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

2022-06-11 05:12:1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能源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


背景技术:

2.新能源汽车是指采用非常规的车用燃料作为动力来源,综合车辆的动力控制和驱动方面的先进技术,形成的技术原理先进、具有新技术、新结构的汽车,新能源汽车包括四大类型混合动力电动汽车、纯电动汽车、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其他新能源汽车等,在较冷天气对汽车进行启动时,电热片可对电池进行预加热,从而便于启动汽车。
3.市场上的动力电池加热片存在无隔离措施,使电热片在加热时还会与其他零件接触,导致非正常加热的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包括第一加热片和隔离板,所述第一加热片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层,且第一加热片的表面粘贴有粘贴片,所述粘贴片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架,所述隔离板设置于连接架的上端,所述隔离板的右侧安装有连接片,所述第一加热片的下端连接有衔接片,且衔接片的表面设置有粘贴条,所述粘贴条的下方设置有标识尺,所述衔接片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加热片,所述第一加热片的内部安装有防护层,且防护层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发热丝,所述第一发热丝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发热丝,且第二发热丝的右侧安装有连接线。
6.优选的,所述连接架关于第一加热片垂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连接架和粘贴片呈垂直分布。
7.优选的,所述隔离板形状为椭圆镂空状,且隔离板关于连接片垂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
8.优选的,所述衔接片和第二加热片呈直角分布,且衔接片的宽度大于粘贴条的宽度。
9.优选的,所述第二发热丝形状直角螺纹形,且第二发热丝数量设置有六个。
10.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片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辅助传热的辅助组件,且辅助组件包括衔接点和传热件,所述衔接点的上端设置有传热件。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通过衔接片将两片加热片连接至一起,从而对安装至电池的外部,从两侧对电池进行加热,隔离板设置在加热片的外部,从而使加热片与外部隔离,防止对外部出现不正常加热,辅助组件可对电热片加热时进行温度传递。
12.1、本实用新型通过连接架安装在粘贴片的表面,粘贴片和第一加热片的上表面为
粘接连接,连接架对隔离板起到安装以及支撑的作用,隔离板为镂空状的椭圆形,其通过连接架平行安装于第一加热片的上方,两处隔离板通过连接片连接,从而在第一加热片的外部形成一层隔离,在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的同时,可防止加热片对其他零件出现不正常加热。
13.2、本实用新型通过衔接片将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连接至一起,从而对汽车动力电池外部的两侧同时加热升温,减少对电池预热的时间,粘贴条连接在衔接片的外部,其可根据实际电池的宽度,将粘贴条粘接至标识尺的上方,从而使衔接片的长度和实际电池的宽度相吻合。
14.3、本实用新型通过第二发热丝呈螺纹状设置在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内部的下方,第二发热丝集中度高,可快速升温对电池较下方处进行加热升温,第一发热丝呈回环状,其升温速度小于第二发热丝,第一发热丝和第二发热丝之间可形成渐弱式对加热电池进行加热,传热件设置在第一加热片和第二加热片的背部,传热件通过衔接点可将第二发热丝的温度向上方传递。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的第一加热片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的后视结构示意图。
18.图中:1、第一加热片;2、安装层;3、粘贴片;4、连接架;5、隔离板; 6、连接片;7、衔接片;8、粘贴条;9、标识尺;10、第二加热片;11、防护层;12、第一发热丝;13、第二发热丝;14、连接线;15、辅助组件;1501、衔接点;1502、传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19.如图1所示,一种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包括第一加热片1和隔离板5,第一加热片1的后端设置有安装层2,且第一加热片1的表面粘贴有粘贴片3,粘贴片3的上端安装有连接架4,连接架4关于第一加热片1垂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有四个,且连接架4和粘贴片3呈垂直分布,连接架4安装在粘贴片3的表面,粘贴片3和第一加热片1的上表面为粘接连接,连接架4对隔离板5起到安装以及支撑的作用,隔离板5设置于连接架4的上端,隔离板5的右侧安装有连接片6,隔离板5形状为椭圆镂空状,且隔离板5关于连接片6垂直中轴线对称设置有两个,隔离板5为镂空状的椭圆形,其通过连接架4平行安装于第一加热片1的上方,两处隔离板5通过连接片6 连接,从而在第一加热片1的外部形成一层隔离,在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的同时,可防止加热片对其他零件出现不正常加热,第一加热片1的下端连接有衔接片7,衔接片7和第二加热片10呈直角分布,且衔接片7的宽度大于粘贴条8的宽度,衔接片7将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10连接至一起,从而对汽车动力电池外部的两侧同时加热升温,减少对电池预热的时间,粘贴条8连接在衔接片7的外部,其可根据实际电池的宽度,将粘贴条8粘接至标识尺9的上方,从而使衔接片7的长度和实际电池的宽度相吻合,且衔接片7的表面设置有粘贴条8,粘贴条8的下方设置有标识尺9,衔接片7的下端连接有第二加热片10。
20.如图2所示,第一加热片1的内部安装有防护层11,且防护层11的内侧设置有第一发热丝12,第一发热丝12的下方设置有第二发热丝13,第二发热丝13形状直角螺纹形,且第二发热丝13数量设置有六个,第二发热丝13 呈螺纹状设置在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10内部的下方,第二发热丝13 集中度高,可快速升温对电池较下方处进行加热升温,第一发热丝12呈回环状,其升温速度小于第二发热丝13,第一发热丝12和第二发热丝13之间可形成渐弱式对加热电池进行加热,且第二发热丝13的右侧安装有连接线14。
21.如图3所示,第一加热片1的后端设置有用于辅助传热的辅助组件15,且辅助组件15包括衔接点1501和传热件1502,衔接点1501的上端设置有传热件1502,传热件1502设置在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10的背部,传热件1502通过衔接点1501可将第二发热丝13的温度向上方传递。
22.综上,该新能源汽车用动力电池渐变式加热片,第一加热片1通过衔接片7和第二加热片10进行连接,可根据实际电池的宽度,将粘贴条8粘接至标识尺9的上方,从而使衔接片7的长度和实际电池的宽度相吻合,再通过安装层2将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10安装至电池的外部,从而对汽车动力电池外部的两侧同时加热升温,减少对电池预热的时间,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10的外部均设置有隔离板5,隔离板5通过连接架4以及粘贴片 3粘接至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10的表面,连接架4对隔离板5起到安装以及支撑的作用,隔离板5为镂空状的椭圆形,两处隔离板5通过连接片6 连接,从而在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10的外部形成一层隔离,在对动力电池进行加热的同时,可防止加热片对其他零件出现不正常加热,第二发热丝13呈螺纹状设置在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10内部的下方,第二发热丝13集中度高,可快速升温对电池较下方处进行加热升温,第一发热丝12 呈回环状,其升温速度小于第二发热丝13,第一发热丝12和第二发热丝13 之间可形成渐弱式对加热电池进行加热,传热件1502设置在第一加热片1和第二加热片10的背部,传热件1502通过衔接点1501可将第二发热丝13的温度向上方传递。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