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22:09:1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阀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


背景技术:

2.阀体,“阀”的定义是在流体系统中,用来控制流体的方向、压力、流量的装置,阀门是使配管和设备内的介质(液体、气体、粉末)流动或停止、并能控制其流量的装置。
3.市场上阀体采用多配件、多连接口,因此存在质量隐患多、尺寸不精准,体积庞大,不宜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市场上阀体采用多配件、多连接口,因此存在质量隐患多、尺寸不精准,体积庞大,不宜使用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包括控制组件、输气组件、阀芯、阀出气组件、辅助通气管和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组件的下端设置有输气组件,且输气组件的中部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上端设置有阀出气组件,所述阀芯的外侧连通有辅助通气管,且阀芯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电机。
6.进一步的,所述阀芯与阀出气组件之间相互配合,且阀芯与辅助通气管之间相连通。
7.进一步的,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电磁阀、进气口和阀体本体,且电磁阀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口的底部设置有阀体本体。
8.进一步的,所述电磁阀与进气口之间相连通,且阀体本体与进气口之间为固定连接。
9.进一步的,所述输气组件包括主通气管、密封球和阀进气孔,且主通气管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球,所述主通气管的内部设置有阀进气孔。
10.进一步的,所述密封球沿主通气管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密封球设置有两组。
11.进一步的,所述阀出气组件包括大火孔和小火孔,且大火孔的下端设置有小火孔。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步进式位移阀体,设有4个阀出气口,可以当作个独立而又连体的阀体,也可以当一个完整的阀体,一阀多阀芯,分了多个出气口实现火力的精调,完全避免了行业之前多个阀体靠外置气管连接而成才能实现的功能,控制电机代替阀杆与旋钮,实现了触屏操作,完全颠覆传统人手调节的操作模式;控制程序的值入可直接实现智能控制:如语音播报、菜谱显示、定时功能、app操作等等,较为实用。
13.通过控制组件的设置,阀体与气管连体设计,可用型材加工或铝压铸实现,节省了独立气管及其连接配件,同时启动电磁阀,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随后气体通过进气口进入到阀体本体内部,从而进入通气管道内部,设有个阀出气口,可以当作个独立而又连体的阀体本体,也可以当一个完整的阀体,一阀多阀
芯,分了多个出气口实现火力的精调,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
14.通过控制电机的设置,在阀芯的底部安装有控制电机,控制电机代替阀杆与旋钮,实现了触屏操作,完全颠覆传统人手调节的操作模式;控制程序的值入可直接实现智能控制:如语音播报、菜谱显示、定时功能、app操作等等,较为实用。
15.通过阀出气组件的设置,每一个阀体以出气双通道设计,布局个阀体本体,可取代目前行业通用的阀体本体,实行双炉左右独立控制的同时,阀体本体一体化,即1阀变多阀用,完全避免了行业之前多个阀体靠外置气管连接而成才能实现的功能。
附图说明
16.图1为本发明正视内部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局部截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双阀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双阀体截面结构示意图。
17.图中:1、控制组件;101、电磁阀;102、进气口;103、阀体本体;2、输气组件;201、主通气管;202、密封球;203、阀进气孔;3、阀芯;4、阀出气组件;401、大火孔;402、小火孔;5、辅助通气管;6、控制电机。
具体实施方式
18.如图1所示,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包括:控制组件1,控制组件1的下端设置有输气组件2,且输气组件2的中部连接有阀芯3,阀芯3的上端设置有阀出气组件4,且阀芯3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电机6,控制组件1包括电磁阀101、进气口102和阀体本体103,且电磁阀10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02,进气口102的底部设置有阀体本体103,电磁阀101与进气口102之间相连通,且阀体本体103与进气口102之间为固定连接,阀体与气管连体设计,可用型材加工或铝压铸实现,节省了独立气管及其连接配件,同时启动电磁阀101,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随后气体通过进气口102进入到阀体本体103内部,从而进入通气管道内部,设有4个阀出气口,可以当作4个独立而又连体的阀体本体103,也可以当一个完整的阀体,一阀多阀芯3,分了多个出气口实现火力的精调,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在阀芯3的底部安装有控制电机6,控制电机6代替阀杆与旋钮,实现了触屏操作,完全颠覆传统人手调节的操作模式;控制程序的值入可直接实现智能控制:如语音播报、菜谱显示、定时功能、app操作等等,较为实用。
19.如图2-5所示,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阀芯3的外侧连通有辅助通气管5,阀芯3与阀出气组件4之间相互配合,且阀芯3与辅助通气管5之间相连通,当电磁阀101开启后,其气体通过进气口102进入阀体本体103以及主通气管201内部,随后通过辅助通气管5进入阀芯3内部,最后通过阀出气口向外输入出使用,输气组件2包括主通气管201、密封球202和阀进气孔203,且主通气管201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球202,主通气管201的内部设置有阀进气孔203,密封球202沿主通气管201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密封球202设置有两组,在主通气管201的内部两端安装密封球202,提高管道整体的密封性,阀出气组件4包括大火孔401和
小火孔402,且大火孔401的下端设置有小火孔402,根据图5可看到,每一个阀体以出气双通道设计,布局2个阀体本体103,可取代目前行业通用的阀体本体103,实行双炉左右独立控制的同时,阀体本体103一体化,即1阀变多阀用,完全避免了行业之前多个阀体靠外置气管连接而成才能实现的功能。
20.综上,该步进式位移阀体,首先,启动电磁阀101,通电时,电磁线圈产生电磁力把关闭件从阀座上提起,阀门打开,随后气体通过进气口102进入到阀体本体103内部,从而进入通气管道内部,设有4个阀出气口,可以当作4个独立而又连体的阀体本体103,也可以当一个完整的阀体,一阀多阀芯3,分了多个出气口实现火力的精调,断电时,电磁力消失,弹簧把关闭件压在阀座上,阀门关闭,在阀芯3的底部安装有控制电机6,控制电机6代替阀杆与旋钮,实现了触屏操作,完全颠覆传统人手调节的操作模式;控制程序的值入可直接实现智能控制:如语音播报、菜谱显示、定时功能、app操作等等,较为实用,每一个阀体以出气双通道设计,布局2个阀体本体103,可取代目前行业通用的阀体本体103,实行双炉左右独立控制的同时,阀体本体103一体化,即1阀变多阀用,完全避免了行业之前多个阀体靠外置气管连接而成才能实现的功能。


技术特征:
1.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包括控制组件(1)、输气组件(2)、阀芯(3)、阀出气组件(4)、辅助通气管(5)和控制电机(6),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1)的下端设置有输气组件(2),且输气组件(2)的中部连接有阀芯(3),所述阀芯(3)的上端设置有阀出气组件(4),所述阀芯(3)的外侧连通有辅助通气管(5),且阀芯(3)的底部设置有控制电机(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芯(3)与阀出气组件(4)之间相互配合,且阀芯(3)与辅助通气管(5)之间相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1)包括电磁阀(101)、进气口(102)和阀体本体(103),且电磁阀(101)的底部设置有进气口(102),所述进气口(102)的底部设置有阀体本体(10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电磁阀(101)与进气口(102)之间相连通,且阀体本体(103)与进气口(102)之间为固定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气组件(2)包括主通气管(201)、密封球(202)和阀进气孔(203),且主通气管(201)的两端设置有密封球(202),所述主通气管(201)的内部设置有阀进气孔(203)。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球(202)沿主通气管(201)的垂直中轴线对称分布,且密封球(202)设置有两组。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出气组件(4)包括大火孔(401)和小火孔(402),且大火孔(401)的下端设置有小火孔(402)。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步进式位移阀体,包括控制组件、输气组件、阀芯、阀出气组件、辅助通气管和控制电机,所述控制组件的下端设置有输气组件,且输气组件的中部连接有阀芯,所述阀芯的上端设置有阀出气组件。该步进式位移阀体,设有4个阀出气口,可以当作个独立而又连体的阀体,也可以当一个完整的阀体,一阀多阀芯,分了多个出气口实现火力的精调,完全避免了行业之前多个阀体靠外置气管连接而成才能实现的功能,控制电机代替阀杆与旋钮,实现了触屏操作,完全颠覆传统人手调节的操作模式;控制程序的值入可直接实现智能控制:如语音播报、菜谱显示、定时功能、APP操作等等,较为实用。较为实用。较为实用。


技术研发人员:陈锡阳 薛健仙 林益怀 韦金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山市王朝五金实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3.25
技术公布日:2022/6/7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