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小型一体化净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8:24: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净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小型一体化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水处理装置通常涉及到化学处理,即需要人为的加药干预水处理;该类的水处理装置对运维管理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较高,而且会产生含有外来成分的废水,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3.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利用超滤的过滤性能去除水中悬浮物及大分子胶体等,利用电吸附去除水中钙镁等金属离子以降低水的硬度,以满足小型村镇小流量生活用水硬度降低的要求。
4.本实用新型的小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陶瓷超滤装置、电吸附装置以及进水增压泵,所述进水增压泵的出水口与陶瓷超滤装置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陶瓷超滤装置的出水口与电吸附装置的进水口连接。
5.进一步,还包括反洗水泵,所述反洗水泵的出水口与陶瓷超滤装置的反洗进水口连接,所述陶瓷超滤装置的反洗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水增压泵与陶瓷超滤装置的进水口之间的流路上设置一号阀门,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二号阀门,所述陶瓷超滤装置的出水口与电吸附装置的进水口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三号阀门,所述反洗水泵的出水口与陶瓷超滤装置的反洗进水口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四号阀门。
6.进一步,所述陶瓷超滤装置设置有顺冲洗排水口,所述顺冲洗排水口上设置有五号阀门。
7.进一步,所述电吸附装置设置有再生出水口,所述再生出水口处设置有六号阀门。
8.进一步,还包括反冲洗储水箱,所述反冲洗储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电吸附装置的过滤出水口连接,所述电吸附装置的过滤出水口处设置有七号阀门。
9.进一步,所述反洗水储箱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八号阀门。
10.进一步,所述反冲洗储水箱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浮球阀,所述浮球阀设置于反冲洗储水箱内。
11.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的净水装置与传统的净水技术相比,污染小,能量利用率高,依据超滤和电吸附对水体内杂质吸附各由侧重性的特性,在超滤和电吸附组合工作中,集超滤的过滤截留大颗粒物质及电吸附去除水中带电粒子而除硬的效果下,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水处理效果,整个过程不会有副产物产生,对环境友好;净水过程操作简单;对资源的利用率高,可以分离含量低、常规方法难以分离的物质;
13.本实用新型中的净水装置的部件使用寿命长,避免了因更换核心部件而带来的运行成本的提高;对特殊离子去除效果显著,对氟、氯、钙、镁离子去除效果尤佳;无二次污染,
且净水系统不添加任何药剂,排放浓水所含成分均来自于原水,系统本身不产生新的排放物,浓水可直接排放,无需进一步处理;对颗粒污染物要求低,且净水系统的流道不宜堵塞,对前处理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同时,净水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性,可抗油类污染;操作及维护简便,在停机期间也无须做特别保养,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低;运行成本低,与其他除盐技术相比可大大的节约能源,其根本原因在于采用电吸附技术除盐的原理是有区别的将水中作为溶质的离子提取分离出来,而不是把作为溶剂的水分子从待处理原水中分离出来。
附图说明
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6.如图所示:本实施例的小型一体化净水装置,包括陶瓷超滤装置1、电吸附装置2以及进水增压泵3,所述进水增压泵3的出水口与陶瓷超滤装置1的进水口连接,所述陶瓷超滤装置1的出水口与电吸附装置2的进水口连接。
17.陶瓷超滤装置1作为过滤系统用于过滤原水中的悬浮微粒、胶体、微生物等杂质,陶瓷超滤装置1中具有超滤膜,在水压的作用下水分子及小分子物质透过超滤膜,水中的悬浮微粒、胶体、微生物等则被截留在超滤膜的一侧。由于超滤膜上的微孔孔径非常小,而绝大数细菌和微生物的直径都大于0.1微米,比超滤膜孔径大的多,因此超滤膜能有效截留细菌、病毒等大分子杂质,且超滤的运行过程为动态过程,膜不易堵塞,超滤过程在常温、低压下运行;陶瓷超滤装置1可直接在市场上采购,本实施例中采购lh3-1060-v型陶瓷超滤装置;电吸附装置作为软化系统用于软化水体,利用带电电极板表面吸附水中带电粒子的现象,使水中溶解盐类及其他带电物质在电极的表面富集浓缩而实现水的净化的水处理技术;电吸附装置的核心电吸附模块,电吸附模块通常由电极、集电极、隔离体、固定端板、紧固件及电引线和配套管路管件组成,电吸附装置可直接在市场上采购,本实施例中采购mes-bw4010型电吸附装置;电吸附装置通过外加电压在电极之间形成静电场,原水中的带电粒子在静电场中受到静电力而被迫向带相反电荷的电极板移动,在电极板表面形成双电层,带电粒子吸附并暂时储存在双电层中,当吸附达到平衡时撤去电场或反接电源后,吸附在电极板上的离子回到溶液中,达到脱附再生的目的;在电吸附过程中,电量的储存/释放是通过离子的吸脱附而不是化学反应来实现的,故而能快速充放电,而且由于在充放电时仅产生离子的吸脱附,电极结构不发生变化,所以其充放电次数在原理上没有限制;
18.该结构的净水装置其部件使用寿命长,避免了因更换核心部件而带来的运行成本的提高;对特殊离子去除效果显著,对氟、氯、钙、镁离子去除效果尤佳;无二次污染,且净水系统不添加任何药剂,排放浓水所含成分均来自于原水,系统本身不产生新的排放物,浓水可直接排放,无需进一步处理;对颗粒污染物要求低,且净水系统的流道不宜堵塞,对前处理要求相对较低,因此可降低投资及运行成本,同时,净水系统具有很强的耐冲击性,可抗油类污染;操作及维护简便,在停机期间也无须做特别保养,对操作者的技术要求较低;运行成本低,与其他除盐技术相比可大大的节约能源,其根本原因在于采用电吸附技术除盐
的原理是有区别的将水中作为溶质的离子提取分离出来,而不是把作为溶剂的水分子从待处理原水中分离出来。
19.该净水装置与传统的净水技术相比,污染小,能量利用率高,依据超滤和电吸附对水体内杂质吸附各由侧重性的特性,在超滤和电吸附组合工作中,集超滤的过滤截留大颗粒物质及电吸附去除水中带电粒子而除硬的效果下,不产生二次污染的水处理效果,整个过程不会有副产物产生,对环境友好;净水过程操作简单;对资源的利用率高,可以分离含量低、常规方法难以分离的物质;
20.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反洗水泵4,所述反洗水泵的出水口与陶瓷超滤装置1的反洗进水口连接,所述陶瓷超滤装置1的反洗排水口上连接有排水管5,所述进水增压泵3与陶瓷超滤装置1的进水口之间的流路上设置一号阀门6,所述排水管5上设置有二号阀门7,所述陶瓷超滤装置1的出水口与电吸附装置2的进水口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三号阀门8,所述反洗水泵4的出水口与陶瓷超滤装置1的反洗进水口之间的流路上设置有四号阀门9。
21.陶瓷超滤装置1的反洗进水口和陶瓷超滤装置1的出水口可共用一个水口,或者也可以分体设置为两个不同的水口,同理,陶瓷超滤装置1的反洗排水口和陶瓷超滤装置1的进水口可共用一个水口,或者也可以分体设置为两个不同的水口,各个水口的结构形式依据实际采购的陶瓷超滤装置1确定,此处不再赘述;
22.本实施例中,所述陶瓷超滤装置1设置有顺冲洗排水口,所述顺冲洗排水口上设置有五号阀门10。陶瓷超滤装置1的顺冲洗排水口与陶瓷超滤装置1的出水口为两个不同的水口;
23.本实施例中,所述电吸附装置2设置有再生出水口,所述再生出水口处设置有六号阀门11。电吸附装置2的电极表面电位达到一定值时,双电层离子浓度可达溶液体相浓度的百千倍,离子在直流电场的作用下被储存在电极表面的双电层中,直至电极达到饱和,此时,将直流电源去掉,并将正负电极短接,由于直流电场的消失,储存在双电层中的离子又重新回到水体中形成污水,此时打开六号阀门11,使得相应的污水排出,达到冲洗目的,电极也由此得到再生。
24.本实施例中,还包括反冲洗储水箱12,所述反冲洗储水箱的进水口与所述电吸附装置2的过滤出水口连接,所述电吸附装置2的过滤出水口处设置有七号阀门13。结合图1所示,在正常净水过程中,七号阀门13打开,此时过滤的水体可自动注入反冲洗储水箱12中,以满足陶瓷超滤装置1反冲洗的需求。
25.本实施例中,所述反洗水储箱底部设置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处设置有八号阀门14。通过八号阀门14可将反洗水储箱内的污水排掉,利于水体换新。
26.本实施例中,所述反冲洗储水箱的进水口处设置有浮球阀15,所述浮球阀设置于反冲洗储水箱内。浮球阀为现有技术,具体可采用与马桶水箱内浮球阀类似的结构,此处不再赘述;通过浮球阀15的设置,便于反冲洗储水箱内的自动充水。
27.整个净水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
28.初始状态处于停机状态,此时所有设备及阀门处于关闭状态,电吸附装置2为无电状态;
29.启机工作:打开一号阀门6、五号阀门10和七号阀门13,打开进水增压泵3,顺冲超滤5s后,打开三号阀门8,同时关闭五号阀门10,净水系统进入正常工作;
30.超滤反冲洗:正常工作模式下,关闭进水增压泵3、一号阀门6和三号阀门8,然后打开四号阀门9、二号阀门7和反洗水泵4,冲洗30s,关闭反洗水泵4、四号阀门9和二号阀门7,反冲洗完成,随后可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31.超滤顺冲洗:正常工作模式下,打开五号阀门10同时关闭三号阀门8,顺冲15s,打开三号阀门8同时关闭五号阀门10,顺冲洗完成进入正常工作模式;
32.电极再生:正常工作模式下,打开六号阀门11同时关闭七号阀门13,关闭电吸附装置est模块直流电源,并将正负极短接,待出水电导同进水电导相同时,打开七号阀门13,同时关闭六号阀门11,电极再生完成;
33.超滤反冲洗、超滤顺冲洗和电极再生的模式,可依据使用工况选择性的开启,三者运行时间不具有先后顺序关系;
34.最后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其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