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3:19:2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金属冶炼领域,涉及余热回收技术,具体是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2.余热是指受历史、技术、理念等因素的局限性,在已投运的工业企业耗能装置中,原始设计未被合理利用的显热和潜热。它包括高温废气余热、冷却介质余热、废气废水余热、高温产品和炉渣余热、化学反应余热、可燃废气废液和废料余热等。根据调查,各行业的余热总资源约占其燃料消耗总量的17%—67%,可回收利用的余热资源约为余热总资源的60%。
3.在金属冶炼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高温气体,往往只是将气体热量通过换热器进行一次吸收,但气体仍残留较高温度的热量,没有进行进一步利用。为此,本领域技术人员现提供了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还包括水箱,所述换热器外壁螺旋缠绕有第一换热管道,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出风端连通有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进风端连接有排烟管,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螺旋缠绕于所述水箱外壁,所述换热器远离所述排烟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换热器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水箱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包括出风口,所述出风口与外部气体收集装置连接,所述排烟管与所述排气管均连通有反射炉。
7.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反射炉一侧开设有用于残渣排出的排渣口,另一侧设置有烧嘴,所述烧嘴与所述排气管连通,所述反射炉顶部开设有排烟口,所述排烟口与所述排烟管连通。
8.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水箱底部设置有废料仓,所述废料仓顶部连通有进料通道,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排渣口连接。
9.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烟管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吸收烟雾粉尘的吸附器。
10.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排气管上安装有气泵。
11.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进料通道与所述排渣口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通过设置水箱与第二换热管道,将残留的烟雾热量再次交换,同时,在水箱底部设置废料仓,合理利用残渣热量,水箱在吸热的
情况下,产生大量的蒸汽,通过发电机进行发电,节约能源。
附图说明
13.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14.图1为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的整体结构图。
15.图中:1、反射炉;11、烧嘴;12、排烟口;13、排渣口;14、挡板;21、换热器;22、水箱;23、废料仓;24、气泵;25、吸附器;26、排烟管;27、进料通道;28、进气管;29、排气管;210、蒸汽出口;211、进水口;212、出风口;213、第一换热管道;214、第二换热管道;3、发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6.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即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17.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实用新型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8.实施例: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换热器21、水箱22和废料仓23,在换热器21的外表面螺旋缠绕有第一换热管道213,水箱22外表面螺旋缠绕有第二换热管道214,第一换热管道213的进风端连接有排烟管26,同时在排烟管26与第一换热管道213的连接处设置有吸附器25,用于吸收烟雾所带的颗粒粉尘,第一换热管道213的出风端与第二换热管道214的进风端连接,换热器21的一侧连接有进气管28,用于吸收空气,顶部连接有排气管29,换热器21通过进气管28吸收外部冷空气,将第一换热管道213内的热气热量吸收后,将空气加热后经排气管29排出。
19.优选的,反射炉1一侧开设有用于残渣排出的排渣口13,另一侧设置有烧嘴11,同时排气管29与烧嘴11连通,同时排气管29上安装有气泵24,加大对烧嘴11的空气输送,通过换热器21进行第一次换热,加热空气用于炉内助燃,反射炉1顶部开设有排烟口12,通过将排烟口12与排烟管26连通,持续向第一换热管道213输送热气。
20.优选的,水箱22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11和蒸汽出口210,蒸汽出口210远离水箱22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3,第二换热管道214包括出风口212,第二换热管道214的出风口212与气体回收装置连接,为现有常规手段,此实施例中,没有在图1中标识,水箱22底部设置有废料仓23,废料仓23顶部连通有进料通道27,进料通道27与排渣口13连接,用于收集炉内残渣,并合理利用残渣余热,加大水箱22内部水汽蒸发。进料通道27与排渣口13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14,在水箱22内注满水时,吸收大量的热量,产生大量蒸汽经蒸汽出口210排出,推动发电机3的转子进行发电,可将产生的电能进行储存或用于工厂用电,节能环保。
2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水箱22与第二换热管道214,将残留的烟雾热量再次交换,同时,在水箱22底部设置废料仓23,合理利用残渣热量,水箱22在吸热的情况下,产生大量的
蒸汽,通过发电机3进行发电,节约能源。
22.本实用新型仅受权利要求书及其全部范围和等效物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3.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21),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水箱(22),所述换热器(21)外壁螺旋缠绕有第一换热管道(213),所述第一换热管道(213)的出风端连通有第二换热管道(214),所述第一换热管道(213)的进风端连接有排烟管(26),所述第二换热管道(214)螺旋缠绕于所述水箱(22)外壁,所述换热器(21)远离所述排烟管(26)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28),所述换热器(21)顶部设置有排气管(29),所述水箱(22)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211)和蒸汽出口(210),所述蒸汽出口(210)远离所述水箱(22)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3),所述第二换热管道(214)包括出风口(212),所述出风口(212)与外部气体收集装置连接,所述排烟管(26)与所述排气管(29)均连通有反射炉(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炉(1)一侧开设有用于残渣排出的排渣口(13),另一侧设置有烧嘴(11),所述烧嘴(11)与所述排气管(29)连通,所述反射炉(1)顶部开设有排烟口(12),所述排烟口(12)与所述排烟管(26)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箱(22)底部设置有废料仓(23),所述废料仓(23)顶部连通有进料通道(27),所述进料通道(27)与所述排渣口(13)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烟管(26)与所述第一换热管道(213)的连接处设置有用于吸收烟雾粉尘的吸附器(25)。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管(29)上安装有气泵(24)。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料通道(27)与所述排渣口(13)的连接处设置有挡板(14)。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反射炉余热回收装置,包括换热器,还包括水箱,所述换热器外壁螺旋缠绕有第一换热管道,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出风端连通有第二换热管道,所述第一换热管道的进风端连接有排烟管,所述第二换热管道螺旋缠绕于所述水箱外壁,所述换热器远离所述排烟管的一端设置有进气管,所述换热器顶部设置有排气管,所述水箱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水口和蒸汽出口,所述蒸汽出口远离所述水箱的一端连接有发电机,所述第二换热管道包括出风口。本实用通过设置水箱与第二换热管道,将残留的烟雾热量再次交换,同时,在水箱底部设置废料仓,合理利用残渣热量,水箱在吸热的情况下,产生大量的蒸汽,通过发电机进行发电,节约能源。节约能源。节约能源。


技术研发人员:郭程 毛铁 邓集伟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高诺(衡阳)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1.12.31
技术公布日:2022/6/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