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06-05 01:12:3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连接器,特别是一种具有较佳的电性连接与解扣功能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


背景技术:

2.现今许多的消费性电子产品中,例如计算机科技日新月异,发展趋势亦朝运算功能强、速度快及体积小的方向迈进,使计算机通信端口数量亦随之减小,此种通信端口亦可能以相同规格的插头于其它设备上使用,使得该电连接器能定位于一对接连接器并与其电性连接以传输讯号。
3.在这些设备内的通信端口除了插座外,其它便是缆线结合插头的线材插头或称线材连接器,此种线材插头/线材连接器于插拔过程中,通常会有直接拉扯线材情形发生,在线材插头/线材连接器没有任何支撑或固定的结构下,或者在对接于该对接母连接器后受到沿一上下方向的一外力作用时,由于该对接母连接器没有受到该线材连接器的支撑或卡扣,因此,容易导致线材连接器在插入母连接器后因易产生晃动或碰撞而易脱落,进而影响讯号的传输。


技术实现要素:

4.为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通过该第二连动件与该第一连动件、壳体相连结构关系,并利用勾扣部朝上凸出该顶壁与对接母座相卡扣,或该第二连动件于拉动时该第一连动件下压该受动部下移使该勾扣部弹性下移一距离解扣分离效果。提供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稳固卡扣及高可靠度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
5.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容易、定位牢固、不易脱落晃动以及确实电性接触功效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
6.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7.一连接器,设有一顶壁、两侧壁、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该第一端及该第二端分别位于该顶壁远离该两侧壁的相对两侧,并分别容设有电路板及线材,该顶壁上设有装配部及邻近该第二端的安装部;
8.一卡扣件,其具有设置于该装配部的一主体部、由该主体部延伸出的至少一延伸部、弹性部,该延伸部具有一凸出该顶壁的勾扣部,该勾扣部用以与一对接母座相卡扣,该弹性部由该主体部朝远离该延伸部方向凸伸形成并位于该安装部;以及
9.一连动总成,结合于该连接器的安装部,使该卡扣件定位于该安装部与该连动总成之间,该连动总成具有一第一连动件及一第二连动件,该第二连动件与该第一连动件、该连接器相连,该第一连动件位于该弹性部上方并设有一按压部,当该第二连动件于拉动时能够连动该第一连动件,使该按压部推压该弹性部产生移动,并连动该主体部、该延伸部及该勾扣部弹性偏移一距离。
10.所述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中:该装配部中央远离该安装部方向设有一向下贯穿的结合槽,该结合槽与该安装部相通,该第二连动件的一端连设于该结合槽。
11.所述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中:该卡扣件还具有一受动部,该受动部由该主体部朝远离该延伸部方向凸伸设置,而该弹性部设为对称二个且是由该主体部朝远离该延伸部方向转折凸伸形成。
12.所述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中:该卡扣件的该弹性部上设有一弯折部,该弯折部朝该安装部方向转折出一拱角状的弯折线,使该弹性部形成一第一段及由该第一段延伸的第二段,且与该主体部分别在不同水平高度。
13.所述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中:该连接器的安装部具有可供凸出的弹性部及受动部容置的容置凹槽,该容置凹槽形成有一水平相对该顶壁的凹陷面,该容置凹槽相对两侧凹设有导轨,该第一连动件对应该导轨设有滑块。
14.所述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中:该弹性部的该第一段连接于该主体部,并向下延伸,且该第一段对应于该按压部的一第一按压位置,该第二段连接于该第一段,并沿水平方向延伸。
15.所述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中:该装配部具有一靠近该第一端的狭槽及侧端连通该狭槽的装配槽,该延伸部延伸置入该狭槽中,且该勾扣部由远离该主体部方向延伸形成于该延伸部并朝上凸出该顶壁。
16.所述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中:该受动部邻近于该第一段,且该受动部相对该按压部的一第二按压位置设一受压段,该受压段能够受该第二按压位置推压使该受动部产生移动。
17.所述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中:该第一连动件设有一穿置槽,该穿置槽贯穿该第一连动件的相对顶部及底部并与该安装部相通,当该第二连接件穿过该第一连接件与该弹性部,并穿过该结合槽后转折而贯穿该穿置槽后转折,进入该安装部的该容置凹槽内连结,形成一连结部。
18.所述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其中:该两侧壁的内侧壁面设有水平轨道,该电路板两侧相对设有轨道凸部,该轨道凸部结合至该等水平轨道形成定位,使该电路板一端位于该第一端处,该第一端可供对插该对接母座以形成电性连接,该电路板另一端与该线材电性连接。
19.借由上述结构,通过该卡扣件的主体部及延伸部延设置于该装配部,该卡扣件定位于该安装部与该第一连动件之间,且该第二连动件与该第一连动件、连接器相连,当该延伸部的该勾扣部朝上凸出该顶壁时可用以与一对接母座相卡扣,或当拉动该第二连动件时可连动该第一连动件,使该按压部前移产生向下推压使该弹性部产生移动,使该勾扣部弹性向下偏移一距离,以实现解扣。这种解除卡扣方案能确保第一连动件的按压部前移并向下推压该弹性部产生向下移动,进而连动该勾扣部脱离该对接母座呈现解扣状态,可提高卡扣与解扣的可靠性,并达到便利卡扣电性连接效果。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发明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的组合示意图;
21.图2是本发明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的分解图;
22.图3a、图3b是图2中连接器的不同角度示意图;
23.图3c是图2中第一连动件的示意图;
24.图4a、图4b是图1的部份剖视示意图;
25.图5是图1的卡扣剖视示意图(为了方便观看故保留部份对接母座);
26.图6a、图6b是图1的解扣剖视示意图;
27.图7是本发明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与对接母座的示意图。
28.附图标号说明:100-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1-连接器;10-壳体;11-顶壁;12-侧壁;121-水平轨道;122-导引壁;123-导槽;13-第一端;14-第二端;141-插入孔;15-装配部;151-装配槽;152-狭槽;153-结合槽;16-安装部;161-容置凹槽;162-凹陷面;163-限位槽;164-导轨;2-卡扣件;21-主体部;22-延伸部;221-勾扣部;23-弹性部;231-弯折部;232-第一段(具受压面);233-第二段;24-受动部;241-受压段;3-第一连动件;31-按压部;311-第一按压位置(按压斜面);312-第二按压位置;32-穿置槽;33-滑块;34-空隙部;4-第二连动件;41-连结部;42-握持部;5-电路板;51-轨道凸部;6-线材;p-收容空间;t-对接母座;t1-扣制孔;t2-导块。
具体实施方式
29.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将依据所附附图的实施例予以说明。
30.请参阅图1是本发明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的组合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的分解图;图3a、图3b、图3c是图2中壳体及第一连动件的示意图;图4a、图4b是图1的部份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1的卡扣剖视示意图;图6a、图6b是图1的解扣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发明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与对接母座的示意图。如图所示,本发明揭示一种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100,包括一连接器1、一卡扣件2、一连动总成。前述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100可与一顶面具扣制孔t1的对接母座t相对接(如图7所示),形成电性连接用以传输讯号。
31.所述连接器1,包含有一绝缘壳体10、电路板5及线材6。该壳体10具有一顶壁11、两侧壁12、一第一端13及一第二端14;该两侧壁12分别位于该顶壁11的相对两侧(例如左、右两侧壁)并相互间隔设置,该第一端13及该第二端14分别位于该顶壁11远离该两侧壁12的相对两侧(例如前、后两侧),该顶壁11的上表面设有装配部15及安装部16,该装配部15的位置是对应并朝向该第一端13方向,该安装部16的位置是邻近于该第二端14。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端13设为一对接口(如图3a、图3b所示),可供该对接母座t插入对接,该第二端14设为一后壳壁,且于壁面上开设一插入孔141,使该第一端13(即对接口)及该第二端14(具有插入孔141的后壳壁)相连通,进而使该顶壁1、两侧壁12、第一端13及第二端14共同围绕成一收容空间p(如图3a、图4a、图7所示),该收容空间p分别容设该电路板5及该线材6,以及供对接该对接母座t后可使对接母座t前端部份收容于该收容空间p内且与该电路板5电性连接。
32.具体地,前述装配部15,设有一装配槽151及两个分别垂直连通该装配槽151侧端的狭槽152,其中该装配槽151是平行对应该第一端13,该等狭槽152的自由端则邻近该第一端13,并该装配槽151对应靠近于前述安装部16。前述装配部15的中央远离该安装部16方向
设有一向下贯穿的结合槽153,该结合槽153邻近且连通该装配槽151。
33.具体地,前述安装部16,具有一由该顶壁11向下内凹的容置凹槽161、凹陷面162,该凹陷面162形成于该容置凹槽161底部并与该顶壁11水平相对设置,且容置凹槽161一端与该装配部15的装配槽151相交叉且连通,并与该结合槽153底部相连通,而容置凹槽161另一端与该第二端14相连通。
34.进一步地,前述安装部16的凹陷面162远离该装配槽151的相对两侧是分别设有限位槽163,该二个限位槽163比该凹陷面162较深入凹陷。前述容置凹槽161的相对两侧是凹设有水平的导轨164,该等水平的导轨164并分别邻近该等限位槽163(如图3a所示)。
35.具体地,如图3a、图3b、图4a所示,前述两侧壁12的内侧壁面设有水平轨道121,该水平轨道121邻近于该第一端13(即对接口),且于两侧壁12的各内侧壁面之间设置一导引壁122,该导引壁122将该收容空间p分隔成为二个空间,且该导引壁122上开设一水平状的导槽123,借该导槽123将前述二个空间连通。前述电路板5前后两端缘上皆设有复数接点(未图示),该电路板5左右相对两侧的长度至少小于该导槽123的水平长度,并该电路板5左右相对两侧各外凸设有一轨道凸部51,当该电路板5前端穿过该等导槽123后,该等轨道凸部51被限位结合至邻近该等导槽123的侧壁形成定位,使该电路板5前端接点位于第一端13处的收容空间p,该电路板5后端接点则可与由第二端14的插入孔141穿入的该线材6焊接定位形成电性连接,进而形成一连接器(如图4a、图4b所示),此外,该第一端13(即对接口)可供对插在该对接母座t一端(如图7所示)上形成该电路板5与该对接母座t电性连接。
36.所述卡扣件2,其具有一主体部21、由该主体部21的侧端延伸凸出的至少一延伸部22、二弹性部23及一受动部24,该等弹性部23及该受动部24分别由该主体部21朝远离该延伸部22方向朝下转折凸伸形成,该延伸部22与该主体部21互呈水平设置,且该延伸部22的自由端具有一向上凸出的勾扣部221,该勾扣部221用以与该对接母座t的扣制孔t1相卡扣。
37.具体地,前述卡扣件2以主体部21、延伸部22设置于该装配部15的装配槽151及狭槽152内,前述弹性部23及受动部24是容置该安装部16的容置凹槽161内,其中该弹性部23向下延伸适当长度并其上设有一弯折部231,该弯折部231朝该凹陷面162方向转折出一拱角状的弯折线,使该弹性部23借该弯折部231形成有一第一段232及第二段233,该第一段232是连接于该主体部21上并沿倾斜方向向下延伸连接该第二段233,该第二段233是沿平行于该主体部21方向延伸,令该第二段233与该第一段232互呈倾斜角度并与该主体部21分别位于不同水平高度,且该第二段233限位于该凹陷面162的该限位槽163内,使得该卡扣件2的弹性部23借由第一段232及第二段233的延伸结构关系,当该等第一段232在受到下压时具有产生向下的弹性作用力。前述受动部24连接于该主体部21上并位于该等弹性部23之间并邻近于该等第一段232,该受动部24凸设一受压段241(如图4a、图4b所示),该受压段241可受下压以使该受动部24产生向下移动。因此,该弹性部23及该受动部24向下移动时并连动该主体部21、该延伸部22及该勾扣部221向下弹性偏移一距离。
38.所述连动总成,是结合于该壳体10的安装部16上方,使该卡扣件2定位于该安装部16与连动总成之间。该连动总成包含一第一连动件3及一第二连动件4,如图2、图3c所示,其中该第一连动件3位于该卡扣件2的该弹性部23及该受动部24上方,该第一连动件3具有一按压部31、一穿置槽32、二滑块33及一空隙部34,该按压部31具有二个位于该第一连动件3前侧下缘处的第一按压位置311,是呈倾斜设计并设为一按压斜面,第二按压位置312是凹
设在该等第一按压位置311之间,该穿置槽32邻近该按压部31且贯穿该第一连动件3的相对顶部及底部,该二个滑块33是由该第一连动件3远离该按压部31的相对两侧向外凸出设置,并仅位于第一连动件3侧面下方偏后侧位置,且最主要是该滑块33的上下厚度小于该容置凹槽161两侧的水平的导轨164的上下高度,以及第一连动件3的底部是呈由后侧向前侧倾斜设计(如图4a所示),使底部前侧相对后侧形成一向下的按压空间,而该空隙部34则内凹形成于该第一连动件3的底部中央位置处。该第二连动件4可为一拉带,其具有一连结部41及一与该连结部41相对应并连接的握持部42,该连结部41用于连结该第一连动件3的穿置槽32、该壳体10的结合槽153及该容置凹槽161内而连接于该握持部42。
39.于具体实施时,借由上述结构,配合参阅图4a、图4b及图5所示,将该卡扣件2以主体部21、延伸部22分别设置于该壳体10的装配部15的装配槽151及狭槽152内,该勾扣部221朝上凸出该狭槽152外并高于顶壁11,该弹性部23及受动部24容置于该安装部16的容置凹槽161内,该第二段233是抵靠位于该凹陷面162的限位槽163,借此使弹性部23具有向下的弹性作用力,并使得该卡扣件2的勾扣部221向上凸出(即高出)于该壳体10的顶壁11上方。该第一连动件3通过该二个滑块33滑入于该容置凹槽161两侧的水平的导轨164,以设置于该壳体10该安装部16的容置凹槽161内,并位于该弹性部23及受动部24上方,使该按压部31的第一按压位置(即按压斜面)311对应并位于该弹性部23的第一段232上方,使该第一段232形成有一受压面(未标示图号),该第二按压位置312位于受动部24上方并对应该受压段241,该穿置槽32与该容置凹槽161相通,且该第一连动件3的底部对应于被限位在限位槽163内的该等第二段233,该空隙部34则对应于该卡扣件2的两个弹性部23的两个第二段232之间,如此使得该第一连动件3的顶面是凸出于该安装部16外。该第二连接件4由外侧穿过该第一连接件3的空隙部34与二个弹性部23之间,再由下贯穿该壳体10的结合槽153并由上方穿出转折绕过该卡扣件2的主体部21而贯穿该第一连接件3的穿置槽32后,再转折贯穿该壳体10的结合槽153并由下方穿出,进入该安装部16的该容置凹槽161内组构成该连结部41,并与该握持部42相连接,使得该第二连接件4的握持部42贴近该凹陷面162而朝线材6方向适当延伸(如图5所示)。
40.因此,借由本发明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的结构设计,配合参阅图1、图2、图5、图6a、图6b、图7所示,通过该第二连动件4与该第一连动件3的穿置槽32、该连接器1的壳体10的结合槽153相连,该第一连动件3结合于该连接器1的安装部16,使该卡扣件2通过第二段233与该限位槽163的结合关系而定位于该安装部16与该连动总成之间。当该连接器1以壳体10的第一端13(即对接口)供该对接母座t前端插入对接,该对接母座t能以外侧壁上的导块t2对应并滑入该两侧壁12的水平轨道121,使该对接母座t前端精准地收容于该收容空间p内且与该电路板5电性连接,并该延伸部22自由端的朝上凸出的勾扣部221乃精确地弹性卡扣于该对接母座t顶面的扣制孔t1内,达成卡扣目的。当该第二连动件4以握持部42(贴近该凹陷面162)朝该等线材6方向拉动时可以连结部41连动该第一连动件3,此时因该第一连动件3顶面凸出该壳体10的顶壁11(呈位于高处)及该握持部42贴近该凹陷面162(呈位于低处),使得该连结部41往后而拉动该第一连动件3前侧往前移时,该按压部31以第一按压位置(即按压斜面)311及第二按压位置312分别向下推压该弹性部23的第一段232(的受压面)及该受动部24的受压段241产生向下移动(该移动相对该按压空间),故连动该主体部21、该延伸部22及该勾扣部221在该装配槽151及狭槽152内向下弹性偏移一距离,以实现解扣的
目的。也就是,这种解除卡扣方案能确保该第一连动件3的按压部31精准地向下推压该受动部24带动该弹性件23产生向下移动,进而连动该延伸部22的勾扣部221弹性向下偏移一距离且精确地脱离该对接母座t实现解扣态样。因此,可提高卡扣与解扣的可靠性,并达到便利卡扣电性连接效果,提供一种操作容易、定位牢固、不易脱落晃动以及确实电性接触功效的连接器的卡扣连动装置。
41.以上已将本发明做一详细说明,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一较佳实施例而已,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实施的范围。即凡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等,皆应仍属本发明的专利涵盖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