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多层密闭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10 19:09: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装置,尤其是一种多层密闭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都是平面布置且是敞口结构,不但占地面积大、容量小,而且污水散出的臭气直接进入空气中,污染大气环境。也因采用敞开式处理模式,污水处理后的排放物尤其是总氮指标超标。因此,设计一种占地面积小的、且能够收集并处理污水处理池排放的臭气的多层密闭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是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占地面积小的、且能够收集并处理污水处理池排放的臭气的多层密闭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
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
5.多层密闭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解酸化系统、接触氧化系统和二次沉淀系统,水解酸化系统、接触氧化系统和二次沉淀系统为上下叠加密闭结构,在水解酸化系统上有污水进水管和水解酸化水排出管,水解酸化水排出管与接触氧化系统连通,接触氧化系统通过氧化水排出管与二次沉淀系统连通,在二次沉淀系统的侧壁上设有净水排出管;从高度方向,水解酸化水排出管设在水解酸化系统的侧壁的中上部,氧化水排出管设在接触氧化系统的侧壁的中上部,净水排出管设在二次沉淀系统的侧壁的中上部,这样水解酸化系统、接触氧化系统和二次沉淀系统的上部自然形成气体腔;在水解酸化系统上壳体的上面设有气体净化装置,在水解酸化系统、接触氧化系统和二次沉淀系统的侧壁上均设有与气体腔连通的臭气收集管,所有臭气收集管与臭气总管并联后与气体净化装置连通;在二次沉淀系统中设有污泥收集槽和若干污泥泵,在污泥收集槽上设有污泥排出通道,污泥泵的出口通到污泥收集槽内。
6.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水解酸化系统的底壁上布置有若干根均匀出水多孔管,所有均匀出水多孔管与污水分配管连通,污水分配管与所述的污水进水管连通,在二次沉淀系统中设有移动行车,所述的污泥泵固定在移动行车上。污泥泵随移动行车移动,便于污泥泵大面积抽取污泥。
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水解酸化系统在上,二次沉淀系统在下,接触氧化系统居中,水解酸化系统的底即为接触氧化系统的顶壳,接触氧化系统的底壳即为二次沉淀系统的顶壳,在净水排出管的内端设有带若干净水收集孔的净水收集管。
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二次沉淀系统中设有加药反应系统,加药反应系统为上敞口结构,加药反应系统的上敞口高于二次沉淀系统的液面,氧化水排出管的下口通到加药反应系统的底部,加药反应后的污水溢出到二次沉淀系统中,加药反应系统的上敞口与二次沉淀系统的气体腔自然连通,在氧化水排出管上设有药剂加入口。
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水解酸化系统上壳体的上面布置有风机,在
接触氧化系统的底部设有若干根多孔曝气管,若干根多孔曝气管并联后通过进气管与风机的出风口连通。
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水解酸化系统的内壁上设有溢出水收集槽,在溢出水收集槽的上口设有若干溢进水口,所述的水解酸化水排出管的上口与溢出水收集槽连通,水解酸化水排出管的下口与水解酸化系统连通。
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水解酸化系统上壳体的上面布置有污泥脱水装置,从二次沉淀系统中抽出的污泥先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然后再将浓缩的污泥用污泥泵与污泥脱水装置连通。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水解酸化系统的侧壁上端设有若干与气体腔对应检修用的可密闭透光透气窗ⅰ,在接触氧化系统的侧壁上端设有若干与气体腔对应可密闭检修用的透光透气窗ⅱ,在二次沉淀系统的侧壁上端设有若干与气体腔对应可密闭检修用的透光透气窗ⅲ,在水解酸化系统、接触氧化系统和二次沉淀系统的侧壁外部上端设有维修观察平台,在维修观察平台上设有安全防护栏。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维修观察平台与地面之间设有一台以上电梯和一个以上步行梯。
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水解酸化水排出管上设有水轮发电机ⅰ,在氧化水排出管上设有水轮发电机ⅱ,在净水排出管设有水轮发电机ⅲ。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16.1.通过密闭各处理系统的空间,把有害气体集中起来通过净化系统无害化处理;
17.2.采用良好密闭模式处理,有利于污水各项指标降低,使有机氮和无机氮分解成氮气,使总氮指标达标排放;
18.3.利用各层之间水体的落差势能发电,符合碳中和及碳达峰的发展理念;
19.4.采用多层叠加布置,可节约土地面积60%以上,可节约总投资30%以上;
20.5.可节约水流主管道及管网铺设长度,可节约50%以上,并且减少管道造成的水头损失。
附图说明
21.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22.图2是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23.如图所示,多层密闭式高效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水解酸化系统d、接触氧化系统e和二次沉淀系统f,水解酸化系统d、接触氧化系统e和二次沉淀系统f为上下叠加密闭结构,在水解酸化系统d上有污水进水管d0和水解酸化水排出管2,水解酸化水排出管2与接触氧化系统e连通,接触氧化系统e通过氧化水排出管4与二次沉淀系统f连通,在二次沉淀系统f的侧壁上设有净水排出管6;从高度方向,水解酸化水排出管2设在水解酸化系统d的侧壁的中上部,氧化水排出管4设在接触氧化系统e的侧壁的中上部,净水排出管6设在二次沉淀系统f的侧壁的中上部,这样水解酸化系统d、接触氧化系统e和二次沉淀系统f的上半部自然形成气体腔;在水解酸化系统d上壳体的上面设有气体净化装置c,在水解酸化系统d、接触氧
化系统e和二次沉淀系统f的侧壁上均设有与气体腔连通的臭气收集管,所有臭气收集管与臭气总管5并联后与气体净化装置c连通;在二次沉淀系统f中设有污泥收集槽f0和若干污泥泵11,在污泥收集槽f0上设有污泥排出通道f2,污泥泵11的出口通到污泥收集槽f0内。
24.在水解酸化系统d的底壁上布置有若干根均匀出水多孔管d01,所有均匀出水多孔管d01与污水分配管d02连通,污水分配管d02与所述的污水进水管d0连通,在二次沉淀系统f中设有移动行车17,所述的污泥泵11固定在移动行车17上。
25.水解酸化系统d在上,二次沉淀系统f在下,接触氧化系统e居中,水解酸化系统d的底即为接触氧化系统e的顶壳,接触氧化系统e的底壳即为二次沉淀系统f的顶壳,在净水排出管6的内端设有带若干净水收集孔的净水收集管61。
26.在二次沉淀系统f中设有加药反应系统g,加药反应系统g为上敞口结构,加药反应系统g的上敞口高于二次沉淀系统f的液面,氧化水排出管4的下口通到加药反应系统g的底部,加药反应后的污水溢出到二次沉淀系统f中,加药反应系统g的上敞口与二次沉淀系统f的气体腔自然连通,在氧化水排出管4上设有药剂加入口41。
27.在水解酸化系统d上壳体的上面布置有风机a,在接触氧化系统e的底部设有若干根多孔曝气管3,若干根多孔曝气管3并联后通过进气管1与风机a的出风口连通。
28.在水解酸化系统d的内壁上设有溢出水收集槽d3,在溢出水收集槽d3的上口设有若干溢进水口d30,所述的水解酸化水排出管2的上口与溢出水收集槽d3连通,水解酸化水排出管2的下口与接触氧化系统e连通。
29.在水解酸化系统d上壳体的上面布置有污泥脱水装置b,从二次沉淀系统中抽出的污泥先进入污泥浓缩池浓缩,然后再将浓缩的污泥用污泥泵与污泥脱水装置b连通。
30.在水解酸化系统d的侧壁上端设有若干与气体腔对应检修用的可密闭透光透气窗ⅰd1,在接触氧化系统e的侧壁上端设有若干与气体腔对应可密闭检修用的透光透气窗ⅱe1,在二次沉淀系统f的侧壁上端设有若干与气体腔对应可密闭检修用的透光透气窗ⅲf1,在水解酸化系统d、接触氧化系统e和二次沉淀系统f的侧壁外部上端设有维修观察平台7,在维修观察平台7上设有安全防护栏。
31.在维修观察平台7与地面之间设有一台以上电梯和一个以上步行梯。
32.在水解酸化水排出管2上设有水轮发电机ⅰ8,在氧化水排出管4上设有水轮发电机ⅱ9,在净水排出管6设有水轮发电机ⅲ1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