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旋转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固定机构及调节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15 01:07:1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旋转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固定机构。


背景技术:

2.色轮或荧光轮在光学领域有着广泛应用,例如在投影机中就常安装有色轮或荧光轮,如图1-3所示,色轮或荧光轮主要包括马达、滤光片、盖片、固定部、排线。其中,盖片与滤光片固定连接于马达的一侧,马达的另一侧安装有固定部,在色轮或荧光轮工作时,固定部与外部设备固定连接,而马达带动滤光片进行高速旋转,同时在色轮或荧光轮的固定部上还设有凸台和定位孔等结构。
3.由于色轮或荧光轮在工作时需要进行高速旋转,所以在色轮或荧光轮制造过程中会对其进行动平衡调节,以保证色轮或荧光轮工作时有更佳的旋转效果。实际生产过程中,在对色轮或荧光轮进行动平衡调节时,检测人员常采用如图4-5所示的色轮或荧光轮夹持装置将色轮或荧光轮的固定部与动平衡检测设备进行固定连接,在动平衡检测设备检测后,还需要通过检测人员在色轮或荧光轮对应位置上手动安装配重块以对色轮或荧光轮的动平衡进行调节。
4.这样需要人工对色轮或荧光轮进行动平衡调节的过程不仅会造成人力良费,降低工作效率,同时人工作业也会有更多的误差出现,不利于提高产品精度。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调节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缺陷,提供一种旋转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固定机构。
6.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7.一种旋转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固定机构,其特点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一平台,设有一上表面;一凹槽,设于所述上表面,用于对应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契合部位;一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设于所述凹槽中;以及一电磁铁,设于所述凹槽下方,可吸引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
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凹槽采用定位柱对圆盘状光学元件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了对圆盘状光学元件夹持装置定位方式的简化,提高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调节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避免人力浪费,有利于提高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的调节精度,有效解决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调节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问题。在凹槽上还设有电磁铁,当固定部上的定位孔与定位柱对接插入后,电磁铁将对固定部上朝向凹槽的一面进行吸引,从而实现对固定部的轴向定位,防止圆盘状光学元件在测动平衡时从固定机构上脱离,保证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9.较佳地,所述固定机构适用于一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的调节系统。
1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实现了对圆盘状光学元件夹持装置定位方式的简化,提高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调节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避免人力浪费,在凹槽
内采用电磁铁对圆盘状光学元件进行固定,防止圆盘状光学元件在测动平衡时从固定机构上脱离,保证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1.一种旋转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固定机构,其特点在于,所述调节系统包括:固定机构,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所述固定机构设有定位柱,所述定位柱与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固定部上的定位孔相匹配;抓取机构,用于抓取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以及在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上安装配重块;检测装置,用于检测位于所述固定机构上的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动平衡。
1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固定机构采用定位柱对圆盘状光学元件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了对圆盘状光学元件夹持装置定位方式的简化,有利于在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动平衡调节时将抓取机构代替人工,通过检测装置与抓取机构的自动化配合,提高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调节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避免人力浪费,同时采用抓取机构对圆盘状光学元件进行配重安装,有利于提高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的调节精度,有效解决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调节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问题。
13.较佳地,所述固定机构上还设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作用于所述固定部,以对所述固定部沿所述定位柱的轴向进行定位。
1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能够防止圆盘状光学元件在测动平衡时从固定机构上脱离,保证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15.较佳地,所述固定机构上对应所述固定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对应所述定位孔延伸出所述定位柱,并且所述电磁铁安装于所述第一凹槽内。
1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一凹槽的设计增加了固定部与固定机构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固定机构对圆盘状光学元件定位时的准确性和固定时的稳定性。
17.较佳地,所述第一凹槽的底部朝向所述固定部的方向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电磁铁安装于所述安装孔内。
18.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安装孔的设计避免了第一凹槽内的电磁铁与固定部发生干涉,有利于保证固定部与第一凹槽有更好的贴合效果,有利于提升圆盘状光学元件在固定机构上的稳定性。
19.较佳地,所述固定机构上对应所述固定部上的凸台设有第二凹槽,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时,所述凸台插入所述第二凹槽。
20.较佳地,所述固定机构上对应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的排线设有第三凹槽,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连接于所述固定机构上时,所述排线卡接于所述第三凹槽。
21.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第二凹槽、第三凹槽的设计有效减少了圆盘状光学元件与固定机构连接时干涉的发生,使得圆盘状光学元件与固定机构之间有更好的贴合效果,利于提升圆盘状光学元件在固定机构上的稳定性。
22.较佳地,所述抓取机构包括机械臂,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进行动平衡检测后,所述机械臂将所述配重块安装于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上,以对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动平衡进行调节。
23.较佳地,所述调节系统还包括点胶装置和第一照射装置,所述点胶装置使用胶体将所述配重块连接在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上,所述第一照射装置用于对所述胶体进行烘干。
2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机械臂、点胶装置、第一照射装置与检测装置之间的这种自动化配合,有效解决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调节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精度。
25.较佳地,所述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照射装置,所述第二照射装置对动平衡调节后的所述圆盘状光学元件进行烘干。
26.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有利于提升圆盘状光学元件的产品良率。
27.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28.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
29.固定机构采用定位柱对圆盘状光学元件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了对圆盘状光学元件夹持装置定位方式的简化,有利于在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动平衡调节时将抓取机构代替人工,通过检测装置与抓取机构的自动化配合,提高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调节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避免人力浪费,同时采用抓取机构对圆盘状光学元件进行配重安装,有利于提高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的调节精度,有效解决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调节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问题。
附图说明
30.图1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圆盘状光学元件的结构示意图。
31.图2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一种圆盘状光学元件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32.图3为本实用新型背景技术中另一种圆盘状光学元件定位孔的结构示意图。
33.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盘状光学元件夹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4.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圆盘状光学元件夹持装置其它方向的示意图。
35.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36.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固定机构的剖视示意图。
37.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检测装置和抓取机构的布置示意图。
38.附图标记说明:
39.圆盘状光学元件(色轮或荧光轮)1
40.马达11
41.滤光片12
42.盖片13
43.排线14
44.固定部15
45.凸台151
46.定位孔152
47.抓取机构2
48.固定机构3
49.定位柱31
50.第一凹槽32
51.第二凹槽33
52.第三凹槽34
53.安装孔35
54.电磁铁36
55.导气孔37
56.检测装置4
57.感应体41
具体实施方式
58.下面通过实施例的方式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但并不因此将本实用新型限制在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5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固定机构,如图1-8 所示,固定机构3包括:一平台,设有一上表面;一凹槽,设于上表面,用于对应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契合部位;一第一定位柱与第二定位柱,设于凹槽中;以及一电磁铁36,设于凹槽下方,可吸引圆盘状光学元件1。
60.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凹槽采用定位柱31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了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夹持装置定位方式的简化,提高了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调节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避免人力浪费,有利于提高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的调节精度,有效解决了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调节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问题。在凹槽上还设有电磁铁36,当固定部15上的定位孔152与定位柱31对接插入后,电磁铁36将对固定部15上朝向凹槽的一面进行吸引,从而实现对固定部15的轴向定位,防止圆盘状光学元件1在测动平衡时从固定机构3上脱离,保证了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固定机构3适用于一圆盘状光学元件动平衡的调节系统。
62.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实现了对圆盘状光学元件夹持装置定位方式的简化,提高了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调节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避免人力浪费,在凹槽内采用电磁铁36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进行固定,防止圆盘状光学元件1在测动平衡时从固定机构3上脱离,保证了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旋转圆盘状光学元件的固定机构,如图1-8 所示,调节系统包括:固定机构3,圆盘状光学元件1可拆卸地连接于固定机构3上,固定机构3设有定位柱31,定位柱31与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固定部15上的定位孔152相匹配;抓取机构2,用于抓取圆盘状光学元件1以及在圆盘状光学元件1上安装配重块;检测装置4,用于检测位于固定机构 3上的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动平衡。
64.在本方案中,采用上述结构形式,固定机构3安装到检测装置4上,调节系统通过控制抓取机构2抓取圆盘状光学元件1放置于固定机构3上以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进行固定,固定机构3上设有定位柱31,定位柱31的位置布局与尺寸大小与圆盘状光学元件1底部固定部15上的定位孔152相匹配,在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动平衡进行调节时抓取机构2抓取圆盘状光学元件1,并将固定部15上的定位孔152与固定机构3上的定位柱31分别进行对准,然后将圆盘状光学元件1放下,定位柱31插入圆盘状光学元件1 上对应的定位孔152中以实现固
定机构3与固定部15的定位连接;接着圆盘状光学元件1上的马达11相对于固定部15开始进行旋转运动,在圆盘状光学元件1转动过程中检测装置4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动平衡进行检测,然后检测装置4传送信号到抓取机构2,抓取机构2将合适重量的配重块安装于圆盘状光学元件1上的对应位置,检测装置4对调整后的圆盘状光学元件1再次进行动平衡检测,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合格后抓取机构2将该圆盘状光学元件1取下,并自动抓取下一个待测圆盘状光学元件1放置于固定机构3。固定机构3采用定位柱31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进行定位的方式,实现了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夹持装置定位方式的简化,有利于在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动平衡调节时将抓取机构2代替人工,通过检测装置4与抓取机构 2的自动化配合,提高了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调节过程的自动化水平,有利于避免人力浪费,同时采用抓取机构2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进行配重安装,有利于提高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的调节精度,有效解决了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调节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问题。
65.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固定机构3上还设有电磁铁 36,电磁铁36作用于固定部15,以对固定部15沿定位柱31的轴向进行定位。
66.在固定机构3上还设有电磁铁36,当固定部15上的定位孔152与固定机构3上的定位柱31对接插入后,电磁铁36将对固定部15上朝向固定机构3的一面进行吸引,从而实现对固定部15的轴向定位,防止圆盘状光学元件1在测动平衡时从固定机构3上脱离,保证了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检测过程的安全性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67.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固定机构3上对应固定部15 设有第一凹槽32,第一凹槽32内对应定位孔152延伸出定位柱31,并且电磁铁36安装于第一凹槽32内。
68.在固定机构3上设有第一凹槽32,在第一凹槽32的底部朝向固定部15 的方向延伸出若干定位柱31,当抓取机构2将圆盘状光学元件1上的固定部15插入该第一凹槽32内时,若干定位柱31对应插入固定部15底部上的定位孔152中,在第一凹槽32的底部上还安装有电磁铁36,电磁铁36对固定部15上朝向第一凹槽32的一侧进行吸引,以使固定部15沿定位柱31的轴向被吸附固定。第一凹槽32的设计增加了固定部15与固定机构3的接触面积,有利于提高固定机构3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定位时的准确性和固定时的稳定性。
69.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第一凹槽32的底部朝向固定部15的方向上设有安装孔35,电磁铁36安装于安装孔35内。
70.在第一凹槽32底部设有安装孔35,电磁铁36安装于安装孔35内且电磁铁36的端部不超过第一凹槽32的底部平面,当固定部15插入第一凹槽 32内时,固定部15的底部能够与第一凹槽32的底面完全贴合,安装孔35 的设计避免了第一凹槽32内的电磁铁36与固定部15发生干涉,有利于保证固定部15与第一凹槽32有更好的贴合效果,有利于提升圆盘状光学元件 1在固定机构3上的稳定性。
71.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固定机构3上对应固定部15 上的凸台151设有第二凹槽33,圆盘状光学元件1连接于固定机构3上时,凸台151插入第二凹槽33。固定机构3上对应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排线14 设有第三凹槽34,圆盘状光学元件1连接于固定机构3上时,排线14卡接于第三凹槽34。
72.在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固定部15的底部设有凸台151,圆盘状光学元件1径向方向还连接有排线14,当圆盘状光学元件1与固定机构3进行连接时,为防止圆盘状光学元件1上的凸台151、排线14与固定机构3发生干涉,在固定机构3的第一凹槽32内还设有第二凹槽
33,第二凹槽33与固定部15上的凸台151相对应,当固定部15与第一凹槽32的底部贴合时,固定部15上的凸台151插入第二凹槽33内,在固定机构3上对应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排线14还设有第三凹槽34,当固定部15安装于第一凹槽32内时,排线14卡接于第三凹槽34。第二凹槽33、第三凹槽34的设计有效减少了圆盘状光学元件1与固定机构3连接时干涉的发生,使得圆盘状光学元件1 与固定机构3之间有更好的贴合效果,利于提升圆盘状光学元件1在固定机构3上的稳定性。
73.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如图1-8所示,抓取机构2包括机械臂,圆盘状光学元件1进行动平衡检测后,机械臂将配重块安装于圆盘状光学元件 1上,以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动平衡进行调节。调节系统还包括点胶装置和第一照射装置,点胶装置使用胶体将配重块连接在圆盘状光学元件1上,第一照射装置用于对胶体进行烘干。
74.在该调节系统中抓取机构2采用机械臂,同时该调节系统还包括点胶装置和第一照射装置,机械臂将待测圆盘状光学元件1放置于固定机构3上,固定机构3与检测装置4固定连接,在检测装置4上与固定机构3位于同侧还设有感应体41;开始检测时,圆盘状光学元件1上的固定部15与固定机构3固定连接,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马达11在固定部15上进行高速旋转,感应体41会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旋转圈数进行记录,检测装置4将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的检测结果传输到机械臂和点胶装置,机械臂会抓取相应重量的配重块至圆盘状光学元件1上的对应位置,点胶装置配合机械臂通过胶体将配重块粘接于圆盘状光学元件1上,以对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动平衡进行调节;圆盘状光学元件1粘接完配重块后会再次进行旋转,由检测装置4检测圆盘状光学元件1动平衡的调节结果是否符合要求,所以在圆盘状光学元件1再次旋转前会通过第一照射装置对其上的胶体进行烘干,以保证圆盘状光学元件1再次旋转时配重块不会脱落。机械臂、点胶装置、第一照射装置与检测装置4之间的这种自动化配合,有效解决了圆盘状光学元件1 动平衡调节时需要大量人工操作的问题,同时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精度。
75.作为一种较佳的实施方式,调节系统还包括第二照射装置,第二照射装置对动平衡调节后的圆盘状光学元件1进行烘干。
76.在圆盘状光学元件1完成动平衡的调节后会被传送至完成盘内,当完成盘放满后,完成盘会被传送至第二照射装置处,第二照射装置会对完成盘内的圆盘状光学元件1再次进行烘干,最后人工将完成盘从调节系统上取下,这样有利于提升圆盘状光学元件1的产品良率。
77.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