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8:49: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酸奶生产设备,具体涉及一种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


背景技术:

2.酸奶具有很好的营养与保健功能,营养更易被机体消化和吸收,因此,一直深受消费者喜爱。发酵后的乳制品,能将牛奶中的乳糖和蛋白质分解,将乳糖转化成乳酸,使人体更易消化和吸收,有效缓解食用鲜奶产生腹泻和消化不良人群的乳糖不耐症;发酵后产生的乳酸及一些有机酸可以抑制酸乳中有害微生物的繁殖,增加酸乳的风味和延长酸乳的保存期;酸奶还能抑制肠道内腐败菌的繁殖,并减弱腐败菌在肠道内产生的毒素;酸奶还能促进胃液分泌、提高食欲、加强消化的功效;酸奶中的乳酸菌能减少某些致癌物质的产生,因而有防癌作用;酸奶还有降低胆固醇的作用,特别适宜高血脂的人饮用。
3.目前市场上拉丝酸奶主要以牛奶为原料,经过前置程序后将灭菌后的物料进行冷却接种,接种前对制冷罐及发酵罐用热水进行消毒处理和冷却,当物料冷却至40℃时开始接种,接种的人体有益菌种包括:干酪乳杆菌、乳酸乳球菌乳酸亚种、乳酸乳球菌乳脂亚种、乳酸克鲁维酵母等菌种,进行恒温发酵。但是在发酵过程中由于发酵罐的体积较大,对罐内的酸奶的温度无法进行检测和控制。在发酵过程中当发酵时间、酸奶的酸度、ph值达到预定值时,需要即刻需要停止发酵,避免发酵菌种过度繁殖,影响酸奶品质。但现有技术中酸奶发酵罐内不设置有冷却设备,而是在将酸奶从输料口输出后逐步进行降温,因此现有技术在达到相应值时无法即刻降低整罐的酸奶温度以停止酸奶的发酵进程,导致在从发酵罐到灌装的过程中酸奶还在持续进行发酵导致发酵时间不可控;且在持续灌装的冷却的过程中由于发酵罐容积较大,整罐出料灌装的时间较长,罐底和罐顶的酸奶品质相差较大,不利于生产过程中的品质管理。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在达到相应值时无法即刻降低整罐的酸奶温度以停止酸奶的发酵进程,提供了一种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解决了如何严格控制酸奶的发酵时间,避免发酵时间不足造成酸度不够或者发酸过长导致产品晰出乳清的技术问题,显著提升了生产产品品质的统一性。
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6.一种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发酵罐的上方设有进料口,下方设有出料口,包括控温部,控温部包括上冷管与下冷管,上冷管和下冷管固定连通,构成横置v型;上冷管和下冷管都与发酵罐外部连通;发酵罐内侧段的上冷管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板。由于在发酵罐中发酵时间、酸奶的酸度、ph值达到预定值时需要即刻停止发酵,避免发酵菌种过度繁殖,影响酸奶品质。利用上述结构在酸奶在接种后从上方进料口注入后,上冷管、下冷管和冷却板和的温度和开始发酵的酸奶温度一致,在发酵过程中根据发酵罐内酸奶温度情况,通过调整控温部的温度对酸奶发酵温度进行稳定控制。当发酵时间、酸奶的酸度、ph
值达到预定值时,该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可以通过迅速降低上冷管、下冷管和冷却板的温度,通过热传导的途径直接降低发酵罐内酸奶的整体温度,抑制酸奶中的乳酸菌生长,避免酸奶继续发酵。从而避免发酵时间不足造成酸度不够或者发酸过长导致产品晰出乳清,也避免了酸奶输出后再降温导致的产品品质不统一的技术问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
7.进一步的,所述冷却板从上冷管处延伸至发酵罐内壁,与发酵罐内壁贴合,冷却板上设有镂空部,镂空部设置于冷却板最底端。通过进一步最大化冷却板和发酵罐内酸奶的接触面积,显著提升控温部对酸奶的控温和降温的效果,由于冷却板延伸至发酵罐内壁将酸奶分割成多层,因此冷却板上设有镂空部,镂空部设置于冷却板最底端更加有利于酸奶在发酵罐子内的流动。
8.进一步的,所述控温部至少设置一个,多个控温部之间连通设置有维持多个控温部温度的螺旋形的热交换器。多个控温部可以更有效的快速将酸奶降到预定的温度。热交换器能够将控温部所传导的温度传递到降温设置内以控制上冷管与下冷管的温度,螺旋形的热交换器可以显著提升内外热交换的效果,保证竖直排列的多个控温器温度相同,确保冷却效果。
9.进一步的,在单侧相互连通的多个控温部垂直设置构成一套控温组;发酵罐上至少对称设置有一套控温组。
10.进一步的,在发酵罐上对称设置有2套结构相同控温组,一侧上冷管延长线与至另一侧控温部上冷管与发酵罐壁相交点重合。对称设置的控温组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将上冷管和下冷管的冷却效果,由于上冷管延长线与另一侧发酵罐壁相交点的制冷效果最弱,因此在次点处设置有另一侧控温部上冷管,以弥补降温最弱的区域。
11.进一步的,发酵罐上对称设置控温组高度相同;冷却板相互连通,形成v型;冷却板在上冷管与发酵罐壁相交处设置有镂空部。
12.进一步的,所述控温组数量为4套。4套高度相同控温组能够有效消除发酵罐中冷却效果弱的区域,保证整个冷却管整体降温。
13.进一步的,所述上冷管和下冷管相交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能够使操作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传回的实时温度,通过调节对罐内控温部的温度以保障发酵罐的温度恒定。
14.进一步的,所述上冷管与发酵罐内壁下侧夹角小于60
°

15.进一步的,发酵罐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发酵装置底板为斜板,底板最低处位置与最底层冷却板最底端位置对应。
16.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7.1、一种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通过热传导的途径直接降低发酵罐内酸奶的整体温度,抑制酸奶中的乳酸菌生长,避免酸奶继续发酵。从而避免发酵时间不足造成酸度不够或者发酸过长导致产品晰出乳清。
18.2、一种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能够整体降低酸奶温度,使整罐酸奶同时停止发酵,也避免了酸奶输出后再降温导致的产品品质不统一的技术问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
19.3、一种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能够使操作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传回的实时温度,通过调节对罐内控温部的温度以保障发酵罐的温度动态恒定。
附图说明
20.图1为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实施例一
21.图2为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实施例二
22.图3为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实施例一冷却板示意图
23.图4为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实施例三
24.图5为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实施例三冷却板示意图
25.附图标记:1-控温部,101-上冷管,102-下冷管,103-热交换器,104-冷却板,105-镂空部,106温度传感器-,2-发酵罐,201-发酵装置底板,3-进料口,4-出料口。
具体实施方式
26.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27.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28.实施例一
29.请参阅图1和3,一种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包括发酵罐2,发酵罐2的上方设有进料口3,下方设有出料口4,包括控温部1,控温部1包括上冷管101与下冷管102,上冷管101和下冷管102固定连通,构成横置v型;上冷管101与发酵罐2内壁下侧夹角小于60
°
。上冷管101和下冷管102都与发酵罐2外部连通;发酵罐2内侧段的上冷管101外侧固定连接有冷却板104。冷却板104从上冷管101处延伸至发酵罐2内壁,与发酵罐2内壁贴合,冷却板104上设有镂空部105,镂空部105设置于冷却板104最底端。在左侧由4个控温部1相互连通垂直设置构成一套控温组5,控温部1之间连通设置螺旋形的热交换器103,热交换器103可以维持多个控温部1温度。发酵罐2外侧设置有保温层,发酵装置底板201为斜板,底板最低处位置与最底层冷却板104最底端位置对应。
30.由于在发酵罐中发酵时间、酸奶的酸度、ph值达到预定值时需要即刻停止发酵,避免发酵菌种过度繁殖,影响酸奶品质。利用上述结构在酸奶在接种后从上方进料口3注入后,上冷管101、下冷管102和冷却板104和的温度和开始发酵的酸奶温度一致,在发酵过程中根据发酵罐内酸奶温度情况,通过调整控温部1的温度对酸奶发酵温度进行稳定控制。当发酵时间、酸奶的酸度、ph值达到预定值时,该拉丝酸奶生产发酵装置可以通过迅速降低上冷管101、下冷管102和冷却板104的温度,通过热传导的途径直接降低发酵罐内酸奶的整体温度,抑制酸奶中的乳酸菌生长,避免酸奶继续发酵。从而避免发酵时间不足造成酸度不够或者发酸过长导致产品晰出乳清,也避免了酸奶输出后再降温导致的产品品质不统一的技术问题,显著提升了产品质量。上冷管101和下冷管102相交处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06。能够使操作系统根据温度传感器传回的实时温度,通过调节对罐内控温部的温度以保障发酵罐的温度恒定。
31.通过进一步最大化冷却板104和发酵罐内酸奶的接触面积,显著提升控温部1对酸奶的控温和降温的效果,由于冷却板104延伸至发酵罐2内壁将酸奶分割成多层,因此冷却板104上设有镂空部105,镂空部105设置于冷却板104最底端更加有利于酸奶在发酵罐子内的流动。多个控温部可以更有效的快速将酸奶降到预定的温度。热交换器能够将控温部1所传导的温度传递到降温设置内以控制上冷管101与下冷管102的温度,螺旋形的热交换器可以显著提升内外热交换的效果,保证竖直排列的多个控温器温度相同,确保冷却效果。
32.实施例二
33.实施例二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进一步说明,相同的部件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2,发酵罐2上对称设置有2套结构相同控温组,一侧上冷管101延长线与至另一侧控温部1上冷管101与发酵罐2壁相交点重合。对称设置的控温组能够更大限度的发挥将上冷管和下冷管的冷却效果,由于上冷管101延长线与另一侧发酵罐2壁相交点的制冷效果最弱,因此在次点处设置有另一侧控温部1上冷管101,以弥补降温最弱的区域。
34.实施例三
35.实施例三是对实施例一的进一步改进;进一步说明,相同的部件这里不再赘述,请参阅图4-5,发酵罐2上对称设置4套高度相同控温组;冷却板104相互连通,形成v型;冷却板104在上冷管101与发酵罐2壁相交处设置有镂空部105。4套高度相同控温组能够有效消除发酵罐中冷却效果弱的区域,保证整个冷却管整体降温。
36.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