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全向移动底盘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23:35: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一种全向移动底盘系统。


背景技术:

2.轮椅是装有轮子可以帮助替代行走的椅子,分为电动和手动折叠轮椅。是用于伤员、病员、残疾人居家康复、周转运输、就诊、外出活动的重要移动工具,轮椅它不仅满足肢体伤残者和行动不便人士的代步,更重要的是方便家属移动和照顾病员,使病员借助于轮椅进行身体锻炼和参与社会活动。
3.但是轮椅无法自动控制前后移动,且在应对到伤残人员时,就没办法帮助他们更好的回归社会,从而需要一款能够帮助残疾人回归社会的椅子。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主要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全向移动底盘系统。
5.本发明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一种全向移动底盘系统,包括座椅本体,所述座椅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底箱,所述座椅本体和底箱之间设置有电动升降杆,所述底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底部框架,所述电动升降杆的底部向下插接至底部框架上,所述底箱的顶部设置有可以方便拆卸的顶封板,所述底部框架内分别设置有电控箱和电池,所述电池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架,所述限位架的底部与底部框架相互连接,所述底箱内腔的四角均设置有动力装置,所述动力装置向下延伸至底箱的外侧,所述底箱的侧边设置有防翻装置,所述底箱的正面设置有演示灯光。
6.作为优选,所述座椅本体包括有座垫、靠背、脖托和脚托,所述座垫上设置有安装绑带,所述脖托设置在靠背的顶部,所述脖托与靠背的连接处设置有铰接头,且脖托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底部与靠背相互连接,所述靠背设置有座垫的后侧上方,所述靠背的背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加强板,所述第二加强板的底部与座垫相互连接,所述脚托与底部套接架相互铰接所述第一加强板与靠背连接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所述第二加强板与靠背连接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所述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左右两侧均延伸至靠背的左右两侧。
7.作为优选,所述座垫的底部插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插接有侧边框体,所述侧边框体上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套,所述侧边框体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套,所述调整套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手托,所述侧边框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手托,其中一侧的所述限位手托一侧设置有控制器,所述脚托位于座垫底部的前端,所述脚托和座垫之间设置有扩撑杆,所述扩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套接架,所述座垫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辅助底板和主撑板,所述主撑板设置在辅助底板的顶部,所述扩撑杆的顶端与主撑板相互连接。
8.作为优选,所述动力装置包括麦伦安装架、麦克纳姆轮和输出电机,所述麦伦安装架设置在底箱内腔的底部,所述输出电机插接在麦伦安装架内,所述麦克纳姆轮与输出电
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所述麦克纳姆轮与麦伦安装架之间设置有避震架。
9.作为优选,所述防翻装置包括前支架和辅助轮,所述前支架设置在底箱的侧壁上,所述辅助轮设置在前支架的前端。
10.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
11.1、通过顶部设置有座椅本体,且座椅本体采用舒适性更好的座椅以及靠背,其整体区别与普通的轮椅,靠背的高度以及在后侧设置相对应的第二加强板和第二加强筋,进一步的增加整体的舒适性个整体的使用强度,同时在座椅本体的上设置有安装绑带,其能够更好的帮助人员固定在座椅本体上,避免人员掉落,同时在限位手托的侧边安装有控制器,方便人员控制和操作整个小车。
12.2、整体底箱通过内部四角设置的麦克纳姆轮,其具有良好的移动方向,可以前后左右的随意移动,其移动更加方便且更加的稳定,同时在麦克纳姆轮与麦伦安装架之间设置有避震架,其增加整个底部小车的稳定性,避免在遇到较抖的路面时,对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在底箱的侧壁可以在任意位置根据实际需求加装前支架和辅助轮,其能够避免整个装置发生倾覆。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发明正面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本发明背面的一种立体结构示意图;
15.图3是本发明底箱的一种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16.图中:11、座垫;12、靠背;121、第一加强板;122、第一加强箍;13、脖托;131、第一加强板;132、铰接头;133、第二加强筋;14、安装绑带;151、连接杆;152、侧边框体;153、限位套;154、调整套;156、限位手托;157、控制器;16、扩撑杆;17、底部套接架;18、脚托;19、辅助底板;110、主撑板;2、底箱;21、演示灯光;22、前支架;221、辅助轮;23、顶封板;3、电动升降杆;41、麦伦安装架;42、输出电机;43、麦克纳姆轮;44、避震架;5、底部框架;6、电控箱;7、电池;71、限位架。
具体实施方式
17.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18.实施例:一种全向移动底盘系统,如图1-图3所示,包括座椅本体,其特征在于:座椅本体的下方设置有底箱,座椅本体和底箱之间设置有电动升降杆,底箱的内腔底部设置有底部框架,电动升降杆的底部向下插接至底部框架上,底箱的顶部设置有可以方便拆卸的顶封板,底部框架内分别设置有电控箱和电池,电池的表面套接有限位架,限位架的底部与底部框架相互连接,底箱内腔的四角均设置有动力装置,动力装置向下延伸至底箱的外侧,底箱的侧边设置有防翻装置,底箱的正面设置有演示灯光,演示灯光的设置可以用于提醒整个装置是否开启,增加安全性。
19.座椅本体包括有座垫、靠背、脖托和脚托,座垫上设置有安装绑带,脖托设置在靠背的顶部,脖托与靠背的连接处设置有铰接头,且脖托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强板,第一加强板的底部与靠背相互连接,靠背设置有座垫的后侧上方,靠背的背面底部设置有第二加强板,第二加强板的底部与座垫相互连接,脚托与底部套接架相互铰接第一加强板与靠背连
接的背面设置有第一加强筋,第二加强板与靠背连接的背面设置有第二加强筋,第一加强筋和第二加强筋的左右两侧均延伸至靠背的左右两侧,座垫的底部插接有连接杆,连接杆的左右两侧均插接有侧边框体,侧边框体上均设置有多个限位套,侧边框体与连接杆的连接处设置有调整套,调整套的侧面设置有限位手托,侧边框体的顶部设置有限位手托,其中一侧的限位手托一侧设置有控制器,脚托位于座垫底部的前端,脚托和座垫之间设置有扩撑杆,扩撑杆的底部设置有底部套接架,座垫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辅助底板和主撑板,主撑板设置在辅助底板的顶部,扩撑杆的顶端与主撑板相互连接;
20.通过顶部设置有座椅本体,且座椅本体采用舒适性更好的座椅以及靠背,其整体区别与普通的轮椅,靠背的高度以及在后侧设置相对应的第二加强板和第二加强筋,进一步的增加整体的舒适性个整体的使用强度,同时在座椅本体的上设置有安装绑带,其能够更好的帮助人员固定在座椅本体上,避免人员掉落,同时在限位手托的侧边安装有控制器,方便人员控制和操作整个小车。
21.动力装置包括麦伦安装架、麦克纳姆轮和输出电机,麦伦安装架设置在底箱内腔的底部,输出电机插接在麦伦安装架内,麦克纳姆轮与输出电机的输出端相互连接,麦克纳姆轮与麦伦安装架之间设置有避震架,防翻装置包括前支架和辅助轮,前支架设置在底箱的侧壁上,辅助轮设置在前支架的前端;
22.整体底箱通过内部四角设置的麦克纳姆轮,其具有良好的移动方向,可以前后左右的随意移动,其移动更加方便且更加的稳定,同时在麦克纳姆轮与麦伦安装架之间设置有避震架,其增加整个底部小车的稳定性,避免在遇到较抖的路面时,对人员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同时在底箱的侧壁可以在任意位置根据实际需求加装前支架和辅助轮,其能够避免整个装置发生倾覆。
23.最后,应当指出,以上实施例仅是本发明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还可以有许多变形。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应认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