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组合式大电流继电器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01:25: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继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组合式大电流继电器。


背景技术:

2.继电器是一种电控制器件,是当输入量的变化达到规定要求时,在电气输出电路中使被控量发生预定的阶跃变化的一种电器,继电器具有控制系统和被控制系统,通常应用于自动化的控制电路中,在电路中起着自动调节、安全保护、转换电路等作用。
3.中国发明专利cn112382536a公开了一种高稳定性的组合式继电器,包括继电器本体和底座,所述继电器本体的底部呈矩形均匀等距的安装有若干个引脚,所述底座设置在继电器本体的下方,所述底座上端开设有与引脚相匹配的插孔,所述继电器本体外套设有外罩,所述外罩的底部对称固定连接有固定框,位于所述固定框下方的底座上开设有固定槽,所述底座上端对称开设有活动槽,所述固定槽槽壁上开设有固定孔和定位槽,所述外罩的两侧均设置有活动板。本发明使得组合式继电器稳固的安装在外罩内和底座上,提高组合式继电器的稳定性,且组合式继电器能够与外罩和底座的同时拆卸分离,便于组合式继电器的取出维护或更换。
4.但是该继电器在维修时,需要将继电器本体外侧的外罩整体拆卸,一方面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当外罩全部拆卸后,继电器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增大,导致外部环境中的灰尘会沾附在继电器本体上,从而对其使用造成影响。
5.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组合式大电流继电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组合式大电流继电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继电器在维修时,需要将继电器本体外侧的外罩整体拆卸,一方面在狭小的空间内操作比较困难,另一方面当外罩全部拆卸后,继电器与外部环境的接触面积增大,导致外部环境中的灰尘会沾附在继电器本体上,从而对其使用造成影响问题。
7.基于上述思路,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底座和设置于底座顶部的侧板,所述侧板设置为四个,四个侧板相互围合成供放置继电器本体的容纳腔室,所述侧板设置为回字形,并且其内部设置为空腔,所述侧板内空腔的底部和顶部均转动设置有转轴,上下两个转轴之间连接有密封带,所述密封带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上下两个转轴相固定之后并缠绕在转轴的外侧,所述密封带上开设有贯穿的通槽,所述通槽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所述固定框的外侧铰接有门框。
8.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框架,所述支撑框架固定连接于侧板内空腔的侧壁上,所述支撑框架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板,所述转轴穿过支撑框架和支板并与两者转动连接,所述支板靠近密封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扭簧,所述第一扭簧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转轴的外侧壁和支撑框架的内侧壁相固定。
9.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的内壁上开设有贯穿的槽口,所述密封带从
槽口处穿过并与上下两个转轴相互连接,所述槽口的宽度小于密封带的厚度。
10.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侧板内壁上位于槽口外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固定框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滑块滑动连接于滑槽内部。
11.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顶部转轴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所述支撑框架的外侧设置有对限位组件进行定位的定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对转轴进行限位使固定框在移动之后的位置保持静止。
12.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转轴两端的限位齿轮,所述支撑框架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基座,所述基座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限位齿轮相配合。
13.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框架外侧的定位杆,所述定位杆穿过支撑框架并与其滑动连接,所述限位板的底端设置有与定位杆相配合的定位孔,所述定位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所述压板靠近支撑框架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囊,所述第二气囊设置为环形,所述第二气囊的外侧连通设置有进气管,所述转轴的末端连通设置有出气管,所述侧板的两侧靠近进气管和出气管处设置有导流通道,所述导流通道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和出气管相连通。
14.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门框和固定框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所述固定框和门框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框和压条,所述滑框与固定框固定连接,所述压条设置于滑框远离固定框的一侧并与滑框滑动连接,所述滑框的内空腔中设置有第一气囊,所述第一气囊设置于压条和滑框之间。
15.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带上设置有连接管,所述连接管的一端和第一气囊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流管,所述导流管贯穿滑框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管的另一端与转轴相连通。
16.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限位板上设置有销轴,所述销轴穿过限位板并与其固定连接,所述销轴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轴,所述基座的内部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沉孔,所述圆轴远离销轴的一端则延伸至沉孔内部并与基座转动连接,所述圆轴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扭簧,所述第二扭簧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圆轴的外圆周壁和沉孔的内壁相固定。
1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维修过程中,根据需要维修的位置将门框和固定框移动到侧板上相应的位置,固定框移动过程中可以带动密封带转动,使得一侧的转轴转动释放密封带,而相对一侧的转轴转动继续对密封带进行缠绕,从而有利于固定框的移动,当固定框移动到指定地点时,可以通过把手打开门板,此时可以透过密封带上的通槽对底座顶部的继电器进行维修,一方面避免了直接对侧板进行拆卸,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灰尘进入到容纳腔室内部对继电器本体的使用造成影响。
附图说明
1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19.图1是本发明的侧板剖视图;
20.图2是本发明的门框与固定框连接结构示意图;
21.图3是本发明的侧板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4是本发明图1的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3.图5是本发明图1的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4.图6是本发明图2的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25.图7是本发明的底板和侧板结构示意图;
26.图8是本发明的密封带和转轴结构示意图;
27.图9是本发明的限位板结构示意图;
28.图10是本发明的滑槽和槽口结构示意图;
29.图11是本发明的第一气囊结构示意图。
30.图中:1、底座;2、侧板;3、继电器本体;4、滑框;5、第一气囊;6、压条;7、转轴;8、连接管;9、密封带;10、固定框;11、门板;12、门框;13、导流管;14、伸缩杆;15、滑槽;16、槽口;17、限位齿轮;18、支板;19、第一扭簧;20、支撑框架;21、第二气囊;22、定位杆;23、压板;24、进气管;25、限位板;26、导流通道;27、出气管;28、定位孔;29、弹簧;30、通槽;31、滑块;32、第二扭簧;33、圆轴;34、基座;35、销轴。
具体实施方式
31.如图7所示,一种组合式大电流继电器,包括底座1和设置于底座1顶部的侧板2,侧板2设置为四个,四个侧板2相互围合成供放置继电器本体3的容纳腔室,在侧板2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盖板容纳腔室进行密封,实际使用过程中侧板2与底板可以采用卡接的方式连接在底座1的顶部,以便于将侧板2从底座1上拆卸。
32.传统的继电器侧板2和盖板设置为整体,当需要对继电器本体3进行维修时,就需要将侧板2和盖板整体进行拆卸,一方面由于操作空间狭小,增加了拆卸的难度,另一方面当将侧板2和盖板整体完全拆除在对继电器本体3进行维修时,外部环境中的灰尘容易沾附在继电器本体3上,从而影响继电器本体3的使用。
33.如图1-6、8、10所示,侧板2设置为回字形,并且其内部设置为空腔,在侧板2内空腔的底部和顶部分别设置有转轴7,转轴7设置为中空筒状,转轴7与侧板2转动连接,上下两个转轴7之间连接有密封带9,密封带9的顶端与顶部转轴7固定连接后缠绕在其外侧,同时,密封带9的底端与底部的转轴7相固定并缠绕在底部转轴7的外侧,在密封带9上开设有贯穿的通槽30,通槽30处固定连接有固定框10,而固定框10的外侧铰接有门框12,门框12外侧铰接有门把,门板11外侧固定设置有把手;
34.在转轴7的两端均设置有支撑框架20,支撑框架20固定连接于侧板2内空腔的侧壁上,支撑框架20内部固定连接有支板18,而转轴7穿过支撑框架20和支板18并与两者转动连接,在支板18靠近密封带9的一侧设置有第一扭簧19,第一扭簧19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转轴7的外侧壁和支撑框架20的内侧壁相固定,使得转轴7相对支撑框架20转动时,可以带动扭簧转动进行蓄力,通过设置的第一扭簧19有利于带动转轴7复位对密封带9进行缠绕。
35.实际使用过程中,可以将密封带9设置在一个侧板2上,或者在多个侧板2上均设置上密封带9,以便于对继电器本体3进行维修,维修过程中,根据需要维修的位置将门框12和固定框10移动到侧板2上相应的位置,固定框10移动过程中可以带动密封带9转动,使得一侧的转轴7转动释放密封带9,而相对一侧的转轴7转动继续对密封带9进行缠绕,从而有利于固定框10的移动,当固定框10移动到指定地点时,可以通过把手打开门板11,此时可以透过密封带9上的通槽30对底座1顶部的继电器进行维修,一方面避免了直接对侧板2进行拆
卸,另一方面,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灰尘进入到容纳腔室内部对继电器本体3的使用造成影响。
36.进一步地,在侧板2的内壁上开设有贯穿的槽口16,密封带9从此槽口16处穿过并与上下两个转轴7相互连接,槽口16的宽度要小于密封带9的厚度,使得密封带9从此槽口16经过时,可以与槽口16的两侧壁紧密接触,从而通过密封带9对槽口16进行密封,避免外部灰尘通过密封带9与侧板2之间的缝隙进入到容纳腔室内部;
37.在侧板2内壁上位于槽口16外侧还开设有滑槽15,而固定框10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31,滑块31滑动连接于滑槽15内部,从而使得固定框10能够在侧板2内稳定移动;
38.在门框12和固定框10之间固定连接有伸缩杆14,伸缩杆14内部设置有伸缩弹簧29,使得门框12能够相对固定框10进行移动。
39.如图4、5、9所示,为了对移动之后的固定框10进行限位,在顶部转轴7的两端均设置有限位组件,当固定框10移动到相应位置时,通过限位组件对转轴7进行限位,从而限制密封带9的移动,进而间接地对固定框10进行限位。
40.具体地,限位组件包括固定于转轴7两端的限位齿轮17,在支撑框架20的内壁上固定连接有基座34,基座34内部转动连接有限位板25,限位板25与限位齿轮17相配合。
41.使用时,当移动固定框10时可以带动密封带9进行移动,而当固定框10移动到指定的维修地点时,通过限位板25可以对限位齿轮17进行限位,从而阻止转轴7转动,此时可以间接地阻止密封带9移动,从而对移动之后的固定框10进行限位,有利于工作人员通过固定框10对继电器本体3进行维修。
42.如图9所示,在限位板25上设置有销轴35,销轴35穿过限位板25并与其固定连接,而销轴35的两端均固定连接有圆轴33,在基座34的内部两侧壁上均开设有沉孔,沉孔设置为t型,而圆轴33远离销轴35的一端则延伸至沉孔内部并与基座34转动连接,在圆轴33的外侧设置有第二扭簧32,第二扭簧32的两个自由端分别与圆轴33的外圆周壁和沉孔的内壁相固定。
43.通过此结构可以保持限位板25始终处于竖直向上的位置,从而有利于后期的定位组件对限位板25进行定位和固定。
44.定位组件包括设置于支撑框架20外侧的定位杆22,定位杆22穿过支撑框架20并与其滑动连接,在限位板25的底端设置有与定位杆22相配合的定位孔28,在定位杆22的底端固定连接有压板23,压板23和支撑框架20之间固定连接有弹簧29。
45.进一步地,在压板23靠近支撑框架20的一侧设置有第二气囊21,第二气囊21设置为环形,而在第二气囊21的外侧连通设置有进气管24,进气管24设置为软管,在转轴7的末端连通设置有出气管27,而侧板2的两侧靠近进气管24和出气管27处设置有导流通道26,导流通道26的两端分别与进气管24和出气管27相连通。
46.如图2、11所示,在固定框10和门框12之间固定连接有滑框4和压条6,滑框4与固定框10固定连接,而压条6设置于滑框4远离固定框10的一侧并与滑框4滑动连接,在滑框4的内空腔中设置有第一气囊5,第一气囊5设置于压条6和滑框4之间,而压条6则设置于门框12的内侧;
47.在密封带9上设置有连接管8,实际使用时连接管8可以通过缝制或者热压的方式与密封带9相固定,连接管8的一端和第一气囊5之间连通设置有导流管13,导流管13贯穿滑
框4并与其固定连接,连接管8的另一端与转轴7相连通。
48.通过在固定框10和限位组件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实际使用过程中,当固定框10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可以自动进行锁定,从而提高其使用的便捷性,并且当需要再次移动固定框10时,只需要向下按压门框12即可,因此,通过定位组件将固定框10和限位组件有机组合在一起,实现相互联动,使得固定框10能够即停即走,操作便捷。
49.具体使用过程如下:当需要对继电器本体3进行维修时,可以按压门框12,此时门框12可以相对固定框10移动,从而向下挤压压条6,压条6可以挤压滑框4内部的第一气囊5,第一气囊5内部的气体可以排出至导流管13内部,而导流管13与连接管8相连通,使得导流管13内部的气体可以流动至连接管8内部,从而排出至呈中空筒状的转轴7内部,而转轴7的末端通过出气管27与侧板2上的导流通道26相连通,使得转轴7内部气体可以通过导流通道26流动至进气管24和第二气囊21内部,此时第二气囊21内部的气体增加,使其体积增大,通过第二气囊21的压力使得压板23克服弹簧29的弹力向着远离支撑框架20的方向移动,从而带动定位杆22远离限位板25上的定位孔28,此时定位杆22失去对限位板25的限位,使得限位板25能够绕着销轴35自由转动,在移动固定框10的过程中,密封带9可以带动转轴7转动,从而带动转轴7末端的限位齿轮17转动,当固定框10移动到指定位置时,可以松开门框12,在伸缩杆14的作用下可以带动门框12复位,此时在弹簧29的反作用力下可以带动压板23和其一侧的定位杆22向着支撑框架20移动,从而将第二气囊21内部的气体重新挤压至导流通道26内部,进而通过出气管27、转轴7、连接管8和导流管13重新回到第一气囊5的内部,此时定位杆22重新插进限位板25上的定位孔28内部,进而对限位板25进行限位,防止其转动,此时限位板25与限位齿轮17相配合,由于限位板25被固定,因此限位齿轮17并不能够转动,从而限制了转轴7的转动,间接地限制了密封带9的移动,有利于将移动之后的固定框10进行限位,使其在维修的位置上保持稳定,有利于工人操作,维修完成之后可以盖上门板11,再次按压门框12,使得定位杆22与限位板25上的定位孔28脱离配合,此时在转轴7两端第一扭簧19的作用下可以带动转轴7转动复位,从而带动密封带9和固定框10复位。
50.此处通过设置的第二扭簧32,有利于保持限位板25处于竖直状态,从而有利于定位杆22与限位板25上的定位孔28相配合。
51.综上所述,此装置通过密封带9和固定框10,有利于将固定框10移动到所需要维修的位置,可以避免整体拆卸侧板2,从而减小了继电器与外部空气接触的面积,有利于最大限度地避免灰尘对继电器的影响,而通过设置的限位组件可以对转轴7的转动进行限位,从而对密封带9和固定框10的位置进行限位,通过在固定框10和限位组件之间设置有定位组件,有利于对移动之后的固定框10进行快速定位,无需额外的操作,在按压门框12与释放门框12的过程中即可完成对限位组件的定位,使得门框12可以快速定位在移动后的位置,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有利于对继电器进行维修。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