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素回转窑及其碳素的制造工艺的制作方法

2022-06-12 00:37: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回转窑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素回转窑及其碳素的制造工艺。


背景技术:

2.炭和石墨材料是以碳元素为主的非金属固体材料,其中炭材料基本上由非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而石墨材料则是基本上由石墨质碳组成的材料。不仅是石墨,同时也包含金刚石、富勒烯、卡宾所有的含碳材料都称为碳素材料;
3.碳素材料的生产发展很快,煅烧碳素材料的主要设备就是回转窑,它投资少,产能大,自动化程度高,适用于大规模煅烧;现有的碳素回转窑在对物料进行煅烧时,物料会在筒体内进行回转,虽然物料在回转过程中会发生位置移动,但是筒体转动时,离心力的作用下,碳素材料仍然会堆积在筒体内壁,这就导致堆积的碳素材料的外层和内侧始终保持位置不变,从而使得内层的碳素材料受热不均,进而影响碳素材料的煅烧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内层的碳素材料受热不均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碳素回转窑。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设计一种碳素回转窑,包括筒体、烟尘箱、窑头罩和进料管,所述筒体的一端与烟尘箱转动连接、与烟尘箱内部相通,所述筒体的另一端与窑头罩固定连接,所述进料管固定安装在烟尘箱内侧,所述进料管的出口端延伸到筒体的内侧。
7.优选的,所述烟尘箱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套座,所述固定套座位于筒体内侧的端部、且套设在进料管的外侧,所述固定套座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螺旋片。
8.优选的,所述螺旋片的螺旋内径大于进料管的外径大小;所述螺旋片的螺旋长度与筒体的长度相同。
9.优选的,所述筒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固定环,若干所述固定环的底端均安装有支撑机构,若干所述支撑机构可以对相应固定环进行支撑。
10.优选的,所述支撑机构包括第一安装架、第一支撑板、第二支撑板、两个导向轮和若干缓冲件;所述第一安装架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的顶部,两个所述导向轮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架的两端、且与固定环抵触,若干所述缓冲件安装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之间。
11.优选的,所述缓冲件包括套筒、套杆和减震弹簧,所述套筒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上,所述套杆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套杆的底端插接在套筒内、且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套设在套杆上。
12.优选的,所述筒体外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的下方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可以带动固定齿轮转动。
13.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底座、第二安装架、驱动电机、减速箱、驱动齿轮和导向齿轮;所述第二安装架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驱动电机和减速箱均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架的外侧,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与减速箱的输入端固定连接,所述减速箱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驱动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架内侧的一端、且与固定齿轮啮合;所述导向齿轮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架内侧的另一端、且与固定齿轮啮合。
14.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素回转窑的碳素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15.步骤1:将筒体安装定位,确保筒体的固定环与相应的导向轮接触,固定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且与导向齿轮同时啮合;
16.步骤2:将燃料导入窑头罩内进行燃烧,然后通过窑头罩将火焰喷入筒体内部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达到1200-1300℃后,将碳素原料导入进料管内部,然后碳素原料会掉落到筒体内部进行煅烧;
17.步骤3:启动驱动电机,通过减速箱的减速可以使得驱动齿轮低速转动,然后固定齿轮会发生转动,同时筒体跟随固定齿轮同步转动;此时筒体与螺旋片发生相对转动,筒体内部的碳素料加热的同时被螺旋片搅动,同时沿着螺旋片的螺旋方向运动;
18.步骤4:加热好的碳素料会运动到窑头罩内部,最终掉落到窑头罩外侧的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即完成了碳素的煅烧。
19.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素回转窑,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筒体转动时可以与螺旋片发生相对转动,这就使得螺旋片对筒体内部的碳素原料进行搅动,这就避免了碳素原料的内外侧无法均匀受热的问题,在螺旋片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碳素料沿着筒体移动,最终导出筒体进行冷却完成煅烧。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素回转窑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素回转窑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2.图3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素回转窑的支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3.图4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素回转窑的缓冲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5为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碳素回转窑的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5.图中:筒体1、烟尘箱2、窑头罩3、进料管4、固定座5、固定套座61、螺旋片62、固定环7、支撑机构8、第一安装架81、导向轮82、第一支撑板83、缓冲件84、套筒841、套杆842、减震弹簧843、第二支撑板85、固定齿轮9、驱动机构10、底座101、第二安装架102、驱动电机103、减速箱104、驱动齿轮105、导向齿轮106。
具体实施方式
26.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27.实施例1:
28.参照图1-2,一种碳素回转窑,包括筒体1、烟尘箱2、窑头罩3和进料管4,筒体1的一端与烟尘箱2转动连接、与烟尘箱2内部相通,烟尘箱2用于收集煅烧后的高温烟尘;筒体1的另一端与窑头罩3固定连接,进料管4固定安装在烟尘箱2内侧,窑头罩3用于向筒体1内部喷
射火焰;进料管4的出口端延伸到筒体1的内侧;进料管4用于将碳素原料导入筒体1内部;
29.烟尘箱2的内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座5,固定座5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固定套座61,固定套座61位于筒体1内侧的端部、且套设在进料管4的外侧,固定套座61的端部固定安装有螺旋片62;螺旋片62的螺旋内径大于进料管4的外径大小;螺旋片62的螺旋长度与筒体1的长度相同。筒体1转动时可以与螺旋片62发生相对转动,这就使得螺旋片62对筒体1内部的碳素原料进行搅动,这就避免了碳素原料的内外侧无法均匀受热的问题,在螺旋片62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碳素料沿着筒体1移动,最终导出筒体1进行冷却。
30.实施例2:
31.参照图1-5,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优选实施例,与实施例1的区别在于,筒体1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若干固定环7,若干固定环7的底端均安装有支撑机构8,若干支撑机构8可以对相应固定环7进行支撑;支撑机构8包括第一安装架81、第一支撑板83、第二支撑板85、两个导向轮82和若干缓冲件84;第一安装架81固定安装在第一支撑板83的顶部,两个导向轮82分别转动安装在第一安装架81的两端、且与固定环7抵触,若干缓冲件84安装在第一支撑板83和第二支撑板85之间;
32.缓冲件84包括套筒841、套杆842和减震弹簧843,套筒841固定安装在第二支撑板85上,套杆842的顶端与第一支撑板83固定连接,套杆842的底端插接在套筒841内、且与套筒841滑动连接,减震弹簧843套设在套杆842上;减震弹簧843可以筒体1转动时导向轮82与固定环7之间发生晃动。
33.筒体1外侧的中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齿轮9,固定齿轮9的下方安装有驱动机构10,驱动机构10可以带动固定齿轮9转动;驱动机构10包括底座101、第二安装架102、驱动电机103、减速箱104、驱动齿轮105和导向齿轮106;第二安装架102固定安装在底座101上,驱动电机103和减速箱104均固定安装在第二安装架102的外侧,驱动电机103的输出轴与减速箱104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减速箱104的输出端与驱动齿轮105固定连接,减速箱104可以减缓驱动齿轮105的转速;驱动齿轮105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架102内侧的一端、且与固定齿轮9啮合,驱动齿轮105用于带动固定齿轮9转动;导向齿轮106转动安装在第二安装架102内侧的另一端、且与固定齿轮9啮合。
34.工作原理:首先,将碳素原料导入进料管4内部,然后碳素原料会掉落到筒体1内部进行煅烧;启动驱动电机103,通过减速箱104的减速可以使得驱动齿轮105低速转动,由于驱动齿轮105与固定齿轮9啮合,所以固定齿轮9会带动筒体1整体发生转动;
35.然后,筒体1内部的碳素原料发生反转,同时筒体1转动与螺旋片62发生相对转动,这就使得螺旋片62对筒体1内部的碳素原料进行搅动,在螺旋片62的作用下可以使得碳素料沿着筒体1移动,最终导出筒体1进行冷却完成煅烧。
36.实施例3:
37.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碳素回转窑的碳素的制造工艺,包括如下步骤;
38.步骤1:将筒体1安装定位,确保筒体1的固定环7与相应的导向轮82接触,固定齿轮与驱动齿轮啮合、且与导向齿轮同时啮合;
39.步骤2:将燃料导入窑头罩3内进行燃烧,然后通过窑头罩3将火焰喷入筒体1内部进行加热,加热温度达到1200-1300℃后,将碳素原料导入进料管4内部,然后碳素原料会掉落到筒体1内部进行煅烧;
40.步骤3:启动驱动电机103,通过减速箱104的减速可以使得驱动齿轮105低速转动,然后固定齿轮9会发生转动,同时筒体1跟随固定齿轮9同步转动;此时筒体1与螺旋片62发生相对转动,筒体1内部的碳素料加热的同时被螺旋片62搅动,同时沿着螺旋片62的螺旋方向运动;
41.步骤4:加热好的碳素料会运动到窑头罩3内部,最终掉落到窑头罩3外侧的冷却装置内进行冷却,即完成了碳素的煅烧。
42.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