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泼墨秋石斛兰的高效分株繁殖方法

2022-06-05 13:45:4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植物栽培领域,涉及一种植物分株繁殖方法,具体是一种泼墨秋石斛兰的高效分株繁殖方法。


背景技术:

2.石斛兰(dendrobium spp.)又称石斛,多年生附生草本植物,为兰科(orchidaceae)石斛属(dendrobium swartz,缩写den.)植物的总称,与蝴蝶兰、卡特兰、大花蕙兰合称为“四大洋兰”。
3.秋石斛为常绿石斛,主要是指蝴蝶石斛组、羚羊石斛组及这两组的组间杂交种。秋石斛的花序由茎顶抽出,每序着花10~20朵,花期大多集中在秋季,自然花期在8~11月,以9~10月相对集中。因其花形俏丽,种类繁多,切花瓶插期长,不仅是兰科中重要的切花品种,也是重要的观赏盆花,被认为是续蝴蝶兰、大花蕙兰之后,最有希望的洋兰商业品种。
4.在秋石斛的杂交后代当中,以及组培扩繁当中,会出现一种花色主色为白色、花瓣和花萼边缘有红色放射状斑纹的个体,或是花色主色为红色、花瓣和花萼边缘有白色放射状斑纹的个体,这两种类型花朵的红白着色位置刚好相反。这些类型秋石斛的个体花色非常特别,花朵颜色红白相间、颜色反差大、具有层次感,深受兰花爱好者的喜爱,并被称之为“泼墨”秋石斛兰。泼墨秋石斛兰颜色除了红白相间的类型,也有红绿相间、紫白相间等类型。因泼墨秋石斛兰出现的几率约为万分之五,数量极为稀少,所以市面上价格高昂。
5.现今,秋石斛种苗的扩繁一般是通过组织培养方式,会获得大量的相同特征的后代。但是泼墨秋石斛兰在经过大量的尝试后,被证实属于无法通过组织培育方式进行扩繁的品种。以花朵主色为白色、花瓣和花萼边缘为红色的泼墨秋石斛兰为例,通过组培获得的后代植株开花后,颜色并不是泼墨类型,而是分成了纯白色和纯红色两种类型的个体;纯白色的占后代总数70~80%、纯红色的占20~30%,泼墨类型的后代出现的几率依然很低(约为万分之五)。其原因目前不是十分明了,通常的理解是认为泼墨类型秋石斛兰的个体是嵌合体,在经过组织培养后出现了颜色的分离。
6.目前,泼墨秋石斛兰的扩繁仍然是通过分株方式,后代植株的“泼墨”性状较为稳定和有效。但由于其新芽的萌发较为缓慢,一般一年萌发1个新芽、少数为2个新芽,分株的时间周期很长、繁殖效率非常低,且萌芽时间上又具有不确定性,难以在同一时间批量获得种苗,制约了其产业化的发展。


技术实现要素:

7.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泼墨秋石斛兰分株繁殖效率低下而提供一种泼墨秋石斛兰的高效分株繁殖方法,采用假鳞茎倒立栽培和平放的方式,破除顶端优势,从而促进基部和节间的新芽萌发,能够促进假鳞茎快速萌发新芽、缩短分株时间、提高繁殖效率。
8.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
9.一种泼墨型秋石斛兰的高效分株繁殖方法,由假鳞茎倒立栽培、假鳞茎平放保湿
等阶段和措施构成,其具体步骤如下:
10.1、假鳞茎倒立栽培
11.选择老熟植株,整株取出后去掉包裹根部的栽培基质,然后在不损伤根颈部的前提下将丛生的假鳞茎分开,以假鳞茎为母株进行倒立栽培。
12.所述老熟植株是指开过花或正在抽生花序的植株。
13.所述倒立栽培的方式:选择健壮的单根假鳞茎,去除茎秆上面的所有叶片,将假鳞茎基部朝上从营养杯底部的圆孔穿入并露出营养杯表面、茎顶端则朝下露出营养杯圆孔外面,然后用栽培基质包裹根颈部,根颈部位置要低于栽培基质表面0.5~1.5cm,再用营养杯包裹栽培基质并将之放置在兰花栽培床架上。
14.2、第一阶段的分株
15.对倒立栽培的假鳞茎(母株),进行除施肥之外的正常栽培管理,保持栽培基质湿润,待假鳞茎基部的根颈部芽点长出新芽、且新芽高度4~6cm,新芽的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根长度达到2~3cm的时候,将新芽从母株剪下;剪下的新芽在阴凉处放置2~3天,待伤口愈合后用水苔包裹,假植于营养杯中。作为母株的假鳞茎继续倒立栽培2~3个月,从根颈部再次抽生的新芽,待新芽高度4~6cm,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再次进行分株1次。
16.3、第二阶段的分株
17.在托盘底部垫上一层用于保湿的水苔,将倒立栽培的假鳞茎取出,去除坏死部分,将假鳞茎平放在平底托盘上;将托盘置于40~60%遮阳率的大棚内,每天喷雾1次,保持假鳞茎湿润,待假鳞茎的节间萌发新芽、且新芽高度4~6cm,新芽的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的时候,将新芽从假鳞茎上剪下;剪下的新芽在阴凉处放置2~3天,待伤口愈合后用水苔包裹,假植于营养杯中。
18.4、新芽长成的植株经过3~6个月正常的水肥管理后定植,实现泼墨型秋石斛兰的高效分株繁殖。
19.本发明以泼墨秋石斛兰的假鳞茎为母株,采用倒立栽培和平放保湿的措施,破除顶端优势,促进假鳞茎萌发新芽实现快速分株,缩短分株时间、提高繁殖效率,与传统分株方法相比,时间缩短一半以上、繁殖效率提高了3~5倍,解决了泼墨秋石斛兰在自然生长当中新芽抽生缓慢、萌芽数量少、分株周期长的难题。采用本方法,在经过前期繁殖、泼墨秋石斛兰植株累积到一定数量之后,可以进行批量分株繁殖,实现大量植株的生产,为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助力。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下列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条件的实验方法,通常按照常规条件,或按照制造厂商所建议的条件。
21.一、泼墨型秋石斛兰分株繁殖
22.实施例一:以“红白相间型”泼墨秋石斛兰(花色主色为白色、花瓣和花萼边缘有红色放射状斑纹)为母本进行分株繁殖。
23.1、假鳞茎倒立栽培
24.于2020年6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八队基地,选取生长成熟(开过花)的“红白相间型”泼墨秋石斛兰植株,将花梗剪除,整株从营养杯中取出后去掉包裹根部的栽培基质,剪掉大部分的根,接着,将丛生的假鳞茎小心的一根根分开(分开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损伤到假鳞茎的根颈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剪刀等工具来辅助)。选择具活力较好的单根假鳞茎,去除茎秆上面的所有叶片,将假鳞茎上下颠倒、假鳞茎基部朝上从营养杯底部的圆孔穿入并露出营养杯表面、茎顶端则朝下露出营养杯圆孔外面;用椰块等栽培基质包裹根颈部,根颈部位置要低于椰块表面1cm左右,再将营养杯往上移、包裹住椰块,放在于兰花托盘当中,并将托盘放置在大棚兰花床架上。
25.2、第一阶段的分株
26.对倒立栽培的假鳞茎,进行除施肥之外的正常栽培管理,视天气情况每天喷雾1次,保持栽培基质湿润。在破除顶端优势后,经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假鳞茎基部的芽点开始萌动,体积变大、颜色开始变白。在第2个月的时间内,芽点逐渐长大、变绿,并开始向上生长(此时要保证栽培基质的湿润和充足的阳光,这样新芽才会生长健壮)。到第3个月的时候,新芽开始萌发新根。到第4个月的时候,新芽高度约5cm,新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的时候,即可将新芽从母株剪下。剪下的新芽要在阴凉处放置2~3天,待伤口愈合后用水苔包裹,假植于1.5英寸的营养杯中。第一次分株后,作为母株的假鳞茎继续倒立栽培3个月,根据从根颈部再次抽生的新芽的生长情况(新芽高度约5cm,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再次进行分株1次。
27.3、第二阶段的分株
28.除根颈部外,假鳞茎上的节间也还具备新芽抽生能力。在平底托盘底部垫上一层用于保湿的水苔,将倒立栽培的假鳞茎从营养杯取出,或是从营养杯底部剪断,去除坏死部分后,将假鳞茎平放在平底托盘上。将托盘置于50%遮阳率的大棚内,每天喷雾1次,让水苔保持假鳞茎湿润。在经过4个月的时间内,从假鳞茎的节间萌发新芽并萌发新根,待新芽高度约5cm,新芽的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的时候,将新芽从假鳞茎上剪下;剪下的新芽在阴凉处放置2~3天,待伤口愈合后用水苔包裹,假植于营养杯中。
29.4、新芽长成的植株经过4个月正常的水肥管理后定植,实现泼墨型秋石斛兰的高效分株繁殖。
30.实施例二:以“红绿相间型”泼墨秋石斛兰(花色主色为红色、花瓣和花萼边缘有绿色放射状斑纹)为母本进行分株繁殖。
31.1、假鳞茎倒立栽培
32.于2020年7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八队基地,选取正在抽生花序的“红绿相间型”泼墨秋石斛兰植株,将花梗剪除,整株从营养杯中取出后去掉包裹根部的栽培基质,剪掉大部分的根,接着,将丛生的假鳞茎小心的一根根分开(分开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损伤到假鳞茎的根颈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剪刀等工具来辅助)。选择具活力较好的单根假鳞茎,去除茎秆上面的所有叶片,将假鳞茎上下颠倒、假鳞茎基部朝上从营养杯底部的圆孔穿入并露出营养杯表面、茎顶端则朝下露出营养杯圆孔外面;用椰块等栽培基质包裹根颈部,根颈部位置要低于椰块表面1cm左右,再将营养杯往上移、包裹住椰块,放在于兰花托盘当中,并将托盘放置在大棚兰花床架上。
33.2、第一阶段的分株
34.对倒立栽培的假鳞茎,进行除施肥之外的正常栽培管理,视天气情况每天喷雾1次,保持栽培基质湿润。在破除顶端优势后,经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假鳞茎基部的芽点开始萌动,体积变大、颜色开始变白。在第2个月的时间内,芽点逐渐长大、变绿,并开始向上生长(此时要保证栽培基质的湿润和充足的阳光,这样新芽才会生长健壮)。到第3个月的时候,新芽开始萌发新根。到第4个月的时候,新芽高度约5cm,新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的时候,即可将新芽从母株剪下。剪下的新芽要在阴凉处放置2~3天,待伤口愈合后用水苔包裹,假植于1.5英寸的营养杯中。第一次分株后,作为母株的假鳞茎继续倒立栽培3个月,根据从根颈部再次抽生的新芽的生长情况(新芽高度约5cm,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再次进行分株1次。
35.3、第二阶段的分株
36.除根颈部外,假鳞茎上的节间也还具备新芽抽生能力。在平底托盘底部垫上一层用于保湿的水苔,将倒立栽培的假鳞茎从营养杯取出,或是从营养杯底部剪断,去除坏死部分后,将假鳞茎平放在平底托盘上。将托盘置于50%遮阳率的大棚内,每天喷雾1次,让水苔保持假鳞茎湿润。在经过4个月的时间内,从假鳞茎的节间萌发新芽并萌发新根,待新芽高度约5cm,新芽的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的时候将,新芽从假鳞茎上剪下;剪下的新芽在阴凉处放置2~3天,待伤口愈合后用水苔包裹,假植于营养杯中。
37.4、新芽长成的植株经过5个月正常的水肥管理后定植,实现泼墨型秋石斛兰的高效分株繁殖。
38.实施例三:以“红白相间型”泼墨秋石斛兰(花色主色为红色、花瓣和花萼边缘有白色放射状斑纹)为母本进行分株繁殖。
39.1、假鳞茎倒立栽培
40.于2020年7月在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八队基地,选取正在抽生花序的“红白相间型”泼墨秋石斛兰植株,将花梗剪除,整株从营养杯中取出后去掉包裹根部的栽培基质,剪掉大部分的根,接着,将丛生的假鳞茎小心的一根根分开(分开的时候要注意不要损伤到假鳞茎的根颈部,必要的时候可以使用剪刀等工具来辅助)。选择具活力较好的单根假鳞茎,去除茎秆上面的所有叶片,将假鳞茎上下颠倒、假鳞茎基部朝上从营养杯底部的圆孔穿入并露出营养杯表面、茎顶端则朝下露出营养杯圆孔外面;用椰块等栽培基质包裹根颈部,根颈部位置要低于椰块表面1cm左右,再将营养杯往上移、包裹住椰块,放在于兰花托盘当中,并将托盘放置在大棚兰花床架上。
41.2、第一阶段的分株
42.对倒立栽培的假鳞茎,进行除施肥之外的正常栽培管理,视天气情况每天喷雾1次,保持栽培基质湿润。在破除顶端优势后,经过1个月左右的时间,假鳞茎基部的芽点开始萌动,体积变大、颜色开始变白。在第2个月的时间内,芽点逐渐长大、变绿,并开始向上生长(此时要保证栽培基质的湿润和充足的阳光,这样新芽才会生长健壮)。到第3个月的时候,新芽开始萌发新根。到第4个月的时候,新芽高度约5cm,新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的时候,即可将新芽从母株剪下。剪下的新芽要在阴凉处放置2~3天,待伤口愈合后用水苔包裹,假植于1.5英寸的营养杯中。第一次分株后,作为母株的假鳞茎继续倒立栽培3个月,根据从根颈部再次抽生的新芽的生长情况(新芽高度约5cm,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再次进行分株1次。
43.3、第二阶段的分株
44.除根颈部外,假鳞茎上的节间也还具备新芽抽生能力。在平底托盘底部垫上一层用于保湿的水苔,将倒立栽培的假鳞茎从营养杯取出,或是从营养杯底部剪断,去除坏死部分后,将假鳞茎平放在平底托盘上。将托盘置于50%遮阳率的大棚内,每天喷雾1次,让水苔保持假鳞茎湿润。在经过4个月的时间内,从假鳞茎的节间萌发新芽并萌发新根,待新芽高度约5cm,新芽的根萌发数量达到5~6根以上、长度达到2~3cm的时候,将新芽从假鳞茎上剪下;剪下的新芽在阴凉处放置2~3天,待伤口愈合后用水苔包裹,假植于营养杯中。
45.4、新芽长成的植株经过5个月正常的水肥管理后定植,实现泼墨型秋石斛兰的高效分株繁殖。
46.对比试验:
47.以常规栽培分株扩繁模式作为对照例。其中,选取“红白相间型”泼墨秋石斛兰正常栽培二年的成熟植株为对照例一(含至少2个假鳞茎)。选取“红绿相间型”泼墨秋石斛兰正常栽培三年的成熟植株为对照例二(含至少3个假鳞茎)。栽培方式:种植在营养杯内,正常的栽培管理,栽培时间为一年。分株方式:待新芽萌发后,将植株脱去营养杯,去除根部的椰壳,小心把丛生的假鳞茎分成两部分(要求新芽要附着在至少1根假鳞茎上),用椰块包裹根部,种植到营养杯内,放置在兰花托盘上,进行正常的栽培管理。
48.二、分株繁殖效果鉴定
49.1.假鳞茎倒立栽培出芽效果鉴定
50.为考察泼墨秋石斛兰假鳞茎倒立栽培的出芽情况,对上述实施例、对照例中的出芽时间、出芽数进行观测与统计,计算每株母株(植株)的出芽数。结果见表1。
51.表1假鳞茎倒立栽培出芽情况
[0052][0053]
备注:a:第一次出芽数;b:第二次出芽数;c:倒立总出芽数;d:群体内第一次出芽前后间隔天数;e、群体内第二次出芽前后间隔天数。
[0054]
上述假鳞茎倒立栽培出芽结果表明,本发明采用假鳞茎倒立栽培的方式,破除顶端优势,有效地促进假鳞茎萌发新芽,出芽数、出芽间隔时间(萌发第一个芽与萌发最后一个芽的间隔时间)、出芽时间与常规栽培分株扩繁模式相比呈现显著差异,缩短分株时间,提高繁殖效率,降低生产升本,而且出芽间隔时间短,为后续提高种苗生长整齐奠定基础,有利于批量种苗生产。
[0055]
2.假鳞茎平放保湿出芽效果鉴定
[0056]
为考察假鳞茎平放保湿措施的出芽情况,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出芽时间、出芽数进行观测与统计,计算每株母株(假鳞茎)的出芽数。结果见表2。统计总出芽数,计算增殖系数,结果见表3。
[0057]
表2假鳞茎平放保湿的出芽情况
[0058][0059]
表3不同分株方式的增值效果
[0060]
项目母株数(株)总出芽数(株)增殖系数(倍)实施例一201015.0实施例二20904.5实施例三201075.4对照例一20261.3对照例二20231.2
[0061]
上述假鳞茎平放出芽结果表明,本发明采用假鳞茎平放保湿的措施,能有效地提高假鳞茎节间的新芽抽生能力,出芽数显著提高,缩短出芽时间,而且出芽间隔时间短,整体繁殖效率提高了3~5倍,显著高于常规栽培分株扩繁模式,为后续提高种苗生长整齐奠定基础,有利于批量种苗生产。
[0062]
3.泼墨秋石斛兰分株效果鉴定
[0063]
为考察泼墨秋石斛兰分株情况,对上述实施例、对照例中的分株假植数、定植数进行观测与统计,计算增殖数、定植成活率。结果见表4。
[0064]
表4泼墨秋石斛兰分株情况
[0065]
项目假植株数定植株数定植成活株数成活率实施例一606060100%实施例二606060100%实施例三606060100%对照例一202020100%对照例二202020100%
[0066]
上述假鳞茎平放出芽结果表明,本发明采用假鳞茎倒立栽培和平放的措施,破除顶端优势,促进假鳞茎萌发新芽实现快速分株,定植成活率与传统分株方法相当,但时间缩短一半以上,解决了泼墨秋石斛兰在自然生长当中新芽抽生缓慢、萌芽数量少、分株周期长、难以批量生产种苗的难题。可以进行批量分株繁殖,实现大量植株的生产,为其产业化的发展提供助力。
[0067]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