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19:16: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接线端子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


背景技术:

2.接线端子作为电子元器件,用来连接导线。但是现有的接线端子普遍体积较大,不适用于led照明驱动器等空间狭小的场景。在空间狭小的场景中,普遍使用螺丝式的端子对导线进行固定,操作较为麻烦。
3.此外,在先技术中的插接式接线端子,在经常插拔时,内部导体容易变形,导致接触不良等情况发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4.有鉴于此,申请人在研究了现有的技术后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旨在改善上述技术问题。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插接式接线端子,其包含导电组件。导电组件包括导电件和夹持件。导电件用以配置于外壳组件。夹持件配置于导电件。
7.导电件设置有第一支撑部、第一夹持部、第一连接部和焊脚。第一连接部和焊脚自第一支撑部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第一夹持部设置于第一连接部。
8.夹持件设置有第二支撑部和第二夹持部。第二支撑部配置于第一支撑部。第二夹持部配置于第二支撑部。第一支撑部、第一连接部和第二夹持部形成三角形几何结构。第二夹持部远离第二支撑部的一端为能够上下活动的自由端。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互配合,以夹持位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之间的导线。
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可以取得以下技术效果:
10.本发明实施例通过焊脚能够将端子方便的固定到外部环境中。并且通过三角形的结构使得导电组件的结构更加的稳定,大大提高了接线端子的寿命。
附图说明
1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12.图1是插接式接线端子的第一视角的轴测图。
13.图2是插接式接线端子的剖面图。
14.图3是插接式接线端子的第二视角的爆炸图。
15.图4是插接式接线端子的第三视角的爆炸图。
16.图5是插接式接线端子的第四视角的爆炸图。
17.图6是导电组件的轴测图。
18.图7是导电件的轴测图。
19.图8是导电件的剖面图。
20.图9是夹持件的轴测图。
21.图10是夹持件的剖面图。
22.图11是壳体的轴测图(剖面状态)。
23.图12是操作件的轴测图。
24.图13是后盖的轴测图。
25.图中标记:1-后盖、2-操作件、3-壳体、4-第四限位槽、5-导电件、6
‑ꢀ
导电组件、7-夹持件、8-固定部、9-第二卡接部、10-第一限位通孔、11-第一夹持部、12-第一连接部、13-第一支撑部、14-焊脚、15-第二支撑部、16
‑ꢀ
第一限位部、17-第三夹持部、18-第二夹持部、19-第二连接部、20-驱动孔、 21-第二限位凸起、22-安装孔、23-第一限位凸起、24-导体腔、25-第二限位槽、26-第一限位槽、27-第三限位槽、28-导线孔、29-按压槽、30-驱动部、31-抵接部、32-第一卡接部、33-导线槽、34-卡扣部、35-加强筋、36-储线槽。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发明的选定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27.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9.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30.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
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31.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32.由图1至图1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插接式接线端子,其包含导电组件6。导电组件6包括导电件5和夹持件7。导电件5用以配置于外壳组件。夹持件7配置于导电件5。
33.导电件5设置有第一支撑部13、第一夹持部11、第一连接部12和焊脚 14。第一连接部12和焊脚14自第一支撑部13分别向不同方向延伸。第一夹持部11设置于第一连接部12。
34.夹持件7设置有第二支撑部15和第二夹持部18。第二支撑部15配置于第一支撑部13。第二夹持部18配置于第二支撑部15。第一支撑部13、第一连接部12和第二夹持部18形成三角形几何结构。第二夹持部18远离第二支撑部15的一端为能够上下活动的自由端。第一夹持部11和第二夹持部18相互配合,以夹持位于第一支撑部13和第二支撑部15之间的导线。
35.可以理解的是:插接式接线端子通过将导电组件6安装在壳体3内,并在壳体3上设置操作件2来驱动第二夹持部18远离第一夹持部11,以使导线能够穿过导体间隙。在不受外力时,第二夹持件7由于弹性势能的作用向第一夹持件7靠拢,从而和第一夹持件7共同作用夹紧导线。
36.将第二夹持部18和第二支撑部15之间的夹角,以及第一连接部12和第一支撑部13之间的夹角设置为锐角。使得,第二夹持部18和第一连接部12 的端部相互靠拢,从而更好的夹紧导线,大大提高了导电组件6结构上的稳定性,长时间使用或者频繁插拔,不会影响接线端子的寿命。
37.并且,通过焊脚14能够方便的将端子固定在外部环境中。例如,pcb板。
38.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焊脚14为插件式焊脚14。具体的,焊脚14自第一支撑部13的长度方向的两端朝向远离第一夹持部11的方向延伸。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夹持部18和第一夹持部11用于夹持导线,其势必位于pcb 板的上方。因此,焊脚14需要往pcb板的下方延伸。即,远离第一夹持部 11的方向。
39.在其它实施例中,焊脚14可以设置为贴片式焊脚14,其沿着平行于第一支撑部13的方向延伸,从而形成焊盘。
40.如图6至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连接部12的设置有第一限位通孔10。夹持件7具有自第二支撑部15的端部向外延伸的第一限位部16。第一限位部16嵌入第一限位通孔10。优选的,第二支撑部15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通孔10,以在第一限位部16嵌入第一限位通孔10的时候抵接在第一连接部12上,形成定位。
41.具体的,如图3至图4所示,在将夹持件7安装到导电件5时。可以直接沿着第一支撑部13的上表面,将夹持件7水平移动,直至第一限位部16 插入第一限位通孔10,从而防止第二支撑部15在第一支撑部13上左右晃动。由于,第二支撑部15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孔的宽度。因此,夹持件7能够在导电件5上进行定位。
42.如图6至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支撑部13和第二支撑部15紧密贴合。夹持件7还包括固定部8。固定部8设置于第一支撑部13,用以
固定所述第二支撑部15。
43.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固定部8为自第一支撑部13向外延伸,并形成钩状结构,以夹紧固定第二支撑部15。第一支撑部13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部8。
44.优选的,第一支撑部13中间设置有减重通孔。
45.可以理解的是,从第一支撑部13的两侧延伸出钩状结构对夹持件7进行夹持,能够限制夹持件7在第一支撑部13的宽度方向进行晃动。能够很好的避免夹持件7在长时间使用后发生松动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46.在其它实施例中,固定部8可以只设置一个,并且其设置的位置可以由第一支撑部13的侧面延伸,变成减重通孔的孔壁延伸,或者直接采用铆钉的形式进行固定。本发明对固定部8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只要其能够将夹持件7固定在第一支撑部13上即可。
47.如图9和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夹紧件还具有第二连接部19。第二连接部19用以连接第二支撑部15和第二夹持部18。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固定部8作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15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19的位置。具体的,靠近第二连接部19的位置,可以是在第二支撑部15的三分之一处、四分之一处,或者五分之一处。只要固定部8作用的位置离第二连接部19较近以防止夹持件7在第一支撑部13上左右晃动即可。
48.需要说明的是,固定部8作用于第二支撑部15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19 的位置,并不局限于固定部8整体都要作用于第二支撑部15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19的位置,只要固定部8的部分作用于第二支撑部15靠近所述第二连接部19的位置即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49.具体的,第二连接部19呈圆弧结构。第二连接部19的外侧的半径r为 1mm至1.5mm。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圆弧状的第二连接部19,使得第二夹持部18能够更好的上下活动,并且在多次使用,以及长时间使用后仍然具有较好的弹性。
50.优选的,第二连接部19的宽度大于第二支撑部15。固定部8夹持于第二支撑部15。具体的,当第二连接部19的宽度大于第二支撑部15时,第二连接部19同样能够抵接于固定部8上,形成水平方向上的定位。进一步限制夹持件7在第一支撑部13上的安装位置,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51.如图6至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通孔10自第一支撑部13延伸至第一夹持部11。夹持件7具有自第二夹持部18的自由端向外延伸的第三夹持部17。第三夹持部17的宽度不大于第一限位孔。在夹持导线的夹持状态下,导线和第三夹持部17均嵌入第一限位通孔10。
52.优选的,第二夹持部18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通孔10。第三夹持部17的宽度等于第一限位部16的宽度。第二连接部19的宽度等于第二夹持部18的宽度。
53.具体的,第三夹持部17嵌入第一限位通孔10中,能够限制第三夹持部 17宽度方向的自由度。使得第三夹持部17,只能沿着第一限位通孔10的延伸方向进行活动,不仅能够很好的防止夹持件7发生变形。还能够很好的从四周包裹住导线,大大增加了导线和导电组件6的接触面积,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54.可以理解的是,第二夹持部18的宽度大于第一限位通孔10,即大于第三夹持部17,从而能够提供较大的弹力,以夹持导线。同理,第二连接部19 的宽度等于第二夹持部18的宽度,也能够为第三夹持部17提供更大的弹力。
55.如图8和图10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
持部11沿着导线延伸的方向的长度l为3.4mm至4.5mm。第一连接部12和第一支撑部13之间的夹角c为55
°
至65
°
。在没有夹持导线的自然状态下:第二夹持部18和第二支撑部15之间的夹角a为40
°
至50
°
,第三夹持部17和第二支撑部15之间的夹角b为65
°
至75
°

56.优选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夹持部18的中间进行弯折,以增加第三夹持部17和第二支撑部15的夹角,以使作用于导线的夹持力更大。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直接在第二夹持部18和第三夹持部17连接的位置进行弯折,同样能够取得相同的效果。
57.具体的,第一夹持件7的长度l大概为3.6mm,使得第一夹持件7能够充分和导线接触,有效的避免了接触不良。第一连接部12和第一支撑部13 之间的夹角c为60
°
。在没有夹持导线的自然状态下:第二夹持部18和第二支撑部15之间的夹角a为45
°
,第三夹持部17和第二支撑部15之间的夹角b为70
°

58.可以理解的是,该角度不仅能够保证导线在导体间隙中受到足够的夹持力。而且在夹持状态下第三夹持部17的和导线之间能够形成锐角,从而顶住导线,进一步防止导线移动。
59.如图9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限位部16和第三夹持部17的宽度为2.4mm至2.6mm。第二夹持部18和第二连接部19的宽度为3.8mm至4.2mm。第二支撑部15的宽度为2.8mm至3.1mm。
60.具体的,第一限位部16和第三夹持部17的宽度为2.5mm。第二夹持部 18和第二连接部19的宽度为4mm。第二支撑部15的宽度为2.9mm。可以理解的是,为了第三夹持部17和第一限位部16能够顺畅的在第一限位通孔10 中移动。因此,第一限位通孔10的宽度为2.6mm。该宽度能够轻松的容纳2.5 平方的铜线(直径约为1.78mm)进入。
61.如图1至图5和图11至图1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插接式接线端子还包含外壳组件。外壳组件包括壳体3。
62.壳体3包括顶面和底面。顶面和底面之间形成有用以容纳导电组件6的导体腔24。所述导电组件6配置于所述导体腔24内;所述导体腔24的侧壁设置有第四限位槽4;所述第一夹持件7的侧边嵌置于所述第四限位槽4。
63.具体的,如图3和5所示,通过在导体腔24的两侧壁均设置有第四限位槽4。在第一夹持件7进入导体腔24的时候,其两侧分别嵌入第四限位槽4 中,从而防止其发生晃动或者变形,以保证其位置使得导线能够顺畅的穿入第一限位通孔10中。
64.如2至5和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壳体3设置有连通导体腔24的导线孔28和安装孔22。安装孔22和导线孔28在同一轴线上贯穿导体腔24。导电组件6能够穿过安装孔22,以嵌入导体腔24。所述壳体3组件还包括后盖1;至少部分所述后盖1能够嵌入所述安装孔22,以配置于所述安装孔22并罩住所述安装孔22。
65.具体的,安装孔22和导线开工在同一轴线上,指的是安装孔22和导向孔分别从向背的两个方向连通导体腔24,使得导体腔24整体贯通起来。后盖1直接从远离导线孔28的安装孔22的卡入,能够对导体腔24内的导电组件6进行限位,防止导体组件脱离导体腔24。
66.如图1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后盖1设置有能够伸入所述安装孔22,用以卡接固定于所述导体腔24的至少两个卡扣部34;所述后盖1还设置有连接于至少两个所述卡扣部34的加强筋35;所述卡扣部34和所述加强筋35之间形成有容纳导线的储线槽36。
67.具体的,通过卡扣部34,将后盖1固定在安装孔22上,结构简单,大大减小了端子整体的体积。通过加强筋35,能够有效的防止卡扣部34变形,保证了后盖1的使用寿命。加强筋35和卡扣部34之间形成储线槽36,能够限制导线在导体腔24内的尺寸。
68.如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底面朝向顶面切削延伸,且与导体腔24相连通,以在导体腔24的侧壁形成第二限位槽25。第一连接部12的侧面设置有第二卡接部9。第二卡接部9嵌置于第二限位槽25。
69.具体的,由于第一连接部12中间设置有第一限位通孔10。因此,第一连接部12的两侧具有一定的弹性。在将导电组件6安装到导体腔24的过程中,第一连接部12发生弹性形变,使得第二卡接部9抵接在导体腔24侧壁。当移动到预定位置时,第二卡接部9在弹性势能的作用下嵌入第二限位槽25,从而将导电组件6固定在导电腔内。通过卡扣结构,能够保证导电组件6安装在导体腔24内的稳定性,长时间使用不易损坏。
70.如图2、4、5和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底面设置有连通于所述导体腔24的第三限位槽27。焊脚14穿过第三限位槽27。所述第三限位槽27和所述第四限位槽4连通至所述安装孔 22。具体的,第三限位槽27和第四限位槽4延伸至安装孔22的开口处,在将导电组件6安装到导体腔24内的时候,只需要将导电组件6整体从安装孔 22往导体腔24内推即可完成。结构简单,组装操作方便,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71.如图1至5和图11、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顶面设置有连通导体腔24的驱动孔20。所述外壳组件还包括可活动的配置于所述驱动孔20的操作件2;所述操作件2用以在受外力的情况下驱使所述第二夹持部18远离所述第一夹持部11;
72.操作件2包括驱动部30和配置于驱动部30两侧的抵接部31。抵接部31 凸起设置有第一卡接部32。操作件2配置于驱动孔20。所述第一卡接部32 卡接于所述导体腔24的侧壁;两个抵接部31分别抵接于第二夹持部18。两个抵接部31之间形成有供导线穿过的导线槽33。
73.优选的,底面朝向顶面切削延伸,且与导体腔24相连通,以在导体腔 24的侧壁形成第一限位槽26。第一卡接部32嵌入第一限位槽26,且能够在所述第一限位槽26内滑动。导线槽33的大致和第三夹持部17的宽度相同。
74.具体的,壳体3只是薄薄的一层,将导电组件6包裹住。因此,整个端子的体积大大的减小了。而操作件2呈c字型结构,两侧分别卡接在导体腔 24侧壁的第一限位槽26中,通过卡接滑动的方式大大减小了操作件2的体积,使得端子整体的体积大大的减小了,特别是端子的高度,大大的降低。
75.优选的,操作件2顶部设置有供外部物体按压的按压槽29。具体的,在本实施例中,按压槽29为十字形,在其它实施例中,按压槽29可以是网格状或者一字槽,本发明对按压槽29的具体结构不做限定。
76.如1至5和图11、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驱动孔20至少一侧壁倾斜设置,所述操作件2嵌置于所述驱动孔20,且能够沿着所述驱动孔20的倾斜侧壁滑动。
77.具体的,操作件2的底部设置有和第二夹持部18想配合的倾斜面。由于第二夹持件7在导体腔24中,倾斜设置。如果采用直上直下的方式滑动操作件2,会导致驱动力有一部分
被第二夹持部18分解掉,只要少部分力用来驱使第二夹持部18远离第一夹持部11。因此,在本实施例中,将操作件2采用按钮的形式安装在驱动孔20中,并且将操作件2的滑动轨迹设置成倾斜设置,使得操作件2的滑动轨迹和第一夹持部11之间的夹角更加的靠近90度,从而将施加在操作件2上的压力,更多的分配到驱动第二夹持件7远离第一夹持件7的效果上来,使得接线端子的操作更加的省力,具有很好的意义。
78.如图2、3和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导体腔24位于导线孔28一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23。第一限位凸起23设置有第一限位斜面。第一限位斜面用以限制第二夹持部18在不夹持导线时的角度。
79.具体的,夹持件7为呈v型的板状结构。通过第一限位凸起23能够有效的限制在插拔导线的时候,夹持件7的第二夹持部18受到拉扯导致的夹持件 7的夹角变大的问题。从而保证第三夹持部17始终都位于第一限位通孔10 中,不会因为第二夹持部18和第二连接部19的变形而脱出。保证了接插式接线端子内部结构的稳定是,多次使用不会损坏。
80.优选的,第一限位凸起23的数量为两个,分别位于在导线孔28的两侧。使得第二夹持件7的受力更加均衡,不易放生形变。
81.如图2、3和图11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所述导体腔24位于所述导线孔28一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一限位凸起23;所述第一限位凸起23设置有第二限位斜面;所述第二限位斜面延伸至所述驱动孔20的倾斜侧壁;所述操作件2能够沿着所述第二限位斜面滑动。
82.具体的,第二限位斜面和驱动孔20的倾斜侧面共面设置,使得第二夹持件7能够更加顺畅的滑动。
83.如图7至图12所示,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一可选实施例中,导体腔24设置有导线孔28一侧的侧壁设置有第二限位凸起21。第二限位凸起21正对着驱动孔20。第二限位凸起21和导体腔24的侧壁之间形成有供抵接部31穿过的驱动间隙。
84.第二限位凸起21远离导线孔28的一侧构造成能够上下摆动的自由端。第一夹持部11的两端分别抵接于第二限位凸起21的自由端和后盖1。第二限位凸起21的自由端的最低点不高于第一夹持部11的最低点。第一夹持部 11朝向第二限位凸起21的自由端的一侧设置有导向斜面。
85.具体的,通过第二限位凸起21,能够将导线很好的从导线孔28引导至导体间隙中,而不会发生导线在穿到一半的时候发生弯折没办法进入到导体间隙中的情况,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86.第二限位凸起21的一端为自由端,能够一定程度的上下摆动,避免在按压操作件2的时候发生断裂,具有很好的实际意义。
87.优选的,第二限位凸起21远离驱动孔20的一侧面为弧面。通过逐渐向下延伸的弧面,能够将导线很好的引导到导体间隙中。并且,即使自由端向下移动,也能够
88.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