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烧结机台车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2:29:5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烧结机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结机台车。


背景技术:

2.烧结机台车是烧结机主要运行部件,主要作用是在烧结机头尾轮间组成运行回转链,在上部水平段接受烧结混合物料,经预热点燃、烧结、冷却和翻料后,返程回到头轮,形成传动循环,达到烧结物料之目的。
3.如图1所示,烧结机台车包括纵向4条铁粱,中间加肋板连接,中间的2条主梁截面厚度大,两边的2条侧梁截面厚度较小,整个结构为整体铸造而成。台车受热过程中炉条上烧结矿团温度约为1100-1200℃,使用一段时间后,有些台车的两边侧梁均断裂,断口位于紧靠连接肋板处,断裂方向与铸铁梁大致垂直。
4.现有修复方法为采用还跳电弧焊进行修复,焊接位置为立焊,直流反接。但修复后投入使用不久又在原断口处断裂,效果不理想,而且第二次断裂的断口修复难度更大,见说明书附图图1中的易断裂部位ⅰ、ⅱ。
5.公开号为cn202066366u、公开日2011年12月07日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烧结机台车,包括:台车体,台车体内设置有隔热件和位于隔热件上方的箅条;台车栏板,台车栏板安装于台车体两侧;台车体底部通过密封板安装构件安装有密封板,密封板的内侧面与风箱顶部挡风墙的外侧面相接触。采用上述结构压紧装置,同样存在以下技术问题:使用一段时间后,台车的两边侧梁均断裂,断口位于紧靠连接肋板处,断裂方向与铸铁梁大致垂直。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烧结机台车,用以解决现有烧结机台车运行中侧梁出现断裂的技术问题。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烧结机台车,包括两根平行的主梁,主梁外侧间隔设置侧梁,主梁与侧梁两端分别设置端梁,端梁外侧设置滚轮;主梁与主梁之间设置第一肋板,主梁与侧梁之间设置第二肋板,其特征是,中部侧梁内壁上设置抗断裂装置,抗断裂装置位于相邻第二肋板之间。
8.本实用新型在烧结机台车投入使用前,在易断裂的侧梁中部增加抗断裂装置,可以有效提高烧结车的使用寿命,延长烧结机台车侧梁产生断裂的时间。
9.为解决抗断裂装置最佳安装位置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抗断裂装置靠近第二肋板。
10.本实用新型之所以将抗断裂装置,安装在紧靠连接肋板处,是因为该处常出现侧梁断裂断口,固其为抗断裂装置最佳安装位置。
11.为解决抗断裂装置的采用何种结构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抗断裂装置包括l形折弯件、l形折弯件两侧设置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l形折弯件的
水平部与侧梁的下翼缘通过连接件固接,l形折弯件竖直部与中部侧梁内壁压紧配合。
12.为进一步提高l形折弯件竖直部与中部侧梁内壁之间的连接,将l形折弯件竖直部、l形折弯件竖直部端部与中部侧梁内壁点焊焊接。
13.本实用新型将抗断裂装置设计为3个组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通过连接件将抗断裂装置安装在侧梁的下翼缘的同时,将l形折弯件竖直部压紧在侧梁上,增大侧梁中部的厚度,增加薄弱环节的厚度,从而解决了其因热胀冷缩产生拉应力导致侧梁断裂的技术问题。
14.为解决抗断裂装置如何固定在侧梁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l形折弯件的水平部设置第一连接孔;
15.所述侧梁的下翼缘上设置第二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中设置连接螺栓,实现抗断裂装置与侧梁下翼缘的固接。
16.本实用新型利用下翼缘固定抗断裂装置,避免了在侧梁上打孔,既保证了侧梁的性能不受影响,又使得l形折弯件可压紧侧梁侧壁,起到推迟侧梁断裂的作用。
17.为解决第一连接孔采用何种形状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孔为圆孔或腰型孔。圆孔加工方便,腰型孔可根据使用工况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广。
18.为解决连接件外露于抗断裂装置与侧梁外影响台车运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连接孔为沉孔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锥形孔、第一圆柱孔,可以将连接件隐藏在第一锥形孔内,保证台车正常运行。
19.为解决连接件外露于抗断裂装置与侧梁外影响台车运行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二连接孔为沉孔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二圆柱孔、第二锥形孔,可以将连接件隐藏在第二锥形孔内,保证台车正常运行。
20.为解决主侧梁之间的连接强度不均匀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第一肋板与第二肋板交错设置,提高主侧梁之间的连接强度,受力均匀,受热冷却均匀。
21.为解决端梁与栏板连接不牢靠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端梁顶板内侧边缘为台阶结构,端梁顶板上设置栏板插接孔,端梁上设置栏板连接环。通过台阶结构、插接孔、连接环三者的配合,保证端梁与栏板连接牢靠。
22.为解决上下翼缘的冷热循环差别大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主梁上翼缘的宽度大于主梁下翼缘的宽度,上翼缘刚性较大,运行时从上翼缘往下加热温度高,上下翼缘的冷热循环差别不大。
23.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改进,所述侧梁上翼缘的宽度小于侧梁下翼缘的宽度。
附图说明
24.图1是现有烧结机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实用新型烧结机台车的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图2中a的放大图;
27.图4是本实用新型烧结机台车的抗断裂装置的示意图一;
28.图5是本实用新型烧结机台车的抗断裂装置的示意图二;
29.图6是本实用新型烧结机台车的侧视图(无端梁);
30.图7是本实用新型图6中b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31.实施例1
32.如图2所示,一种烧结机台车,包括主梁1、侧梁2、端梁3、肋板4、滚轮5、抗断裂装置6。
33.主梁1包括第一主梁10、第二主梁11。侧梁2包括第一侧梁20、第二侧梁21。端梁3包括第一端梁30、第二端梁31。肋板4包括第一肋板40、第二肋板41、第三肋板42。滚轮5包括第一滚轮51、第二滚轮52、第三滚轮(图中未示出)、第四滚轮(图中未示出)。
34.第一主梁10、第二主梁11之间通过均布的第一肋板40相连接。第一主梁10与第一侧梁20之间通过均布的第二肋板41相连接。第二主梁11与第二侧梁21之间通过均布的第三肋板42相连接。第一肋板40、第二肋板41、第三肋板42之间交错设置。
35.主梁1、侧梁2两端分别设置第一端梁30、第二端梁31,第一端梁外侧设置第一滚轮51、第二滚轮52。第二端梁31外侧设置第三滚轮(图中未示出)、第四滚轮(图中未示出)。
36.中部第一侧梁20内壁上设置第一抗断裂装置,第一抗断裂装置位于相邻第二肋板之间。第二侧梁21中部内壁上设置第二抗断裂装置,第二抗断裂装置位于相邻第二肋板或第三肋板之间。
37.如图4、5所示,抗断裂装置6包括l形折弯件60、l形折弯件两侧设置的第一侧板61、第二侧板62。l形折弯件的水平部与侧梁的下翼缘通过连接件固接,l形折弯件竖直部与中部侧梁内壁压紧配合。
38.l形折弯件的水平部设置第一连接孔,第一连接孔为圆孔601或腰型孔601'。侧梁的下翼缘上设置第二连接孔201,第一连接孔与第二连接孔中设置连接螺栓,实现抗断裂装置与侧梁下翼缘的固接。
39.本实用新型将抗断裂装置设计为3个组件,结构简单,加工方便,成本低,通过连接件将抗断裂装置安装在侧梁的下翼缘的同时,将l形折弯件竖直部压紧在侧梁上,增大侧梁中部的厚度,增加薄弱环节的厚度,从而解决了其因热胀冷缩产生拉应力导致侧梁断裂的技术问题。
40.实施例2
41.与实施例1不同的是:如图6、7所示,第一连接孔采用沉孔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一锥形孔、第一圆柱孔。第二连接孔201采用沉孔结构,包括自上而下设置的第二圆柱孔2010、第二锥形孔2011。可以将连接螺栓的螺母、螺杆、螺帽隐藏在锥形孔内,保证台车正常运行。
42.实施例3
43.与实施例2不同的是:端梁30顶板内侧边缘为台阶结构301,端梁顶板上设置栏板插接孔302,端梁上设置栏板连接环303。通过台阶结构、插接孔、连接环三者的配合,保证端梁与栏板连接牢靠。
44.主梁上翼缘的宽度大于主梁下翼缘的宽度,上翼缘刚性较大,运行时从上翼缘往下加热温度高,上下翼缘的冷热循环差别不大。侧梁上翼缘的宽度小于侧梁下翼缘的宽度。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