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用的自动加药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1:50: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用的自动加药装置。


背景技术:

2.水产养殖是人为控制下繁殖、培育和收获水生动植物的生产活动,一般包括在人工饲养管理下从苗种养成水产品的全过程,而目前,由于养殖厂生物密度大,产生大量代谢产物、垃圾废物、腐败生物等,大多数汇集后暂时存放在尾池中,不仅污染养殖厂周边环境,挥发出难闻的气味,需要使用通过通过添加药物进行净化,通常是人工手持混合好的药液通过水桶,往尾水池里面添加,但这种方式会使加药的均匀度不好,且工作效率较低,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较大,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用的自动加药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用的自动加药装置,使得药液能够喷洒的均匀,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用的自动加药装置,包括罐体、喷洒单元和往复驱动单元;
5.罐体:其内腔底壁面放置有抽液泵,抽液泵的出液口处设有传输管,传输管的出液口与罐体上端设置的连接孔相连;
6.喷洒单元:包括转动管、弧形传输管和喷头,所述转动管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罐体上端设置的连接孔内,转动管与传输管相通,转动管外弧面设置的出液口处设有弧形传输管,弧形传输管外弧面均匀设置的出液口处均设有喷头;
7.往复驱动单元:设置于罐体的上端面,往复驱动单元与转动管的外弧面固定连接;
8.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所述控制开关组设置于罐体的上端面边缘处,控制开关组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抽液泵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使得药液能够喷洒的均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9.进一步的,所述往复驱动单元包括电机、弧形驱动板、连接柱和弧形连接板,所述电机通过安装座设置于罐体的上端面,电机的输出轴前端设有弧形驱动板,弧形驱动板的内弧面上端设有连接柱,转动管的外弧面设有弧形连接板,连接柱的前端与弧形连接板外弧面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电机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的输出端,使得药液能够喷洒的均匀。
10.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上端面进液口内设有进液管,进液管的外弧面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简单的进行操作。
11.进一步的,所述罐体外弧面设置的开口内设有透明板,透明板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观察罐体内的余量。
12.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下端面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座,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
的加药作业。
13.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扶手,扶手的外弧面均设有防滑纹,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14.进一步的,所述罐体的上端面设有保护壳,转动管、弧形传输管、电机、弧形驱动板、连接柱和弧形连接板均位于保护壳的内部,对其内部结构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用的自动加药装置,具有以下好处:
16.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调控抽液泵和电机同时运作,抽液泵将罐体内部的药液通过传输管输送至转动管和弧形传输管内,最后通过喷头喷出,从而起到喷洒药液的作用,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与此同时电机输出轴旋转带动弧形驱动板转动,由于连接柱与弧形连接板滑动连接,当连接柱被弧形驱动板带着从最上端顺时针旋转至最下端时,连接柱会在弧形连接板外弧面设置的弧形槽内滑动,并同时顶着弧形连接板顺时针绕转动管摆动并复位,而弧形传输管和喷头则被转动管带着同时同幅度逆时针摆动并复位,反之当连接柱被弧形驱动板带着从最下端顺时针旋转至最上端时,弧形连接板则被顶着逆时针绕转动管摆动并复位,而弧形传输管和喷头则被转动管带着同时同幅度顺时针摆动并复位,而弧形连接板摆动的幅度不大于弧形驱动板的竖直长度,弧形驱动板不断的进行旋转,并通过连接柱带动弧形连接板、转动管、弧形传输管和喷头不断的往复旋转,并与喷洒单元配合,从而使得药液能够喷洒的均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喷洒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19.图中:1罐体、2抽液泵、3传输管、4喷洒单元、41转动管、42弧形传输管、43喷头、5往复驱动单元、51电机、52弧形驱动板、53连接柱、54弧形连接板、6控制开关组、7进液管、8密封盖、9透明板、10刻度线、11连接座、12扶手、13保护壳。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1.请参阅图1-2,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用的自动加药装置,包括罐体1、喷洒单元4和往复驱动单元5;
22.罐体1:罐体1起到储存药液的作用,其内腔底壁面放置有抽液泵2抽液泵2起到抽液的作用,抽液泵2的出液口处设有传输管3,满足快速传输药液的需求,传输管3的出液口与罐体1上端设置的连接孔相连;
23.喷洒单元4:包括转动管41、弧形传输管42和喷头43,转动管41通过密封轴承转动连接于罐体1上端设置的连接孔内,转动管41与传输管3相通,转动管41外弧面设置的出液口处设有弧形传输管42,弧形传输管42外弧面均匀设置的出液口处均设有喷头43,工作人
员调控抽液泵2运作,抽液泵2将罐体1内部的药液通过传输管3输送至转动管41和弧形传输管42内,最后通过喷头43喷出,从而起到喷洒药液的作用,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
24.往复驱动单元5:设置于罐体1的上端面,往复驱动单元5与转动管41的外弧面固定连接,往复驱动单元5包括电机51、弧形驱动板52、连接柱53和弧形连接板54,电机51通过安装座设置于罐体1的上端面,电机51的输出轴前端设有弧形驱动板52,弧形驱动板52的内弧面上端设有连接柱53,转动管41的外弧面设有弧形连接板54,连接柱53的前端与弧形连接板54外弧面设置的滑槽滑动连接,电机51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6的输出端,与此同时电机51输出轴旋转带动弧形驱动板52转动,由于连接柱53与弧形连接板54滑动连接,当连接柱53被弧形驱动板52带着从最上端顺时针旋转至最下端时,连接柱53会在弧形连接板54外弧面设置的弧形槽内滑动,并同时顶着弧形连接板54顺时针绕转动管41摆动并复位,而弧形传输管42和喷头43则被转动管41带着同时同幅度逆时针摆动并复位,反之当连接柱53被弧形驱动板52带着从最下端顺时针旋转至最上端时,弧形连接板54则被顶着逆时针绕转动管41摆动并复位,而弧形传输管42和喷头43则被转动管41带着同时同幅度顺时针摆动并复位,而弧形连接板54摆动的幅度不大于弧形驱动板52的竖直长度,弧形驱动板52不断的进行旋转,并通过连接柱53带动弧形连接板54、转动管41、弧形传输管42和喷头43不断的往复旋转,并与喷洒单元4配合,从而使得药液能够喷洒的均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25.其中:还包括控制开关组6,控制开关组6设置于罐体1的上端面边缘处,控制开关组6的输入端电连接外部电源,抽液泵2的输入端电连接控制开关组6的输出端,调控各个电器元件运作。
26.其中:罐体1的上端面进液口内设有进液管7,进液管7的外弧面上端螺纹连接有密封盖8,当需要往罐体1内部加药液时,只需逆时针拧开密封盖8,然后通过进液管7灌入即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简单的进行操作。
27.其中:罐体1外弧面设置的开口内设有透明板9,透明板9的外表面设有刻度线10,透明板9和刻度线10配合使用,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观察罐体1内的余量。
28.其中:罐体1的下端面设有对称分布的连接座11,首先工作人员将罐体1通过连接座11与水产养殖区域周围的工字型导轨滑动连接,方便工作人员进行全方位的加药作业。
29.其中:罐体1的外弧面设有均匀分布的扶手12,扶手12的外弧面均设有防滑纹,扶手12的设置则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
30.其中:罐体1的上端面设有保护壳13,转动管41、弧形传输管42、电机51、弧形驱动板52、连接柱53和弧形连接板54均位于保护壳13的内部,保护壳13则对其内部结构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产养殖尾水治理用的自动加药装置的工作原理如下:首先工作人员将罐体1通过连接座11与水产养殖区域周围的工字型导轨滑动连接,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控制开关组6调控抽液泵2和电机51同时运作,抽液泵2将罐体1内部的药液通过传输管3输送至转动管41和弧形传输管42内,最后通过喷头43喷出,从而起到喷洒药液的作用,减轻工作人员的工作负担,与此同时电机51输出轴旋转带动弧形驱动板52转动,由于连接柱53与弧形连接板54滑动连接,当连接柱53被弧形驱动板52带着从最上端顺时针旋转至最下端时,连接柱53会在弧形连接板54外弧面设置的弧形槽内滑动,并同时顶着弧形连接板54顺时针绕转动管41摆动并复位,而弧形传输管42和喷头43则被转动管41带着同时同幅
度逆时针摆动并复位,反之当连接柱53被弧形驱动板52带着从最下端顺时针旋转至最上端时,弧形连接板54则被顶着逆时针绕转动管41摆动并复位,而弧形传输管42和喷头43则被转动管41带着同时同幅度顺时针摆动并复位,而弧形连接板54摆动的幅度不大于弧形驱动板52的竖直长度,弧形驱动板52不断的进行旋转,并通过连接柱53带动弧形连接板54、转动管41、弧形传输管42和喷头43不断的往复旋转,并与喷洒单元4配合,从而使得药液能够喷洒的均匀,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透明板9和刻度线10配合使用,便于工作人员直观的观察罐体1内的余量,扶手12的设置则便于工作人员进行操作,保护壳13则对其内部结构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当需要往罐体1内部加药液时,只需逆时针拧开密封盖8,然后通过进液管7灌入即可,使得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简单的进行操作。
32.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实施例中所公开的抽液泵2和电机51则可根据实际应用场景自由配置,抽液泵2可选用型号为tl-b10-a/2的抽液泵,电机51可选用型号为130m-09520c5-e的电机,控制开关组6上设有与抽液泵2和电机51一一对应的用于控制其开关工作的开关按钮。
3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