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加载系统及泵式缓速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23:12: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缓速器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加载系统及泵式缓速器。


背景技术:

2.制动系统,是汽车上用以使外界在汽车某些部分施加一定的力,从而对其进行一定程度的强制制动的装置,其能够使汽车强制减速甚至于停车。
3.现有技术的制动器,多以摩擦制动为主,在其工作过程中,通过压紧两个相对运动的物体以产生足够大的摩擦力,但是,有摩擦就会有磨损,同时会产生热量,造成摩擦片材料失效,导致制动失灵。因此,配备辅助制动系统十分必要。
4.缓速器作为车辆的辅助制动部件,通过作用于原车的传动系统而减轻原车制动系统的负荷,使车辆均匀减速,以提高车辆制动系统的可靠性,延长制动系统的使用寿命,并能大幅降低车辆的使用成本。
5.目前,缓速器主要有发动机缓速器、磁流变盘式缓速器、电涡流缓速器和液力缓速器等。其中,液力缓速器至少具有体积较大、反应速度相对较慢、低速制动力不足、空载损失大等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6.(一)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问题是:现有液力缓速器反应速度相对较慢,空载损失大等缺点。
7.(二)技术方案
8.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载系统,用于泵式缓速器,所述泵式缓速器包括主体和转子,所述主体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填充有高粘度油,所述转子设于所述工作腔内,且能够搅动高粘度油,所述转子将所述工作腔分割成高压区和低压区,所述主体上还设有与所述工作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
9.所述加载系统包括:油箱、控制泵、流量控制阀、卸荷阀和第一管路;
10.所述进油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高压区和所述低压区连通,所述卸荷阀设于所述第一管路上,且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的通断;所述控制泵的输入口与所述油箱相连,所述控制泵的输出口与所述卸荷阀的控制口相连,并控制所述卸荷阀的开度;所述流量控制阀设于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油箱之间;
11.当所述加载系统加载时,所述控制泵控制所述卸荷阀开度减小,所述流量控制阀开度减小。
1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流量控制阀包括流量阀和电磁比例阀;
13.所述电磁比例阀与所述流量阀相连,并控制所述流量阀的开度;
14.当所述加载系统加载时,所述电磁比例阀控制所述流量阀开度降低。
15.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单向阀;
16.沿所述油箱至所述进油口的方向,所述控制泵和所述第一单向阀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控制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出口与所述进油口连通;
17.所述控制泵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开度。
1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三管路;
19.所述第一单向阀的其中一个进口为控制口,所述第一单向阀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泵的输出口连通,所述控制泵控制所述第一单向阀的通断;
20.所述第一单向阀另一个进口与所述第三管路的一端连通;
21.所述第三管路远离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一端与所述油箱连通。
22.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二管路和第二控制阀;
23.所述主体上设有第一气孔;
24.所述第二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孔连通,另一端与空气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设于所述第二管路上,并控制所述第二管路的通断;
25.当所述加载系统加载时,所述第二控制阀控制所述第二管路断路。
2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主体内设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轴承安装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设有输入轴,所述转子设于所述输入轴上;
27.所述控制泵的输出口还与所述轴承安装腔连通,并能够向所述轴承安装腔内泵入高粘度油。
28.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油箱上设有第二气孔;
29.所述加载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
30.所述第二单向阀的进口与所述油箱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出口与外界连通。
31.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管路上设有多个所述卸荷阀;
32.任意一个所述卸荷阀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泵连通;
33.任意两个所述卸荷阀之间并联。
34.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一步的,所述控制泵设于所述主体上。
35.本实用新型另一方面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泵式缓速器,包括上述任一实施例所述的加载系统。
3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3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加载系统,用于泵式缓速器,泵式缓速器包括主体和转子,主体内设有工作腔,工作腔内填充有高粘度油,转子设于工作腔内,且能够搅动高粘度油,转子将工作腔分割成高压区和低压区,主体上还设有与工作腔连通的进油口和出油口;加载系统包括:油箱、控制泵、流量控制阀、卸荷阀和第一管路;进油口与油箱连通,第一管路的两端分别与高压区和低压区连通,卸荷阀设于第一管路上,且用于控制第一管路的通断;控制泵的输入口与油箱相连,控制泵的输出口与卸荷阀的控制口相连,并控制卸荷阀的开度;流量控制阀设于出油口与油箱之间;当加载系统加载时,控制泵控制卸荷阀开度减小,流量控制阀开度减小。
38.通过设置控制泵、流量控制阀以及卸荷阀,对工作腔内的压力进行闭环控制,可以实时控制转子的力矩,能够实现长坡缓速、防抱死等功能,且反应速度快,效率较高。
附图说明
3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40.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加载系统结构示意图。
41.图标:100-泵式缓速器;110-主体;111-高压区;112-低压区;120-转子;
42.210-油箱;220-控制泵;230-流量控制阀;240-卸荷阀;250-第一单向阀;260-第二控制阀;270-第二单向阀;281-第一管路;282-第二管路;283-第三管路。
具体实施方式
43.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5.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连接”和“安装”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相连;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6.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加载系统,用于控制泵式缓速器100进入到加载状态。
47.其中,本技术中的泵式缓速器100,其与车辆相连,具体为,与车辆的变速系统、传动系统或者车辆相连,用于缓速。
48.如图1所示,所述泵式缓速器100,包括:主体110和转子120。
49.所述主体110内设有用于供转子120进行工作的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填充有高粘度油,可选的,高粘度油可以为机油。所述转子120设于所述工作腔内,且与车辆的传送系统或其它结构连接,车辆能够带动转子120转动。当转子120转动时,能够搅动所述工作腔内的高粘度油。同时,所述转子120将所述工作腔分割成高压区111和低压区112。
50.在实际使用中,缓速器包括有两种状态。
51.一种状态时加载状态,将缓速器的工作腔与空气断开连接,同时,控制泵220控制第一单向阀250打开,控制泵220控制卸荷阀240关闭,将高压区111和低压区112断开连接,转子120继续随车辆转动,形成容积泵结构,高压区111和低压区112之间存在压力差,当转子120搅动高粘度油时,高粘度油对转子120具有阻尼,实现缓速功能。
52.另外一种状态为空载卸荷状态,此时,将高压区111和低压区112连通,高压区111
和低压区112之间无法再建立压力差,高粘度油无法对转子120产生阻尼。
53.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加载系统包括:油箱210(用于储存高粘度油)、控制泵220、流量控制阀230、卸荷阀240和第一管路281。
54.所述第一管路28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高压区111和所述低压区112连通,所述卸荷阀240设于所述第一管路281上,且用于控制所述第一管路281的通断。所述控制泵220的输入口与所述油箱210相连,所述控制泵220的输出口与所述卸荷阀240的控制口相连,卸荷阀240的控制口主要用于控制卸荷阀240的开度,并控制所述卸荷阀240的开度,以实现控制第一管路281的流量,当流量为零时,也即第一管路281处于断路状态。所述流量控制阀230设于所述出油口与所述油箱210之间,用于控制出油口处的流量。
55.当所述加载系统加载时,所述控制泵220控制所述卸荷阀240开度减小(根据实际情况,当需要较小的力矩时,可以是降低卸荷阀240开度,如果需要较大力矩时,可直接将卸荷阀240关闭),控制第一管路281的流量,同时,所述流量控制阀230开度减小(同理,根据实际情况,当需要较小的力矩时,可以是降低流量控制阀230开度,如果需要较大力矩时,可继续降低流量控制阀230的开度)。
56.具体为,控制泵220控制第一单向阀250打开,控制泵220控制卸荷阀240开度减小直至关闭,同时,流量控制阀230的流量同样减小,在工作腔内形成压差,同时,转子120转动,由油箱210向工作腔内吸入高粘度油,工作腔内的空气由出油口处流出。
57.同时,本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泵220、第一单向阀250、卸荷阀240以及流量控制阀230,其反应迅速,控制精准,实用可靠。
58.在本实施例中,卸荷阀240包括阀体,阀体形成有容置腔,容置腔内设有活塞,活塞能够沿容置腔的延伸方向滑动。容置腔的一端设有控制口,控制口与控制泵220的输出口连通,容置腔的另一端设有压缩弹簧。
59.通过增加控制泵220的泵量,能够推动活塞在容置腔内滑动,进而实现控制卸荷阀240的开度,直至将卸荷阀240关闭。
60.在实际使用中,如图1所示,所述流量控制阀230包括流量阀和电磁比例阀。
61.所述流量阀设于所述出油口处,用于控制出油口的流量。
62.电磁比例阀与流量阀相连,并控制所述流量阀的开度。
63.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加载系统还包括第一单向阀250。沿所述油箱210至所述进油口的方向,所述控制泵220和所述第一单向阀250依次设置,且所述第一单向阀250的进口与所述控制泵220的输出口连通,所述第一单向阀250的出口与所述进油口连通,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单向阀250,能够避免在空载卸荷时,油箱210内的高粘度油流至工作腔内。
64.所述控制泵220能够控制所述第一单向阀250的开度,具体为,当加载系统加载时,控制泵220控制第一单向阀250打开,油箱210内的高粘度油进入到工作腔内。
65.优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加载系统还包括第三管路283。所述第一单向阀250具有两个进口,其中一个进口为控制口,控制泵220的输出口与第一单向阀250的输出口连通,并控制第一单向阀250的开关,第一单向阀250的另一个进口与所述第三管路283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三管路283远离所述第一单向阀250的一端与所述油箱210连通,通过工作腔内形成的容积泵结构将高粘度油吸入至工作腔内。
66.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工作腔还与空气连通。具体的,所述加载系统还包括用于连通外界的第二管路282,以及控制第二管路282通断的第二控制阀260。
67.所述主体110上设有第一气孔;所述第二管路282一端与所述第一气孔连通,另一端与外界连通,所述第二控制阀260设于所述第二管路282上,并控制所述第二管路282的通断;当所述加载系统加载时,所述第二控制阀260控制所述第二管路282断路。
68.而当加载系统加载时,第二控制阀260控制第二管路282处于断路状态,以在工作腔内形成密闭空腔。
69.而当加载系统卸载时,第二控制阀260控制第二管路282处于通路状态,空气进入到工作腔内,实现快速泄压。
7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主体110内设有轴承安装腔,所述轴承安装腔内设有轴承,所述轴承上设置有输入轴,所述转子120设于所述输入轴上,所述控制泵220的输出口还与所述轴承安装腔连通,并能够向所述轴承安装腔内泵入高粘度油,且泵入的高粘度油还能够由其它通道流回储油腔内。
71.在本实施中,如图1所示,所述油箱210上设有第二气孔。所述加载系统还包括第二单向阀270。所述第二单向阀270的进口与所述油箱210连通,所述第二单向阀270的出口与外界连通。
72.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泵式缓速器100在空载时,工作腔内是具有大量的空气的,而当需要加载时,第二控制阀260和卸荷阀240关闭,工作腔密闭,在工作腔内吸入高粘度油的过程中,需要将空气排出。
73.在实际使用中,空气由出油口被排出,并随着管道流入到油箱210内,通过设置第二气孔,能够将进入到油箱210内的空气全部排出,同时,在第二气孔处设置第二单向阀270,能够避免外界杂质进入到油箱210内,污染油箱210内的高粘度油。
74.本实施例中,可选的,第一管路281上还可以设有多个所述卸荷阀240。任意一个所述卸荷阀240的控制口与所述控制泵220连通;任一两个所述卸荷阀240之间并联。用以提高加载系统的工作效率。
75.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泵式缓速器100,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加载系统。
76.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上述实施例所述的泵式缓速器100。
7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