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病理图像管理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9 01:13:0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使用数字技术来管理、灵活运用医疗数据的方法、以及系统。特别涉及在利用了全视野数字切片(whole slide image,以下记载为wsi)的病理诊断中管理、灵活运用医疗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2.近年来,在与健康、医疗、护理相关的医疗保健的领域中推进使用it技术的数字健康、智能健康这样的技术改革。在病理诊断的领域中,也采用将镜检标本(praparat,病理组织标本)数字化并显示于显示器来进行观察的数字病理学,给病理诊断带来大的变革。
3.所谓数字病理学,是为了研究通过将切片上的标本数字图像化而生成的大量的图像库的信息所开发的病理学领域之一。近年来,导入使用专用的扫描仪扫描镜检标本并作为拼合的一个图像文件即wsi来处置的技术,将wsi和各种信息一起进行管理、分析,应用在病理医生的远程诊断、诊断辅助、生物标志物的解析研究等的数字病理学示出飞跃的进步。进而,在2017年12月,飞利浦公司的病理全视野数字切片图像诊断辅助装置作为以利用数字图像的病理诊断辅助为目的的医疗设备首先在本国(日本)取得药事审批以来,在病理学、病理诊断引起大的变革。
4.病理图像的数字化是能在pc的显示器上观察病理图像的技术,由此能实现以往曾经很困难的种种事项。例如,由于只要有因特网环境,多个病理医生就能共享相同信息,因此,即使是远程,也能进行联合会议,研讨病例。进而,由于能在图像上进行注释,能正确地相互传达达成诊断的根据等。其结果,不仅是在远程病理诊断支援,还能在病理医生的培养中灵活运用。如此地,若多个病理医生能共享数字图像,就不再需要制作多片镜检标本,还减轻了病理部门的负担。
5.另一方面,在病理医生在临床现场使用wsi进行病理诊断的情况下,需要作为医院等中使用的已有的系统的电子病历、临床检查信息系统(laboratory information system,实验室信息系统,以下记载为lis)与wsi管理系统的协作。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将wsi数据、或从lis提取的患者数据进行打包处理、压缩、发布的系统的发明。但在该方法中,并未谋求已有的lis、电子病历与wsi管理系统的协作,并未成为将处理过的图像与已有的系统组合、来使病理医生效率良好地进行诊断的系统。
6.现有技术文献
7.专利文献
8.专利文献1:jp特表2013-539097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9.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10.病理医生使用wsi查看器进行wsi的阅览,使用lis进行诊断报告书作成、检查的指示。但在现状中,包含查看器的wsi管理系统和lis由于作为独立的系统运用,因此无法谋求
检体信息的汇总,在检体的混淆、业务效率等方面上有问题,谋求改善。
11.例如,对每个病理检体赋予的病理编号通过与电子病历协作的lis赋予,不与wsi管理系统协作。为此,需要通过在wsi管理系统输入病理编号、染色信息,来对在扫描仪取得的wsi数据赋予检体信息。进而,在wsi的阅览时,能通过在查看器的检索栏输入相应的病理编号来检索文件,进行阅览。这时,有时会出现输入错误导致的检体混淆的问题。
12.为了消除该问题,若进行将lis中作成的病理编号对wsi管理系统建立关联的设定,就能进行在打开lis的诊断画面的状态下打开相应病例的wsi链接这样的协作,消除了检索键的输入的工夫、和输入错误导致的检体混淆的问题。作为经常使用的手法,有如下方法:在打开lis的诊断画面的状态下,与宏图的阅览同样地,点击wsi链接来经由浏览器显示wsi。若在lis上作成每个病理医生的诊断列表,则在没有委托书、镜检标本的状态下,病理医生就能开始诊断。但在该方法的情况下,每当在lis变更病例,若不关闭浏览器,就成为能在多个分页同时阅览不同的病例的wsi的状态,残留检体混淆的风险。进而,该方法可以说是对根据病理编号使wsi显示的功能特别强化,为了进行wsi的管理、病理信息的数据库化的推进则并不足够。即,并不能说是为了对所保存的wsi进行阅览、检索、分类而充分的系统。此外,由于不进行扫描完成通知的协作,因此病理医生不能从lis得到是否取入了诊断所需的全部图像、何时开始诊断等信息。
13.概述过去怎样进行病理诊断,并说明现有方法的问题。在wsi导入以前在医院管理医疗信息的网络系统中,电子病历和lis进行协作,进行临床部门与病理部门的信息的交换(图6)。由外科医生等临床部门的医师通过电子病历进行病理诊断的委托来开始病理部门中的检查、诊断。在病理部门中,受理和通过电子病历得到的病理诊断委托的指示(order)一起提出的检体,对1个检体发行1个病理编号。在病理部门中,进行检体的切出,通过lis指示每个检体所需的染色,来制作镜检标本。在病理图像被数字化以前,病理医生在显微镜下观察玻璃标本,根据其结果得到的所见作成诊断报告书,并输入到lis。由于电子病历和lis进行协作,因此所作成的诊断报告书能从电子病历阅览,委托病理检查的临床医生参考诊断报告书的同时决定患者的治疗方针。但电子病历系统和lis虽然进行着协作,但却在独自的系统中被运用,各数据也保存在不同的数据库(db)。因此,在临床医生希望从病理图像确认报告书中未记载的信息的情况下,需要对病理部门委托再评价,或者亲自在病理部门直接对镜检标本进行显微镜观察。
14.即使导入wsi,与已经存在的lis、电子病历系统这样的医疗信息管理网络的协作,现状很遗憾并不充分(图7)。在临床部门中,与wsi导入以前同样地通过电子病历发行病理诊断委托的指示,对病理部门提出检体。在病理部门,在检体受理后,经由lis进行病理编号的发行、所需的染色的指示。经过了薄切、染色等所需的工序的镜检标本在扫描仪被读取。将在扫描仪读取的wsi数据转发到wsi管理系统。但由于在扫描仪读取的图像若未与lis协作就不会被赋予病理编号,因此,通过在wsi管理系统中手动输入病理编号,来将图像数据和病理编号建立关联。
15.病理医生阅览通过wsi管理系统赋予了病理编号的图像,进行诊断。在诊断时,从wsi管理系统只不过仅得到扫描的图像信息,因此其他检体信息、患者信息需要通过与电子病历协作的lis得到,或从电子病历直接得到。若病理医生作成诊断报告书,并对lis输入诊断报告,临床医生就通过电子病历来比对存放于lis的诊断报告书,从而能决定患者的治疗
方针。
16.如上述那样,以往电子病历系统和lis进行协作,但wsi管理系统与任何系统都不进行协作。为此,在扫描仪读取的图像需要以手动输入赋予病理编号,有时会产生病理编号的输入错误等人为的错误。此外,在作成诊断报告时,需要从wsi管理系统调用图像,从lis调用患者信息,来进行诊断,花费对2个不同的系统分别进行访问的工夫。进而,在看诊断报告书的临床医生希望阅览未添附于诊断报告书的图像的情况下,由于wsi管理系统和lis未进行协作,因此需要委托对病理部门再度送达图像数据。通过wsi导入,作为数字图像来得到病理图像给病理诊断带来大的革新,但在病理诊断的效率化的点上需要进一步的改善。
17.病理医生长时间熟悉显微镜、电子病历系统、lis这样的现有的系统,从领受病理诊断的指示到报告书作成为止,以所构建的与电子病历系统部分协作的lis为前提,来进行诊断业务。
18.此外,病理医生将各个病例所具有的信息作为一个数据包、即所谓的“案例文件”来进行处置。即,病理医生不仅将病理图像,还将病理诊断所需的所有信息、具体来说是患者的临床信息、检查数据、放射线图像、提出的病理样本的工序管理信息等作为一个案例文件来进行处置,进行诊断。进而,处理大量案例文件是病理医生的业务。谋求构建一种数字病理学系统,其在使用被数字化成作为该案例文件处置的病例信息的病理图像数据来进行病理诊断时,模仿在病理诊断现场病理医生充分熟悉、并且病理医生惯于操作的显微镜系统、电子病历系统、lis这样的以往存在的工具的使用经验。此外,谋求附加了以往曾经困难的与他人的信息共享、检索、数据的分类这样的功能的系统的构建。
19.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构建病理医生对wsi进行阅览、管理的同时有效率地访问lis来施行业务的系统。进而,课题在于,构建病理医生能在日常的工作流程中实现业务量的掌握、诊断进展状况的确认、图像管理的系统。
20.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21.本发明涉及以下的系统。
22.(1)病理图像管理系统,控制扫描镜检标本并将其数字化的扫描仪、全视野数字切片(wsi)管理系统和实验室信息系统(lis)的协作,所述病理图像管理系统的特征在于,通过扫描仪取得的wsi数据被转发到wsi管理系统,wsi管理系统将传达wsi数据被转发这一情况的扫描通知送达lis,在接收到扫描通知的lis中生成wsi链接。
23.(2)在(1)记载的病理图像管理系统中,在wsi管理系统中具备:存放到生成wsi链接前为止的镜检标本信息的准备中文件夹;存放能阅览图像的状态的wsi数据的诊断中文件夹;和存放作成了报告书的wsi数据的整理完毕文件夹。
24.(3)在(1)或(2)记载的病理图像管理系统中,生成了wsi链接的wsi数据按每一检体保存在案例文件文件夹,存放于wsi管理系统内的文件夹。
25.(4)在(2)或(3)记载的病理图像管理系统中,在wsi管理系统中还具备追加染色委托中文件夹。
26.(5)在(2)~(4)中任一项记载的病理图像管理系统中,若受理检体,就通过lis发行病理编号,将发行的病理编号存放到wsi管理系统的准备中文件夹,并且,对镜检标本印字,或作为签条贴附,在扫描仪中,读取wsi数据并通过印字或贴附的签条同时读取病理编号,由此将病理编号和wsi数据建立关联,并存放到wsi管理系统的准备中文件夹。
systems株式会社)、cna-net病理(sakura finetek japan株式会社)等。此外,作为wsi管理系统,例如有image management system(株式会社飞利浦)、aperio eslide manager(1eicabiosystems)、casecenter(3dhistech)等。此外,作为将镜检标本数字化的扫描仪,有ultra fast scanner(株式会社飞利浦)、nanozoomer(浜松photonics株式会社)、aperio(1eicabiosystems)、pannoramic digital slide scanners(3dhistech)、moticeasyscan(motic)、vs 120(olympus)、ventana iscan(roche diagnostics)、mirax scan(zeiss)等。在此,lis使用path dimension,wsi管理系统使用image management system,扫描仪使用ultra fast scanner,但不管是什么样的系统、设备,都能构建本实施方式所示的病理图像管理系统,这点不言自明。
43.[实施方式1]
[0044]
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关于图1、临床部门、电子病历系统与lis的协作,由于与现有法同样,因此未图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的系统,一直到来自临床部门的病理诊断委托、检体提出、病理部门中的病理编号发行为止,也是同样地进行。即,在临床部门发行病理诊断委托的指示,并确认提出的检体抵达病理部门,进行受理。在受理时,各标本进行是否是活检检体、手术检体、进而是否是需要进行迅速诊断的检体、此外是否是从其他医院送来并委托诊断的其他医院标本的区分,并发行病理编号。所发行的病理编号作为签条在镜检标本印字或贴附,并将被赋予病理编号信息的案例文件文件夹存放到wsi管理系统的准备中文件夹。
[0045]
在lis,关于各检体,输入负责病理医生的分配。或者,在多个病理医生的专业明确的情况下,还能在赋予病理编号的时间点,按每个专业领域自动分配检体。分配负责医生信息从lis送达存放于wsi管理系统的准备中文件夹中的案例文件文件夹。负责病理医生的分配,在发行病理编号后到诊断完成为止的哪个工序中都能实施。
[0046]
检体通过切出、脱灰、包埋、薄切、染色等所需的工序,来制作镜检标本。被染色的镜检标本通过放置在与wsi管理系统连接的扫描仪,来开始图像的读取。在扫描仪读取图像时,通过也同时读取镜检标本的签条部分,来将在lis赋予的病理编号和wsi建立关联。具体地,在镜检标本的签条部分将各个镜检标本所具有的检体信息(病理编号、标本块编号、染色的种类等)条形码、qr码(注册商标)化并印刷,与在扫描仪读取图像时同时读取条形码等,将所取得的图像和病理编号建立关联即可。由于与图像读取同时,将以病理编号为首的检体信息与图像数据建立关联,因此能避免病理编号的输入错误、镜检标本的混淆等以往会产生的人为的错误。
[0047]
在扫描仪读取的图像数据被存放在准备中文件夹,并将进行了扫描这一情况通知到lis(扫描通知)。在lis中,若接收到扫描通知,就生成wsi链接。虽然有时也从一个检体制作一片镜检标本(切片),但通常从一个检体制作多片的镜检标本。针对所指示的一个检体的全部镜检标本,在lis生成wsi链接,即,若成为能开始诊断的状态,就将扫描完成确认送达wsi管理系统,将案例文件文件夹从准备中文件夹存放到诊断中文件夹。若将案例文件文件夹存放到诊断中文件夹,就对负责病理医生的终端发布扫描完成通知。通过接受扫描完成通知,负责病理医生能确认能开始诊断。
[0048]
病理医生通过登录到wsi管理系统,能访问被分配诊断的案例文件文件夹一览的图像数据。所谓案例文件文件夹,是按每个检体(每个病理编号)收存图像的文件夹,负责医
生能访问被分配的案例文件文件夹,开始诊断。在该时间点,在案例文件文件夹中仅存放有从扫描仪转发的wsi,但在案例文件文件夹中,根据需要,能还包含宏图、遗传基因检查结果报告书等的pdf文档、从电子病历引入的图像等诊断所需的其他形态的图像等。
[0049]
与病理医生在wsi管理系统上选择案例文件文件夹同时启动lis,在lis上自动调用与案例文件文件夹所具有的病理编号一致的病例的诊断画面。因此,病理医生能在打开wsi查看器的状态下,从lis同时得到wsi以外的诊断信息,进而能在lis进行诊断报告书的输入。若在wsi管理系统上变更案例文件文件夹,当前成为打开的状态的lis的诊断画面就向变更后的病理编号的页面自动切换。若向lis的所见记载是未保存的状态,就在显示是否进行保存的确认画面后,移动到变更后的页面。从该案例文件文件夹选择到报告书作成为止的流程能视作与过去病理医生实践的诊断流程相同方向性,在该诊断流程中,将镜检标本放置在显微镜,用显微镜阅览图像,然后在lis上作成报告书。反过来,从lis的诊断画面追溯wsi链接来阅览图像的方向性的情况下,病理医生若不打开lis的病例画面,就不能访问在案例文件文件夹中包含怎样的图像。即,对病理诊断而言最重要的到对wsi的访问为止,步骤数较多,会在每1个病例产生数十秒的时滞。这在必须处理大量案例文件的病理医生的日常业务中,会带来诊断的延迟、病理医生的疲劳,存在由于数字病理学的导入反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通过从wsi管理系统开始业务,病理医生能从显微镜顺畅地过渡到利用了wsi的诊断,能更有效率地进行诊断。
[0050]
若在lis完成病理诊断报告书的作成,就通过与lis协作的电子病历系统对临床医生送达报告完成通知。临床医生通过接收报告完成通知,来认识病理诊断结束,能对报告书进行查询,来进行治疗方针的决定等。即使是临床医生希望阅览未贴附于报告书的图像的情况,也由于在lis搭载了wsi链接,因此能通过wsi链接来从wsi管理系统调用所需的图像,进行确认。过去,临床医生需要对病理医生再度委托来进行确认,但通过wsi管理系统与lis的协作,不用劳烦病理医生就能进行确认。
[0051]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病理图像管理系统(数字病理学管理系统),不仅进行病理诊断的病理医生能有效率地进行工作,与通过病理诊断来决定治疗方法的内科医生、外科医生的信息传递也能非常顺畅地进行。
[0052]
[实施方式2]
[0053]
接下来,说明与追加染色指示对应的情况(图2)。在病理诊断中,在仅凭借基于作为基本的染色法的苏木精-伊红染色的组织形态学的信息无法达成确诊的情况下,需要进行利用了特殊染色或免疫组织化学的追加的染色检查。在需要追加染色的情况下,如实施方式所示那样,lis、wsi管理系统能进行协作,有效率地进行诊断业务。
[0054]
从临床部门进行病理诊断委托的指示发行,制作镜检标本,直到病理医生阅览存放于诊断中文件夹的案例文件文件夹的图像为止,与上述实施方式1同样地进行。在阅览图像的结果是病理医生判断为需要进一步进行追加染色的情况下,经由lis进行追加染色切片指示。若进行追加染色指示,就发行追加染色切片签条,并将追加染色指示的信息发送到wsi管理系统的案例文件文件夹。然后,通过接收追加染色指示,来将案例文件文件夹从当前的存放场所即诊断中文件夹送达追加染色委托中文件夹。
[0055]
准备进行过追加染色的镜检标本,将其放置在扫描仪,由此开始图像的取入。将在扫描仪读取的图像数据在与病理编号建立关联的基础上,不断存放到位于追加染色委托中
文件夹的案例文件文件夹内。wsi管理系统按每个镜检标本将扫描完成这一情况通知给lis。在lis中,若接收到扫描通知,就生成wsi链接。若关于被指示追加染色的全部镜检标本在lis生成了wsi链接,就将扫描完成通知送达wsi管理系统,在案例文件文件夹从追加染色委托中文件夹存放到诊断中文件夹的同时,在案例文件文件夹标注追加染色完成标签。以下详述,在本系统中,构建成能对每个案例文件文件夹赋予所需的标签。由于能赋予特定的标签,或者能按每个病理医生赋予任意的标签,因此能简单地进行案例文件文件夹的阅览、检索。
[0056]
若将案例文件文件夹存放于诊断中文件夹,在案例文件文件夹标注追加染色完成标签,就由wsi管理系统对负责病理医生送达追加染色完成的意思的通知。病理医生在登录到wsi管理系统的状态下接受该通知,通过访问标注了追加染色完成标签的案例文件文件夹来阅览所追加的图像,能确认恢复诊断的准备完成。另外,在诊断恢复后,从报告书作成到诊断完成为止的流程与实施方式1同样
[0057]
如此地,即使是进行了追加染色的情况,也由于按每个检体将全部图像存放到案例文件文件夹,病理医生能阅览存放在案例文件文件夹的全部数据,且经由lis阅览患者信息并完成诊断,因此能有效率地进行诊断。
[0058]
[实施方式3]
[0059]
接下来,说明通过标注标签来促使负责病理医生注意、或能检索特定的病例的方法。在病理诊断中,存在需要加急进行诊断的情况。例如,在患者的病况不稳定而需要开始紧急的治疗的情况下,临床医生在电子病历系统中指定为需要“加急”诊断并发行病理指示,或通过电话等手段直接对病理部门进行希望加急应对的意思的联络。有这样的加急诊断的委托,需要优先进行诊断,尽可能早地对临床医生进行报告。关于要求加急的诊断的病例,通过标注标签来在负责病理医生终端进行显示,能促使注意。
[0060]
在临床医生进行病理诊断委托的指示时,能经由电子病历系统加急地指定诊断报告所需的检体。在从电子病历系统发行指示的时间点对lis传递是加急的检体这样的信息,经由lis向wsi管理系统送达信息。经由电子病历系统指定是应“加急”诊断的病例的检体被标注是“加急病例”这样的标签,在扫描完成、并成为能进行诊断的时间点,对负责病理医生终端通知有加急病例。此外,关于以与指示不同的路径接受到需要加急应对这样的联络的检体,能通过在wsi管理系统上对案例文件文件夹手动赋予加急标签,或者在扫描中手动变更优先顺位,来标注“高优先度”的标签。在对进行过这些处理的案例文件文件夹完成扫描、成为能进行诊断的时间点,对负责病理医生终端通知有加急病例。
[0061]
图3示出的是在负责病理医生的wsi管理系统终端上确认的病例状况的一览。在图3中,示出由于接受到需要加急应对这样的联络而变更了扫描的优先顺位的“高优先度”的检体有2个检体,经由电子病历系统从临床医生指定了加急的、或手动赋予了加急病例标签的“加急病例”有1个检体。此外,能将准备中的病例、能诊断的“诊断前”的病例等病理医生所负责的病例的状况作为一览进行掌握。其结果,能掌握应优先处理的检体、各检体的状况,能考虑优先顺位的同时有效率地进行诊断。
[0062]
状况“准备中”是由于扫描未完成而病理医生尚不能开始诊断,但是分配给了自己的病例。在图3中示出225件为准备中的状况。
[0063]“诊断前”是病例所保有的全部镜检标本的扫描完成的状态,表示病理医生可以开
始诊断的状态。若扫描完成,就会按每个案例文件文件夹而状况从“准备中”变更为“诊断前”,因此,病理医生不用等待作为诊断负责而分配的病例全部的扫描完成,就能依次推进依次业务。在现有的方式中,扫描完成通知的信息并未显示于wsi管理系统上,病理医生需要在lis的检体信息中确认镜检标本的片数、染色的种类。根据本方式,病理医生能判断为关于处于“诊断前”状况的病例可以随时开始诊断。
[0064]“暂时保存/确定”表示病理医生向lis的诊断作成画面记入所见、进行暂时保存或确定的作业。wsi管理系统的状况从“诊断前”状况向“暂时保存/确定”,病理医生能实时确认未着手的病例的数不断减少的样子。
[0065]
在经验不足的病理医生对其他病理医生委托诊断的确认的情况下,能在作成临时报告书的阶段进行暂时保存,指定希望委托评价的其他病理医生。具体地,评价委托者按每个案例文件夹选择希望委托评的病理医生,追加为评价者。若选择为评价者,就进行分配,在评价者的案例一览的“暂时保存/确定”状况栏显示被委托评价的案例文件文件夹。评价者能通过用自己的id进行登录,来对图像进行阅览确认,能确认被委托评价的案例文件夹的诊断。
[0066]
在诊断中途需要追加的染色检查的情况下,从lis提出追加指示,在对该指示进行受理处理的时间点将信息发送到wsi管理系统,状况移动到“追加研讨中”。由此,即使进行大量的追加检查,也能没有遗漏地确认、报告结果。此外,在发生即使在lis上发行指示也未被领受的错误时,例如在同时实施大量指示时,在进行指示一侧忘记指示发行后的发送作业的情况、指示的接收者忘记进行指示实施作业的情况等产生人为的错误的情况下,也能在wsi管理系统上察觉到状况并未移动。若指示的追加检查的镜检标本的扫描完成,就对病例赋予“追加染色完成标签”,在wsi管理系统上显示于优先列表的栏(激活优先),向病理医生通知。由此能防止忘记确认,并且能尽早报告追加检查的结果。
[0067]
对于在lis完成了诊断报告、不再有追加的报告的必要性的病例,状况向“整理完毕”移动。病理医生不仅能视觉上确认业务完成件数,还能确认完成感,存在带来对业务的心理上的负担减轻的可能性。
[0068]“准备中”、“诊断前”、“暂时保存/确定”、“追加研讨中”以及“整理完毕”的病例状况,表示检体是上述的状态,但能配合各医院的实情变更病例状况。由于wsi管理系统和lis的操作同步,因此案例文件文件夹在这些状况间移动所需要的时间大致同时、或为数秒以下,不会给利用者带来压力。
[0069]
此外,病理医生在关于负责病例希望其他病理医生的咨询的情况下,还能能赋予希望咨询的意思的标签,来听取其他专业医生的意見。此外,能赋予标签,以使得能进行有意思的病例等、研究所需的病例的检索。由于能按每个病例赋予任意的标签,因此,在与其他专业医生的交流、病例研究中,也能有效率地灵活运用系统。
[0070]
此外,也可以在wsi管理系统中附加不赋予标签就能进行检索的功能。构建能通过在wsi管理系统内的检索窗输入例如脏器名(肺、胃、大肠、乳腺等)、诊疗科名(呼吸器外科、消化器内科、血液肿瘤科等)、采集日(指定相应的天或范围)、检体区分(活检、手术、迅速、其他医院等)、诊断者名等1个以上的项目来将相应的文件夹名作为列表保存在wsi管理系统内的系统即可。通过在wsi将检体信息结构化进行保存,能进行详细的检索。
[0071]
在希望进行更详细的检索的情况下,构建系统,以使得通过将在lis进行检索得到
的病例列表输出到wsi管理系统,来对相应的病理编号的文件赋予与病例列表相同名称的标签,使得能由列表作成者进行阅览、管理即可。进而,通过病例列表,若能赋予其他人也能阅览那样的能公开的标签,就能贡献于病理医生间的病例研究、培训等。通过在wsi管理系统也能对从lis输出的列表一并进行赋予标签等操作的lis-wsi管理系统间的数据协作的构建,能进行平顺的操作。
[0072]
[实施方式4]
[0073]
说明使访问频度少的数据移动到保管用的存贮器、能根据需要找回(retrieve)的归档(archive)系统。诊断结束且报告完成的图像数据不断存积于整理完毕文件夹。通过不断存积图像,压迫了wsi管理系统的存贮器容量,会引起访问速度的降低,因此需要确保存贮器的空间。
[0074]
对病理医生诊断中、或刚诊断后那样访问频度高的病例,谋求高速访问。为了确保高速访问,需要确保在线存贮器的空间。为此,构成为将报告完成后通过一定时间的病例收纳到归档用存贮器,来确保在线存贮器的空间(图4)。
[0075]
使在报告书作成后、即在移动到整理完毕文件夹后经过一定时间的案例文件自动的移动到归档存贮器,来确保在线存贮器的空间。报告完成后移动到归档存贮器的定时,由于根据各设施的病理诊断病例数、存贮器的容量而不同,因此按每个设施适宜确定即可。例如进行编程,使得在移动到整理完毕文件夹移动后,在经过3个月后自动移动到归档存贮器等,考虑负责病理医生的访问频度、存贮器容量等来确定期间进行移动即可。此外,归档由于伴随大容量的数据的移动,因此,若进行编程,使得在使用者少的时段、即业务时间外开始,就不会给业务带来妨碍。例如,若进行编程,使得在经过3个月后,在日期改变后,即在3个月经过后的次日0时起开始归档,就能不妨碍业务地使数据移动到归档存贮器。
[0076]
此外,设想如下情形:即使是报告完成且移动到整理完毕文件夹的案例文件,对于为了研究、教育而进行阅览这样的病例,设想时间经过后要进行访问。关于这样的文件夹,通过赋予用于设为归档的对象外的标签,能使得其不会移动到归档存贮器。被赋予归档对象外的标签的案例文件即使是经过3个月后,也能使其不从在线存贮器移动,从而进行高速访问。
[0077]
此外,新受理检体,在发行过病理编号的病例中有以往标本的情况下,需要参考以往标本。为此,对于在对新受理的检体赋予病理编号的阶段有以往标本的病例,将以往标本全部找回。此外,在对存放于归档的病例做出追加指示的情况下,也进行找回。以往标本被找回到整理完毕文件夹,而为了知道是找回的数据,赋予“进行了读出”等知道是已经进行过研讨的数据的标签。
[0078]
由于不管归档还是找回,都伴随大容量的数据移动,因此会给网络带来负担。为此,优选不管哪一者都在业务时间外进行。此外,即使是业务时间外,同时进行归档和找回出于对网络的负担的观点也并不优选。例如,若如上述那样,设定为0点起开始归档,则找回设定为22点起,或者认为归档结束的早上4点起等,将开始时间错开。
[0079]
在找回了以往检体的情况下,设定为在找回后经过一定期间后,进行归档。由于以往检体是为了新进行诊断的病例的参考所需的,因此可以设定为以比新检体的数据短的期间进行归档。例如,还能是,若新诊断的数据设定为在经过3个月后归档,则找回的案例文件设定为在2个月进行归档。关于归档、找回的开始时间、到从整理完毕文件夹移动至归档存
贮器为止的期间,在各设施配合实情进行设定即可。
[0080]
此外,在负责病理医生希望再度参考移动到归档存贮器的数据的情况下,设定为还能手动从归档存贮器进行找回。负责临床医生也能经由负责病理医生从归档存贮器找回案例文件。
[0081]
接下来,说明病理部门系统与医院内的其他系统、内部网络、外部的数据共享(图5)。医院内网络系统构建成能经由综合数据库或电子病历相互阅览。其中,医院内网络为了不使患者个人的信息泄漏到外部而设定为封闭的网络环境。在临床医生阅览病理诊断数据或放射线图像诊断数据等其他医师进行过诊断的数据的情况下,设定为仅能从电子病历终端进行阅览。构建为病理医生也是不仅能从病理图像,还能从电子病历系统阅览诊断所需的其他数据,但仅能从仅与院内网络连接的终端进行阅览。病理医生、临床医生能在进行诊断的情况下访问院内的系统,进行阅览、诊断。即,构建网络,即使是病理医生、临床医生,也不能为了研究等目的进行阅览。
[0082]
在诊断以外的目的、例如负责医生与院内的其他医师的信息共享、或者以研究等为目的访问其他医师所负责的类似的病例的情况下,能经由研究用数据服务器从内部网络阅览数据。构建为即使是医院内,在以诊断以外的目的从院内网络外阅览数据的情况下,也将全部数据匿名化。因此,在从个人的终端经由内部网络对研究用数据服务器进行访问并阅览数据、以研究为目的进行解析的情况下,进行匿名化,因此不需要担心患者的个人信息的泄漏。
[0083]
进而,还有网络库的作成、或在线会议的举办等进行与院外的医疗关系者的信息共享、数据的公开的情况。在该情况下,设定为通过在dmz内的外部公开用服务器中保存所需的数据,能进行来自外部的访问,能进行数据的共享即可。来自外部的访问限于dmz内的数据,不能访问医院内的数据。
[0084]
以上说明的系统构建只要不变更其目的,就能在各机构配合实情适宜变更。在病理部门系统中,按照病理医生的现有的工作流程的形式下的系统设计不仅能使病理医生的诊断顺畅地进行,对于临床医生而言也带来省力化的效果,能贡献于诊断的迅速化。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