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与流程

2022-06-11 07:19: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地下市政综合管廊工程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


背景技术:

2.变形缝是伸缩缝、沉降缝和防震缝的总称。建筑物在外界因素作用下常会产生变形,导致开裂甚至破坏。变形缝是针对这种情况而预留的构造缝。
3.变形缝可分为伸缩缝、沉降缝、防震缝三种。
4.伸缩缝:建筑构件因温度和湿度等因素的变化会产生胀缩变形。为此,通常在建筑物适当的部位设置垂直缝隙,自基础以上将房屋的墙体、楼板层、屋顶等构件断开,将建筑物分离成几个独立的部分。为克服过大的温度差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从基础顶面至屋顶沿结构断开。
5.防震缝:为使建筑物较规则,以及有利于结构抗震而设置的缝,基础可不断开。它的设置目的是将大型建筑物分隔为较小的部分,形成相对独立的防震单元,避免因地震造成建筑物整体震动不协调,而产生破坏。
6.在抗震设防区,沉降缝和伸缩缝须满足抗震缝要求。
7.沉降缝:指同一建筑物高低相差悬殊,上部荷载分布不均匀,或建在不同地基土壤上时,为避免不均匀沉降使墙体或其它结构部位开裂而设置的建筑构造缝。沉降缝把建筑物划分成几个段落,自成系统,从基础、墙体、楼板到房顶各不连接。缝宽一般为70-100毫米。将建筑物或构筑物从基础至顶部完全分隔成段的竖直缝。借以避免各段不均匀下沉而产生裂缝。通常设置在建筑高低、荷载或地基承载力差别很大的各部分之间,以及在新旧建筑的联接处。
8.有很多建筑物对这三种接缝进行了综合考虑,即所谓的“三缝合一”。
9.三缝合一:缝宽按照防震缝宽度处理;基础按沉降缝断开。
10.地下综合管廊变形缝插口施工时,如果仅支设了变形缝侧面的模板,未在钢边橡胶止水带的预留预埋中对其进行加固处理,结构成型后钢边橡胶止水带固定的位置偏差大,从而造成后期工人反复施工、拖延工期、成品保护不到位、增加施工成本等问题。因此,有必要提出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11.在发明内容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发明内容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12.为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包括:
13.s100、制作定型木盒,并在变形缝插口处搭设支架,确定定型木盒在支架上的安装位置;
14.s200、将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上下两面分别抵接在两个定型木盒之间,并将定型木盒与支架进行固定;
15.s300、预先在定型木盒内安装锁紧装置,在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宽度方向上调整所述锁紧装置的预锁紧位置;
16.s400、将所述锁紧装置靠近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端部伸出所述定型木盒,使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上下两面的多个点处被锁紧固定。
17.优选的是,所述定型木盒的内顶面设有限位滑道,所述锁紧装置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面设有与所述限位滑道配合的滑块,通过所述滑块在限位滑道内滑动调整所述锁紧装置的预锁紧位置并将预锁紧位置进行固定。
18.优选的是,所述限位滑道内相对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齿,所述第一限位齿与所述限位滑道的内侧壁连接处形成沟槽;
19.所述滑块的底端两侧设有与所述沟槽对应的凸起,两个所述凸起之间设有凸台,所述凸台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齿对应的第二限位齿;
20.所述安装板远离所述限位滑道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定型木盒的内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
21.优选的是,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驱动组件,所述驱动组件靠近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侧设有可竖直移动的第一锁紧组件,所述驱动组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可水平移动的第二锁紧组件,所述第一锁紧组件用于对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上下两面进行锁紧固定。
22.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锁紧组件包括驱动齿条,所述驱动齿条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的一侧,所述驱动齿条靠近所述安装板的一侧设有与其平行设置的第一齿条,通过驱动所述驱动齿条,带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齿条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
23.所述驱动齿条和所述第一齿条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限位长孔和第二限位长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长孔和第二限位长孔对应的第一限位柱;
24.所述第一齿条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一活动杆,所述第一活动杆穿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一限位块,所述第一活动杆靠近所述第一齿条的端部铰接有v型的第一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和第三铰接杆,所述第一铰接杆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铰接杆和第五铰接杆,所述第二铰接杆、第三铰接杆、第四铰接杆以及第五铰接杆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的端部分别铰接有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块设置的第一锁紧杆、第二锁紧杆、第三锁紧杆以及第四锁紧杆,所述定型木盒靠近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一侧设有穿孔。
25.优选的是,所述第二锁紧组件包括第二齿条,所述第二齿条设置在所述驱动齿条远离所述安装板的一侧,且其与所述驱动齿条正交设置,通过驱动所述驱动齿条,带动所述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齿条沿水平方向直线运动;
26.所述第二齿条上设有第三限位长孔,所述安装板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限位长孔对应的第二限位柱;
27.所述第二齿条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杆,所述第二活动杆穿过设
置在所述安装板上的第二限位块,所述第二活动杆远离所述驱动组件的一端内部设有限位孔,所述限位孔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所述第三活动杆与所述限位孔之间通过弹簧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远离所述弹簧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板垂直设置的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上设有长条形孔。
28.优选的是,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连接轴,所述连接轴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所述连接轴的上端和下端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所述第一轴承的下方依次设有与第二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第一传动片、与驱动齿条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第二传动片、与第一齿条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
29.优选的是,所述s200包括:
30.s201、将钢边橡胶止水带一面抵接在第一个定型木盒工作面上,调整钢边橡胶止水带中线位置;
31.s202、将第二个定型木盒工作面抵接在钢边橡胶止水带另一个面上,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中线最终和变形缝中缝处于同一平面上;
32.s203、将对拉螺栓的一端焊接在支架上,将两根钢管放在两个定型木盒跟对拉螺栓之间,然后将对拉螺栓的卡扣扭紧固定;
33.s204、使所述限位板的长条形穿孔穿过对拉螺栓,使限位板的内侧面与卡扣进行弹性抵接。
34.优选的是,所述定型木盒包括有上层模板、底层模板、侧面模板、模板开孔和模板背楞;上层模板为定型木盒顶部的平板,底层模板为定型木盒底部与上层模板平行的板,两端与上层模板、底层模板垂直连接,若干模板背楞相互平行地垂直设置于侧面模板的内侧面上,模板背楞还同时与上层模板、底层模板垂直连接,若干模板开孔避让开模板背楞均匀设置在侧面模板上。
35.优选的是,所述s100包括:
36.s101、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尺寸和大小将一对定型木盒加工好,为后续工作做准备;
37.s102、搭设支架:在插口底板及顶板的变形缝插口处搭设支撑部,通过箍筋和铁丝对钢筋及墙体插筋进行绑扎并在墙体插筋上用红油漆做好标高控制点,将附加钢筋和水泥砂浆垫块根据标高控制点绑扎在钢筋上;
38.s103、将第一个定型木盒下设在预设位置,保证定型木盒的底层模板与水泥砂浆垫块平面顶齐。
39.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40.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通过采用锁紧装置将钢边橡胶止水带进行锁紧固定,防止在结构成形时产生振动而使钢边橡胶止水带的位置发生偏移,相比于仅通过定型木盒对钢边橡胶止水带进行固定的效果更加,并且通过在定型木盒内调整锁紧装置的位置,可以调整对于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固定点,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钢边橡胶止水带的锁紧固定,由此,锁紧装置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41.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42.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发明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制。在附图中:
43.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的流程图;
44.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支架、定型木盒以及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5.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支架、定型木盒以及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6.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定型木盒与钢边橡胶止水带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47.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锁紧装置与定型木盒的结构示意图;
48.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限位滑道与滑块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49.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50.图8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限位滑道与滑块脱离限位的结构示意图;
51.图9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限位滑道与滑块限位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52.图10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3.图11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锁紧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54.图12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第二锁紧组件的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
55.图13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56.图14为本发明所述的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中驱动组件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57.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58.应当理解,本文所使用的诸如“具有”、“包含”以及“包括”术语并不排除一个或多个其它元件或其组合的存在或添加。
59.如图1-图14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地下管廊结构变形缝插口钢边止水带的固定方法,包括:
60.s100、制作定型木盒3g,并在变形缝插口处搭设支架,确定定型木盒3g在支架上的
安装位置;
61.s200、将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上下两面分别抵接在两个定型木盒3g之间,并将定型木盒3g与支架进行固定;
62.s300、预先在定型木盒3g内安装锁紧装置2,在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宽度方向上调整所述锁紧装置2的预锁紧位置;
63.s400、将所述锁紧装置2靠近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端部伸出所述定型木盒3g,使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上下两面的多个点处被锁紧固定。
6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采用15mm厚覆面木胶合板,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尺寸和大小制作定型木盒3g,采用常规方式搭设支架,并确定定型木盒3g的安装位置,钢边橡胶止水带1通过上下设置的两个定型木盒3进行初步固定,并且一半位于支架内,用于结构成形时将钢边橡胶止水带预埋在结构中,然后采用锁紧装置2将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锁紧固定,防止在结构成形时产生振动而使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位置发生偏移,相比于仅通过定型木盒3g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进行固定的效果更加,并且通过在定型木盒3g内调整锁紧装置2的位置,可以调整对于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固定点,以适用于不同尺寸的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锁紧固定,由此,锁紧装置2可多次重复使用,节约成本。
6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型木盒3g的内顶面设有限位滑道4,所述锁紧装置2包括安装板210,所述安装板210的顶面设有与所述限位滑道4配合的滑块220,通过所述滑块220在限位滑道4内滑动调整所述锁紧装置2的预锁紧位置并将预锁紧位置进行固定;
66.所述限位滑道4内相对的两侧底端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齿410,所述第一限位齿410与所述限位滑道4的内侧壁连接处形成沟槽420;
67.所述滑块220的底端两侧设有与所述沟槽420对应的凸起221,两个所述凸起221之间设有凸台222,所述凸台222的两侧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齿410对应的第二限位齿223;
68.所述安装板210远离所述限位滑道4的一侧设有第一磁铁,所述定型木盒3g的内底面设有与所述第一磁铁相互吸附的第二磁铁。
6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需要对锁紧装置2的预锁紧位置进行调节时,竖直向上将安装板210抬起,使得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脱离吸附,带动滑块220向上移动,使得凸台222上的第二限位齿223与第一限位齿410脱离,从而滑块220可以沿着限位滑道4进行直线移动,从而带动锁紧装置2整体进行移动,以调节锁紧装置2的位置;当调节好位置后,依靠安装板210的自身重力,使得第二限位齿223插入至第一限位齿410的齿缝中,同时滑块220上的凸起221也卡入至沟槽420中,实现限位滑道4将滑块220进行限位,防止滑块220继续沿着限位滑道4移动,通过沟槽420和凸起221的相互卡接,限制了滑块220在限位滑道4宽度方向上的位移,安装板210底部的第一磁铁与定型木盒3g的内底面的第二磁铁吸附,使得锁紧装置2与定型木盒3g连接更加稳固,以保证后续锁紧装置2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锁紧更加稳定。
7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板210的一侧设有驱动组件230,所述驱动组件230靠近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一侧设有可竖直移动的第一锁紧组件240,所述驱动组件230远离所述支架的一侧设有可水平移动的第二锁紧组件250,所述第一锁紧组件240用于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上下两面进行锁紧固定。
7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驱动组件230用于同时驱动第一锁紧组件
240和第二锁紧组件250同时移动,使得第一锁紧组件240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上下两面进行压紧限位,防止在支架区域进行浇筑时,由于振动的影响使得钢边橡胶止水带1发生位置偏移或脱落的情况,进一步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固定的稳定性;第二锁紧组件250用于在定型木盒3g和支架进行固定连接时,起到辅助固定的作用,同时在防止进行浇筑时,由于振动的影响使得定型木盒3g的位置发生偏移,从而影响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固定效果。
7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紧组件240包括驱动齿条241,所述驱动齿条241滑动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10的一侧,所述驱动齿条241靠近所述安装板210的一侧设有与其平行设置的第一齿条242,通过驱动所述驱动齿条241,带动所述驱动组件230驱动第一齿条242沿竖直方向直线运动;
73.所述驱动齿条241和所述第一齿条242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第一限位长孔243和第二限位长孔244,所述安装板2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长孔243和第二限位长孔244对应的第一限位柱245;
74.所述第一齿条242远离所述驱动组件230的一端设有第一活动杆246,所述第一活动杆246穿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10上的第一限位块247,所述第一活动杆246靠近所述第一齿条242的端部铰接有v型的第一铰接杆248,所述第一铰接杆248的一端铰接有第二铰接杆249和第三铰接杆2410,所述第一铰接杆248的另一端铰接有第四铰接杆2411和第五铰接杆2412,所述第二铰接杆249、第三铰接杆2410、第四铰接杆2411以及第五铰接杆2412靠近所述第一限位块247的端部分别铰接有穿过所述第一限位块247设置的第一锁紧杆2413、第二锁紧杆2414、第三锁紧杆2415以及第四锁紧杆2416,所述定型木盒3g靠近所述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一侧设有穿孔3g6。
75.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驱动齿条241可以通过驱动电机驱动其做直线往复运动,在进行锁紧时,驱动齿条241移动后,带动驱动组件230工作,使得驱动组件230带动第一齿条242沿竖直方向进行直线运动,驱动齿条241和第一齿条242通过限位柱245在第一限位长孔243和第二限位长孔244内滑动限制两者进行直线移动,第一齿条242带动第一活动杆246向第一限位块247的方向移动,第一活动杆246移动同时带动第一铰接杆248移动,与第一铰接杆248铰接的第二铰接杆249和第三铰接杆2410、以及第四铰接杆2411和第五铰接杆2412均进行移动,带动四个锁紧杆穿过穿孔3g6,向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上表面或下表面移动,从而实现对其进行多点压紧,通过设置的多个铰接杆的作用,使得四个锁紧杆与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锁紧压力更为均匀,起到更好的锁紧效果,由此在钢边橡胶止水带1表面不平整时,也能够通过四个锁紧杆使得每个锁紧的力度都较为均匀,使得钢边橡胶止水带1在其宽度方向上的锁紧范围更大,并且锁紧力度更均匀,以保证在浇筑时,防止其发生位置偏移、旋转或脱落等现象,使其固定更加稳定;同时配合前期锁紧装置2的位置调整,可以适用于不同宽度的钢边橡胶止水带1,以调整其在宽度方向上的锁紧位置,达到最佳的固定效果。
7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锁紧组件250包括第二齿条251,所述第二齿条251设置在所述驱动齿条241远离所述安装板210的一侧,且其与所述驱动齿条241正交设置,通过驱动所述驱动齿条241,带动所述驱动组件230驱动第二齿条251沿水平方向直线运动;
77.所述第二齿条251上设有第三限位长孔252,所述安装板210上设有与所述第三限位长孔252对应的第二限位柱253;
78.所述第二齿条251远离所述驱动组件230的一端设有第二活动杆254,所述第二活动杆254穿过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10上的第二限位块255,所述第二活动杆254远离所述驱动组件230的一端内部设有限位孔2541,所述限位孔2541内滑动连接有第三活动杆256,所述第三活动杆256与所述限位孔2541之间通过弹簧257连接,所述第三活动杆256远离所述弹簧257的一端设有与所述安装板210垂直设置的限位板258,所述限位板258上设有长条形孔2581。
7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驱动组件230被驱动齿条241进行驱动工作后,会同时带动第二齿条251沿着水平方向进行移动,在第一锁紧组件240进行锁紧时,第二齿条251同时带动第二活动杆254向靠近驱动组件230的方向移动,第二齿条251通过第三限位长孔252和第二限位柱243的限位滑动,使其能够沿直线运动,由于限位板258与固定定型木盒3g的卡扣3k进行抵接,在第二活动杆254移动后,使得弹簧257被拉伸,从而增加第三活动杆256和第二活动杆254连接的预紧力,进而使得限位板258与卡扣3k之间的抵接作用力增加,由于卡扣3k与对拉螺栓3i为螺纹连接,从而在限位板258的作用下,能够使得卡扣3k与对拉螺栓3i的螺纹连接更加牢固,起到防松的作用,防止在浇筑过程中,由于振动影响而使得卡扣3k与对拉螺栓3i之间的连接产生松动,在限位板258对卡扣3k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的情况下,从而避免螺纹连接容易产生松动的情况发生,进一步保证定型木盒3g与支架连接的稳固性,从而使得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位置不容易发生偏移。
8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230包括连接轴231,所述连接轴231设置在所述安装板210上,所述连接轴231的上端和下端外侧分别设有第一轴承232和第二轴承233,所述第一轴承232的下方依次设有与第二齿条251啮合连接的第二齿轮234、第一传动片235、与驱动齿条241啮合连接的驱动齿轮236、第二传动片237、与第一齿条242啮合连接的第一齿轮238。
81.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驱动齿条241和第一齿条242均设于驱动组件230的左侧,第二齿条251位于驱动组件230的下侧,也就是驱动齿条241和第一齿条242的齿均位于右侧,第二齿条251上的齿位于其上侧,当驱动齿条241向下移动时,带动驱动齿轮236沿着连接轴231转动,通过驱动齿轮236上下侧设置的第一传动片235和第二传动片237能够同时带动第二齿轮234和第一齿轮238进行转动,然后第二齿轮234和第一齿轮238转动后又分别带动第二齿条251向右侧移动、第一齿条242向下侧进行移动;第一传动片235和第二传动片237用于增加齿轮间的摩擦传动力,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设置传动片的摩擦力度,在对驱动齿条241进行驱动时,传动片能够带动齿轮转动,同时在相邻的齿轮之间出现转动不同步时,在驱动齿条241的继续驱动下,驱动齿轮236还能够继续转动,只是第二齿轮234和第一齿轮238的转动速度相对驱动齿轮236转动较慢,不是同步转动,保证驱动力能够持续,同时还能够保证四个锁紧杆的锁紧力度的稳定性以及限位板258和卡扣3k抵接作用力的力度稳定性。
8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200包括:
83.s201、将钢边橡胶止水带1一面抵接在第一个定型木盒3g工作面上,调整钢边橡胶止水带1中线位置;
84.s202、将第二个定型木盒3g工作面抵接在钢边橡胶止水带1另一个面上,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1中线最终和变形缝中缝处于同一平面上;
85.s203、将对拉螺栓3i的一端焊接在支架上,将两根钢管3j放在两个定型木盒3g跟对拉螺栓3i之间,然后将对拉螺栓3i的卡扣3k扭紧固定;
86.s204、使所述限位板258的长条形孔2581穿过对拉螺栓3i,使限位板258的内侧面与卡扣3k进行弹性抵接。
87.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对拉螺栓3i的一端穿过定型木盒3g,另一端焊接在附加钢筋3e上,将两个钢管3j放在对拉螺栓3i的两侧,并且抵靠在定型木盒3g上,通过卡扣3k螺纹连接在对拉螺栓3i上,旋紧后卡扣3i与钢管3j表面抵接,从而利用钢管3j将定型木盒3g固定在支架上,然后将对拉螺栓3i穿过限位板258的长条形孔2581,而限位板258就在弹簧以及拉力作用下与卡扣3k抵接,防止卡扣3k出现松动,进一步保证定型木盒3g与支架连接的稳固性。
8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定型木盒3g包括有上层模板3g1、底层模板3g2、侧面模板3g3、模板开孔3g4和模板背楞3g5;上层模板3g1为定型木盒3g顶部的平板,底层模板3g2为定型木盒3g底部与上层模板3g1平行的板,两端与上层模板3g1、底层模板3g2垂直连接,若干模板背楞3g5相互平行地垂直设置于侧面模板3g3的内侧面上,模板背楞3g5还同时与上层模板3g1、底层模板3g2垂直连接,若干模板开孔3g4避让开模板背楞3g5均匀设置在侧面模板3g3上。
89.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定型木盒3g的开孔3g4用于穿设对拉螺栓3i,底层模板3g2上应设有用于使四个锁紧杆穿过的穿孔3g6,通过上层模板3g1、底层模板3g2、侧面模板3g3以及模板背楞3g5组成的盒体结构作为定位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模板。与支撑部3a直接接触的底层模板3g2以支撑部3a为第一定位部,然后通过上层模板3g1顶端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一面进行定位,又通过侧面模板3g3对钢边橡胶止水带1中线进行对齐以保证了后期钢边橡胶止水带1中线处于变形缝的中央位置。通过模板开孔3g4与对拉螺栓3i的配合将定型木盒3g与其他组件固定到一起,便于实现定位,也方便后期移除定型木盒3g。通过模板背楞3g5加强了定型木盒3g的整体结构稳定性。
9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s100包括:
91.s101、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尺寸和大小将一对定型木盒3g加工好,为后续工作做准备;
92.s102、搭设支架:在插口2底板及顶板的变形缝插口处搭设支撑部3a,通过箍筋3d和铁丝对钢筋3c及墙体插筋3f进行绑扎并在墙体插筋3f上用红油漆做好标高控制点,将附加钢筋3e和水泥砂浆垫块3b根据标高控制点绑扎在钢筋3c上;
93.s103、将第一个定型木盒3g下设在预设位置,保证定型木盒3g的底层模板3g2与水泥砂浆垫块3b平面顶齐。
94.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按照预先设计好的尺寸制作定型木盒3g,按照上述操作进行支架的搭设,准确的确定定型木盒3g的在支架上的安装位置,进而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位置固定的准确性。
95.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所述s400之后,还包括:
96.s500、对卡扣3k和对拉螺栓3i的连接锁紧力进行检测,具体为,
97.s501、采用超声波的纵波对对拉螺栓3i进行检测,并建立对拉螺栓3i的轴向应力和超声波纵波相关参数之间的关系式:
[0098][0099]
其中,σ为对拉螺栓3i的轴向应力,v0为卡扣3k与对拉螺栓3i未锁紧之前,超声波纵波在对拉螺栓3i内传播的速度,v1为在温度变化下,卡扣3k与对拉螺栓3i锁紧后,超声波纵波在对拉螺栓3i内传播的速度,l1为对拉螺栓3i有效受力区域在未受力时的长度,e为对拉螺栓3i的弹性模量,μ为对拉螺栓3i的声弹性系数,ω为对拉螺栓3i中超声波纵波的声速的温度影响系数,为对拉螺栓3i的膨胀系数,t为当前环境温度,t1为在当前温度为t时,对拉螺栓3i与卡扣3k锁紧后的超声波纵波的一次传回的时间,t0为在初始温度t0时,对拉螺栓3i与卡扣3k锁紧后的超声波纵波的一次传回的时间;
[0100]
s502、建立对拉螺栓3i与卡扣3k连接的锁紧力与对拉螺栓3i的轴向应力之间的关系式:
[0101]
f=σ*s
[0102]
f为对拉螺栓3i与卡扣3k连接的锁紧力,s为对拉螺栓3i的有效截面积;
[0103]
s503、判断检测的对拉螺栓3i与卡扣3k连接的锁紧力是否符合标准,若锁紧力f小于预设锁紧力,则发出报警提示,对卡扣3k和对拉螺栓3i进一步锁紧,若锁紧力f大于预设锁紧力,则认为符合标准。
[0104]
上述技术方案的工作原理和有益效果:在安装好钢边橡胶止水带1后,由于在对每个卡扣3k与对拉螺栓3i进行锁紧后,锁紧力度大小不一,仅通过人为的操作并能确保两者连接的稳定性,因此,通过上述步骤对定型木盒3g的固定进行检测,采用检测对拉螺栓3i与卡扣3k锁紧力的方式进行检测,以确保定型木盒3g固定的稳定性,使得对于定型木盒3g的安装能够进行更加精确的检测,进一步保证钢边橡胶止水带1的固定稳定性;同时,在进行浇筑过程中,也可对对拉螺栓3i与卡扣3k连接的锁紧力进行实时监测,由于浇筑过程中会产生振动,振动会使得锁紧力有降低的风险,若检测出现锁紧力不满足标准时,也通过报警提示,便于人们应对风险,提前做准备。
[0105]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0106]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107]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与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