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光源组件和补光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3:28: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补光灯具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发光模组和补光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随着电子技术及互联网技术的全球化普及,显示屏作为最直接视觉传播媒体已经融入到人类活动的各个空间,手机、pad、pc、tv等多媒体显示终端被人们大量使用。我们的娱乐、资讯、学习、支付、摄影等都需要用到显示屏幕。逐年上升的近视率几乎与显示屏幕的增长量“与时俱进”。led显示屏幕因为要兼顾亮度、能耗、对比度、饱和度等要求,一般采用高光效led做背光源,高光效led光源一般会采用短波高能量蓝光。波长处于400nm~440nm的蓝光具有相对较高的能量,同时,该波长范围内的蓝光会使眼睛内的黄斑区毒素量增高,严重威胁我们的眼底健康,诱发致盲眼病。
3.另外,蓝光还影响我们的睡眠节律。
4.蓝光会让人体不正常释放荷尔蒙皮质醇。白天,我们血液里的皮质醇含量会比较高,用来平衡我们日间的活动和调整免疫系统。到了晚上,在正常的情况下皮质醇含量应该会降低,但是灯光和屏幕光会造成皮质醇的不正常释放,皮质醇的量过高时,会减少提供平静和快乐感觉的血清素的量,容易使人出现焦虑症状。
5.蓝光会抑制人体褪黑激素(melatonin)的产生。褪黑激素是一种会在晚上、黑暗的环境里,从脑部的松果体产生的荷尔蒙。它的功能主要是在晚上降低我们的血压、葡萄糖、体温,让我们可以有一个充分、舒适的睡眠。哈佛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睡前只要使用2小时带有背光显示屏的电子产品,就可导致褪黑素被抑制22%,从而引发“睡觉时间减少、易被打断”等睡眠问题,即使睡同样的时间,也比睡前少接触蓝光的人更缺觉嗜睡。
6.高照度比环境下对眼睛伤害更大。
7.当我们身处弱光环境下,我们的眼睛会切换成不同的视觉模式,比如:瞳孔会放大,进光量上升到原本的4~6倍;人眼同时会从对绿色敏感变成对蓝光敏感,这代表我们的眼睛正在大量接收高能量蓝光,因此在黑暗中阅读时大都会觉得光线刺眼。


技术实现要素:

8.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源组件和补光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电子产品其光线中蓝光比例高、对人眼危害大的技术问题。
9.本技术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光源组件,包括:
10.光源电路板和多个发光元件,每一发光元件包括led发光芯片和设于所述led发光芯片上的荧光粉层,所述led发光芯片发出蓝光,所述荧光粉层受所述蓝光激发发光,所述荧光粉层发出的光与所述蓝光混合为白光,所述白光中,波长在400nm~440nm之间的光的相对光谱功率为小于或等于0.4,且,该白光的显色指数ra大于或等于60。
11.本技术实施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补光装置,包括:
12.底座模组,包括第一磁吸片,用于与设置在电子产品上的第二磁吸片相互磁吸;
13.支撑架模组,与所述底座模组连接;以及
14.发光模组,包括灯头壳体和设于所述灯头壳体内的上述实施例所说的光源组件,所述光源组件的光线经由所述灯头壳体的出光口入射至所述电子产品的屏幕上。
15.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模组具有用于与所述第二磁吸片抵接的前表面,所述支撑架能够在所述底座模组上沿平行于所述前表面的方向移动。
16.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模组还包括底座壳体,所述底座壳体具有用于与所述电子产品的背面抵接的前表面;所述第一磁吸片固定在所述底座壳体的与所述前表面相对的内壁上。
17.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模组还包括控制电路板和可充电电池,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所述可充电电池与所述第一磁吸片之间设有第一绝缘垫片,所述控制电路板与所述可充电电池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垫片。
18.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电路板上具有沿所述支撑架的滑动方向设置的线路图案;所述支撑架模组包括支撑架壳体和固定在所述支撑架壳体上的弹性接头件,所述弹性接头件与所述光源组件电连接,所述弹性接头件与所述线路图案滑动接触。
19.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底座壳体的朝向所述光源组件的一侧形成沿所述支撑架的移动方向延伸的导向部,所述控制电路板上设有所述线路图案的部分位于所述导向部内,所述支撑架壳体沿所述导向部移动。
20.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架壳体内的第三磁吸部,所述底座模组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导向部内的第四磁吸部,所述第三磁吸部和所述第四磁吸部相互磁性吸合。
21.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壳体包括第三壳体部和第四壳体部,所述第四壳体部位于所述第三壳体部的背离所述前表面的一侧;所述弹性接头件的弹针至少部分突出于所述第三壳体部的靠近所述前表面的一侧;所述导向部位于所述支撑架壳体的靠近所述前表面的一侧。
22.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白光入射至所述电子产品的屏幕上时,所述屏幕上的蓝光危害辐照小于或等于20μw/cm2,所述屏幕上的蓝光辐射比小于或等于2μw/lm。
23.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组件及补光装置,其有益效果在于:
24.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组件,其荧光粉层受蓝光led芯片激发,得到白光,其中,波长在400nm~440nm之间的蓝光的相对光谱功率为小于或等于0.4,且,该白光的显色指数ra大于或等于60,用户的视觉感受更加舒适,有利于保护视力,尤其是幼儿和儿童视力,减少由于蓝光过高导致的亚健康问题;并且,当用户在夜晚使用该光源组件时,蓝光对人体褪黑素的分泌的影响降低,从而有助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增加,降低人体兴奋度,使人体能够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应用该光源组件的补光装置,使得进入人眼的蓝光比例可以进一步降低,减少了蓝光对人眼的伤害,尤其是当用户在夜晚结合使用该补光装置和电子产品时;蓝光对人体褪黑素的分泌的影响降低,从而有助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增加,降低人体兴奋度,使人体能够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
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的一个角度示意图,其中,底座的第二壳体部支架处于收起状态;
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的一个角度示意图,其中,底座的第二壳体部支架处于打开状态;
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的另一个角度示意图;
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与手机的配合关系示意图;
30.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31.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的剖视图;
32.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的光源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中光源组件的光谱测试报告一;
34.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中光源组件的光谱测试报告二;
35.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中光源组件的光谱测试报告三;
36.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中光源组件的光谱测试报告四;
37.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补光装置中光源组件的光谱测试报告五。
38.图中标记的含义为:
39.100-补光装置;
40.1-发光模组,11-灯头壳体,110-光源腔,113-出光口,111-灯头管,112-端盖,12-光源固定板,13-透光板,14-光源组件,141-光源电路板,142-发光元件;
41.2-支撑架,21-支撑架壳体,210-支撑架腔,211-第三壳体部,212-第四壳体部,22-弹性接头件,23-第三磁吸片;
42.3-底座,31-底座壳体,310-底座腔,311-第一壳体部,3111-导向部,312-第二壳体部,3120-按键孔,3121-第二壳体部主体,3122-第二壳体部支架,313-前表面,32-第一磁吸片,33-第一绝缘垫片,34-可充电电池,35-第二绝缘垫片,36-控制电路板,360-线路图案,37-控制按键,38-第四磁吸片,39-充电接口,40-内连接件;
43.200-电子产品。
具体实施方式
44.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
45.需说明的是,当部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直接或者间接固定或设置在该另一个部件上。当一个部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部件,它可以是直接或者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部件上。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便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
明技术特征的数量。“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6.为了说明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以下结合具体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47.请参阅图7所示,本技术实施例首先提供一种光源组件14,其包括光源电路板141和设于光源电路板141上的多个发光元件142。每一发光元件142又包括至少一个led发光芯片和设于led发光芯片上的荧光粉层,其中,led发光芯片为蓝光芯片,其能够发出蓝光,荧光粉层受蓝光激发后发射出其他波长的光线,该些其他波长的光线与蓝光混合后得到白光。如图8至图12所示,在该白光中,波长在400nm~440nm之间的蓝光的相对光谱功率为小于或等于0.4,且,该白光的显色指数ra大于或等于60。
48.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光源组件14,其发出的白光的显色指数r9大于或等于95,且其中400nm~440nm之间的蓝光的相对光谱功率为小于或等于0.4,用户的视觉感受更加舒适,有利于保护视力,尤其是幼儿和儿童视力,减少由于蓝光过高导致的亚健康问题;并且,当用户在夜晚使用该光源组件14时,蓝光对人体褪黑素的分泌的影响降低,从而有助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增加,降低人体兴奋度,使人体能够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
49.如图8至图12所示,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波长在400nm~440nm之间的蓝光的相对光谱功率为小于或等于0.35。
50.如图8至图12所示,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白光的显色指数ra大于或等于80。进一步可选地,白光的显色指数ra大于或等于90。更进一步地,该白光的显色指数ra大于或等于95。
51.所说的荧光粉层包括黄光荧光粉层、橙光荧光粉层、黄橙光荧光粉层和红光荧光粉层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地,黄光荧光粉可以包括yag(y3al5o
12
,钇铝石榴石)、元素掺杂yag中的一种或多种。橙光荧光粉可以包括硅酸盐、铝酸盐、氮化物、氮氧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黄橙光荧光粉可以包括yag、元素掺杂yag、硅酸盐或者铝酸盐中的一种或多种。红光荧光粉可以包括硅酸盐、铝酸盐、氮化物、氮氧化物或者氟化物中的一种或多种。
52.如图8至图12所示,该白光的色温为2600k~4000k。进一步地,该白光的色温可以为2600k~3000k。该白光为暖白光,能够给用户温暖舒适的感觉,尤其是当用户在夜晚使用该光源组件14时,该白光有利于用户的心情平和、放松,进而利于用户进入睡眠状态。如此,该光源组件14能够进一步保证用户的身心健康。
53.如图8至图12所示,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该白光的色温为2600k~2800k。
54.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补光装置100,其包括上述的光源组件14,用于通过其白光向电子产品200进行补光,如图4所示。
55.具体地,如图1、图3和图5所示,该补光装置100包括底座模组3、支撑架模组2和发光模组1。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底座模组3是用于与电子产品200进行直接连接的部分,其包括第一磁吸片32,第一磁吸片32用于与设置在电子产品200的背面的第二磁吸片(未图示)相互磁吸,以使得底座模组3与电子产品200之间形成可拆卸的、较为稳定的连接。支撑架模组2连接在底座模组3和发光模组1之间,发光模组1包括灯头壳体11以及上述各实施例所说的光源组件14,灯头壳体11内设有光源腔110,还设有与光源腔110连通的出光口113,光源组件14设于灯头壳体11的光源腔110内,光源组件14的白光经由出光口113出射并入射至电子产品200的正面的屏幕上。
56.光源组件14的白光入射至电子产品200的屏幕上,与电子产品200本身出射的光等
一同进入人眼。本实施例中,白光中的蓝光的相对光谱功率为小于或等于0.4,该白光与电子产品200的出光混合后,蓝光在混合光线(以下均指光源组件14的白光和电子产品200的光线的混合光)中的相对光谱功率进一步降低,而人眼会根据环境照度调整瞳孔,使得进入人眼的光线的强度是一定的,如此,进入人眼的蓝光比例可以进一步降低,减少了蓝光对人眼的伤害,使得用户的视觉感受更加舒适,有利于保护视力,尤其是幼儿和儿童视力,尤其是当用户在夜晚结合使用该光源组件14和电子产品200时;此外,在夜晚,蓝光对人体褪黑素的分泌的影响降低,从而有助于人体褪黑素分泌的增加,降低人体兴奋度,使人体能够保持正常的睡眠节律。
57.第一磁吸片32可以是磁铁片,第二磁吸片可以是磁铁片,也可以是能够被磁化的材料的片体结构件,如钢片等。第二磁吸片通过胶粘等方式固定在电子产品200的背面。或者,反过来,第二磁吸片是磁铁片,第一磁吸片32是能够被磁化的材料的片体结构件也是可以的。
58.上述所述的电子产品200可以是手机,可以是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等任何能够发光显示的电子产品。根据电子产品200的类型的不同,该补光装置100相应具有不同的尺寸,此处不作特别限定。以下,将以该电子产品200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
59.如图3所示,底座模组3具有一前表面313,前表面313较为平整,以便于与电子产品200的背面贴合。
60.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3所示,支撑架壳体21大体呈弯折状,或者说,支撑架模组2的用于连接发光模组1的一部分和用于连接底座模组3的一部分之间相对呈弯折设置,甚至,相对呈垂直设置。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可以使得发光模组1位于前表面313的前方,如图4所示,也即,发光模组1可以位于手机屏幕的前方,从而更有利于发光模组1的出光口113的设置以及光路的设计,使得上述的白光尽可能地入射至手机屏幕上。
61.在本实施例中,第二磁吸片为钢片。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在用户不将手机不与补光装置100一同使用时,第二磁吸片不会持续处于磁化状态,因而,可以避免与用户自身或周围环境中的其他物品产生吸力而影响用户的手机的日常使用。
62.如图1至图3所示,底座模组3还包括底座壳体31,第一磁吸片32设置在底座壳体31上,底座壳体31为第一磁吸片32提供了一定的支撑。
63.具体地,第一磁吸片32设置在底座壳体31的内部,所说的前表面313为底座壳体31的一个表面。这样设置的目的是,使得第一磁吸片32从底座壳体31的外部不可见,该底座壳体31连同该补光装置100的外部更为美观,且第一磁吸片32设置在底座壳体31内部相比于设置在外部也更为稳定,即便是第一磁吸片32发生了脱落,也不容易造成丢失
64.如图5和6所示,第一磁吸片32设置在底座壳体31的内壁上,具体是底座壳体31的与其前表面313相对的内壁。这使得第一磁吸片32与前表面313之间的距离最近,因而与第二磁吸片之间的磁吸更牢固。
65.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模组2能够在底座模组3上沿远离和靠近第一磁吸片32的方向移动,具体地,支撑架模组2相对于底座壳体31的移动方向平行于上述的前表面313。这使得发光模组1能够相对于第一磁吸片32远离或靠近,从而,该补光装置100能够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手机。在使用时,将支撑架模组2沿着与前表面313平行的方向进行移动调整,从而使得发光模组1与前表面313之间的位置发生调整,进而,便于用户将手机置于前表面313,
且能够保证发光模组1的光线从手机的一侧对手机屏幕进行照射,在补光的同时避免影响遮挡手机屏幕。
66.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壳体31包括第一壳体部311和第二壳体部312,前表面313形成在第一壳体部311上,相应地,第一磁吸片32设置在第一壳体部311的内壁上。由第一壳体部311和第二壳体部312相对安装,内部形成一底座腔310。
67.可选地,第一壳体部311和第二壳体部312之间可通过螺钉锁合、卡扣连接等可拆卸方式实现连接。
68.请参阅图1、图2和图5所示,第二壳体部312包括第二壳体部主体3121和第二壳体部支架3122,第二壳体部支架3122的一端转动设于第二壳体部主体3121上。这使得第二壳体部支架3122的另一端能够相对于第二壳体部主体3121打开一定角度,从而能够对第二壳体部主体3121进行支撑。当用户使用该补光装置100时,底座壳体31能够稳定地支撑在桌面等位置处,解放用户双手。当用户不需要底座壳体31进行支撑时,可将支架部收起。
69.可选地,第二壳体部支架3122的转动中心轴线垂直于支撑架模组2的滑动方向且平行于前表面313。这样设置的目的是,当将该底座模组3以合适方位设置在桌面上并使得支撑架模组2的滑动方向为大体向上时,第二壳体部支架3122的转动中心轴线为大体平行于水平面,也即,第二壳体部支架3122相对于用户而言能够向后打开一定角度,从而对底座模组3形成支撑。
70.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底座模组3还包括设置在底座腔310内的控制电路板36,控制电路板36与光源组件14电连接,控制电路板36用于控制光源组件14的光源电路板141,进而控制各个发光元件142的工作。
71.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控制电路板36位于第一磁吸片32的背离前表面313的一侧,且控制电路板36与第一磁吸片32之间设有第二绝缘垫片35。第二绝缘垫片35的设置用于避免控制电路板36与第一磁吸片32之间产生相互影响。
72.所说的第二绝缘垫片35可以是塑料垫片、橡胶垫片、硅胶垫片等。可选地,第二绝缘垫片35为柔性垫片,用于使控制电路板36与第一磁吸片32之间保持弹性压紧,尤其是,还避免对控制电路板36表面的结构造成损坏。
73.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模组3还包括可充电电池34,设于底座壳体31内,该可充电电池34与控制电路板36连接,经由控制电路板36和光源电路板141向发光元件142供电。
74.如图1和图2所示,该底座模组3上还设有充电接口39,其设置在底座壳体31上并与可充电电池34连接,用于通过外部电源向可充电电池34提供电能,可充电电池34将电能储存。
75.充电接口39可以设置在第一壳体部311,也可以设置在第二壳体部312上,还可以同时设置在第一壳体部311和第二壳体部312上,具体根据第一壳体部311和第二壳体部312的尺寸来设计,并且,充电接口39的位置设置以便于与控制电路板36连接为宜。
76.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可充电电池34设置在控制电路板36与第一磁吸片32之间,其靠近控制电路板36的一侧设置上述的第二绝缘垫片35,其靠近第一磁吸片32的一侧设置第一绝缘垫片33。
77.请参阅图5,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电路板36上具有沿支撑架模组2的滑动方向设
置的线路图案360,支撑架模组2包括支撑架壳体21和固定在支撑架壳体21上的弹性接头件22,弹性接头件22的一端与光源组件14电连接,弹性接头件22的另一端在支撑架模组2的滑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与线路图案360滑动接触。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避免此处使用电线等连接结构,底座模组3内无需为该些电线等的收纳和展开预留空间,底座模组3内空间更紧凑。
78.并且,弹性接头件22与线路图案360弹性压紧,二者之间可以保持可靠的电连接。
79.其中,可选地,线路图案360设置在控制电路板36的背离前表面313的一侧,相应地,弹性接头件22的弹针(图中未示)至少部分位于支撑架壳体21的朝向前表面313的一侧,其与线路图案360弹性且滑动抵接。
80.在弹性接头件22与光源组件14之间,由于二者之间位置不发生相对移动,因而,可以通过连接走线(图未示)实现电连接。如图6所示,支撑架壳体21内设有支撑架腔210,连接走线设置在支撑架腔210内并到达发光模组1,直至与光源组件14连接。
81.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壳体21包括第三壳体部211和第四壳体部212,第三壳体部211和第四壳体部212相对安装,二者之间形成上述的支撑架腔210。其中,第四壳体部212可以位于第三壳体部211的背离前表面313的一侧。
82.如图6所示,弹性接头件22包括两个上述的弹针,两个弹针的各一部分从支撑架腔210内向前伸出,以用于其控制电路板36电连接。弹性接头件22的其他部分设置在支撑架腔210内。
83.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底座壳体31的朝向光源组件14的一侧形成沿着支撑架模组2的滑动方向延伸的导向部3111,控制电路板36上设有线路图案360的部分也至少一部分位于该导向部3111内,支撑架壳体21沿导向部3111移动。这样设置的目的在于,由于支撑架壳体21在远离第一磁吸片32移动时,实质是从底座腔310向外移动,其位于底座腔310内的长度降低,该导向部3111能够对支撑架壳体21进行抵接和导向,避免支撑架壳体21向外移动后发生偏移。
84.其中,可选地,导向部3111位于支撑架壳体21的靠近前表面313的一侧。这是因为,发光模组1相比于支撑架壳体21而言,其设置为更靠前,因此,支撑架模组2和发光模组1的整体重心向前偏移,支撑架壳体21向外移动时更容易向前偏移,该导向部3111可以对支撑架壳体21进行向后的支撑。
85.请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架模组2还包括设置在支撑架壳体21内的第三磁吸片23,底座模组3还包括设置在导向部3111内的第四磁吸片38,第三磁吸片23和第四磁吸片38相互磁性吸合。这使得支撑架模组2在沿着导向部3111移动的同时,二者能够始终保持可靠的抵接,从而提高了支撑架模组2移动过程的稳定性,并且,支撑架壳体21与导向部3111之间的滑动连接方式设置可以相对简单,例如,可以仅通过滑动限位的方式避免二者容易脱离即可,总体上,使得支撑架壳体21与导向部3111之间的滑动配合成本低,装配过程也更简便。
86.如图5所示,第二壳体部312的背离前表面313的一侧设有按键孔3120,底座模组3还包括控制按键37,控制按键37经由按键孔3120与控制电路板36电连接。用户可通过该控制按键37来对控制电路板36进行相应的操作,如开启、关闭以及切换发光模式等。
87.请参阅图3、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该底座模组3还包括内连接件40,其设置在底座壳体31上,用于与其他的类似支架等支撑类结构件(未图示)可拆卸连接,以对
底座模组3进行另一种方式的支撑。具体地,该内连接件40可以设置在底座壳体31的背离支撑架模组2的一侧,在实际使用时,底座模组3位于支撑类结构件的上方,底座模组3的前表面313连同手机屏幕可以面向用户,且距离桌面可以具有一定高度,以适应用户的视线高度。
88.更具体地,内连接件40可以凹设在底座腔310内,以在保证能够外露且与支撑类结构件连接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隐藏在底座腔310内,在不需要使用支撑类结构件时,该内连接件40不会突出于底座壳体31的表面,因而不会对用户的使用造成影响。
89.其中,可选地,内连接件40可以是螺母等具有内螺纹的结构件,也可以是螺栓等具有外螺纹的结构件,相应地,所说的支撑类结构件通过其外螺纹或内螺纹与之连接;或者,内连接件40可以是卡扣形式。在具体应用中,内连接件40的形式不限,具体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设置。
90.所说的支撑类结构件的形式在此也不做特别限定,例如,可以是三足鼎立形式的支撑件,也可以是具有较大面积的底盘的支撑件等,其设计以能够稳定支撑在该补光装置100上的手机为宜。
91.在一个实施例中,灯头壳体11包括灯头管111111和设于灯头管111两侧的端盖112。
92.如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模组1还包括光源固定板12,光源固定板12固定在灯头壳体11内,光源组件14固定在光源固定板12的朝向出光口113的一侧。光源固定板12的形式不限,在具体应用中,其设置以便于光源固定板12在其上的固定设置为宜。
93.并且,光源固定板12的具体材料可选用一些导热性能较好的材料,例如铝制板等。光源固定板12与灯头管111连接,发光元件142工作时产生的热量依次传递至光源电路板141、光源固定板12和灯头管111,最终散向环境中。
94.请继续参阅图5和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发光模组1还包括透光板13,透光板13设于灯头壳体11内并位于光源组件14的出光侧。该透光板13用于均匀化光源组件14的光线,使得光源组件14所发出的光线能够均匀地入射至手机屏幕上,避免亮度不均导致人眼不适等问题。
95.请参阅图7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光源组件14的发光中心线设置为相对于手机屏幕的正面的法线倾斜,以使得白光以一定的入射角入射至手机屏幕,然后以相应的反射角入射至人眼,避免白光直接进入人眼。
96.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以市面上现有各类型的手机置于底座模组3的前表面313上,并对手机屏幕表面进行测试。通过测试得出,经该补光装置100补光后的手机屏幕的蓝光危害辐照小于或等于20μw/cm2,蓝光辐射比小于或等于2μw/lm,蓝光危害等级为0。通过该设置,用户在通过该补光装置100使用手机时,明显地降低了对人眼的伤害。
97.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该补光装置100补光后的手机屏幕的蓝光危害辐照小于或等于10μw/cm2,蓝光辐射比小于或等于1μw/lm。更进一步地,在一些实施例中,经该补光装置100补光后的手机屏幕的蓝光危害辐照小于或等于8μw/cm2,蓝光辐射比小于或等于0.5μw/lm。
98.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凡在本技术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