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系统以及集装箱的制作方法

2022-06-07 20:07:2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集装箱的空调系统。


背景技术:

2.随着储能行业的发展,大型集装箱储能电池集中备电、发电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通常,集装箱内部设置有空调系统对电池通风散热,避免热量累计影响电池的安全运行。
3.现有集装箱所使用的空调系统通常有两种,一种为民用柜式空调,制冷量有限,难以满足集装箱越来越高的散热需求;另一种为中央空调,虽然可以有更高的制冷量,但是中央空调的风通过顶部出风口送入顶置的通风道,再吹向电池柜对电池进行散热,然而在顶部设置通风道,占用集装箱一定的高度空间,不利于电池的存放,因此有必要对现有集装箱的空调系统做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提供一种占用空间小且制冷效果好的空调系统以及应用该空调系统的集装箱。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安装在集装箱的侧端,所述空调系统包括机壳以及设置于所述机壳内的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内风机和外风机,所述机壳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将所述机壳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室内仓和室外仓,所述蒸发器、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内风机设置于所述室内仓,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外风机设置于所述室外仓,所述机壳在对应所述内风机的位置处设置有内进风口、在对应所述蒸发器的位置处设置有内出风口、在对应所述外风机的位置处设置有外进风口、在对应所述冷凝器的位置处设置有外出风口。
6.进一步地,所述外出风口和外进风口设置于所述机壳的同一侧且上下布置,所述冷凝器和所述外风机在所述室外仓内且上下布置。
7.进一步地,所述内进风口和所述内出风口分别设置于所述机壳的相邻两侧,所述内风机和所述蒸发器在所述室内仓内并排布置。
8.进一步地,所述压缩机位于所述内风机的下方。
9.进一步地,所述室内仓还设置有电控盒,所述电控盒设置于所述内风机的下方,与所述压缩机并排布置并且相对于所述压缩机更靠近所述机壳设置有所述内进风口的一侧。
10.进一步地,所述内风机和所述机壳设置有所述内进风口的侧板之间夹置有第一导风件,所述第一导风件设置有连通所述内进风口和所述内风机的导风口;和/或,所述外风机和所述机壳设置有所述外进风口的侧板之间夹置有第二导风件,所述第二导风件设置有连通所述外进风口和所述外风机的导风口。
11.进一步地,所述室内仓中设置有横梁,所述内风机通过一固定架悬挂于所述横梁上;和/或,所述室外仓中设置有安装架,所述外风机通过一固定架滑动地连接于所述安装架上。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导风件和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滤网;和/或,所述第二导风件
和所述机壳之间设置有滤网。
13.进一步地,所述机壳包括相对的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相对的第三侧板、第四侧板,所述隔板与所述第一侧板、第二侧板平行间隔设置,所述蒸发器与所述隔板呈角度设置,所述外出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一侧板,所述内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三侧板、所述内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四侧板的侧边;或者,所述内进风口设置于所述第四侧板、所述内出风口位于所述第二侧板靠近所述第三侧板的侧边。
14.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集装箱,包括箱体、设置于所述箱体内的两排货架以及至少两个上述空调系统,两个所述空调系统安装在所述集装箱的同一侧端,所述两排货架之间形成冷风通道,所述两排货架和所述箱体的两侧之间分别形成热风通道,所述冷风通道与两个所述空调系统的内出风口连通,所述热风通道和两个所述空调系统的内进风口连通。
15.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16.空调系统整体上为柜式结构并在室内仓的两侧分别设置内进风口和内出风口,无需如中央空调般设置额外的送风管道,整体占用空间小;另外,空调系统在其机壳内设置隔板,使得内风机的气流回路和外风机的气流回路完全分离,有效避免内循环气流和外循环气流串风,制冷效果好。
17.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集装箱中,采用上述空调系统,利用货架之间的间隔作为集装箱的送风通道,利用货架与箱体之间的间隔作为集装箱的回风通道,使得空调出风直接吹向两排货架,不需要额外设置通风道,不占用集装箱的高度空间,同时制冷效果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图1所示空调系统的另一角度视图。
20.图3为图2所示空调系统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图1所示空调系统的内风机的爆炸图。
22.图5为图1所示空调系统的外风机的爆炸图。
23.图6为图1所示空调系统的气流外循环示意图。
24.图7为图1所示空调系统的气流内循环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另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集装箱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为了便于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示例性地给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以使得本实用新型所公开的技术方案的理解更为准确、透彻。但是,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以多种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
28.本实用新型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有术语“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
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2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空调系统,优选地应用于集装箱中,对其内部存放的发热货物,如电池、食品等进行通风散热。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一具体实施例的空调系统,所示空调系统100为柜式结构,包括机壳10以及设置于机壳10内的压缩机20、蒸发器30、冷凝器40、内风机50、外风机60等,其中压缩机20、蒸发器30、冷凝器40等通过管道、阀等连接构成制冷剂的循环回路。空调系统100启动时,制冷剂在流过蒸发器30时吸热蒸发成低温低压的蒸汽,压缩机20对低温低压的蒸汽做功使其变为高温高压的蒸汽,高温高压的蒸汽在流过冷凝器40时放热冷凝成液体,经过节流后回到蒸发器30,完成一个制冷循环,将热量由室内转移至室外进行排放。
30.机壳10包括上下相对的顶板、底板以及连接于顶板和底板之间的多个侧板,如前后相对的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以及左右相对的第三侧板13和第四侧板14。机壳10内设置有隔板15,隔板15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平行间隔设置,将机壳10的内部空间分隔为室内仓16和室外仓17,其中室外仓17位于第一侧板11和隔板15之间、室内仓16位于隔板15和第二侧板12之间。本实施例中,冷凝器40和外风机60设置于室外仓17,并且冷凝器40设置于外风机60上方;压缩机20、蒸发器30和内风机50设置于室内仓16,其中内风机50和压缩机20上下布置并靠近第三侧板13,蒸发器30则靠近第四侧板14。较佳地,隔板15上设置有电气接口和/或管路接口,方便各个器件的连接与装配。
31.第三侧板13设置有内进风口132,内进风口132正对内风机50设置;第二侧板12设置有内出风口122,内出风口122正对蒸发器30设置;第一侧板11设置有上下排布的外出风口112和外进风口114,其中外进风口114正对外风机60设置、外出风口112正对冷凝器40设置。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100在使用时,其设置有外进风口114、外出风口112的第一侧板11朝向室外,与外部环境相连通;设置有内进风口132的第二侧板12、设置有内出风口122的第三侧板13均朝向室内,与室内空间相连通。内风机50产生负压使得室内热空气流过蒸发器30并与之进行热交换;外风机60产生负压使得室外冷空气流过冷凝器40并与之进行热交换。
32.具体地,如图6所示,在内风机50的作用下,室内热空气由内进风口132进入室内仓16并流向蒸发器30,在流过蒸发器30的过程中热量被制冷剂吸收而被冷却,形成冷空气并通过内出风口122流向室内;同时,如图7所示,在外风机60的作用下,室外冷空气由外进风口114进入室外仓17并流向冷凝器40,在流过冷凝器40的过程中吸收制冷剂释放的热量而被加热,形成热空气并通过外出风口112流向室外。如此,通过制冷剂将室内的热量由蒸发器30转移至冷凝器40,实现室内热量向室外的排放。通过隔板15的设置,内风机50的气流回路和外风机60的气流回路完全分离,有效避免内循环气流和外循环气流串风而影响制冷效果。
33.如图5和图6所示,机壳10的室内仓16中还设置有电控盒70,电控盒70与机壳10内的框架通过合页、铰链等可转动地连接,方便用户的后期维护。电控盒70位于内风机50的下方,与压缩机20并排布置且相对于压缩机20更靠近第三侧板13,起到一定的封挡作用,避免
室内仓16中的气流从电控盒70所在的位置排出。较佳地,第三侧板13在对应室内仓16的内置处设置有可以开合的内仓门134,方便用户对室内仓16中的各个器件,如电控盒70、内风机50等进行调试、清洗、维护;第三侧板13在对应室外仓17的内置处设置有可以拆卸的外仓门136,方便用户对室外仓17中的各个器件,如外风机60、冷凝器40等进行清洗和维护。
34.如图3和图4所示,机壳10在其室内仓16中设置有横梁18,内风机50固定于内风机固定架52上,固定架52的顶部形成有挂钩54,内风机50在装配时首先通过挂钩54悬挂在横梁18上,然后通过螺钉将固定架52与横梁18固定连接。在拆卸内风机50时,取下螺钉之后略往上抬固定架52即可使得挂钩54脱离横梁18。如此,内风机50在拆装的过程中通过挂钩54预装,拧螺钉时无需用手托持内风机50,操作上更为简单方便。图示实施例中,内风机50为两个并沿上下方向排布,每一内风机50通过一内风机固定架52安装于机壳10内,内仓门134对应每一内风机50形成一内进风口132。需要说明的是内风机50的数量可以是三个、四个等,具体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35.较佳地,内风机50与内仓门134之间设置有第一导风件56,第一导风件56对应每一内风机50形成一导风口560,每一导风口560连通一内风机50和相应一内进风口132并在内风机50进风侧形成密封效果,使得室内热空气在进入室内仓16之后只能顺沿导风口560流向内风机50,不会在室内仓16内扩散而导致串风。较佳地,第一导风件56和内仓门134之间设置有滤网58,过滤进入室内仓16的室内热空气中的灰尘等,不仅避免了灰尘进入室内仓16后对各个器件,特别是内风机50的污染,更主要的是可以提升最终所排出至室内的冷空气的质量。应当理解地,可以在第二侧板12的内出风口122处设置滤网58对排出至室内的冷空气进一步过滤。
36.较佳地,蒸发器30在室内仓16内倾斜设置,与内风机50排出的气流的流向呈角度设置。图示中,内风机50为轴流风机,其排出气流的流向朝向第四侧板14;蒸发器30与第四侧板14均呈45度左右的倾角,也就是与内风机50的气流呈45度左右的夹角。蒸发器30在室内仓16内倾斜设置,不仅使得蒸发器30可以有更大的受风面积,与内风机50的气流充分换热,还使得内风机50的气流在流经蒸发器30的过程中可以有一定角的转向,图示中内出风口122位于第二侧板12靠近第四侧板14的侧边,内风机50的气流经过蒸发器30冷却并转向约90左右后由内出风口122向室内排出。
37.如图5和图6所示,机壳10的室外仓17内设置有安装座19,外风机60通过一外风机固定架62滑动地连接于安装座19上。较佳地,外风机60和第一侧板11之间设置有第二导风件64,第二导风件64在其对应外风机60的位置形成导风口640,导风口640连通外进风口114和外风机60并在外风机60进风侧形成密封效果,使得室外冷空气在进入室外仓17之后只能顺沿导风口640流向外风机60,不会在室外仓17内扩散而导致串风。在需要拆开外风机60时,向内推动外风机60使其与第一导风件56错开,然后拆除第一导风件56再抽拉出外风机6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一侧板11的外出风口112、外进风口114处也可以设置滤网对室外空气进行过滤。
38.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整体上为柜式结构,体积小、占地少;空调系统在其机壳10内设置隔板15,使得内风机50的气流回路和外风机60的气流回路完全分离,有效避免内循环气流和外循环气流串风,制冷效果好。另外,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的压缩机20、蒸发器30、冷凝器40等根据机壳10的内部空间合理布局,使得整体结构更为紧凑,内/外进出风口根据蒸
发器30、冷凝器40、内风机50、外风机60的位置进行设置,确保内风机50、外风机60的气流能够与蒸发器30、冷凝器40进行充分的热交换,进一步提升制冷效果。再另外,内风机50、外风机60分别通过固定架52、62安装至机壳10内,拆装更加方便快捷,方便后期维护。
39.图8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的另一实施例,其与前一实施例的空调系统100的结构为左右对称设置。具体地,本实施例空调系统100a的内进风口142设置于第四侧板14上,室内仓16中的内风机50、压缩机20靠近第四侧板14设置;蒸发器30靠近第三侧板13设置,内出风口122位于第二侧板12靠近第三侧板13的侧边。图1所示空调系统100通常称为左手系统、图8所示空调系统100a通常称为右手系统,两个系统100、100a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配对使用。在配对使用时,两个系统100、100a左右并排设置,两者的内进风口132分别朝向室内的左右两侧;两者的内出风口122朝向相同,如朝向室内中央;两者的外进风口114、外出风口112朝向相同,均朝向室外。
40.图9所示为应该用本实用新型空调系统所构成的集装箱的一具体实施例,所示集装箱包括箱体210、设置于箱体210内的两排货架220以及设置于货架220侧端的空调系统100、100a。货架220上堆叠有大量的发热货物,如电池等。两排货架220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冷风通道230,每一排货架220与箱体210间隔设置并在两者之间形成一热风通道240。空调系统100、100a优选地为左手系统和右手系统配对使用,两个系统100、100a的内出风口122均朝向冷风通道230,左手系统100的内进风口132与箱体210左侧的热风通道240连通、右手系统100a的内进风口132与箱体210右侧的热风通道240连通;两个系统100、100a的外进风口114、外出风口112通过箱体210的侧端与外部连通。
41.空调系统100、100a的冷风顺沿冷风通道230流动,在流动的过程中进入两侧的货架220中并与货架220上的发热货物进行热交换,换热后的热风顺沿热风通道240回流并,在内风机50的作用下流过蒸发器30并与之换热,换热后所形成的冷空气再次被送入室内;同时,热量通过制冷剂向冷凝器40转移,外部冷空气在外风机60的作用下与冷凝器40进行换热,将热量散发至室外。较佳地,在箱体210长度较长的情况下,可以分别在箱体210的两端设置空调系统100、100a,朝向箱体210的中央吹送冷风,有效避免箱体210过长而使得冷风分布不均甚至部分区域没有冷风的情况,确保各个货架220上的发热货物都能得到充分有效的散热。
42.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做出其他变化,这些依据本实用新型的创造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