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及一种车厢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23:30: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及一种车厢。


背景技术:

2.随着轨道列车客室越来越人性化的设计,客室照明的功能已经不仅仅限于提供照明功能,很多时候客室照明也与内饰配合起装饰作用,营造一个更加温馨舒适的乘车环境。现有的客室照明一般设置在车辆顶板上,而车辆顶板上除设置客室照明外,在设置装饰灯时、需要重新对车辆顶板的结构进行相应的改进,而车辆顶板上不光设置照明、还需设置风道或空调组件等,对车辆顶板进行改进工程量较大、增加设计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及一种车厢,以解决现有的客室照明和装饰照明需对车辆顶板改进、工程量大的问题。本技术的第二个目的是提供一种包括上述车厢的轨道车辆用行李架。
4.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5.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包括:
6.行李架本体,用于与车辆侧墙固定;
7.照明灯带和辅助灯带,所述辅助灯带位于所述行李架本体远离侧墙一侧,所述照明灯带位于所述行李架本体远离靠近侧墙一侧;在所述行李架本体的垂向方向上,所述照明灯带和所述辅助灯带均位于所述行李架本体背离车辆座椅的一侧;
8.所述辅助灯带和所述照明灯带均沿所述行李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9.优选地,所述辅助灯带包括:
10.灯板组件,具有led灯和光源板,所述光源板用于与所述照明灯带的电源连接;
11.透光罩,用于对所述灯板组件进行罩设;
12.灯带基座组件,用于与所述行李架本体可拆卸的固定连接,所述灯带基座组件包括安装槽,所述灯板组件和所述透光罩位于所述安装槽中。
13.优选地,所述灯带基座组件包括灯带基座和若干个灯带安装块;
14.各个所述灯带安装块沿所述灯带基座的长度方向、位于所述灯带基座的外底壁上,各个所述灯带安装块间隔设置,所述灯带基座和所述灯带安装块可拆卸的连接;
15.所述灯带安装块上设有行李架安装孔,用于与所述行李架本体可拆卸的连接。
16.优选地,所述安装槽位于所述灯带基座上,所述安装槽的侧壁和所述透明罩的侧壁的一者上设有卡接槽,另一者上设有卡接凸起。
17.优选地,所述透明罩的侧壁上设有卡接槽,所述安装槽的侧壁上设有卡接凸起;
18.所述透明罩的侧壁截面以光滑曲线向所述透明罩的几何中心侧弯折,形成所述卡接槽。
19.优选地,所述透明罩的罩顶沿所述行李架本体的宽度方向、自外至内斜向下倾斜
设置;在所述行李架本体的宽度方向,位于外侧的所述透明罩的侧壁长度大于位于内侧的所述透明罩的侧壁长度;
20.在所述行李架本体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外侧的所述安装槽的侧壁长度大于位于内侧的所述安装槽的侧壁长度;
21.所述透明罩的罩顶的截面外轮廓为光滑曲线。
22.优选地,所述辅助灯带还包括:
23.两个连接器,分别位于所述灯带基座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个所述连接器的一端与所述光源板经线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照明灯带的电源插接;
24.所述行李架本体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让位豁口,用于对所述连接器让位。
25.优选地,所述行李架本体上设有辅助灯带安装槽,所述辅助灯带安装槽沿所述行李架本体的长度方向设置,所述辅助灯带安装槽用于安装所述灯带基座组件;
26.所述辅助灯带安装槽的底壁分别设有所述让位豁口和安装块让位槽,所述安装块让位槽用于对所述灯带安装块进行让位,所述灯带安装块与所述安装块让位槽一一对应设置。
27.本技术还提供一种车厢,包括侧墙和上述实施例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用行李架,所述轨道车辆用行李架的行李架本体与所述侧墙可拆卸的连接。
28.优选地,还包括客室灯装置,所述客室灯装置包括:
29.客室灯安装座和客室灯罩;所述客室灯安装座的内侧壁上设有防脱滑槽,所述防脱滑槽沿所述客室灯安装座的长度方向设置;
30.防脱组件,所述防脱组件包括防转安装块、吊绳、吊环和紧固件,所述防转安装块在所述防脱滑槽内滑动,所述防脱滑槽对所述防转安装块沿自身轴线的转动进行限位,所述防转安装块的一端凸出于所述防脱滑槽开口设置;所述吊绳的一端套装于凸出所述防脱滑槽开口一侧的所述防转安装块上,另一端设有挂钩,所述挂钩与所述吊环吊挂,所述吊环套装于所述客室灯罩上;所述紧固件套装在凸出所述防脱滑槽开口一侧的所述防转安装块上,所述紧固件用于将所述吊绳、所述防转安装块与所述防脱滑槽固定。
31.优选地,所述客室灯安装座和所述防脱滑槽经模具一体化成型。
32.优选地,所述车厢包括车厢本体,所述车厢本体包括商务会议区和用于乘客乘坐的常规乘坐区,所述商务会议区和所述常规乘坐区沿所述车厢本体的纵向设置;所述轨道车辆用行李架设置在所述常规乘坐区;所述商务会议区包括:
33.会议桌,位于地板上,所述会议桌沿所述车厢本体的纵向延伸;
34.若干个座椅,位于地板上、且在所述会议桌的长度方向的两侧设置;
35.投屏车窗,固定于车厢侧墙上;
36.总控装置,所述总控装置与所述投屏车窗连接,以根据接收到的常规模式信号或会议模式信号控制所述投屏车窗进行模式切换。
37.优选地,所述会议桌包括:
38.一组相对设置的立柱,所述立柱用于与地板固定;
39.会议桌本体,所述会议桌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立柱转动连接;
40.动力驱动件,固定于所述立柱上,所述动力驱动件与所述会议桌本体连接,以带动所述会议桌本体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行所述会议桌本体的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的转换;
41.所述总控装置与所述动力驱动件连接,以根据接收到的常规模式信号或会议模式信号控制所述动力驱动件动作。
42.优选地,所述投屏车窗包括车窗本体,所述车窗本体包括:
43.外夹层玻璃和内夹层玻璃,所述外夹层玻璃和所述内夹层玻璃间形成中空腔体;
44.调光屏,固定于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调光屏用于调节车窗的透光率;
45.显示屏,固定于所述中空腔体内,所述显示屏用于进行信息显示;
46.触摸屏,固定于所述中空腔体内;
47.所述总控装置包括控制器,分别与所述调光屏、所述显示屏和所述触摸屏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触摸屏的触摸信号分别控制所述调光屏或所述显示屏动作。
48.优选地,所述商务会议区和所述常规乘坐区分别位于所述车厢本体的纵向的两端;
49.所述商务会议区和所述常规乘坐区间设有隔墙组件,以进行分隔所述商务会议区和所述常规乘坐区。
50.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轨道车辆用行李架,包括:行李架本体,用于与车辆侧墙固定;照明灯带和辅助灯带,辅助灯带位于行李架本体远离侧墙一侧,照明灯带位于行李架本体远离靠近侧墙一侧;在行李架本体的垂向方向上,照明灯带和辅助灯带均位于行李架本体背离车辆座椅的一侧;辅助灯带和照明灯带均沿行李架本体的长度方向延伸。
51.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52.在行李架本体上集成照明灯带和辅助灯带,其中,照明灯带位于行李架本体靠近侧墙一侧,以能够为处于边缘处的乘客提供照明,辅助灯带位于行李架本体远离侧墙一侧,起到装饰的作用;行李架本体结构简单,在集成照明灯带和辅助灯带时,相较于车辆顶板、行李架本体设计工程量低、改造成本低。
附图说明
53.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54.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55.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56.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带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灯带安装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b)为灯带安装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57.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58.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让位豁口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59.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60.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室灯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61.图8为图7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62.图9中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环的结构示意图;
63.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厢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64.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在常规模式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65.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在会议模式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66.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桌的轴测示意图;
67.图14为图1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68.图15为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69.图16为图1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70.图17为图16中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71.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会议桌本体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72.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会议桌本体处于竖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73.图20为图4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74.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75.图22为图12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76.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77.附图中标记如下:
78.行李架本体150、照明灯带151、辅助灯带152;
79.透光罩1521、灯板组件1522、灯带基座1523、灯带安装块1524;
80.行李架安装孔15241;
81.让位豁口1501、安装块让位槽1502、行李架盖板1503、线缆1504;
82.客室灯装置600;
83.客室灯安装座601、客室灯罩602;
84.防脱滑槽6011;
85.防脱组件19、防转安装块191、吊绳192、吊环193、紧固件194;
86.轨道车辆1;
87.常规乘坐区101、商务会议区102;
88.投屏车窗11、会议桌12、座椅13;
89.车窗本体110;
90.外夹层玻璃111、内夹层玻璃112、调光屏113、显示屏114、触摸屏115、支撑件116、丝网印117、窗框118、控制器119;
91.会议桌本体1211、立柱1221、横梁1231、五孔插座1241、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1251;
92.面板1212、转轴1213;
93.透明板12120、加固板12121;
94.让位缺口121201;
95.上加固板121211、下加固板121212;
96.立柱本体1222、立柱端盖1223、底座1224、立柱安装板1225、立柱紧固件1226;
97.让位槽12311。
具体实施方式
98.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及一种车厢,以解决现有的客室照明和装饰照明需对车辆顶板改进、工程量大的问题。
99.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
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100.请参阅图1-6,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灯带安装块的结构示意图,其中,(a)为灯带安装块的主视结构示意图,(b)为灯带安装块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让位豁口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行李架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101.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轨道车辆用行李架,包括行李架本体150、照明灯带151和辅助灯带152。其中,辅助灯带152位于行李架本体150远离侧墙的一侧,照明灯带151位于行李架靠近侧墙一侧,照明灯带151和辅助灯带152均与行李架本体150可拆卸的连接。在行李架本体150的垂向方向上,照明灯带151和辅助灯带152均位于行李架本体150背离车辆座椅的一侧,以向下设置为乘客提供光源。优选地,辅助灯带152和照明灯带151均沿行李架本体150的长度方向延伸,以增加照明范围。
102.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103.在行李架本体150上集成照明灯带151和辅助灯带152,其中,照明灯带151位于行李架本体150靠近侧墙一侧,以能够为处于边缘处的乘客提供照明,辅助灯带152位于行李架本体150远离侧墙一侧,起到装饰的作用;行李架本体150结构简单,在集成照明灯带151和辅助灯带152时,相较于车辆顶板、行李架本体150设计工程量低、改造成本低。
104.具体的,辅助灯带152包括灯板组件1522、透光罩1521和灯带基座1523组件。灯板组件1522上设有led灯和光源板,led灯设于光源板上,光源板用于与照明灯带151的电源连接,辅助灯带152和照明灯带151共用一个电源,由此设置,车辆电源总线的引线只需引出一次,而辅助灯带152从照明灯带151处进行电源引线,简化线缆设置,简化拆装操作。透光罩1521位于灯板组件1522的上方,用以对灯板组件1522进行罩设,透光罩1521和灯板组件1522优选为可拆卸的连接,如通过卡接进行固定。灯带基座1523组件用以安装灯板组件1522和透光罩1521,在灯带基座1523上设置安装槽,灯板组件1522和透光罩1521设于安装槽中,可以理解的是,安装槽沿行李架本体150的长度方向设置。灯带基座1523组件与行李架本体150可拆卸的连接,优选为经螺纹紧固件194进行固定。
105.在一种实施例中,为了将辅助灯带152和照明灯带151的电源进行连接,辅助灯带152还包括两个连接器,连接器分别位于灯带基座1523组件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各个连接器的一端与光源板经线缆连接,另一端与照明灯带151的电源插接,同时,为了对其让位,行李架本体150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让位豁口1501。具体的,行李架本体150的两端的行李架盖板1503上分别设有对线缆1504进行让位的凹槽。
106.优选地,灯带基座1523组件包括灯带基座1523和若干个灯带安装块1524;灯带安装块1524上设有行李架安装孔15241,用于与行李架本体150可拆卸的连接,如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各个灯带安装块1524沿灯带基座1523的长度方向、位于灯带基座1523的外底壁上,且优选为灯带安装块1524和灯带基座1523的外底壁垂直设置。各个灯带安装块1524间隔设置,灯带基座1523和灯带安装块1524可拆卸的连接。灯带安装块1524设有通孔,通孔沿灯带
安装块1524的垂向设置,螺纹紧固件194设置在通孔中,以与灯带基座1523进行固定。在一个灯带安装块1524上,优选设置两个通孔。
107.另外,安装槽位于灯带基座1523上,安装槽的侧壁和透明罩的侧壁的一者上设有卡接槽,另一者上设有卡接凸起。优选地,卡接槽位于安装槽的外侧壁上,卡接凸起位于透明罩的内侧壁上,由此以通过安装槽对透明罩进行包覆,提高美观性。更为优选地,透明罩的侧壁截面以光滑曲线向透明罩的几何中心侧弯折,形成卡接槽。
108.具体的,透明罩的罩顶沿行李架本体150的宽度方向、自外至内斜向下倾斜设置,该种设置方式使得能够对行李自身起到限位的作用,防止行李滑脱;在行李架本体150的宽度方向,位于外侧的透明罩的侧壁长度大于位于内侧的透明罩的侧壁长度,在行李架本体150的宽度方向上,位于外侧的安装槽的侧壁长度大于位于内侧的安装槽的侧壁长度;透明罩的罩顶的截面外轮廓为光滑曲线,减小坡度,由此以减小行李从行李架本体150上取出时的摩擦力,使其取出动作更为顺畅。
109.进一步地,行李架本体150上设有辅助灯带152安装槽,辅助灯带152安装槽沿行李架本体150的长度方向设置,辅助灯带152安装槽用于安装灯带基座1523组件;辅助灯带152安装槽的底壁分别设有让位豁口1501和安装块让位槽1502,安装块让位槽1502用于对灯带安装块1524进行让位,灯带安装块1524与安装块让位槽1502一一对应设置。安装块让位槽1502优选为在辅助灯带152安装槽的底壁上均匀设置。
110.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灯带基座1523整体采用表面氧化的铝合金,大大减轻重量,灯板组件1522贴在灯带基座1523的底壁上,从而为led灯提供更好的散热环境。灯带基座1523的材质为铝型材6063-t5,型材表面阳极氧化处理,阳极氧化膜符合gb/t 8013.1-al/acl(sr),膜厚级别aa10;型材截面的线性和角度尺寸按gb/t 14846超高精级执行;机加处的线性和角度尺寸按gb/t 1804-m执行;整形后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执行;型材表面要求锐边倒钝,去毛刺。透光罩1521优选为聚碳酸酯,其透光率≥85%。
111.安装块材质为铝板2a11-h112,型材表面阳极氧化处理,阳极氧化膜符合gb/t 8013.1-al/acl(sr),膜厚级别aa10;线性和角度尺寸按gb/t 1804-m执行;安装块表面要求锐边倒钝,去毛刺;整形后形位公差按gb/t 1184-k执行。安装块与灯体基座接触的安装面有两个直径为3.5mm的通孔,安装块通过此孔与灯带基座1523的螺栓连接;在灯带的安装面,安装块正中心设有m4的螺纹孔,灯带通过此螺纹孔与行李架安装螺栓相连;辅助灯带152端部甩出一段约46.7mm的电线,电线末端压接三芯连接器,辅助灯带152通过此连接器与行李架上照明灯带151的连接器相连,与行李架上照明灯带151共用电源。
112.灯带安装槽底部型材需要在灯带端部连接器的位置开u形豁口以避让连接器,豁口尺寸为50mm*16mm。灯带安装槽底部型材需要在灯带安装块1524的位置开长方形豁口以避让安装座,豁口尺寸为40mm*16mm;灯带安装块1524的对应位置,行李架安装槽侧边开直径为5mm的圆孔,以方便灯带安装。辅助灯带152电源和行李架上灯带电源集成在一起,辅助灯带152色温的控制通过整车的色温控制器来实现。色温控制器的信号传输到上灯带电源,上灯带电源输出信号控制装饰灯色温的改变。辅助灯带152不同应用场景下的色温见表1。
[0113][0114]
实施例二
[0115]
基于上述实施例中提供的轨道车辆用行李架,如图7-9所示,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客室灯装置600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中b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9中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吊环193的结构示意图;本技术还提供了一种车厢,该车厢包括侧墙和上述实施例中任意一种轨道车辆用行李架,轨道车辆用行李架的行李架本体150与侧墙可拆卸的连接。该车厢采用了上述实施例中的轨道车辆用行李架,所以该车厢的有益效果请参考上述实施例。
[0116]
在一种实施例中,上述车厢还包括客室灯装置600,其包括防脱组件19、吊绳192、吊环193、紧固件194、客室灯安装座601和客室灯罩602;客室灯安装座601的内侧壁上设有防脱滑槽6011,防脱滑槽6011沿客室灯安装座601的长度方向设置;防脱组件19包括防转安装块191,防转安装块191在防脱滑槽6011内滑动,防脱滑槽6011对防转安装块191沿自身轴线的转动进行限位,防转安装块191的一端凸出于防脱滑槽6011开口设置;吊绳192的一端套装于凸出防脱滑槽6011开口一侧的防转安装块191上,另一端设有挂钩,挂钩与吊环193吊挂,吊环193套装于客室灯罩602上;紧固件194套装在凸出防脱滑槽6011开口一侧的防转安装块191上,紧固件194用于将吊绳192、防转安装块191与防脱滑槽6011固定。
[0117]
防脱滑槽6011属于灯体一部分,采用模具一体成型,滑槽内宽7mm,内高4.5mm,壁厚1.5mm;防转安装块191带有螺钉m3*10,其规格大小为10mm*6mm*3mm,用螺钉将带有ot端子的钢丝吊绳192预先固定在防转安装块191上。装配时,将防转安装块191滑进灯体滑槽中用螺母及垫圈紧固,将钢丝吊环193穿在灯罩圆孔里,然后通过吊绳192上的挂勾将灯体与灯罩连接在一起,从而起到防脱作用。防转安装块191的位置可随灯罩需求随意调整,以满足不同长度灯具、不同位置对防脱装置的要求,提高了设计及生产制造效率。
[0118]
防脱滑槽6011可根据灯具断面不同,设置在适当位置上。也可采用均布在灯体上的长圆孔代替,起到固定防转滑块的作用。
[0119]
优选地,客室灯安装座601和防脱滑槽6011经模具一体化成型。由此设置,其结构工艺简单,减少了灯具种类,并使得使灯体、灯罩统型,极大的缩短了灯具生产周期,并且安装简便,后期调整量大,后期如果再更改灯具长度,防脱装置安装位置可不受影响,按需要可任意调整。
[0120]
更具体地,请继续参阅图10-12,图10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车厢及所属轨道车辆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13在常规模式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座椅13在会议模式下的位置结构示意图。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车厢,包括车厢本体,该车厢本体包括商务会议区102和用于乘客乘坐的常规乘坐区101,商务会议区102和常规乘坐区101沿车厢本体的纵向设置,优选为分别设置在车厢本体的纵向的两端。进一步地,为了分隔商务会议区102和常规乘坐区101,同时提高商务会议区102的私密性和安全性,商务会议区102和常规乘坐区101间设有隔墙组件,以进行分隔。
[0121]
其中,隔墙组件包括分隔门和隔板,隔板分别与车厢本体的顶板、侧墙和地板固定连接,以进行分隔,可选择隔板的材料以进行隔音,更进一步地提高商务会议区102的私密性;分隔门位于隔板上,用以连通或分隔商务会议区102和常规乘坐区101。分隔门为双开推拉门,以在结束会议模式后,将分隔门打开,保证过道的宽度,便于乘客顺畅通过。具体的,常规乘坐区101包括若干个第一座椅,各个第一座椅背向商务会议区102的方向设置,以优化常规乘坐区101的乘客的乘坐体验。
[0122]
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车厢,相较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0123]
其具有商务会议区102和常规乘坐区101,商务会议区102包括会议桌、座椅和投屏车窗,其中,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常规模式信号或会议模式信号控制投屏车窗进行模式切换。在需要会议模式时,会议桌、座椅和投屏车窗能够进行相应的模式切换,以满足旅客的商务出行需求。同时,将商务会议区102和常规乘坐区101在同一车厢进行分区,以进一步提高商务会议区102的私密性,并满足不同乘客的出行需求,且提高空间利用率。
[0124]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商务会议区102,车厢本体设有会议桌12、若干个座椅13和投屏车窗11。其中,会议桌12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在车厢本体的地板上,会议桌12沿车厢本体的纵向延伸,优选设置在车厢本体的横向中心线上。会议桌12能够进行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的翻转,以能够在进行会议模式时,将会议桌12调整为水平状态,在常规模式时,将会议桌12调整位竖直状态,由此以便于会议桌12收起、优化车厢内部空间,同时便于乘客通过。同样地,在会议模式时,座椅13朝向会议桌12一侧,在常规模式时,座椅13的朝向为车厢本体的行进方向的前端。投屏车窗11固定在车厢侧墙上,并能够进行投屏和调光,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常规模式信号或会议模式信号控制投屏车窗11进行模式切换,在会议模式下,投屏车窗11降低车窗的透光率,同时投屏车窗11能够与电子设备连接,进行投屏,电子设备如笔记本电脑、终端等设备。
[0125]
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商务会议区102,车厢本体内分别设置会议桌12、座椅13和投屏车窗11,同时会议桌12能够进行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的翻转,座椅13能够进行朝向的调整,投屏车窗11能够根据接收到的常规模式信号或会议模式信号进行模式切
换,在需要会议模式时,会议桌12、座椅13和投屏车窗11能够进行相应的模式切换,以满足旅客的商务出行需求。
[0126]
在一种实施例中,座椅13包括座椅13底座、座椅13本体和座椅13动力驱动件。其中,座椅13底座和车厢本体的地板固定,座椅13本体和座椅13底座转动连接,使得座椅13本体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座椅13动力驱动件与总控装置连接,控制座椅13动力驱动件动作,带动座椅13本体绕自身轴线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之间转动,其中,第一状态时,座椅13本体朝向车厢行进方向的前端;第二状态时,座椅13本体朝向会议桌12。或者,在一种实施例中,座椅13能够进行俯仰角调节,进行翻转,其具体的驱动机构可根据现有技术进行设置。在另一实施例中,座椅13上可设置控制按钮,乘客能够根据需要调节座椅13的旋转角度,以根据需要改变座椅13朝向。座椅13动力驱动件可设置为电机,通过电机带动齿轮机构进行角度调节。
[0127]
为了优化车厢本体的内部空间,会议桌12位于车厢本体的横向中心线上;若干个座椅13沿车厢本体的纵向中心线对称设置。
[0128]
同时,为了满足会议车厢需求,该商务会议区102还包括照明装置,其位于顶板和车厢本体的行李架上,照明装置与总控装置连接,以根据接收到的常规模式信号或会议模式信号控制照明装置进行模式切换,如在白天中,常规模式信号为暖光照明,会议模式信号下,照明装置为冷光照明,根据具体要求设置会议模式下照明装置的光照度和光照模式。
[0129]
进一步地,为了便于模式切换,在车厢本体的纵向端墙上设置端墙显示屏,端墙显示屏与总控装置连接,以向总控装置发送控制信号;总控装置根据接收到的常规模式信号或会议模式信号,控制端墙显示屏进行电视界面和会议室操控界面的切换。其中,对于端墙显示屏的界面切换,可通过乘务员在端墙显示屏上进行密码输入后切换,以提高系统安全性。更进一步地,为了在会议模式下,对照明度或音量等进行快捷调节,其还包括遥控装置,与端墙显示屏无线通信连接,用以对会议室操控界面进行远程动作,由此设置,以便于乘客快速调节,无需频繁走动,提高乘客的乘坐体验。
[0130]
在一种实施例中,商务会议区102的具体切换流程为:乘务员在端墙显示屏上输入密码,将电视界面切换至会议室操控界面,并在会议室操作界面上发送会议模式信号,总控装置接收到会议模式信号后,控制投屏车窗11切换至会议模式,在会议模式下,投屏车窗11将调光屏调至最小透光率,以将车厢内部与外界隔开,外界从投屏车窗11中无法观看到车厢内部情况,提高会议车厢的私密性以及安全性;并将投屏车窗11的显示屏切换至接口待连接状态,用以与乘客的电子设备连接,进行投屏显示。同时,当总控装置接收到会议模式信号后,控制座椅13转动,使座椅13朝向会议桌12方向;以及控制会议桌12翻转至水平状态,以便于乘客使用;在上述部件切换完成后,控制照明装置将车厢的照明度调节至冷光模式,当需要投屏时,可通过端墙显示屏或遥控装置调节照明装置的照明度,根据需要进一步降低车厢的照明,以提高投屏显示效果。
[0131]
请参阅图13-20,图1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桌的轴测示意图;图14为图13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5为图13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16为图13的侧视结构示意图;图17为图16中的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8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会议桌本体处于水平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19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会议桌本体处于竖直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图20为图13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
[0132]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会议桌12,包括会议桌本体1211、动力驱动件和一组相对设置的立柱1221。其中,立柱1221优选设置为两个,两个立柱1221用于与地板固定,优选为可拆卸的连接。会议桌本体1211优选设置为矩形结构,会议桌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221转动连接,以进行姿态转换。其中,动力驱动件固定在立柱1221上,动力驱动件与会议桌本体1211连接,带动会议桌本体1211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行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的转换。在一种实施例中,动力驱动件可设置为电机和齿轮链条机构。其中,总控装置与动力驱动件连接,以根据接收到的常规模式信号或会议模式信号控制动力驱动件动作,如采用通讯总线连接。
[0133]
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会议桌12,会议桌本体1211在动力驱动件的带动下,能够绕自身轴线转动,进行水平状态和竖直状态的转换,由此以当乘客需要会议功能时,能够将会议桌本体1211展开;在无需会议功能时,能够将会议桌本体1211收起,基于此,会议桌本体1211的大小不受车厢乘客通过空间限制,收起后保证车厢中乘客的走行空间,提高会议车厢的安全性。
[0134]
具体的,会议桌本体1211包括面板1212和转轴1213,转轴1213优选埋设于面板1212中,转轴1213凸出于面板1212的长度方向的两端端壁设置,转轴1213位于面板1212的长度方向中心线上,由此以便于生产加工,同时保证面板1212旋转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立柱1221包括立柱本体1222和立柱端盖1223;立柱本体1222的顶壁设有安装槽,转轴1213位于安装槽中,立柱端盖1223位于立柱本体1222的上方,用于与立柱本体1222配合将转轴1213固定,以对转轴1213沿立柱1221竖向的移动进行限位,立柱本体1222和立柱端盖1223可拆卸的连接。优选地,转轴1213上设置有轴承,通过轴承设置在安装槽中,以减小摩擦力,使会议桌本体1211的转动更为顺畅。同时,轴承对转轴1213的轴向移动进行限位。
[0135]
为了便于面板1212的固定以及整体美观性,面板1212包括透明板12120和加固板12121,透明板12120和加固板12121固定连接;加固板12121位于透明板12120的宽度方向的中心处,且沿透明板1212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透明板12120可设置为钢化玻璃板,以增加面板1212的美观性;加固板12121可设置为铝制壳体,以减轻重量,其具体的材料可根据现有技术发展水平进行设置,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
[0136]
其中,加固板12121包括上加固板121211和下加固板121212,上加固板121211和下加固板121212间设有用于透明板12120穿过的通孔,该通孔沿加固板12121的宽度方向设置,上加固板121211和下加固板121212可拆卸的连接,以便于拆装;二者优选为卡接固定。具体的,在透明板12120的长度方向上,透明板12120与加固板12121配合的两端设有内凹的让位缺口121201,以对上加固板121211和下加固板121212的卡接处进行让位。
[0137]
在一种实施例中,会议桌12还包括横梁1231,横梁1231的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与立柱1221可拆卸的连接,如铆接,横梁1231和立柱1221间设置加强肋板,以提高连接强度。横梁1231位于面板1212的下方,横梁1231沿宽度方向的第一端壁设有让位槽12311,让位槽12311沿横梁1231的长度方向延伸,让位槽12311用以对处于竖直状态的加固板12121进行让位。
[0138]
其中,立柱1221还包括底座1224、立柱安装板1225和立柱紧固件1226。其中,底座1224位于立柱本体1222的下方,立柱本体1222的下端侧壁设有安装口,安装口与立柱本体1222的内部连通,立柱安装板1225罩设于立柱本体1222上、安装口处,并通过螺纹紧固件进
行固定。立柱紧固件1226位于底座1224上,用以将立柱1221和车辆地板固定,以便于拆装。
[0139]
在一种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开关,控制开关固定于立柱1221上、背离会议桌本体1211的一侧;控制开关与动力驱动件连接,用于对动力驱动件进行手动和信号控制,可以理解的是,可通过手动驱动控制开关控制动力驱动件动作,控制开关也可以接收控制系统的控制信号驱动动力驱动件动作,由此以实现智能化折叠,简化操作。
[0140]
在一种实施例中,会议桌本体1211与立柱1221相对的侧壁上设有水平限位槽;
[0141]
会议桌12还包括水平限位件,水平限位件位于立柱1221上、靠近会议桌本体1211的侧壁上;水平限位件包括限位动力件和水平限位杆,限位动力件带动水平限位杆向靠近或远离水平限位槽的方向移动,以实现水平限位杆和水平限位槽的插接和释放,实现对处于水平状态的会议桌本体1211的锁定/解锁。水平限位件优选为两个,分别在会议桌本体1211的转轴1213的两侧水平对称设置,以优化锁定效果。
[0142]
更进一步地,还包括一组竖直限位磁扣,分别固定于第一端壁和会议桌本体1211上,用以对处于竖直状态的会议桌本体1211进行磁力吸附锁定/解锁,对会议桌本体1211处于竖直状态时进行稳固,防止其发生晃动,造成安全事故。
[0143]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还包括五孔插座1241和/或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1251(hdmi),五孔插座1241与车辆的电气设备连接,五孔插座1241用于为办公设备提供电源;hdmi接口用于与车厢内显示设备连接进行音频和影像信号传输;五孔插座1241和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1251均固定于立柱1221上。由此设置,以为能够实现会议投屏、远程会议的开展提供技术支撑。
[0144]
在上述各实施例的基础上,立柱1221具有中空腔体,动力驱动件埋设于中空腔体中;动力驱动件包括动力件和驱动件;动力件与车辆的电气设备经线缆连接;驱动件的一端与动力件连接,驱动件的另一端与转轴1213连接,驱动件在动力件的带动下、带动会议桌本体1211绕自身轴线转动,并在动力件自身抱死时停止会议桌本体1211的转动,由此设置,以与水平限位件、竖直限位磁扣配合,进行两种状态下的固定,提高会议桌本体1211两种状态下的稳定性。其中,动力件为电机;驱动件为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主动齿轮与电机固定连接,从动齿轮与转轴1213的一端固定;转轴1213沿长度方向的两端分别设有轴承,转轴1213和立柱1221间分别经轴承连接。
[0145]
请参阅图21-23,图2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轨道车辆用车窗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2为图21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图2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会议车厢的结构示意图。
[0146]
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本技术提供的投屏车窗11,包括车窗本体110,车窗本体110包括外夹层玻璃111和内夹层玻璃112。其中,外夹层玻璃111和内夹层玻璃112形成中空腔体,该中空腔体和车窗框118架优选形成密闭空间。车窗本体110还包括调光屏113、显示屏114和触摸屏115,调光屏113固定在中空腔体内,用于调节车窗的透光率,调光屏113优选为染料液晶材料,先进的工艺制程相结合,具有调光响应速度快(秒级)、变色均匀、无雾态、无视角问题、以及满足交规安全的常白模式等优点,并且调光层使用高温pvb胶膜合片,提升调光侧窗的耐候性能,触摸屏115为整面ito触控膜,也可以根据现有技术的发展水平,设置调光屏113、显示屏114和触摸屏115的材料,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显示屏114优选为oled显示屏114。车窗融入旅客信息系统,兼容外网通讯,为乘客提供更具科技感的乘车
体验,即可以动态显示线路、站点、车速等旅客信息,也可以实时更新天气、新闻等公网信息。调光膜为液晶电控调光膜、液晶显示器调光膜、液晶膜或聚合物网络液晶膜。
[0147]
总控装置包括控制器,控制器119分别与调光屏113、显示屏114和触摸屏115电性连接,且控制器119根据触摸屏115的触摸信号方便控制调光屏113或显示屏114动作,由此以通过一个触摸信号分别控制两个部件进行响应,简化装置的硬件结构,实现对车窗的智能控制。
[0148]
采用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的一种投屏车窗11,将调光屏113、显示屏114和触摸屏115集成在外夹层玻璃111和内夹层玻璃112形成的中空腔体内,控制器119能够根据触摸屏115的触摸信号,控制调光屏113调节车窗的透光率或控制显示屏114进行信息显示。由此设置,通过显示屏114进行信息的显示,并根据乘客的要求,通过调节车窗的透光率,调节太阳入射到车内的能量,实现窗帘的功能;显示屏114不占用车内空间,车体无需单独开设显示窗口,优化车厢内饰及观感,提高乘客的用户体验。
[0149]
具体的,为了防止对车窗的透光率进行调节时、影响显示屏114的显示,在车厢宽度方向上,调光屏113固定铺设于外夹层玻璃111的内表面,触摸屏115固定铺设于内夹层玻璃112的外表面,显示屏114固定铺设于触摸屏115远离内夹层玻璃112一侧的表面。在另一实施例中,调光屏113也可以设置在外夹层玻璃111的夹层中,在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上,显示屏114和触摸屏115可以自外至内依次设置在外夹层玻璃111的内表面,即图22中调光屏113当前位置。可以理解的是,调光屏113和外夹层玻璃111间、触摸屏115和内夹层玻璃112间、显示屏114和触摸屏115间均分别设有光学胶膜,由此以进行固定。
[0150]
在该具体实施例中,车窗本体110还包括窗框118和支撑件116;窗框118用于包覆支撑件116、至少部分外夹层玻璃111和至少部分内夹层玻璃112,窗框118沿车窗本体110的周向环绕设置,支撑件116沿车窗本体110的厚度方向、位于外夹层玻璃111和内夹层玻璃112之间,外夹层玻璃111、支撑件116和内夹层玻璃112形成中空腔体;通过设置支撑件116,调整外夹层玻璃111和内夹层玻璃112之间的距离,同时通过支撑件116将各夹层玻璃与窗框118之间进行压紧,以便于密封胶层密封。其中,支撑件116可设置为铝制间隔件,以减轻重量,支撑件116优选为沿窗框118的长度方向环绕设置。
[0151]
在一种实施例中,车窗本体110还包括触摸按键组件,触摸按键组件和触摸屏115并联连接,触摸按键组件包括触摸按键板、丝网印117和触控按键驱动器。其中,触摸按键板固定于内夹层玻璃112的底部边缘处,以便于乘客操作;丝网印117固定于外夹层玻璃111的夹层中,且丝网印117与触摸按键板相对应设置;触控按键驱动器固定于窗框118的底部边缘处,优选为粘接设置,同时,为了便于显示车窗明暗等级,触摸案件中间设置led灯。触控按键驱动器经导线贯穿窗框118、粘结胶层,且分别与触摸按键板和控制器119连接,根据触摸按键板的触摸操作发送信号至控制器119。
[0152]
进一步地,控制器119包括主控单元和调光控制单元,调光控制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调光屏113包括若干个调光区,各个调光区在调光屏113上均匀设置、且与显示屏114对应设置;由此设置,以根据乘客需要,进行分区调光,使车窗的窗帘功能更为智能,在遮光的同时不影响乘客观赏车外景色。各个调光区分别与调光控制单元经导线连接;主控单元根据触摸屏115的触摸信息生成调光信息,以控制调光控制单元调节与调光信息对应的调光区的车窗的透光率。调光信息一般包括调光位置信号、调光信号等。
[0153]
其中,控制器119还包括显示控制单元和触摸控制单元。显示控制单元分别与显示屏114和主控单元连接,显示控制单元根据主控单元发送的显示信息在对应位置显示内容,可以理解的是,显示屏114可以设置为操作屏,此时显示控制单元根据触摸操作进行相应的动作响应,实现人机交互。触摸控制单元分别与触摸屏115和主控单元连接,触摸控制单元采集用户的触摸信息,发送至主控单元。触摸信息包括触摸信号和触摸位置信号。
[0154]
在另一实施例中,控制器还包括信息接收单元,用于接收上位机发送的信号,控制显示屏进行相应的动作相应,或者控制调光屏进行车窗透光率的调节;由此设置,以实现车窗的智能控制,并实现对车窗的统一化管理。其中,信息接收单元可设置为蓝牙模块或其他无线传输模块。
[0155]
优选地,车窗本体110还包括压力检测单元,压力检测单元固定于显示屏114上,用于对显示屏114的触摸压力进行检测,压力检测单元与主控单元连接;压力检测单元可设置为应变片式传感器;主控单元根据压力检测单元的压力信息和触摸控制单元采集到用户的触摸信息,比较触摸压力与预设动作压力的大小,根据比较结果,确定当前触摸动作对应的响应对象为显示屏114或调光屏113;根据触摸信息控制显示屏114执行响应动作,或根据触摸信息控制调光屏113调整车窗的透光率。
[0156]
其中,主控单元还用于当触摸操作的响应对象为调光屏113时,根据触摸信息生成调光信号和调光位置信号并发送至调光控制单元;调光控制单元根据调光信号和调光位置信号控制对应位置处的调光屏113进行调光。同时,主控单元当触摸操作的响应对象为显示屏114时,根据触摸信息生成显示信号和显示位置信号并发送至显示控制单元;显示控制单元根据显示信号和显示位置信号控制显示屏114显示显示信号的内容,或者,显示控制单元控制显示屏114进行相应的动作响应。
[0157]
优选地,主控单元具体用于当触摸压力大于或等于预设动作压力时,认为当前触摸动作的响应对象为调光屏113;当触摸压力小于预设动作压力时,认为当前触摸动作的响应对象为显示屏114。
[0158]
在一种实施例中,控制器119固定于窗框118的底部边缘处,控制器119经导线贯穿窗框118、粘结胶层,且分别与显示屏114、触摸屏115和调光屏113连接;投屏车窗11还包括:车内电源和网线,车内电源和网线具有可插拔连接器,用于分别与控制器119连接,以提供电源和网络,可插拔连接器使得车窗与电源、网线的连接快速便捷,操作简单。
[0159]
上述投屏车窗11可自动或手动调节光线和热量,为特定的场景匹配最佳光线,具有调光、防眩光和保护隐私的作用;车窗通过调节明暗成都,控制车外阳光入射能量,从而保护车内能量过多过快的向车外流失,阻止车外强光过多而影响车内环境温度,进一步达到节能的目的。显示车窗能够进行车内、外信息显示,休闲娱乐影片、广告的播放,实现车内订餐等人车交互。节省车内空间,实现信息显示的直观、统一,友好的人车交互体验。
[0160]
在另一实施例中,可以在显示屏114上界面预设的菜单信息点选切换调光或显示功能,并在调光界面中,通过电流检测单元检测触摸动作在显示屏114上的电流大小,以精确触摸动作在显示屏114上的触摸位置,相应地控制与显示屏114对应设置的调光屏113的相应区域进行调光。
[0161]
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
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162]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