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的USB自动拔插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4 20:17: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的usb自动拔插装置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动化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的usb自动拔插装置。


背景技术:

2.sar的英文全称为specific absorption rate,中文一般称为“比吸收率”或者“特征吸收率”,是手机或无线产品的电磁波能量的吸收比值。其定义过程为:在外电磁场的作用下,人体内将产生感应电磁场,由于人体各种器官均为有耗介质,因此体内电磁场将会产生电流,导致吸收和耗散电磁能量。生物剂量学中就用sar值来表征这一物理过程。而csar是指快速sar测试,能够快速地进行手机电磁辐射评估。
3.然而在进行手机电磁辐射评估时,需要对不同状态手机电磁辐射进行评估,那么将手机切换不同状态时,需要写入不同的程序,而在写入程序的过程中,需要将手机与写入设备进行连接,该连接是通过接口、插头连接的,传统的技术中,是通过人工拔插完成,效率低,影响自动化进程以及坚持进程。
4.有鉴于此,申请人提出了以下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的usb自动拔插装置。
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的usb自动拔插装置,包括:支架、装配于支架上的ccd模组、usb拔插模组以及定位模组;所述的定位模组用于将手机固定;所述的ccd模组可在z轴上移动,ccd模组拍摄手机的图片并通过系统分析确定手机的接口位置;所述的usb拔插模组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适配手机的接口的插头;所述的usb拔插模组具有插头,插头可在xyz三轴上移动,以对准手机的接口并将插头插入接口内。
7.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支架上装配有z轴,所述的ccd模组以及usb拔插模组通过滑动座共同安装于z轴上并同步沿z轴直线往复移动。
8.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ccd模组以及usb拔插模组通过第一电机驱动同步沿z轴直线往复移动;
9.ccd技术属于现有技术,在许多的自动化设备上均有使用,ccd视觉自动检测系统
10.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usb拔插模组包括:x轴组件、y轴组件、插头安装台以及所述插头,插头固定安装于插头安装台,且与插头安装台同步于x轴组件及y轴组件上移动。
11.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插头安装台包括:上安装台及下安装台,上安装台及下安装台组装后两者之间构成了插头固定的安装腔,插头于安装腔内与线材接通;所述的插头从插头安装台的前端凸出。
12.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上安装台及下安装台之间通过锁螺丝固定;或所述的上安装台及下安装台之间通过锁扣件限位固定。
13.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x轴组件和y轴组件均为丝杆组件,通过丝杆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以驱动插头安装台在x、y方向上精准移动;或所述的x轴组件和y轴组件为气缸及滑轨组件,通过气缸驱动插头安装台沿滑轨在x、y方向上移动。
14.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位模组包括:上定位板、下定位板及第二电机,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中其中一个相对于支架定位,另一个由第二电机驱动运行,使上定位板和下定位板之间执行夹紧或松开动作。
15.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定位模组依靠支撑杆定位支撑于usb拔插模组前端,且定位模组至少在x方向上位置固定。
16.优选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的ccd模组、usb拔插模组以及定位模组均与一控制系统连接。
17.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18.1.本实用新型通过自动化方式,通过ccd模组进行自动较位,较位精准度高,将手机接口与插头自动插拔,无需人工较位,通过自动化操作代替人工操作,效率高;
19.2.本实用新型采用600万工业ccd,自动识别不同测试样机的接口,采用ai视觉识别算法,可识别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接口,识别精度高;
20.3.本实用新型采用高精度三轴运动机构,可实现拔插
±
0.2mm精度;
21.4.本实用新型可自由切换usb拔插模型的功能,通讯功能及充电功能自由切换,整体结构小巧,安装简单。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3.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usb拔插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3为插头安装台的结构示意图;
26.图4为x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5为y轴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28.图6为手机装配于usb自动拔插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9.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发明有关的构成。
30.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径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左”、“右”、“前”、“后”、“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
以上。
3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32.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的usb自动拔插装置,如图1-2所示,包括:支架100、装配于支架100上的ccd模组200、usb拔插模组300以及定位模组400,所述的ccd模组200、usb拔插模组300以及定位模组400均与一控制系统连接,由控制系统控制运行。
33.所述的支架100是起承载的作用,主要是将整个usb自动拔插装置安装在csar手机自动化测试设备上,支架100的具体结构、形状可以有很多。而具体地,支架100于本实施例中呈板块状。
34.所述的支架100上安装有z轴610,所述的ccd模组200以及usb拔插模组300通过滑动座110共同安装于z轴610上并同步沿z轴610直线往复移动;z轴610可以是导轨、滑轨等结构,z轴610具有一外壳,起防护作用。
35.所述的ccd模组200以及usb拔插模组300通过第一电机611驱动同步沿z轴610直线往复移动,第一电机611驱动滑动座110沿z轴610移动。
36.所述的滑动座110上形成有ccd模组200装配的第一安装板111及usb拔插模组300装配的第二安装板112,ccd模组200和usb拔插模组300安装后,以图1所示方位表示,为上下分布,ccd模组200位于usb拔插模组300上方,两者间在z轴方向上的相对距离是固定的。
37.所述的滑动座110是起带动滑动以及提供支撑安装的作用,滑动座110的具体形状可以进行更换。
38.所述的ccd模组200包括:主机210及ccd摄像头220,ccd摄像头220朝向定位模组400的方向,ccd摄像头220拍摄手机500的图片并将图片传输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分析确定手机500的接口位置,进而控制usb拔插模组300移动至对应手机500的接口位置,插入手机500的接口。
39.ccd识别技术、ccd工业识别系统等已经在现有技术的自动化设备中普及以及应用,而本实施例中的ccd模组200采用600万工业ccd,自动识别不同测试样机的接口,且采用ai视觉识别算法,可识别不同颜色,不同材质的接口,识别精度高;通过ccd识别产品的形状、角度等。
40.ccd模组200用于采集手机500的的高清图像,图像经数字化处理后,生成的定位数据,进而实现定位控制,控制usb拔插模组300移动,以准确插入手机500的接口。
41.所述的usb拔插模组300包括:x轴组件310、y轴组件320、插头安装台330以及插头301,插头301固定安装于插头安装台330,且与插头安装台330同步于x轴组件310及y轴组件320上移动。
42.所述的插头301的型号随着待检测的手机的接口型号不同而进行更换。如图3所示,所述的插头安装台330包括:上安装台331及下安装台332,上安装台331及下安装台332组装后两者之间构成了插头301固定的安装腔,插头301于安装腔内与线材302接通;
43.所述的插头301从插头安装台330的前端凸出。
44.所述的上安装台331与下安装台332之间通过螺丝锁紧,或所述的上安装台331及下安装台332之间通过锁扣件限位固定,方便拆卸,在将上安装台331拆卸后,能够方便插头301的更换,具体地,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安装台331与下安装台332之间通过螺丝锁紧。而根据现有手机接口类型主要有type-c、micro usb、lightning三种,而根据待检测手机的型号不同,可以相应地更换插头301的型号,以与手机接口型号相匹配。
45.所述的插头安装台330安装于x轴组件310上,x轴组件320安装于y轴组件320上,而所述的x轴组件和y轴组件可以均为丝杆组件,通过丝杆电机驱动丝杆转动,以驱动插头安装台330在x、y方向上精准移动;或所述的x轴组件和y轴组件可以均为气缸及滑轨组件,通过气缸驱动插头安装台330沿滑轨在x、y方向上移动。
46.具体地,如图4所示,所述的x轴组件310包括:第一底座311、x轴电机312以及丝杆313,所述的插头安装台330通过第一滑座314连接于丝杆313,所述的x轴电机312转动带动第一滑座314在x方向直线移动,进而带动插头安装台330在x方向移动;
47.如图5所示,所述的y轴组件320包括:第二底座321、y轴电机322以及丝杆323,所述的x轴组件310通过第二滑座324连接于丝杆323,y轴电机322转动带动第二滑座324在y方向直线移动,进而带动插头安装台330与x轴组件310在y方向移动;
48.通过上述,可以实现插头301在xyz三轴方向上移动,以对应手机500的接口位置。
49.如图1所示,所述的定位模组400依靠支撑杆440定位支撑于usb拔插模组300前端,且定位模组400至少在x方向上位置固定。所述的定位模组400包括:上定位板410、下定位板420及第二电机430,上定位板410和下定位板420中其中一个相对于支架100定位,另一个由第二电机430驱动运行,使上定位板410和下定位板420之间执行夹紧或松开动作;这里,设定下定位板420是固定的,而上定位板410由第二电机430驱动上下移动;
50.进一步地,第一底座311在平行于丝杆313的方向上设置有滑轨,插头安装台330通过滑块315安装于x轴组件310上,滑块315与第一滑座314固定,滑轨起辅助滑块315移动的作用;
51.同理,第二底座321在平行于丝杆323的方向上设置有滑轨,x轴组件310通过滑块325安装于y轴组件320上,滑块325与第二滑座324固定,滑轨起辅助滑块325移动的作用;
52.在使用时,手机通过人工或者是机械手送入上定位板410、下定位板420之间,然后,第二电机430驱动上定位板410下移,将手机夹紧。
53.下面具体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使用:
54.首先,手机通过机械手或人工放置于定位模组400;
55.接着,第二电机430驱动上定位板410下移,通过上定位板410及下定位板420将手机夹紧;
56.接着,ccd模组200在z轴方向下移,下移后拍摄定位后的手机500的图片,将图片传输至控制系统,通过控制系统分析手机500当前位置以及接口的位置;
57.接着,ccd模组200复位,然后通过控制系统控制usb拔插模组300在zy方向上移动,移动至正对接口;
58.最后,控制系统控制usb拔插模组300在x方向上移动,插头301插入手机500的插口中,进行数据写入。
59.在数据写入完成后,usb拔插模组300在x方向上移动复位,插头301拔出,手机通过
手工或者机械手传输至指定的地方。
60.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实用新型。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实用新型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