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20:41: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空气调节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背景技术:

2.目前的无风感空调器产品,通常采用散风面板进行打散气流,以实现无风感效果,然而采用这种方式风阻和风损大。相关技术中有通过叶轮结构的转动实现打散气流,然而叶轮结构的转动均需使用电机驱动,其转动速度受电机转速限制。同时驱动结构复杂,长期运转的可靠性较差。
3.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旨在至少解决上述提出技术问题之一。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及散风模块;
6.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
7.散风模块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散风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及风轮,所述风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且可在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气流的驱动下转动。
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模块还包括传动结构,所述风轮通过所述传动结构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转轴及支撑件,所述支撑件连接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转轴的一端与所述风轮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支撑件可转动连接。
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座及支撑盖,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盖通过调心结构相连接,所述支撑座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所述转轴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座和/或所述支撑盖。
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座包括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延伸的调心凸台,所述支撑盖包括沿所述转轴的轴向延伸的连接周缘,所述调心凸台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圆锥面,所述连接周缘的内周面设有与所述第一圆锥面适配的第二圆锥面,所述连接周缘套设于所述调心凸台的外围,所述第一圆锥面与所述第二圆锥面贴合设置。
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盖与所述支撑座围合形成转动腔,所述转轴包括限位凸台、连接于所述限位凸台一端的第一杆段及连接于所述限位凸台另一端的第二杆段,所述限位凸台设于所述转动腔内,所述第一杆段与所述支撑座可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段穿过所述支撑盖与所述风轮固定连接。
13.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滑套及第二滑套,所述第一滑套嵌置于所述支撑座的内壁面,所述第二滑套嵌置于所述支撑盖的内壁面,所述限位凸台设于所述第一滑套与所述第二滑套之间,所述第一杆段通过所述第一滑套与所述支撑座转动连接,所述第二杆段通过所述第二滑套与所述支撑盖转动连接。
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包括支撑座及支撑盖,所述支撑座与所述支撑盖相互卡接;和/或,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安装支架卡扣连接。
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撑盖的外周壁设有多个卡凸,多个所述卡凸绕所述支撑盖的周向间隔设置,所述支撑座设有多个呈间隔设置的卡持臂,所述安装支架上设有多个呈间隔设置的弹扣,每一所述卡持臂对应卡接一所述卡凸,相邻两所述卡持臂之间的卡凸与所述弹扣相卡接。
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传动结构包括滚动轴承,所述风轮通过所述滚动轴承与所述安装支架转动连接。
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支架凸设有枢轴,所述滚动轴承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内圈和外圈,所述外圈与所述风轮连接,所述内圈与枢轴连接。
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枢轴的自由端设有限位扣,所述内圈套设于所述枢轴,且轴向限位于所述限位扣,所述外圈嵌置于所述风轮的轮毂内。
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轮设置为多个,多个所述风轮沿所述出风口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
2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模块还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设有多个通孔,每一所述通孔内设有一所述安装支架,每一所述安装支架对应安装有一所述风轮。
2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轮为旋流风轮。
2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风轮包括轮毂、外环及连接所述轮毂及所述外环的多个叶片,多个所述叶片绕所述轮毂的外周间隔设置,所述叶片呈环状设置,每一所述叶片的叶面均与所述风轮的轴向呈夹角设置。
2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模块可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以具有对应所述出风口的第一位置及从所述出风口移开的第二位置。
2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散风模块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所述壳体,且在所述散风模块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散风模块隐藏于所述壳体内。
2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空调室内机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26.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其中,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及散风模块;
27.所述壳体设有出风口;
28.散风模块安装于所述出风口处,所述散风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及风轮,所述风轮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安装支架,且可在所述出风口的出风气流的驱动下转动。
29.本发明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壳体的出风口处设置散风模块,使得散风模块包括安装支架及风轮,风轮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支架,且可在出风口的出风气流的驱动下转动。则出风口吹出的气流能够被风轮切割、打散、分流和搅拌,使得出风口吹出的更加柔和,无风感效果大大提升,风轮的风阻相比微孔而言大大减小,从而使得散风模块能够在不影响出风口的风量的同时实现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效果。且风轮的转动无需使用驱动机构驱动,能够简化散风模块的整体结构,同时风轮的转动速度可随出风气流的风速而实时调整变化,也即出风口出风速度越快,风轮转动速度越快,则风轮打散出风口出风气流的效果越强,从而使得风轮的打散气流的效果能够与出风气流的风速相匹配,进一步提升散风模块的整体运行可靠性。
附图说明
3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31.图1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2.图2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另一实施例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散风模块处于第一位置;
33.图3为图2中空调室内机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34.图4为图2中空调室内机部分结构示意图,其中,散风模块处于第二位置;
35.图5为图4中空调室内机另一角度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36.图6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散风模块一实施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7.图7为本发明空调室内机的传动结构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8.图8为图7中传动结构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39.图9为图7中传动结构一角度的剖视图;
40.图10为本发明传动结构另一实施例的剖视图;
41.图11为本发明传动结构又一实施例的部分分解结构示意图;
42.图12为图11中传动结构装配后一角度的剖视图。
43.附图标号说明:
[0044][0045][0046]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0047]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
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全文中出现的“和/或”的含义为,包括三个并列的方案,以“a和/或b”为例,包括a方案,或b方案,或a和b同时满足的方案。
[0048]
本发明提出一种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可以为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也可以为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以下以壁挂式空调室内机为例进行详细说明。
[0049]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该空调室内机包括壳体100及散风模块200;壳体100设有出风口110。散风模块200安装于出风口110处,散风模块200包括安装支架210及风轮220,风轮220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支架210,且可在出风口110的出风气流的驱动下转动。
[0050]
在本实施例中,壳体100的形状可根据空调室内机的机型进行选择和设计,在此不做具体限定。出风口110形状可以有很多,例如长条形、圆形、椭圆形、矩形等,在此不做一一列举。散风模块200的整体形状也可以为圆形、矩形、长条形等。散风模块200的形状与出风口110的形状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为了进一步提升散风模块200的散风效果,可选地,散风模块200与出风口110相适配。壳体100上还设置有进风口,以及连通进风口和出风口110的换热风道,换热风道内设置有换热器和换热风机。换热风机用于驱动气流由进风口流入换热风道内,经由换热器换热后由出风口110吹出。而通过使得散风模块200设置在出风口110处,能够通过散风模块200将出风口110吹出的气流打散,进而实现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效果。散风模块200可以仅设置风轮220进行散风,以实现出风口110的无风感效果。当然,散风模块200也可以结合其它散风结构,例如微孔、格栅孔等结构,与风轮220一起实现散风效果,从而提升散风模块200的无风感效果。散风模块200可以固定安装在出风口110处,也可以可拆卸安装在出风口110处。散风模块200还可以可活动地安装在出风口110处,例如使得散风模块200可转动或可移动地安装在出风口110处。壳体100具体包括面框和面板,面板安装于面框,则散风模块200可以连接在面板上,也可以连接在面框上。
[0051]
该风轮220具体可以为轴流风轮220,也可以为旋流风轮220,只需能够实现被气流吹动,且在转动的同时打散气流即可。风轮220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设置为多个。当风轮220设置为多个时,可使得多个风轮220沿出风口1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风轮220可通过安装支架210安装至壳体100上,当然,也可以通过使得安装支架210安装在散风模块200的其他结构上,以实现风轮220的安装。安装支架210可以由一根或多根支撑筋条组成,只需使得安装支架210能够供风轮220转动安装即可。应使得安装支架210的风阻尽可能的小,从而增大散风模块200的整体风量。风轮220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支架210,且可在出风口110的出风气流的驱动下转动。则可使得风轮220与安装支架210通过轴承实现转动连接,例如使得风轮220的外环223与安装支架210通过多个滚子实现滚动连接,则使得风轮220可被出风口110的出风气流吹动,以实现自转。当然,风轮220与安装支架210也可以通过转轴231加轴承的结构实现转动连接,使得转轴231相对轴承可转动,转轴231与风轮220固定,轴承与安装支架210固定,以实现风轮220能在气流的驱动下相对安装支架210自转。还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实现风轮220与安装支架210的可转动连接,只需使得风轮220与安装支架210的摩擦力较小,风轮220能够在气流的带动下自转即可。
[0052]
本发明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壳体100的出风口110处设置散风模块200,使得散风模块200包括安装支架210及风轮220,风轮220可转动地安装于安装支架210,且可在出风口
110的出风气流的驱动下转动。则出风口110吹出的气流能够被风轮220切割、打散、分流和搅拌,使得出风口110吹出的更加柔和,无风感效果大大提升,风轮220的风阻相比微孔而言大大减小,从而使得散风模块200能够在不影响出风口110的风量的同时实现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效果。且风轮220的转动无需使用驱动机构驱动,能够简化散风模块200的整体结构,同时风轮220的转动速度可随出风气流的风速而实时调整变化,也即出风口110出风速度越快,风轮220转动速度越快,则风轮220打散出风口110出风气流的效果越强,从而使得风轮220的打散气流的效果能够与出风气流的风速相匹配,进一步提升散风模块200的整体运行可靠性。
[0053]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6至图12,散风模块200还包括传动结构230,风轮220通过传动结构230与安装支架210转动连接。
[0054]
在本实施例中,该传动结构230具体可以包括滑动轴承、滚动轴承235、转动轴等结构。可以理解的是,传动结构230在进行传动转动时,其摩擦力相比于散风模块200直接与安装支架210转动连接而言更小。如此,使得风轮220通过传动结构230与安装支架210转动连接,则风轮220在较小的风量及风速下便可被吹动,换言之,在同等的风量和风速下,风轮220的转动速度更快,如此,使得风轮220的转动更加顺畅,打散气流的效果更佳。
[0055]
进一步地,如图6至图10所示,传动结构230包括转轴231及支撑件232,支撑件232连接于安装支架210,转轴231的一端与风轮22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支撑件232可转动连接。
[0056]
在本实施例中,风轮220的轮毂221处设置有轴孔,使得转轴231与风轮220的轴孔过盈配合,以实现固定连接。可使得转轴231通过滚动轴承235或滑动轴承与支撑件232可转动连接。当然,也可以通过使得转轴231采用强度和硬度较高的材料,支撑件232采用耐磨材料,或者转轴231与支撑件232均采用自润滑材料,以减小转轴231与支撑件232之间的摩擦力。支撑件232可以通过卡扣、螺钉等方式实现可拆卸连接于安装支架210上。通过额外设置转轴231和支撑件232,以实现风轮220与安装支架210的可转动连接,相比于风轮220直接与安装支架210连接,更加便于传动结构230的更换和维修,且转轴231加支撑件232的传动结构230,相比于风轮220与安装支架210直接通过滚子传动连接的方式,其结构更加简单、稳固可靠。
[0057]
在一实施例中,请参照图7至图10,支撑件232包括支撑座2321及支撑盖2322,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通过调心结构相连接,支撑座2321安装于安装支架210,转轴231可转动连接于支撑座2321和/或支撑盖2322。
[0058]
在本实施例中,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为可拆卸连接。例如可以通过卡扣、磁吸等方式连接。可以理解的是,调心结构可以为额外设置的结构,例如调心轴承、调心滚子等。调心结构可以由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自身的结构形成,例如在支撑座2321上设置第一圆锥面11,在支撑盖2322上设置第二圆锥面31,以使得第一圆锥面11与第二圆锥面31配合。可以理解的是,转轴231在转动时会产生径向跳动,则会带动支撑盖2322相对于支撑盖2322偏转,而使得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通过调心结构相连接,则能够自动调整该径向偏差,从而使得转轴231能够相对支撑件232顺畅地转动,进而提升风轮220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0059]
进一步地,如图8至图10所示,支撑座2321包括沿转轴231的轴向延伸的调心凸台10,支撑盖2322包括沿转轴231的轴向延伸的连接周缘30,调心凸台10的外周面设有第一圆
锥面11,连接周缘30的内周面设有与第一圆锥面11适配的第二圆锥面31,连接周缘30套设于调心凸台10的外围,第一圆锥面11与第二圆锥面31贴合设置。
[0060]
在本实施例中,可以使得调心凸台10的整个外周面均设置为第一圆锥面11,也可以仅使得调心凸台10的部分外周面设置为第一圆锥面11。如此,当支撑盖2322连接于支撑座2321时,支撑盖2322的连接周缘30套设于调心凸台10的外围,使得调心凸台10与连接周缘30通过第一圆锥面11与第二圆锥面31相互贴合,从而当转轴231发生径向跳动时,可以通过第一圆锥面11与第二圆锥面31配合调整同心度,以提升风轮220的运行稳定性。通过第一圆锥面11与第二圆锥面31实现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的调心配合,相比于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通过其他调心结构实现调心配合,其结构更加简单,易于安装和制造。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调心凸台10的内周面设置第一圆锥面11,在连接周缘30的外周面设置第二圆锥面31,使得调心凸台10套设于连接周缘30的外围,并使得第一圆锥面11与第二圆锥面31相贴合,以实现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的调心连接。
[0061]
在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照图8至图10,支撑盖2322与支撑座2321围合形成转动腔2323,转轴231包括限位凸台2311、连接于限位凸台2311一端的第一杆段2312及连接于限位凸台2311另一端的第二杆段2313,限位凸台2311设于转动腔2323内,第一杆段2312与支撑座2321可转动连接,第二杆段2313穿过支撑盖2322与风轮220固定连接。
[0062]
在本实施例中,限位凸台2311设于转动腔2323内,从而可限制转轴231的轴向移动,防止转轴231从支撑件232中脱落。具体可通过使得转轴231采用为自润滑材料,支撑盖2322与支撑件232采用耐磨材料,以实现第一杆段2312直接与支撑座2321转动连接,及第二杆段2313与支撑盖2322转动连接,从而可节省滑套成本。且通过使得第一杆段2312与支撑座2321可转动连接,第二杆段2313穿过支撑盖2322与风轮220固定连接,则在转轴231整体发生径向偏转时,能够被支撑座2321和支撑盖2322的调心结构所调节,进而保证风轮220的转动稳定性。
[0063]
进一步地,如图8及图9所示,还包括第一滑套233及第二滑套234,第一滑套233嵌置于支撑座2321的内壁面,第二滑套234嵌置于支撑盖2322的内壁面,限位凸台2311设于第一滑套233与第二滑套234之间,第一杆段2312通过第一滑套233与支撑座2321转动连接,第二杆段2313通过第二滑套234与支撑盖2322转动连接。
[0064]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滑套233及第二滑套234采用耐磨且摩擦力小的材料。第一滑套233具体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等方式嵌置于支撑座2321的内壁面,第二滑套234也可以通过过盈配合等方式嵌置于支撑盖2322的内壁面。通过使得第一杆段2312通过第一滑套233与支撑座2321转动连接,第二杆段2313通过第二滑套234与支撑盖2322转动连接,则风轮220被气流吹动旋转时带动转轴231在滑套中转动,能够减小转轴231的转动摩擦力,降低转动阻力,使得转轴231的旋转更加顺畅无噪音。使得限位凸台2311位于第一滑套233和第二滑套234之间,则使得限位凸台2311与第一滑套233和第二滑套234接触,相比于使得限位凸台2311直接与支撑座2321和支撑盖2322接触而言,进一步减小转轴231的转动摩擦力。
[0065]
具体而言,请参照图8至图10,如图7至图10所示,支撑件232包括支撑座2321及支撑盖2322,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相互卡接。可通过在支撑座2321和支撑盖2322的其中一者上设置卡扣,另一者上设置卡槽,以实现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的卡扣连接。通过使得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相互卡接,则相比于其他连接方式,使得连接更加稳固可靠,且
易于两者的拆卸。同时,使得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相互卡接,更加便于支撑座2321与支撑盖2322之间的调心。进一步地,支撑件232与安装支架210卡扣连接。可通过在支撑件232和安装支架210的其中一者上设置卡扣,另一者上设置卡槽,以实现支撑件232与安装支架210的卡扣连接。通过使得支撑件232与安装支架210卡扣连接,则相比于其他连接方式,使得连接更加稳固可靠,且易于两者的拆卸。
[0066]
在一实施例中,请再次参照图7至图10,支撑盖2322的外周壁设有多个卡凸40,多个卡凸40绕支撑盖2322的周向间隔设置,支撑座2321设有多个呈间隔设置的卡持臂20,安装支架210上设有多个呈间隔设置的弹扣212,每一卡持臂20对应卡接一卡凸40,相邻两卡持臂20之间的卡凸40与弹扣212相卡接。
[0067]
在本实施例中,卡持臂20的数量具体可以设置为三个,弹扣212的数量也设置为三个。具体可在卡持臂20上设置卡槽,以使得卡凸40卡接于卡持臂20的卡槽内。具体地,弹扣212包括弹性臂及设于弹性臂自由端的扣合部,扣合部与安装支架210的底壁之间形成安装空间,支撑座2321设于安装空间内,扣合部与卡凸40相扣合。以提升整体的连接稳固性。相邻两卡持臂20之间呈镂空设置,以使得支撑盖2322连接在支撑座2321后,相邻两卡持臂20之间的卡凸40能够显露于支撑座2321外。进而使得相邻两卡持臂20之间的卡凸40能够能与弹扣212相卡接。如此,相当于支撑盖2322上的相邻两个卡凸40的其中一者与安装支架210上的弹扣212连接,另一者与支撑座2321上的卡持臂20连接,如此,使得支撑座2321通过支撑盖2322间接与安装支架210连接,从而可简化支撑座2321的结构,且使得支撑盖2322、支撑座2321、安装支架210三者的连接更加稳固可靠,整个支撑件232的结构更加简单小型化。
[0068]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1及图12所示,传动结构230包括滚动轴承235,风轮220通过滚动轴承235与安装支架210转动连接。滚动轴承235的类型有很多,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择滚动轴承235的具体类型,在此不做限定。通过使得风轮220通过滚动轴承235与安装支架210转动连接,将风轮220与安装支架210的滑动摩擦转换为滚动摩擦,从而可减小风轮220与安装支架210之间的摩擦力,使得风轮220在气流驱动下的旋转更加畅顺,无噪音。
[0069]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11及图12,安装支架210凸设有枢轴211,滚动轴承235包括可相对转动的内圈2351和外圈2352,外圈2352与风轮220连接,内圈2351与枢轴211连接。外圈2352套设于内圈2351的外围,滚动轴承235还包括设于内圈2351和外圈2352之间的滚动体。滚动体具体可以为球体、圆柱体、圆锥体等,可根据实际需求选择不同类型的滚动体。具体可在风轮220的轮毂221处设置圆柱腔,使得外圈2352嵌置于圆柱腔内。还可在圆柱腔的周围设置弹性扣,以使得外圈2352可拆卸安装于圆柱腔内。可以理解的是,外圈2352与风轮220连接为固定连接,也即外圈2352相对风轮220不可转动,内圈2351与枢轴211为固定连接,也即内圈2351相对枢轴211不可转动。如此,使得风轮220与枢轴211的转动摩擦转换为滚动轴承235的滚动体的滚动摩擦,相比于在风轮220上设置枢轴211,直接将外圈2352嵌置于风轮220内更加能够提升风轮220的转动稳定性。
[0070]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一步地,枢轴211的自由端设有限位扣2111,内圈2351套设于枢轴211,且轴向限位于限位扣2111,外圈2352嵌置于风轮220的轮毂221内。通过在枢轴211的自由端设置限位扣2111,可防止内圈2351在轴向上移动,以及防止滚动轴承235从枢轴211上脱落。为了便于内圈2351套设于枢轴211上,可选地,枢轴211设置为开口式弹性扣。如此,使得枢轴211在径向上可变形,从而更加便于将滚动轴承235套设在枢轴211上,
以及更加易于将滚动轴承235从枢轴211上拆卸,从而更加易于滚动轴承235的维修和更换。
[0071]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6所示,风轮220设置为多个,多个风轮220沿出风口110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通过在出风口110的长度方向上间隔设置多个风轮220,则相比于仅设置一个大的风轮220,使得每个风轮220的体积更小,从而更加易于被出风气流吹动,且将出风口110划分为多个小的散风区域,通过多个风轮220从各个方向打散气流,则使得散风模块200整体散风效果更好,也即使得整个空调室内机的无风感效果更佳。
[0072]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照图1至图6,散风模块200还包括安装板240,安装板240上设有多个通孔241,每一通孔241内设有一安装支架210,每一安装支架210对应安装有一风轮220。
[0073]
在本实施例中,安装板240呈长条状设置,通过在安装板240上设置通孔241,使得每一通孔241设置有一风轮220,则相比于风轮220直接通过安装支架210安装至出风口110处,安装板240可以将出风口110的出风气流集中从通孔241吹出,也即使得出风口110吹出的气流均为通过风轮220打散的气流,进一步提升整个散风模块200的散风效果。可选地,安装板240上避开通孔241的位置开设有多个散风孔。通过设置多个散风孔,在不影响无风感效果的同时可提升整个散风模块200的出风量。
[0074]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6所示,风轮220为旋流风轮220。可以理解的是,旋流风轮220指的是,旋流风轮220的叶片222呈弯曲状,或与进风方向呈夹角设置,则使得经过旋流风轮220的气流形成旋流,或使得进风方向与出风方向不一致。如此,能够有效打散和搅动出风气流,使得出风更加柔和。
[0075]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6,风轮220包括轮毂221、外环223及连接轮毂221及外环223的多个叶片222,多个叶片222绕轮毂221的外周周向间隔设置,叶片222呈环状设置,每一叶片222的叶面均与风轮220的轴向呈夹角设置。叶片222呈环状设置,则具体可以呈三角形环、类三角形环、心形环、矩形环等。由于每一叶片222的叶面均与风轮220的轴向呈夹角设置,也即每一个叶片222均呈倾斜设置,则相邻两叶片222之间的间隙之间也能够出风,且由于相邻两叶片222之间的间隙较小,则相邻两叶片222之间有气流吹过时,能够将推力有效作用在叶片222上,进而能够推动整个风轮220转动。而通过将叶片222设置为环状,使得每个叶片222的中间能够有效过风,进而可提升整个风轮220的过风量。通过将风轮220设计为叶片222呈环状设置,相邻两个叶片222之间呈间隔设置,且多个叶片222连接轮毂221及外圈2352,相比于传统的轴流风轮220,更易于被气流吹动,且在能够对出风气流进行打散的同时,可进一步提升风轮220的出风量。
[0076]
在一实施例中,如图1至图5所示,散风模块200可活动地安装于壳体100,以具有对应出风口110的第一位置及从出风口110移开的第二位置。
[0077]
在本实施例中,散风模块200可以与壳体100滑动连接,也可以与壳体100转动连接,只需能够实现切换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即可。可以理解的是,当空调室内机需要开启无风感模式时,使得散风模块200运动至对应出风口110的第一位置,则散风模块200能够对出风口110吹出的气流进行有效散风,以实现无风感效果。而当空调室内机需要开启常规送风模式时,可将散风模块200运动至从出风口110移开的第二位置。需要说明的是,散风模块200在运动至第二位置时,使得散风模块200整体从出风口110移开,也即,散风模块200不会对出风口110造成遮挡,则使得出风口110能够正常出风,实现对室内的快速制热或制冷。当
散风模块200处于第二位置时,其可以隐藏在壳体100内,也可以暴露在壳体100外。散风模块200可以通过手动切换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当然,实际而言,空调室内机还具有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件及传动件,驱动件、传动件、散风模块200传动连接,通过驱动件驱动传动件带动散风模块200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切换。驱动件具体可以为驱动电机,传动件具体可以为齿轮、齿条结构。驱动机构可以设置为一个,也可以在散风模块200长度方向上的两端各设置一个驱动机构,以同步驱动散风模块200运动。进而提升散风模块200的运行稳定性。壳体100具体包括面板和面框,面板安装于面框,则散风模块200及驱动机构可以安装在面框上,也可以安装在面板上。
[0078]
进一步地,请参照图4及图5,散风模块200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壳体100,且在散风模块200处于第二位置时,散风模块200隐藏于壳体100内。通过驱动机构驱动散风模块200可上下移动地安装于壳体100,则在散风模块200处于第二位置时,可充分利用面板后的空间,将散风模块200隐藏在面板后侧,一方面使得散风模块200不易沾染灰尘,另一方面使得整个空调室内机的外观更加简洁美观。
[0079]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空调器,该空调器包括通过冷媒管相连通的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室内机,该空调室内机的具体结构参照上述实施例,由于本空调器采用了上述所有实施例的全部技术方案,因此至少具有上述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所有有益效果,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0080]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