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2022-06-11 03:24: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备自投技术领域,是一种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电网110千伏变电站中,比较常见是三绕组降压双变压器配置。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双主变高压侧并列或者分列运行,中压和低压侧为分列运行,投入备用电源自动投切装置(以下简称备自投装置)分段备自投功能。
3.若双主变任意一台主变故障跳闸,故障主变所在中、低压母线失压,中、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动作,合上中、低压侧分段断路器,由另外一台主变带全站负荷。为防止事故主变跳闸后,另外一台正常主变带全站负荷出现过载问题,备自投装置均设置有过负荷联切功能。在该功能投入下,若中、低压侧备自投装置检测到主变本侧电流超过定值,则发出联切命令,跳开预先接入备自投装置线路,防止主变过载。
4.对于三绕组变压器,一般功率从主变高压侧流向中、低压侧,主变高中低压绕组容量比为1:1:1,目前多只按照中、低压侧容量计算本侧过载情况,该计算方式可能会出现以下问题:1.中压或低压侧尚未出现过载,但高压侧实际已经过载;2.中压或低压侧出现过载前,但高压侧已经提前过载;因此主变中、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并不能准确判别主变真实负载情况,易产生判别不准确导致拒动,危害主变安全运行,或者所切负荷与真实过载程度不匹配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方法及装置,克服了上述现有技术之不足,其能有效解决现有只按照中、低压侧容量计算本侧过载情况的中、低备自投负荷过载分析方法中存在的真实负载判别不准确,易导致拒动,危害主变安全运行的问题。
6.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方法,包括:在两台主变压器中的一台变压器发生跳闸时,利用下式获取另一台主变压器的中、低压侧负荷过载量;中压侧负荷过载=[s
×
n-(pm pn)]
×
p低压侧负荷过载=[s
×
n-(pm pn)]
×
q其中,s为带全站负荷的主变压器的总容量;pm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n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p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n为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判断中压侧负荷过载和低压侧负荷过载是否均小于零;响应于是,则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动作,根据预先设定切负荷
序位,自动匹配本侧所需切除的线路并发出跳闸命令。
[0007]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确定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pn和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包括:获取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m和低压侧总功率pn;利用下式获取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pn和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p=pm/(pm pn)
×
100%q=pn/(pm pn)
×
100%。
[0008]
上述获取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m和低压侧总功率pn,包括: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采集两台主变压器的实时数据,其中实时数据包括中压侧电流iam、ibm和低压侧电流ial、ibl;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建立数据共享;确定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功率之和,作为中压侧总功率pm;确定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功率之和,作为低压侧总功率pn。
[0009]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是通过以下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在两台主变压器中的一台变压器发生跳闸时,利用下式获取另一台主变压器的中、低压侧负荷过载量;中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p低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q其中,sb为带全站负荷的主变压器的总容量;pm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n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p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n为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判断单元,判断中压侧负荷过载和低压侧负荷过载是否均小于零;执行单元,响应于是,则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动作,根据预先设定切负荷序位,自动匹配本侧所需切除的线路并发出跳闸命令。
[0010]
下面是对上述发明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或/和改进:上述还包括:第一数据获取单元,获取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m和低压侧总功率pn;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确定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pn和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
[0011]
本发明在单主变故障跳闸后,能引入中、低压侧功率占比系数p、q和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并结合主变压器的总容量,获取实时且准确的中压侧负荷过载和低压侧负荷过载,并对其进行判断,完成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及判断,避免判别不准确导致中、低压侧备自投装置拒动的问题,并且中、低压侧功率占比系数p、q的引入,使得切负荷更加优化,有效适应主变中、低侧负荷不均情况,实现负荷占比高则多切,占比偏低则少切的过程。
附图说明
[0012]
附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方法流程图。
[0013]
附图2为本发明的又一种方法流程图。
[0014]
附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装置结构图。
[0015]
附图4为本发明的又一种装置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
本发明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0017]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实施例1:如附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方法,包括:步骤s101,在两台主变压器中的一台变压器发生跳闸时,利用下式获取另一台主变压器的中、低压侧负荷过载量;中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p低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q其中,sb为带全站负荷的主变压器的总容量;pm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n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p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n为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这里两台主变压器投中若某一台主变压器跳闸,则中、低压侧备自投同时动作,此时由另一台主变压器带全站负荷,执行上述过程,其中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可根据不同地区及主变实际状况调整。
[0018]
例如,设置两台主变压器分别为主变压器a和主变压器b,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n设置为1.5。
[0019]
(1)若主变压器a,中、低压侧备自投动作,由主变压器b带全站负荷,计算主变压器b侧负荷过载量dmb、dlb公式为:中压侧负荷过载dmb=[s
×
1.5-(pm pn)]
×
p低压侧负荷过载dlb=[s
×
1.5-(pm pn)]
×
q其中,s为主变压器b的总容量;pm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n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p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2)若主变压器b跳闸,中、低压侧备自投动作,由主变压器a带全站负荷。计算主变压器a侧负荷过载量dma、dla公式为:中压侧负荷过载dma=[s
×
1.5-(pm pn)]
×
p低压侧负荷过载dla=[s
×
1.5-(pm pn)]
×
q其中,s为主变压器a的总容量;pm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n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p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
[0020]
步骤s102,判断中压侧负荷过载和低压侧负荷过载是否均小于零;
步骤s103,响应于是,则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动作,根据预先设定切负荷序位,自动匹配本侧所需切除的线路并发出跳闸命令。
[0021]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方法,在单主变故障跳闸后,能引入中、低压侧功率占比系数p、q和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并结合主变压器的总容量,获取实时且准确的中压侧负荷过载和低压侧负荷过载,并对其进行判断,完成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及判断,避免判别不准确导致中、低压侧备自投装置拒动的问题,并且中、低压侧功率占比系数p、q的引入,使得切负荷更加优化,有效适应主变中、低侧负荷不均情况,实现负荷占比高则多切,占比偏低则少切的过程。
[0022]
实施例2:如附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方法,包括:步骤s201,获取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m和低压侧总功率pn,包括:1、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采集两台主变压器的实时数据,其中实时数据包括中压侧电流iam、ibm和低压侧电流ial、ibl;2、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建立数据共享;3、确定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功率之和,作为中压侧总功率pm;4、确定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功率之和,作为低压侧总功率pn;这里执行上述步骤2至4时,需提前设置中压侧备自投装置或低压侧备自投装置为主机,相应的低压侧备自投装置或中压侧备自投装置为从机,由主机计算中压侧总功率pm和低压侧总功率pn。
[0023]
例如设定中压侧备自投装置为主机,低压备自投装置为从机,则从机将采集到低压侧电流信息ial、ibl送给主机,主机确定主变压器a和b中压侧功率之和pm和低压侧功率之和pn。
[0024]
步骤s202,确定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pn和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包括:1、获取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m和低压侧总功率pn;2、利用下式获取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pn和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p=pm/(pm pn)
×
100%q=pn/(pm pn)
×
100%。
[0025]
步骤s203,在两台主变压器中的一台变压器发生跳闸时,利用下式获取另一台主变压器的中、低压侧负荷过载量;中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p低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q其中,sb为带全站负荷的主变压器的总容量;pm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n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p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n为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步骤s204,判断中压侧负荷过载和低压侧负荷过载是否均小于零;步骤s205,响应于是,则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动作,根据预先设定切负荷序位,自动匹配本侧所需切除的线路并发出跳闸命令。
[0026]
实施例3,如附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装置,包括:处理单元,在两台主变压器中的一台变压器发生跳闸时,利用下式获取另一台主变压器的中、低压侧负荷过载量;中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p低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q其中,sb为带全站负荷的主变压器的总容量;pm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n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p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n为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判断单元,判断中压侧负荷过载和低压侧负荷过载是否均小于零;执行单元,响应于是,则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动作,根据预先设定切负荷序位,自动匹配本侧所需切除的线路并发出跳闸命令。
[0027]
实施例4,如附图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用于备自投装置过负荷定值的自适应获取装置,包括:第一数据获取单元,获取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m和低压侧总功率pn;第二数据获取单元,确定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pn和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处理单元,在两台主变压器中的一台变压器发生跳闸时,利用下式获取另一台主变压器的中、低压侧负荷过载量;中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p低压侧负荷过载=[sb
×
n-(pm pn)]
×
q其中,sb为带全站负荷的主变压器的总容量;pm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pn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p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中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q为两台主变压器的低压侧总功率占比系数;n为短时主变压器过载能力系数;判断单元,判断中压侧负荷过载和低压侧负荷过载是否均小于零;执行单元,响应于是,则中压侧备自投装置和低压侧备自投装置动作,根据预先设定切负荷序位,自动匹配本侧所需切除的线路并发出跳闸命令。
[0028]
以上技术特征构成了本发明的最佳实施例,其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最佳实施效果,可根据实际需要增减非必要的技术特征,来满足不同情况的需求。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