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肋骨骨折的可降解固定装置

2022-06-15 06:26: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肋骨骨折的可降解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2.肋骨是胸廓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维持胸部的呼吸运动和保护腔内脏器。肋骨骨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胸部损伤,占胸部损伤疾病的50%以上,其中以多发性肋骨骨折为最多,会造成病人呼吸运动反常,纵膈摆动,呼吸循环衰竭,严重时还会危及生命。
3.目前多发性肋骨骨折一般采用内固定手术治疗,手术的固定装置包括:形状记忆合金环抱器、纯钛爪形接骨板、多孔螺钉重建钢板。但是这类固定装置操作不方便,而且对复位骨折的稳固效果也不佳,同时病人肋骨愈合后还需要二次手术进行拆除固定装置,再次影响病人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如果用可吸收螺钉,又无法适用于粉碎性肋骨骨折的情况。
4.所以,需要一种用于肋骨骨折的可降解固定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操作不便、稳固性差、拆卸伤害和通用性少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固性好、无需拆卸的肋骨骨折的可降解固定装置,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肋骨骨折的可降解固定装置,包括胸腔内夹板和胸腔外夹板,所述胸腔内夹板和胸腔外夹板均为条形片状的可吸收板,其纵向及横断面均呈弧形弯曲。
7.所述胸腔内夹板中部横向设置多个预成型且等距分布的网格,相邻网格之间均纵向设置防护侧柱,所述防护侧柱贯穿胸腔内夹板并凸起其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防护侧柱中心轴设通孔,所述通孔内固定可吸收的缝合线,所述缝合线向外延伸的两端均固定缝合针。所述胸腔外夹板中部横向设置多个预成型且等距分布的网格,相邻网格之间均纵向设置防护侧柱,所述防护侧柱贯穿胸腔外夹板并凸起其上表面和下表面,所述防护侧柱中心轴向开设限位卡槽。
8.进一步地,所述胸腔内夹板和胸腔外夹板均为为长方形片状结构,所述胸腔内夹板的向外弯曲面为胸腔内夹板肋骨接触面,所述胸腔外夹板的向内弯曲面为胸腔外夹板肋骨接触面。
9.进一步地,所述胸腔内夹板肋骨接触面和胸腔外夹板肋骨接触面均为毛糙面设计。
10.进一步地,所述胸腔内夹板和胸腔外夹板的厚度均为1.0-2.8mm。
11.进一步地,所述缝合线向外延伸段长度均为6-16cm。
12.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肋骨骨折的可降解固定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3.通过此装置,医生可在胸腔镜条件下完成肋骨骨折的固定手术,创伤小,操作更加简便安全。医生通过拉紧可吸收的缝合线将胸腔内、外夹板紧密包裹住病人的肋骨,提高了骨折处固定的稳定性,利于术后愈合,甚至适用于粉碎性骨折等多种特殊骨折情况。其中,胸腔内、外夹板的防护侧柱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缝合线直接接触肋骨,造成肋间神经以及肋间动脉的损伤。而且在肋骨愈合后,胸腔内、外夹板不需要拆卸,避免二次手术对病人造成的损伤与疼痛。
14.胸腔内、外夹板、网格和防护侧柱均采用可吸收的高分子材料,装置的网格状镂空设计,既节约高分子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制造成本,也能减少对非必需固定区域的干扰,对肋骨骨折起到更好的愈合作用,当进行粉碎性骨折固定时,还通过网格进行可视化手术,通用性强。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内夹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内夹板后视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内夹板仰视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外夹板正视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外夹板后视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胸腔外夹板俯视结构示意图。
21.图中:胸腔内夹板1;胸腔内夹板肋骨接触面2;防护侧柱3;通孔4;缝合线5;缝合针6;胸腔外夹板7;胸腔外夹板肋骨接触面8;限位卡槽9;网格10。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23.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肋骨骨折的可降解固定装置,包括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均为片状条形的可吸收板,其纵向及横断面均呈弧形弯曲,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夹板的弧形弯曲与肋骨的轮廓弧形相匹配,有效提高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与肋骨的贴合性,易固定且不易移位。胸腔内夹板1中部横向设置多个预成型且等距分布的网格10,当胸腔内夹板1贴附肋骨表面,网格10能够减少对非必需固定区域的干扰,对肋骨骨折起到更好的愈合作用,既节约材料的使用量,降低制造成本,当进行粉碎性骨折固定时,还通过网格10进行可视化手术,通用性强。
24.相邻网格10之间均纵向设置防护侧柱3,防护侧柱3贯穿胸腔内夹板1并凸起其上表面和下表面,由于肋间神经以及肋间动脉紧贴肋骨的解剖走形,所以防护侧柱3有效避免手术过程中缝合线5直接接触肋骨,而造成肋间神经以及肋间动脉的损伤。防护侧柱3中心轴设通孔4,通孔4内固定可吸收的缝合线5,缝合线5向外延伸的两端均固定缝合针6,缝合线5穿过肋骨可保证胸腔内夹板1和肋骨不可相对移动,可吸收缝合线5能够伴随着肋骨愈合而逐渐降解,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害,组织相容性好。
25.胸腔外夹板7中部横向设置多个预成型且等距分布的网格10,相邻网格10之间均纵向设置防护侧柱3,防护侧柱3贯穿胸腔外夹板7并凸起其上表面和下表面,防护侧柱3中心轴向开设限位卡槽9,可卡接固定缝合线5。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均为长方形片状
结构,胸腔内夹板1的向外弯曲面为胸腔内夹板肋骨接触面2,胸腔外夹板7的内弯曲面为胸腔外夹板肋骨接触面8,胸腔内夹板肋骨接触面2以及胸腔外夹板肋骨接触面8均为毛糙面设计,通过增加摩擦力防止固定过程中夹板的滑动。胸腔内夹板1、胸腔外夹板7、网格10和防护侧柱3采用可吸收高分子材料,如聚左旋乳酸、聚醋酸酯等,这类材料硬度高且材质轻盈而且降解产物对人体无毒害,组织相容性好,在肋骨愈合后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不需要拆卸,避免二次手术对病人造成的损伤与疼痛。
26.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长宽尺寸可根据患者的ct测量肋骨骨折的情况以及肋骨的宽度进行定制,长度为4-10cm,宽度为2-4cm,厚度均为1.0-2.8mm。
27.每个网格10长宽分别为0.2cm,网格10总长度分别占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长度的70%-80%,网格10总宽度分别占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宽度的70%-80%。
28.缝合线5向外延伸段长度均为6-16cm。
29.操作过程:
30.手术前,胸外科医生可根据病人骨折情况,预先用剪刀将胸腔内夹板1和胸腔外夹板7裁剪到最佳长度。
31.在胸腔镜手术时,病人处于麻醉状态下,医生在胸腔镜的辅助下直视找到肋骨骨折处。首先将胸腔内夹板1横向放置于胸腔内,固定于骨折处的肋骨的下缘,确定胸腔内夹板1紧贴肋骨后方,此时,防护侧柱3中延伸出的缝合线5在缝合针6的引导下,从肋骨后方经过上方或下方牵引出胸腔外,用同样的方法带出其他剩下的数根缝合线5,缝合线5分别分布于肋骨骨折的上方及邻近处和下方及邻近处,然后将胸腔外夹板7放置于胸腔外,对应胸腔内夹板1位置固定,胸腔内夹板1上、下的缝合线5卡接于胸腔外夹板7的限位卡槽9,将各缝合线5相对拉紧,使胸腔内夹板1、胸腔外夹板7贴合骨折位置,当确保夹板已抱着骨折处,最后通过完全拉紧缝合线5将夹板紧密包裹住患者的肋骨打结,剪断连接的缝合针6和多余的缝合线5,骨折复位固定结束。
32.一种用于肋骨骨折的可降解固定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稳固性好、无需拆卸和通用性强。
33.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