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5:32: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


背景技术:

2.传统发电机组,包括发动机、马达和发电机,其中,马达对发动机进行启动,发动机在马达的作用下启动后,与其同轴的发电机则进行发电,供用电需求使用。传统发电机组,启动和发电分别采用马达和发电机单独进行,不利于体积、重量的控制,应用受限。为对发电机组进行减重,同时实现无刷启动,出现了启动、发电一体的发电机组,该发电机组其内的发电机集启动、发电于一身,为启动发电一体化的发电机,具体地,启动时,发电机将电能转化为动能,带动发动机启动,发动机启动后,发电机又可将发动机输出的动能转化为电能。该启动、发电一体的燃油发电机组,为对电池电压、负载电流自动监测,实现智能启停,常需配置启动、发电成套的电子系统,电子系统因耐热能力差,要求良好的散热条件。现有发电机组,主要有风冷和水冷两种散热方式,风冷散热即是通过发电机组内的散热风扇,将风轴向引入发电机组内,对发电机组内电子系统进行散热。发电机组该种风冷散热结构,因需在轴向形成一定的散热路径,电机轴向尺寸均较长,不利于体积的控制,妨碍了电机的发展应用。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涉及一种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
4.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组本体、电子单元、散热风扇和电子安装外壳,发电机组本体内具有一前端伸出突出于发电机组本体的电机轴,电子安装外壳中间水平设有一管腔,管腔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电子安装外壳上沿管腔的径向分别设有周向错位的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不在管腔的同一径向平面上,进风通道与管腔的封闭端贯通,出风通道与管腔的开口端贯通,电子安装外壳的侧面上设有安装槽,安装槽在平行于管腔轴向的方向上与进风通道或出风通道背靠背,电子单元安装于电子安装外壳上、安装槽内,电子安装外壳与发电机组本体固定,电子安装外壳的管腔与电机轴同轴,电机轴伸于所述电子安装外壳的所述管腔内,散热风扇安装于发电机组本体内电机轴伸出的前端上、且位于电子安装外壳的管腔的开口端内,散热风扇与出风通道在同一径向平面上、与进风通道不在同一径向平面上。
5.进一步地,进风通道内具有若干进风齿板,进风通道在若干进风齿板的分隔下形成若干条形进风通道。进风齿板的设置,一方面,可大大增加散热面;另一方面,可增大进风通道内的风压,提高风速,使散热更为高效。
6.进一步地,出风通道内具有若干出风齿板,出风通道在若干出风齿板的分隔下形成若干条形出风通道。出风齿板的设置,一方面,可大大增加散热面;另一方面,可增大出风通道内的风压,提高风速,使散热更为高效。
7.进一步地,电子安装外壳包括外壳本体、第一引流板和第二引流板,所述外壳本体
上具有两端贯通的腔体,所述外壳本体的两侧面上分别设有风槽,所述第一引流板和所述第二引流板分别安装扣盖于所述外壳本体两侧面的两所述风槽上,其中,所述第一引流板还扣盖于腔体的一端上,扣盖了所述第一引流板后的腔体形成所述管腔,扣盖了所述第一引流板后的所述风槽形成所述进风通道,扣盖了所述第二引流板后的所述风槽形成所述出风通道,所述安装槽设于所述外壳本体上。该种分体结构,可便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加工。
8.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槽在平行于管腔轴向的方向上与进风通道背靠背时,所述安装槽位于进风通道靠近出风通道的一侧;所述安装槽在平行于管腔轴向的方向上与出风通道背靠背时,所述安装槽位于出风通道靠近进风通道的一侧。所述安装槽在平行于管腔轴向的方向上与进风通道背靠背时,所述安装槽可位于进风通道靠近出风通道的一侧,也可位于进风通道远离出风通道的一侧;所述安装槽在平行于管腔轴向的方向上与出风通道背靠背时,所述安装槽可位于出风通道靠近进风通道的一侧,也可位于出风通道远离进风通道的一侧。相比在其它位置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上述对安装槽的位置的设置,可使电子安装外壳的轴向宽度更小。
9.进一步地,电子安装外壳的两侧面上各设有一安装槽,两安装槽在平行于管腔轴向的方向上分别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背靠背。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电子安装外壳的侧面上可仅设置一个安装槽,也可设置两个以上的安装槽;电子安装外壳的侧面设置一个安装槽时,安装槽可位于进风通道的背面,也可位于出风通道的背面;电子安装外壳的侧面上设有两安装槽时,为合理布局,两安装槽在平行于管腔轴向的方向上分别与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背靠背。
10.进一步地,与进风通道背靠背的安装槽位于进风通道靠近出风通道的一侧;与出风通道背靠背的安装槽位于出风通道靠近进风通道的一侧。该设置,以便在设置安装槽时,无需增加电子安装外壳的轴向宽度。
11.进一步地,安装槽与其背靠背的进风通道或出风通道间仅一板之隔。该设置下,安装槽内电子单元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子安装外壳上后,因安装槽与进风通道间、安装槽与出风通道间的板厚较薄,电子安装外壳上的温度与电子单元发热温度更为接近,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内的冷却风直接对电子安装外壳上的高温进行散热,散热效率更高。
12.进一步地,出风通道位于进风通道靠近发电机组本体的一侧。该设置,出风通道位于电子安装外壳的内侧,进风通道位于电子安装外壳的外侧,由于散热风扇与出风通道在同一径向平面上,所以,散热风扇的安装位置也较靠内。
13.进一步地,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分别于位于管腔的左右两侧。该设置,使进风通道的进风和由出风通道的出风相远离,互不影响,散热风路径更为流畅,特别是进风不会受出风的高温影响,散热更为有效。
14.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通过在电子安装外壳的径向上设置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由于径向上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的散热路径长度不影响发电机组的轴向尺寸,使得发电机组的轴向尺寸可控制在较小值下,大大缩短发电机组的轴向尺寸,利于发电机组安装、应用,特别是利于应用在对尺寸有要求的领域,车载、船舶、航空等专业领域。且由于电子安装外壳的径向宽度通常小于发电机组整机的径向宽度,所以,沿电子安装外壳的径向设置进风通道和出风通道,既不会影响发电机组整机的径向宽度,还可保证进
风通道和出风通道具有足够长的散热路径、足够大的散热面积,使发电机组电子安装外壳上电子单元的散热效果更好。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不包括第一引流板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中散热风扇安装于发电机组本体上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18.图4是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不包括发电机组本体的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5是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不包括发电机组本体的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6是图4沿a-a线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1.图7是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中电子安装外壳的外壳本体的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8是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中电子安装外壳的外壳本体的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详细的说明:
24.如图1至图6所示,一种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包括发电机组本体1、电子单元(2、2’)、散热风扇3和电子安装外壳4,发电机组本体1内具有一前端111伸出突出于发电机组本体的电机轴11,电子安装外壳4中间水平设有一管腔41,管腔41一端开口、另一端封闭,电子安装外壳4上沿管腔41的径向分别设有周向错位的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不在管腔41的同一径向平面上,进风通道42与管腔41的封闭端贯通,出风通道43与管腔41的开口端贯通,电子安装外壳4的两侧面上各具有一安装槽44,两安装槽44在平行于管腔41轴向的方向上分别与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背靠背,电子单元(2、2’)安装于电子安装外壳4上、安装槽44内,电子安装外壳4与发电机组本体1固定,电子安装外壳4的管腔41与电机轴11同轴,电机轴11伸于所述电子安装外壳4的所述管腔41内,散热风扇3安装于发电机组本体1内电机轴11伸出的前端111上,且散热风扇3位于电子安装外壳4的管腔41的开口端内,散热风扇3与出风通道43在同一径向平面上、与进风通道42不在同一径向平面上。
25.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散热风扇3安装于发电机组本体1内电机轴11伸出的前端111上,工作时,电机轴11转动,带动散热风扇3,在散热风扇3的作用下,冷却风由电子安装外壳4上的进风通道42进,径向流入管腔41,沿管腔41的轴向正面进入散热风扇3,经过散热风扇3,再由散热风扇3的径向吹出,进入出风通道43,由出风通道43排出。
26.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电子单元(2、2’)安装于电子安装外壳4上、安装槽44内,电子单元(2、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到电子安装外壳4上,由于电子安装外壳4两侧面上的两安装槽44分别与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轴向背靠背,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可将电子单元(2、2’)轴向所对应的电子安装外壳4上的热量带走,实现对电子安装外壳4及安装槽44内的电子单元(2、2’)的散热、降温。
27.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通过在电子安装外壳4的径向上设置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由于径向上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的散热路径长度不影响发电机组的轴向尺寸,使得发电机组的轴向尺寸可控制在较小值下,大大缩短发电机组的轴向尺寸,利于发电机组安装、应用,特别是利于应用在对尺寸有要求的领域,车载、船舶、航空等专业领域。
28.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由于电子安装外壳4的径向宽度通常小于发电机组整机的径向宽度,所以,沿电子安装外壳4的径向设置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既不会影响发电机组整机的径向宽度,还可保证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具有足够长的散热路径、足够大的散热面积,使发电机组电子安装外壳4上电子单元(2、2’)的散热效果更好。
29.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直接在电子安装外壳4的安装槽44内安装电子单元(2、2’),电子单元(2、2’)外置,无外罩,整机外形尺寸大幅度缩小的同时,整机结构也更为简化,重量也得以大幅减轻。
30.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散热风扇3通常为离心风扇,由于离心风扇轴向进风,径向出风,所以,散热风扇3通常与出风通道43在同一径向平面上,而不能与进风通道42在同一径向平面上。
31.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较佳地,进风通道42内具有若干进风齿板421,进风通道42在若干进风齿板421的分隔下形成若干条形进风通道。进风齿板421的设置,一方面,可大大增加散热面;另一方面,可增大进风通道42内的风压,提高风速,使散热更为高效。
32.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较佳地,出风通道43内具有若干出风齿板431,出风通道43在若干出风齿板431的分隔下形成若干条形出风通道。出风齿板431的设置,一方面,可大大增加散热面;另一方面,可增大出风通道43内的风压,提高风速,使散热更为高效。
33.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电子安装外壳4可一体成型,也可为分体结构。
34.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较佳地,如图4至图8所示,电子安装外壳4包括外壳本体400、第一引流板401和第二引流板402,所述外壳本体400上具有两端贯通的腔体4001,所述外壳本体400的两侧面上还分别设有风槽4002,所述第一引流板401和所述第二引流板402分别安装扣盖于所述外壳本体400两侧面的两所述风槽4002上,其中,所述第一引流板401还扣盖于所述腔体4001上,扣盖了所述第一引流板401后的所述腔体4001形成所述管腔41,扣盖了所述第一引流板401后的所述风槽4002形成所述进风通道42,扣盖了所述第二引流板402后的所述风槽4002形成所述出风通道43,所述安装槽44设于所述外壳本体400上。该种分体结构,可便于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的加工。
35.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电子安装外壳4为分体结构的情况下,安装散热风扇3和电子安装外壳4时,可先将靠近内侧的第二引流板402安装于外壳本体400上,而后将第二引流板402和外壳本体400的整体结构锁固于发电机组本体1上,再将散热风扇3放入电子安装外壳4的管腔41内,安装于发电机组本体1内电机轴11上,使散热风扇3与出风通道43在同一径向平面上、与进风通道42不在同一径向平面上,最后,将第一引流板401安装到外壳本体400上即可。
36.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较佳地,与进风通道42背靠背的安装槽44位于进风通道42靠近出风通道43的一侧;与出风通道43背靠背的安装槽44位于出风通道43靠近进风通道42的一侧。该设置,以便在设置安装槽44时,无需增加电子安装外壳4的轴向宽度。
37.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较佳地,安装槽44与其背靠背的进风通道42或出风通道43间仅一板之隔。该设置下,安装槽44内电子单元(2、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传导至电子安装外壳4上后,因安装槽44与进风通道42间、安装槽44与出风通道43间的板厚较薄,电子安装外壳4上的温度与电子单元(2、2’)发热温度更为接近,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内的冷却风直接对电子安装外壳4上的高温进行散热,散热效率更高。
38.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较佳地,出风通道43位于进风通道42靠近发电机组本体1的一侧。该设置,出风通道43位于电子安装外壳4的内侧,进风通道42位于电子安装外壳4的外侧。
39.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较佳地,进风通道42和出风通道43分别于位于管腔41的左右两侧。该设置,使进风通道42的进风和由出风通道43的出风相远离,互不影响,散热风路径更为流畅,特别是进风不会受出风的高温影响,散热更为有效。
40.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给出了电子安装外壳4的两侧面上各具有一安装槽44的实施方案,除了上述实施方案,电子安装外壳4的侧面上也可仅设置一个安装槽44,或设置三个以上的安装槽44。
41.本实用新型启动、发电一体的风冷发电机组,电子安装外壳4的侧面设置一个安装槽44时,安装槽44可位于进风通道42的背面,也可位于出风通道43的背面;所述安装槽44在平行于管腔41轴向的方向上与进风通道42背靠背时,所述安装槽44位于进风通道42靠近出风通道43的一侧;所述安装槽44在平行于管腔41轴向的方向上与出风通道43背靠背时,所述安装槽44位于出风通道43靠近进风通道42的一侧。所述安装槽44在平行于管腔41轴向的方向上与进风通道42背靠背时,所述安装槽44可位于进风通道42靠近出风通道43的一侧,也可位于进风通道42远离出风通道43的一侧;所述安装槽44在平行于管腔41轴向的方向上与出风通道43背靠背时,所述安装槽44可位于出风通道43靠近进风通道42的一侧,也可位于出风通道43远离进风通道42的一侧。相比在其它位置的设置,本实用新型上述对安装槽的位置的设置,可使电子安装外壳的轴向宽度更小。
42.本实用新型对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