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线束保护工装的制作方法

2022-06-11 07:28:5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气元件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线束保护工装。


背景技术:

2.动力电池作为一种绿色能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其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大幅降低汽车尾气的排放量,对环境保护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锂离子电池通过串并联的方式,将单体电芯组合成容量更大的模组,再将模组通过串并联的方式组成电池模组,为整车提供动力能源。电池模组上具有裸露在外的线束,由于线束本身材质软容易损坏,在模组制造及转移过程中,线束及标签有着较高破损风险,一旦线束破损,将直接导致模组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线束保护工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一个或多个技术问题,至少提供一种有益的选择或创造条件。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5.一种线束保护工装,包括:电池模组,所述电池模组的顶面上具有若干个线束;绝缘保护件,其连接有固定装置,所述绝缘保护件通过所述固定装置相对固定于电池模组的顶面,所述绝缘保护件覆盖于至少一个所述线束的顶侧。
6.该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绝缘保护件上连接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可将绝缘保护件相对固定至电池模组的顶面,从而覆盖电池模组顶面的线束,利用绝缘保护件可对线束进行保护,避免因直接裸露在外而在电池模组制造及转移过程中发生破损的问题,提高电池模组生产、运输的质量稳定性。
7.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于所述绝缘保护件上的第一卡接件,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件,所述第一卡接件与所述第二卡接件通过卡扣相互连接。绝缘保护件通过第一卡接件与第二卡接件的卡扣连接相对固定在电池模组上,可实现与电池模组的快速拆装以及对绝缘保护件与固定装置的循环利用。
8.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另一种改进,所述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线与固定件,所述连接线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绝缘保护件上,所述连接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固定件,所述固定件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所述绝缘保护件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通过多个所述固定装置连接于所述电池模组。利用连接线可方便调整固定件的位置,将固定件连接至电池模组的侧面,并且利用多个固定装置分别将绝缘保护件的两个相对的侧边拉紧固定至电池模组的侧面,从而实现绝缘保护件与电池模组的相对固定。
9.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线上的磁性块,所述磁性块与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相互吸引,所述磁性块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层。直接利用磁性块的磁性连接固定在电池模组的侧面,拆装方便,并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而绝缘层则可以规避磁性块搭接在电池模组的极柱上造成短路的风险。
10.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件包括连接于所述连接线上的粘性
块,所述粘性块粘接于所述电池模组的侧面。粘性块直接粘贴在电池模组的侧面,以实现绝缘保护件在电池模组上的相对固定,同样的拆装方便,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强。
11.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连接线为弹性材质。具有弹性的连接线使得固定件在不同的位置上固定时适应性更强,其自身的弹力亦可更好地对抗外界的干扰,提高连接稳定性。
12.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保护件的边角上均连接有所述固定装置。绝缘保护件的各个边角均通过固定装置连接至电池模组,使得绝缘保护件在电池模组上定位效果更好,减少绝缘保护件翘边等问题发生。
13.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保护件为棉布材质。棉布材质柔和轻便,透气性和抗静电性好,亦可更好地控制成本。
14.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保护件覆盖于所有的所述线束的顶侧。绝缘保护件可对所有的线束进行覆盖保护,提高对电池模组的保护效果。
附图说明
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二结构示意图。
18.附图中:100-电池模组、210-绝缘保护件、220-第一卡接件、231-连接线、232-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创造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20.参照图1,线束保护工装包括电池模组100,在电池模组100的顶面上具有若干个用于电连接的线束,在至少一个线束上覆盖绝缘保护件210,绝缘保护件210上连接有固定装置,固定装置连接在电池模组100上,从而将绝缘保护件210相对固定于电池模组100的顶面。
21.由上述可知,绝缘保护件210上连接有固定装置,通过固定装置可将绝缘保护件210相对固定至电池模组100的顶面,从而覆盖电池模组100顶面的线束,此处的固定装置可连接在电池模组100的顶面、侧面或底面,其主要用于提供将绝缘保护件210相对固定在电池模组100具有线束的面上,利用绝缘保护件210可对线束进行保护,避免因直接裸露在外
而在电池模组100制造及转移过程中发生破损的问题,提高电池模组100生产、运输的质量稳定性。而在实际应用中,线束的位置可能位于电池模组100的侧壁或底侧,同样的,绝缘保护件210设置在线束所在电池模组100的面,而绝缘保护件210覆盖在至少一个线束的外侧进行保护。
22.在一些实施例中,绝缘保护件210覆盖于所有的线束的顶侧。绝缘保护件210可对所有的线束进行覆盖保护,提高对电池模组100的保护效果。
23.作为固定装置的结构实施例一,固定装置包括连接于绝缘保护件210上的第一卡接件220,电池模组100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件,第一卡接件220与第二卡接件通过卡扣相互连接。绝缘保护件210通过第一卡接件220与第二卡接件的卡扣连接相对固定在电池模组100上,可实现与电池模组100的快速拆装以及对绝缘保护件210与固定装置的循环利用。在实际应用中,第一卡接件220与第二卡接件通过卡扣实现相互连接的结构形式有多种,如第一卡接件220带有卡钩,第二卡接件上则有扣孔,卡钩钩接在扣孔上,即实现两者的卡扣连接。
24.作为固定装置的结构实施例二,如图2所示,固定装置包括连接线231与固定件232,连接线231的一端连接于绝缘保护件210上,连接线231的另一端连接于固定件232,固定件232连接于电池模组100的侧面,绝缘保护件210的至少两个相对的侧边分别通过多个固定装置连接于电池模组100。利用连接线231可方便调整固定件232的位置,将固定件232连接至电池模组100的侧面,并且利用多个固定装置分别将绝缘保护件210的两个相对的侧边拉紧固定至电池模组100的侧面,从而实现绝缘保护件210与电池模组100的相对固定。
25.在固定装置的实施例二中,固定件232同样亦具有多种结构实施例,此为固定件232的实施例三,固定件232包括连接于连接线231上的磁性块,磁性块可为永磁铁,磁性块与电池模组100的侧面相互吸引,磁性块的外侧包裹有绝缘层。直接利用磁性块的磁性连接固定在电池模组100的侧面,拆装方便,并且结构简单,通用性强,而绝缘层则可以规避磁性块搭接在电池模组100的极柱上造成短路的风险。
26.作为固定件232的实施例四,固定件232包括连接于连接线231上的粘性块,粘性块可为带有粘性的物体,如美工胶带、胶布等,粘性块粘接于电池模组100的侧面。粘性块直接粘贴在电池模组100的侧面,以实现绝缘保护件210在电池模组100上的相对固定,同样的拆装方便,并且结构简单、成本低、通用性强。
27.连接线231本身在使用时可通过自身打结等方式调节长度,使用的灵活性高,为了进一步提高使用的灵活性,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线231为弹性材质。具有弹性的连接线231使得固定件232在不同的位置上固定时适应性更强,其自身的弹力亦可更好地对抗外界的干扰,提高连接稳定性。
28.固定装置的数量越多,对于绝缘保护件210的固定效果更好,而在实际应用中,考虑到成本等因素,为了更优地对绝缘保护件210进行保护,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保护件210的边角上均连接有固定装置。绝缘保护件210的各个边角均通过固定装置连接至电池模组100,使得绝缘保护件210在电池模组100上定位效果更好,减少绝缘保护件210翘边等问题发生。如绝缘保护件210的形状为矩形,则在矩形的四个边角处连接固定装置即可。
29.绝缘保护件210主要用于覆盖在线束外侧,避免线束的直接裸露,并起到保护效果,其可采用塑料等材质,在本实施例中,绝缘保护件210为棉布材质。棉布材质柔和轻便,
透气性和抗静电性好,亦可更好地控制成本。对于绝缘保护件210的形状,可根据实际电池模组100的大小形状而进行调整,主要可覆盖在线束上即可。
30.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创造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实用新型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种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技术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