮片一般是结构稳定、连续的片状柔性材料,如喷胶棉、仿丝棉等,材质主要是合成化纤如聚酯纤维等,因其蓬松轻柔、耐用性好和成本低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但是这种絮片中被大量应用的聚酯纤维几乎不吸湿,导湿性一般也都较差,仅有少量水汽从纤维转移至絮片外层,湿气不能被及时排出被窝。现有技术采用不同的亲疏水性能纤维形成水分的单向传输。如cn110846809a公开了一种单向导湿针刺复合多层絮片及其制备方法,将几种纤维吸湿性不同的亲水层、导水层和疏水层通过针刺复合,实现水分从疏水层向亲水层的单向传导,但是需要应用多种不同热学和电学性质的纤维,对生产和存储条件要求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向导湿的被芯填充物。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6.一种定向导湿的被芯填充物,以贴身侧起由内至外包括第一絮片层、第二絮片层和第三絮片层,各层絮片通过胶粘或绗缝的方式连接;
7.各层絮片的单位面积质量和高度的关系为:第一絮片层<第二絮片层<第三絮片层。
8.第一絮片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20~80g/mm2,高度为2.5~10mm;第二絮片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50~120g/mm2,高度为5~12mm;第三絮片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80~200g/mm2,厚度为12~30mm。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絮片层的纤维为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纤维的细度为3.2d~8d、长度为51mm~76mm、截面形状为异形、纤维结构为三维螺旋高度卷曲、卷曲率为18~26%。
9.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絮片层的纤维为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中的一
种;纤维的细度为1.5d~3d、长度为38mm~51mm、截面形状为中空、卷曲率为12%~18%。
10.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絮片层的纤维为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或聚乙烯纤维中的一种;纤维的细度为0.8~1.2d、长度为20mm~32mm、截面形状为圆形、卷曲率<12%。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通过选用三种不同细度、长度、截面形状和卷曲率的合成纤维分别开松、铺网形成第一絮片层、第二絮片层和第三絮片层,各层絮片的单位面积质量和高度的关系为第一絮片层<第二絮片层<第三絮片层,使各絮片层之间具有孔隙由大到小的梯度关系,各层的高度由薄到厚的梯度关系,纤维之间空隙构成竖直排列,形成了从下往上或由内到外的湿气上升通道,实现湿气从贴身侧向外界的定向传递,阻止环境中的高湿气传递进入被窝,保持人体的干爽和舒适性。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被芯填充物的结构示意图,1为第一絮片层,2为第二絮片层,3为第三絮片层。
具体实施方式
14.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15.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定向导湿的被芯填充物,以贴身侧起由内至外包括第一絮片层1、第二絮片层2和第三絮片层3,各层絮片的单位面积质量和高度的关系为第一絮片层<第二絮片层<第三絮片层。
16.优选地,第一絮片层的重量占比为10~20%,第二絮片层的重量占比35~45%,第三絮片层的重量占比为45~55%,三层絮片的重量之和为100%。由于各层絮片之间具有孔隙由大到小的梯度关系,以及高度由薄到厚的梯度关系,使纤维之间的空隙构成竖直排列,形成了从下往上或由内到外的湿气上升通道,实现了定向导湿。具体地,第一絮片层的孔隙直径最大,第二絮片层的孔隙直径较大,第三絮片层的孔隙直径小且分布密,从而形成孔隙梯度,汗液湿气传递时利用孔隙大小的不同形成压差,产生差动效应,随着絮片内部孔隙由大到小、由短到长的变化,毛细管导湿能力增强且具有定向导湿的能力。第三絮片层存在的细密孔隙和较高的厚度,与贴身侧较长的距离,有利于阻止环境中的高湿气传递进入被窝。
17.具体地:第一絮片层单位面积质量为20~80g/mm2,高度为2.5~10mm。其采用的纤维材质可以是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的一种,纤维细度为3d~8d,长度为51mm~76mm,截面形状为异形,纤维结构为三维螺旋卷曲,卷曲数为6.5~15个/25mm,卷曲率为18~26%。第一絮片层为贴身面,铺网层数最少,厚度最小,纤维网较薄,纤维之间形成的空隙多,同时,粗旦的三维螺旋结构,使絮片内部的孔隙更大更多,有利于吸附更多人体排出的湿气。由于翻身、蹬腿等睡眠动作的直接作用要求第一絮片层具有较好的耐磨、抗变形能力,采用的纤维密度较大、长度较长,作为基础骨架不易变形,同时三维螺旋卷曲纤维之间的卷曲波峰,触感蓬松柔弹。
18.第二絮片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50~120g/mm2,高度为5~12mm。其采用的纤维材质可以是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的一种,纤维细度为1.5d~3d,长度为38mm~51mm,截面形状为中空,其卷曲度比第一絮片层的纤维卷曲度小,卷曲率为12~18%。第二絮片层为中
间层,其孔隙较第一絮片层的小,所采用的合成纤维为中空结构,且位于絮片的中间层,有利于蓄积静止空气,提升保温效果。
19.第三絮片层的单位面积质量为80~200g/mm2,厚度为12~30mm。其采用的纤维材质可以是聚酯纤维、聚丙烯纤维、聚乙烯纤维的一种,纤维细度为0.8~1.2d,长度为20mm~32mm,截面形状为圆形。第三絮片层为外层,铺网层数较多,纤维网较厚,细旦的圆形截面结构,使纤维网中的纤维缠结更加充分、紧密,纤维间的孔隙更细密。
20.实施例1
21.第一絮片层的面密度为40g/m2,厚度为4.8mm,采用细度为4d,长度64mm的三维螺旋卷曲聚酯纤维进行开松、梳棉、铺网而成。
22.第二絮片层的面密度为100g/m2,厚度为10.7mm,采用细度为3d,长度为51mm的二维卷曲中空聚酯纤维进行开松、梳棉、铺网而成。
23.第三絮片层的面密度为120g/m2,厚度为19.2mm,采用细度为1.2d,长度为32mm的圆形截面聚酯纤维进行开松、梳棉、铺网而成。
24.定向被芯填充物的制备:将制好的第一絮片层、第二絮片层、第三絮片层从下往上依次层叠,通过胶粘或绗缝等方式使絮片合并在一起,最终制得成品。制得第一絮片层重量占整个被芯填充物的15%,第二絮片层重量占整个被芯填充物的40%,第三絮片层重量占整个被芯填充物的4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