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防拆卸调节阀和阀体调节盒的制作方法

2022-06-08 00:52: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调节装置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拆卸调节阀和阀体调节盒。


背景技术:

2.在流体输送的管道中,常常会使用到阀体控制流体的流动,常见的阀体是采用手动方式扭动,进而关闭管道的导通。
3.但是该方式不便于自动化控制管道的导通,现有设计出的调节阀,采用一个调节部件用于控制阀体的开启与关闭,由于其直接安装在阀体上,其最大缺陷,就是在使用过程中,用户或其它人员,可以徒手把螺母扭开使阀杆与上面电机控制部分脱开,造成调节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改善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一种防拆卸调节阀和阀体调节盒,避免人为地扭动调节部分,影响调节效果。
5.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如下技术方案。
6.防拆卸调节阀包括阀体和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包括上壳、下壳和调节部件,所述上壳和下壳相互扣合,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扣合后内部具有放置空间,所述调节部件安装在所述放置空间内,所述下壳下方开设有卡持位,所述卡持位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上壳内部,所述阀体与所述卡持位配合,所述调节装置并通过钉体穿过固定孔固定在所述阀体上。
7.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持位中部开设有贯通的伸入孔,所述阀体包括外伸的调节杆,所述调节杆插入至所述伸入孔内,所述调节部件与所述调节杆相配合。
8.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阀体上设置有第一盲孔,所述第一盲孔与所述固定孔相对,所述钉体穿过所述固定孔,与所述第一盲孔配合。
9.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卡持位外侧设置有突出壁,所述阀体设置有突出平台,所述调节杆从所述突出平台伸出,所述突出壁与所述突出平台相卡持。
10.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突出壁为封闭的环形,所述突出壁或所述突出平台侧面开设有第一密封槽,所述第一密封槽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所述突出壁与所述突出平台均与所述第一密封圈紧密接触。
11.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上边缘开设有连接通孔,所述下壳对应设置有第二盲孔,所述连接通孔穿有钉体,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盲孔上。
12.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拼接部分,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边,所述凸边相扣合。
13.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上壳或所述下壳至少之一的所述凸边表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所述第二密封槽安装有第二密封圈,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相扣合,所述第二密封圈紧密接触所述上壳和下壳。
14.在其中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调节部件通过钉体固定在所述下壳上。
15.阀体调节盒,包括上壳、下壳和调节部件,所述上壳和下壳相互扣合,所述上壳和所述下壳扣合后内部具有放置空间,所述调节部件安装在所述放置空间内,所述下壳下方开设有卡持位,所述卡持位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且所述固定孔位于所述上壳内部。
16.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以下的优点及效果:
17.安装时,利用卡持位与阀体卡持配合后,然后利用钉体穿过固定孔,钉体固定在阀体上,完成上壳的安装。然后再利用钉体将调节部件固定安装,调节部件固定后,相对于阀体也是处于固定状态,所以此时调节部件与阀体的配合关系被限定好,最后在扣起上壳。所以在安装完毕后,人员要拆卸调节装置时无法直接拆卸出,而且也无法直接拧动调节装置与阀体的配合关系,因此可以避免轻易破坏调节部件与阀体的配合关系。
18.为了避免水从拼接的部分进入,所以设置有第一密封圈,将水阻隔,达到防水的目的。此处的第一密封槽提供给第一密封圈一个安装位置,可以避免第一密封圈发生移位。
附图说明
19.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10、阀体;11、调节杆;12、突出平台;121、第一盲孔;122、第一密封槽;20、调节装置;21、上壳;211、连接通孔;22、下壳;221、卡持位;2211、固定孔;2212、伸入孔;2213、突出壁;222、第二盲孔;223、凸边;2231、第二密封槽;24、调节部件;25、第一密封圈;26、第二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25.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进行更详细的描述。
26.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
…”
仅仅是用于对名称的区分,不代表具体的数量或顺序。
27.除非特别说明或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8.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认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固定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是存在居中的元件。
29.如图1至图3所示,防拆卸调节阀包括阀体10和调节装置20,所述调节装置20包括上壳21、下壳22和调节部件24,所述上壳21和下壳22相互扣合,所述上壳21和所述下壳22扣合后内部具有放置空间,所述调节部件24安装在所述放置空间内,所述下壳22下方开设有卡持位221,所述卡持位221上设置有多个固定孔2211,且所述固定孔2211位于所述上壳21内部,所述阀体10与所述卡持位221配合,所述调节装置20并通过钉体穿过固定孔2211固定在所述阀体10上。
30.安装时,利用卡持位221与阀体10卡持配合后,然后利用钉体穿过固定孔2211,钉体固定在阀体10上,完成上壳21的安装。然后再利用钉体将调节部件24固定安装,调节部件24固定后,相对于阀体10也是处于固定状态,所以此时调节部件24与阀体10的配合关系被限定好,最后在扣起上壳21。所以在安装完毕后,人员要拆卸调节装置20时无法直接拆卸出,而且也无法直接拧动调节装置20与阀体10的配合关系,因此可以避免轻易破坏调节部件24与阀体10的配合关系。
31.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卡持位221中部开设有贯通的伸入孔2212,所述阀体10包括外伸的调节杆11,所述调节杆11插入至所述伸入孔2212内,所述调节部件24与所述调节杆11相配合。具体为调节杆11伸入至伸入孔2212内,用于配合。
32.其中调节部件24包括电机,通过电机提供动力,带动调节杆11转动,实现调节阀体10。当然为了方便控制设置有电路板,电路板与外界无线或有线连接,通过输入指令,到电路板进而控制电机的工作状态。
33.如图4所示,所述阀体10上设置有第一盲孔121,所述第一盲孔121与所述固定孔2211相对,所述钉体穿过所述固定孔2211,与所述第一盲孔121配合。为了保证上壳21连接部分密封效果,所以在阀体10上设置有第一盲孔121,钉体连接在第一盲孔121上,所以不易从钉体连接的部分发生渗漏。
34.如图3所示,为了更好的连接,所述卡持位221外侧设置有突出壁2213,所述阀体10设置有突出平台12,所述调节杆11从所述突出平台12伸出,所述突出壁2213与所述突出平台12相卡持。在径向上达到一定限位效果,而钉体实现轴向限位。
35.突出的平台不仅是卡持作用,其在卡持时,是侧壁卡持。而顶部是起到承接的作用,支撑起调节装置20。
36.具体地,所述突出壁2213为封闭的环形,所述突出壁2213或所述突出平台12侧面开设有第一密封槽122,所述第一密封槽122内安装有第一密封圈25,所述突出壁2213与所述突出平台12均与所述第一密封圈25紧密接触。为了避免水从拼接的部分进入,所以设置有第一密封圈25,将水阻隔,达到防水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密封槽122设置在突出平台12上,此处的第一密封槽122提供给第一密封圈25一个安装位置,可以避免第一密封圈25发生移位。
37.如图2所示,所述上壳21上边缘开设有连接通孔211,所述下壳22对应设置有第二盲孔222,所述连接通孔211穿有钉体,并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二盲孔222上。
38.如图2所示,所述上壳21和所述下壳22拼接部分,均设置有向外突出的凸边223,所述凸边223相扣合。凸边223可以起到承接作用,两个凸边223的对接,接触面积大,即使发生了少许移位,还处于相互贴合的状态。不仅如此,凸边223还具有加强筋的作用,避免上壳21和下壳22拼接部分发生变形。
39.如图2所示,所述上壳21或所述下壳22至少之一的所述凸边223表面开设有第二密封槽2231,所述第二密封槽2231安装有第二密封圈26,所述上壳21和所述下壳22相扣合,所述第二密封圈26紧密接触所述上壳21和下壳22。上壳21和下壳22拼接,利用第二密封圈26达到密封效果,所以调节装置20在第一密封圈25和第二密封圈26的密封下始终保持一个密封效果。
40.引用图纸说明时,是对出现的新特征进行说明;为了避免重复引用图纸导致描述
不够简洁,在表述清楚的情况下已描述的特征,图纸不再一一引用。
41.以上实施例也并非是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穷尽性列举,在此之外,还可以存在多个未列出的其他实施方式。在不违反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替换与改进,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