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动力输出装置及抓取系统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14:57: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输出装置,适用于对快中子堆内的核电组件的抓取系统进行驱动,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多个驱动机构(1),每个驱动机构包括输入轴(14)、输出轴(13),至少一个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结合在所述输入轴(14)和输出轴(13)之间的离合部(12),所述离合部(12)被构造成在所述输出轴过载的状态下与所述输入轴(14)脱离;以及调速机构(4),和所述输出轴(13)连接,用以调节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的转速并将每个所述驱动机构输出的动力传导至所述抓取系统;其中,所述离合部包括调节机构,所述调节机构被构造成使得导致所述输入轴(14)和输出轴(13)脱离的载荷的临界值可调节。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部(12)还包括:第一盘形件(124),和所述驱动机构(1)的输入轴(14)连接;第二盘形件(123),和所述驱动机构(1)的输出轴(13)连接,所述第二盘形件(123)被构造成在与所述第一盘形件脱离的第一位置和与所述第一盘形件结合的第二位置之间移动;以及弹性施压件(122),设置在所述第二盘形件(123)的远离第一盘形件(124)的一侧,并适用于向所述第二盘形件(123)沿轴向方向施加压力、使得所述第二盘形件朝向所述第一盘形件(124)靠近并保持在第二位置,所述调节机构适用于调节所述弹性施压件的压力。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盘形件(123)和第一盘形件(124)形成面接触,并通过第二盘形件(123)和第一盘形件(124)的两个面对的端面的摩擦使得所述输入轴(14)驱动输出轴(13)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盘形件(124)和所述第二盘形件(123)面对的所述端面中的一个设有凹面(1241),另一个设有与凹面(1241)配合的凸面(1231),所述凸面(1231)包括与所述凹面(1241)的第一坡面的斜度适配的第二坡面(1232),在所述输出轴(13)所承受的载荷大于所述临界值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坡面(1232)克服所述弹性施压件(122)的压力沿凹面(1241)的第一坡面上移直至所述凸面(1231)和凹面(1241)脱离,以使得所述第二盘形件移动到所述第一位置。5.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离合部(12)还包括位移检测件(125),所述位移检测件设置在所述第二盘形件(123)的轴向的一侧,并与驱动所述输入轴(14)的驱动设备通讯连接,以检测所述第二盘形件由所述第二位置向第一位置的位移变化并控制所述驱动设备的导通或关闭。6.根据权利要求2-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设置在所述弹性施压件(122)的远离所述第二盘形件(123)的端部,并设置成调节所述弹性施压件(122)向所述第二盘形件(123)施加的压力。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121),包括:塞形件(1212),设置在所述弹性施压件(122)远离所述第二盘形件(123)的端部;以及环形件(1213),和所述塞形件(1212)螺纹配合,并被构造成在靠近或远离所述第二盘形件(123)的位置之间移动;其中,所述弹性施压件(122)的两端分别抵靠在所述环形件(1213)及第二盘形件(123)相面对的两个端面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出轴(13)沿轴向方向间隔设有多个限位孔(131);所述调节机构(121)还包括:限位销(1211),安装在一个所述限位孔(131)内,并抵靠在所述塞形件(1212)的与所述第二盘形件(123)远离的端面,以限制所述塞形件(1212)和第二盘形件(123)的相对位置,从而初步限定所述环形件(1213)和第二盘形件(123)的相对位置、以及弹性施压件(122)的弹力;以及弹性件(1214),设置在所述塞形件(1212)及第二盘形件(123)相面对的两个端面上,以将所述塞形件(1212)顶压并保持在与所述限位销(1211)紧密接触的状态。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相对于所述塞形件(1212)旋转所述环形件(1213),以进一步微调所述环形件(1213)和第二盘形件(123)的相对位置、以及弹性施压件(122)的弹力。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塞形件(1212)和限位销(1211)面对的端面上设置有限位槽,在所述限位销(1211)和塞形件(1212)紧密接触的状态下,所述限位销(1211)嵌合在限位槽内,用以限制所述塞形件(1212)相对于所述输出轴(13)的发生相对转动。11.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调速机构(4),包括:多个齿轮组,每个所述齿轮组中的主动齿轮分别和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以及多个调速轴,每个所述调速轴和齿轮组中的一个从动齿轮连接,用以将经所述齿轮组调速后的转速对外输出。12.根据权利要求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驱动机构(1),用以驱动所述抓取系统的旋转柱(7)转动。13.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入轴(14)上安装有模式调节部。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驱动机构,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3),用以驱动所述抓取系统的抓手(82)沿竖直方向线性移动;以及第三驱动机构(2),用以驱动所述抓取系统的齿条(9)沿竖直方向线性移动。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驱动机构(3)的输入轴(14)上安装有模式调节部,所述模式调节部,包括:电动组件(33),包括和输入轴(14)连接的驱动轴(331);以及手动组件(34),被构造成在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在所述手动组件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状态下,所述手动组件(34)和所述驱动轴(331)结合,通过手动方式驱动所述驱动轴(331)的转动,以控制所述抓手(82)抓取所述核电组件。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组件(34),包括:轴套(343),设置在所述驱动轴(331)的第一端;手柄轴(347),可移动的安装在所述轴套(343)内;以及螺帽(342),和所述手柄轴(347)连接,并与所述轴套(343)螺纹配合,以调节所述手柄
轴(347)相对于驱动轴(331)在所述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之间移动及将所述手动组件保持在所述第三位置或第四位置;其中,所述手柄轴(347)和所述驱动轴(331)面对的端部中的一个设置有槽(346),另一个设置有与槽嵌合的键(345),使得所述手柄轴(347)位于所述第四位置的状态下,所述手柄轴(347)和所述驱动轴(331)联动。17.根据权利要求15或16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手动组件(34)还包括观察通道(32),沿所述输入轴(14)的轴向方向设置,以在所述手动方式的驱动状态下观察由所述手柄轴(347)驱动的所述输入轴(14)的周向位置变化,以便操作人员控制所述抓手(82)和所述核电组件的相对位置。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式调节部还包括互锁组件,所述互锁组件和所述电动组件(33)通讯连接,根据所述手动组件(34)的位置控制所述电动组件(33)导通或关闭,以对所述驱动轴(331)通过电动方式或手动方式驱动。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互锁组件包括限位开关(344),所述限位开关(344)包括:安装部(3441),设置在所述轴套(343)上;以及检测部(3442),设置在所述安装部(3441)上,用以检测所述螺帽(342)与所述轴套(343)的相对位置。20.一种抓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9中任一所述的动力输出装置;传动机构(6),和所述动力输出装置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旋转柱(7),和所述传动机构(6)连接;以及抓取机构(8),通过所述传动机构(6)与所述调速机构(4)连接,并沿与所述调速机构(4)的调速轴的轴线相平行的方向进行线性移动。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抓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机构(8)包括:导向管,与所述旋转柱(7)连接,以随所述旋转柱(7)的轴线进行转动;齿条(9),设置在所述导向管的外部并与所述传动机构(6)连接;以及抓取部,设置在所述导向管内,构造成沿所述导向管的轴向方向线性移动,以抓取核电组件。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抓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抓取部,包括:齿条管(83),设置在所述导向管的内部,至少一部分所述齿条管(83)和所述齿条(9)啮合,通过所述齿条(9)驱动所述齿条管(83)沿所述导向管的轴向方向线性移动;移动杆(81),安装在所述齿条管(83)内并且与所述传动机构(6)连接;以及多个抓手(82),沿周向均匀间隔设置在所述移动杆(81)和所述核电组件面对的端部,通过所述移动杆(81)驱动所述抓手(82)沿所述导向管的轴向方向线性移动,以抓取核电组件。

技术总结
本公开提供一种动力输出装置和抓取系统,动力输出装置包括:多个驱动机构,每个驱动机构包括输入轴、输出轴,至少一个驱动机构还包括结合在输入轴和输出轴之间的离合部,离合部被构造成在输出轴过载的状态下与输入轴脱离;以及调速机构,和输出轴连接,用以调节驱动机构输出的转速并将每个驱动机构输出的动力传导至抓取系统;其中,离合部包括调节机构,调节机构被构造成使得导致输入轴和输出轴脱离的载荷的临界值可调节。抓取系统包括:动力输出装置、传动机构、旋转柱及抓取机构,用于对快中子堆内的核电组件进行抓取。子堆内的核电组件进行抓取。子堆内的核电组件进行抓取。


技术研发人员:王渊渊 杨孔雳 王明政 谷继品 于团结 吴水金 蒋恩 张寅然 杨平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技术研发日:2022.03.16
技术公布日:2022/6/4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