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车身的更换方法和系统

2022-06-08 22:0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汽车维护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身的更换方法和系统。


背景技术:

2.汽车是常用的一种交通运输工具,汽车在使用过程中,经常发生车身刮擦、凹陷变形、锈蚀等问题,极大地影响了汽车的外观视觉,目前针对汽车车身的维护在4s店或者维修店进行,一般通过喷漆、钣金、打磨等手段修复,这些传统的手段虽然可以完成车身的表面修复,但是耗费时间长、人力成本高、会对原车身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而且即使车身修复完成,也还是原来的车身形状、车身颜色、车身模式,无法满足高端的车身定制更换的需求,适应不了现在汽车个性化发展的趋势。
3.随着汽车生产技术提高,汽车生产领域引进模块化技术,通过将汽车关键构件进行模块化生产,最终组合生产成一个汽车框架。汽车车身模块化更换技术可以根据乘员不同的需求,提供不同的模块化车身,满足乘员的多种使用场景需求,模块化车身应包含现有常用车身类型,乘员可根据不同出行场景,选择不同模块化车身,例如,当乘员选择上下班出行时,可以选择轿车车身通勤;当多人出行时,可选择mpv车身出行。然而,模块化技术现在仅应用到汽车生产过程中,在汽车维护以及汽车的多场景使用中没有相关技术出现。
4.因此,为了解决传统维护技术以及模块化车身更换技术的短板和缺陷,适应汽车维护个性化发展的趋势,亟需对车身维护技术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上述问题,从而提供一种车身的更换方法和系统,可以减少维护时间、降低人力成本,同时满足多种使用场景下的车身更换的需求。
6.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s1、汽车驾驶到车身更换站指定位置,检查汽车是否能够进行车身更换操作,如是则进行s2步骤,如否则结束;
8.s2、乘员选择需要更换的车身模型,发送更换车身指令;
9.s3、完成车身更换。
10.进一步的,步骤s1中检查汽车是否能够进行车身更换操作具体为:判断汽车是否为模块化汽车,如是则进行s2步骤,如否则结束。
11.进一步的,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1、检查汽车是否满足更换车身要求,满足则进行s2步骤,不满足则提示乘员是否确定更换,乘员确定更换则进行s2步骤,不更换则结束。
12.例如,检查汽车满足更换车身要求可以为:判断车身刮擦的面积大于刮擦面积预设值m,或判断车身变形的面积大于变形预设值n,或判断车身锈蚀的面积大于锈蚀预设值q等等。
13.进一步的,在步骤s11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2、乘员座椅由固定状态切换为活动状态,携带乘员一起离开汽车进行等待;或者乘员自己主动下车等待。
14.进一步的,步骤s2中乘员针对车身模型可以在车身更换站进行现场选择,例如进入新模块化车身放置区进行选择,或者通过显示屏、图册展示进行选择。
15.进一步的,步骤s3包括:
16.s31、断开旧模块化车身和模块化底盘之间的连接;
17.s32、托起旧模块化车身并移动至放置区,并将放置区的新模块化车身移动至模块化底盘上进行连接,完成更换。
18.进一步的,步骤s3之后还包括:乘员座椅携带乘员重新回到汽车内部,达到合适位置后,乘员座椅由活动状态切换为固定状态;或者乘员自己主动上车完成换乘。
19.进一步的,在s1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乘员根据需求预先进行车身模型的选择,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线下等方式进行选择,还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所需的车身模型。
20.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身的更换系统,设置有车身更换站,车身更换站包括:
21.汽车检查模块,用于对汽车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能够进行车身更换操作;
22.车身检查模块,用于对车身进行检测以判断是否满足更换车身要求;
23.交互模块,用于与外界进行交互;
24.控制模块,用于接受外部数据,触发并发送相应的指令;
25.拆装模块,用于断开旧模块化车身和模块化底盘之间的连接,以及组装新模块化车身和模块化底盘;
26.车身移动模块,用于托起旧模块化车身并移动至放置区,并将新模块化车身移动至模块化底盘上进行连接,完成更换。
27.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28.1、本发明通过对模块化汽车的模块化更换,可以适应如今汽车模块化生产的发展趋势,形成新型的汽车车身维护方法,工作时间短、不需要投入过多人力,且整体过程人性化、自动化、高效化;
29.2、本发明乘员能够对汽车车身进行自主选择,以适用不同的出行场景;甚至可以进行个性化定制,能够满足高端的车身定制更换的需求,带动了现在汽车个性化服务的发展;
30.3、汽车在车身更换前需要进行模块化汽车的检查,确保其满足车身更换的条件和要求,过程安全可靠。
附图说明
3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32.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身的更换方法示意图;
33.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身的更换系统示意图;
34.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身的更换系统的车身移动模块示意图;
35.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车身移动模块的移动机械臂示意图
36.附图标记说明:
37.1—车身更换站;5—车身移动模块;5.1—水平移动滑轨;5.2—垂直移动滑轨;5.3—第一移动块;5.4—移动机械臂;5.5—第二移动块;5.4.1—连接件接头;5.4.2—第一机械臂伸缩杆;5.4.3—第一机械臂旋转件;5.4.4—第二机械臂伸缩杆;5.4.5—第二机械臂旋转件;5.4.6—机械臂抓手。
具体实施方式
38.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9.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40.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1.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发明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42.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身的更换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3.s1、汽车驾驶到车身更换站指定位置,检查汽车是否能够进行车身更换操作,如是则进行s2步骤,如否则结束;
44.s2、乘员选择需要更换的车身模型,发送更换车身指令;
45.s3、完成车身更换。
46.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乘员在将汽车驾驶到车身更换站指定位置,例如车身更换台之后,需要检查汽车是否能够进行车身更换操作,传统的汽车由于不是模块化生产,因此更换车身过程复杂,本发明针对的是模块化汽车进行更换,具体的检查操作为判断汽车是否为模块化汽车,如是则进行s2步骤,如否则结束。
47.进一步的,在步骤s1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1、检查汽车是否满足更换车身要求,满足则进行s2步骤,不满足则提示乘员是否确定更换,乘员确定更换则进行s2步骤,不更换则结束。
4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检查完汽车为模块化汽车,能够进行更换之后,还需要进行进一步的车身检查,例如,具体可以为:判断车身刮擦的面积是否大于刮擦面积预设值m,或判断车身变形的面积是否大于变形预设值n,或判断车身锈蚀的面积是否大于锈蚀预设值q等等,通过车身检查可以将汽车车身表面的基本情况告知乘员,并且在满足车身更换要求的
条件下进行后续步骤,在不满足车身更换条件要求的条件下如果还是直接更换的话,可能使得旧车身在没有过多损伤的情况下被更换报销,造成资源浪费,不符合可持续绿色发展的趋势,同时还会给乘员造成经济损失,因此如果不满足车身更换条件要求,则与乘员交互,由乘员自己确定是否更换,过程更加人性化、个性化。
49.进一步的,在步骤s11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s12、乘员座椅由固定状态切换为活动状态,携带乘员一起离开汽车进行等待;或者乘员自己主动下车等待。
50.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乘员座椅属于乘员私密物品,乘员可能进行了调整、装饰,使得其结构、形状等符合乘员自己的身体姿态,外观颜色等也符合乘员自己的品味,因此,也可由乘员自己决定是否对乘员座椅一并更换,如果需要一并更换则乘员自己主动下车等待即可,如果不需要更换,则可以将乘员座椅切换为活动状态,携带乘员一起下车等待,乘员座椅可以切换为滑动状态,在车身更换台的相应位置设置滑轨,乘员座椅配合滑轨滑动至等待区进行等待。
51.进一步的,步骤s2中乘员针对车身模型可以在车身更换站进行现场选择,例如进入新模块化车身放置区进行选择,或者通过显示屏、图册展示进行选择。
52.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进入新模块化车身放置区选择新模块化车身,可以看到新模块化车身的结构、颜色和形状,让乘员更直观全面的了解车身全貌,显示屏、图册展示则更为便捷、高效,当然,也可以采取几种方式结合的形式进行选择。
53.进一步的,步骤s3包括:
54.s31、断开旧模块化车身和模块化底盘之间的连接;
55.s32、托起旧模块化车身并移动至放置区,并将放置区的新模块化车身移动至模块化底盘上进行连接,完成更换。
56.进一步的,步骤s3之后还包括:乘员座椅携带乘员重新回到汽车内部,达到合适位置后,乘员座椅由活动状态切换为固定状态;或者乘员自己主动上车完成换乘。
57.进一步的,在s1步骤之前还可以包括:乘员根据需求预先进行车身模型的选择,例如可以通过网络、电话、线下等方式进行选择,还可以通过个性化定制所需的车身模型。
58.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车身的更换系统,设置有车身更换站,车身更换站包括:
59.汽车检查模块,用于对汽车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以判断是否能够进行车身更换操作;
60.车身检查模块,用于对车身进行检测,检测后的数据发送至控制模块,以判断是否满足更换车身要求;
61.交互模块,用于与外界进行交互;
62.控制模块,用于接受外部数据,触发并发送相应的指令;
63.拆装模块,用于断开旧模块化车身和模块化底盘之间的连接,以及组装新模块化车身和模块化底盘;
64.车身移动模块5,用于托起旧模块化车身并移动至放置区,并将新模块化车身移动至模块化底盘上进行连接,完成更换。
65.进一步的,还可以包括乘员座椅移动模块,以将乘员座椅移动出汽车,例如可以在在车身更换台的相应位置设置滑轨,乘员座椅配合滑轨滑动至等待区进行等待。
66.进一步的,车身移动模块5安装在车身更换站1的顶板底壁,包括水平移动滑轨
5.1、垂直移动滑轨5.2、第一移动块5.3、第二移动块5.5和移动机械臂5.4,垂直移动滑轨5.2设置两条,平行安装在车身更换站1的顶板底壁上,两条垂直移动滑轨内分别嵌设有一个第一移动块5.3,两个第一移动块底端共同连接水平移动滑轨5.1,水平移动滑轨内部嵌设第二移动块5.5,第二移动块底端连接移动机械臂5.4。
67.进一步的,移动机械臂5.4由连接件接头5.4.1、第一机械臂伸缩杆5.4.2、第一机械臂旋转件5.4.3、第二机械臂伸缩杆5.4.4、第二机械臂旋转件5.4.5和机械臂抓手5.4.6组成,连接件接头上端与第二移动块底端连接,连接件接头下端与第一机械臂伸缩杆连接,第一机械臂伸缩杆能够伸缩,其伸缩端转动连接第一机械臂旋转件,第一机械臂旋转件可以为圆球状,其外表面沿同一圆周面均匀设置多个第二机械臂伸缩杆5.4.4,例如可以设置4-10个,每个第二机械臂伸缩杆的伸缩端均转动连接第二机械臂旋转件,第二机械臂旋转件可以为圆球状,第二机械臂旋转件的底端连接机械臂抓手。
68.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车身移动模块能够控制车身在水平、垂直方向上运动与旋转运动,从而进一步的实现车身的更换操作,机械臂抓手能够将车身抓起固定,第一机械臂伸缩杆与第一机械臂旋转件、第二机械臂伸缩杆与第二机械臂旋转件连接配合更能够实现汽车车身上下移动,机械臂抓手在第二机械臂旋转件和第二机械臂伸缩杆共同作用下能够灵活伸长并扩张一定角度,能够稳定抓起汽车车身,进而完成车身移动更换。更换车身时,首先将移动机械臂移动至旧模块化车身上方,然后机械臂抓手在第一机械臂伸缩杆与第一机械臂旋转件的配合下下降到合适位置,在第二机械臂旋转件和第二机械臂伸缩杆共同作用下能够灵活伸长并扩张一定角度,抓取旧模块化车身,通过水平移动滑轨和垂直移动滑轨移动至旧车身放置区进行放置,然后通过相同的原理和相似的工作过程,将新模块化车身从新车身放置区抓取并移动至模块化底盘上方进行安装。
69.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